潮流特區

焦點文章

CyberCom3合1充電數據線 — 一條線搞掂晒,充電超方便!

科技新知
Lifemagtechie・2025-06-12

而家大家手上嘅電子產品多到數唔清,手機、平板、藍牙耳機、遊戲機……每部機都有自己嘅充電線,仲有啲好舊款用USB,iPhone用Lightning,最新又係Type-C,搞到充電時成日手忙腳亂,尤其去旅行,帶幾多條線都唔夠! 呢條 CyberCom3合1充電數據線,就係為咗解決呢個煩惱而生。佢集合多種接口於一身,無論你係用緊iPhone定Android,甚至其他電子裝置,都可以用一條線搞掂晒,方便又慳位,真係你嘅生活充電好幫手! 一條線,多種接口,無懼設備多 CyberCom3合1充電數據線支援 Micro USB、USB A、Type C 同 Lightning 四大接口,無論你係iPhone、Samsung定係其他品牌,甚至係藍牙耳機、遊戲機,都可以用呢條線充電同傳輸數據。旅行唔使再帶一大堆線,行李又有位可以擺多啲戰利品啦! 快充快傳,效率up up! • 支援QC快充技術,最高60W輸出,手機、平板、智能手錶都可以超快充滿,唔使等成日。 • 傳輸速度高達480Mbps,無論係工作文件定係娛樂影片,一link就傳,節省你寶貴時間。
 耐用又防纏繞,攜帶超方便 • 採用彈性TPE物料,線身唔易打結,收納方便,唔怕亂晒。 • 線材耐用又有彈性,日常用或者出街旅行都好啱用。
 產品小百科 • 1米長度,無論係屋企、公司定旅行都啱用。 • 建議零售價 $99,依家優惠價$79就可以帶走。
 由此開始,充電更快更簡單! 設計貼心,性能強勁,係你工作同生活嘅好拍擋。無論係手機、平板、遊戲機定藍牙耳機,呢條線都幫你搞掂晒充電同數據傳輸,令你嘅數碼生活更輕鬆自在。了解CyberCom3合1充電數據線嘅詳情同優惠,幫你打造更智能、更方便嘅充電新體驗!購買網站: www.cyberportcom.com查詢電郵: info@cyberportcom.com

最新文章

高達模型,不噴塗還有什麼選擇?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10-09

之前筆者就高達模型中,籠統地比較不同的1/144比例產品。現在筆者也正式入手更多不同的系列,看看有沒有哪些適合不同需求的玩家。 SD系列:Mobile Join Gundam 明盒盒蛋,拼裝模型,但不需要剪鉗也可以隨手取件。要補色、滲線或進行一步加工制作。優點是可動性高,官方有提供補色貼紙,但距離足夠分色,還是有一段距離。 筆者並不在意它的分色不完美,以這個不足百元的商品來講,可動性足夠讓筆者快樂一個下午。 SD系列:FW Gundam Converge 明盒盒蛋,有少量件需要拼裝,大部份都已經有預塗裝。因為制作比較精緻,人氣商品比MJG會再貴一點。但可動度就很低,幾乎只有手臂、手碗、頭的平轉,腿腰不可動。筆者購入這個系列的原因,主要是當時已經無力再自行塗裝,把它當完成品直接買回來當擺設,也是一番享受。 兩者二選一的話,筆者更偏好MJG,因為有可動性,強行把玩也勉強可玩,一起擺場景也更耐玩。而FW的話,它的優勢反而是選擇多,方便整個系列收藏。因為有塗裝,而且有少部份可動,想拍照也不是不可以,耐玩度不高就是了。 FW就筆者跟朋友交流,在另一個系列MSE的出現下,FW似乎不太受樂。不過筆者未入手過MSE,難以作比較。但外觀上,似是MJG的另一個版本,但沒有骨架。

小比例高達的選擇: HG vs RG vs R魂 (MR 魂)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9-29

筆者過往一直就關注高達HG 模型的素組制作,以及把玩相關資訊。而眾所週知,HG的精緻度及可動性,其實都不怎麼,想要美觀,必需要花很多心思去制作才行,想要高可動,也要一定的改制能力。 就以不噴塗的前題下,1/144比例下,除了HG外,我們還有的選項,就是 RG , Robot 魂 和 Metal Robot 魂。而筆者這兩三年,都陸逐有入一些近期的貨,可以分享一下對比。我們就先各個系列對比 HG 作一些分享,最後再分情境做個綜合評價。 RG vs HG 只要你有薄刃剪 + 滲線 + 貼紙,你就會得到一台可以吊打HG的高細節高達模型。貼紙是套件內附送的,只要把貼紙好好貼完,什麼水口阿,都可以無視。這是最最最大的優勢。 缺點就是你的選擇不多,而且高達套件都有軟骨問題。不把玩,全部罰企,是可以接受的。高強度打把,最好選擇RG25號以後的作品,把玩時也要格外小心,因為真的易壞。 Robot 魂 vs HG 課金取得官方代工,買回來就可以即時把玩。最美好的部份是可動性一般比同期HG高(不必然)。手型、特效件也比HG 多。筆者認為開箱即玩擺POSE,是它的最大價值,所買回來一定要開箱把玩、拍照,不然發揮不出它的性價比。 雖然R魂可以視為官方代工,但這個代工的細節並不多,並不包括滲線和貼紙,所以你想拍一些近鏡的大頭相,還是太過素。有需要還是可以自行刻線或另購水貼。 Metal Robot 魂 vs HG MR魂,其實就是R魂的升級版,部份關節或內構,以合成金屬制作,強度會再早高一級。大家可以視為課金取得更高級的代工,外表雖然無淺線刻線,但塗裝+移制技術,已足夠表出現細節等。拿在手上,就有一種珍品的感覺。 MR魂好像有錢就什麼都解決了一樣,但其實不是。它的可動性,其實不太特別突出,而且會有掉件問題。筆者入手的兩款通販MR魂,都有群甲容易掉落的問題。所以錢只是花了在塗裝和用料上,把玩體驗可能不比R魂強(特效件少很多) 綜合情境 何時選擇HG: 款色限定,因為HG的款色夠多,其他魂系並一定有推出。HG可能是某些機體的唯一選擇。想爽玩,想好看,一定要有些動手能力。 何時選擇RG: 如果你覺得帥就完事,但又不想花太多錢和時間,那麼RG就是你的好朋友。只要細心對著說明書拼裝,貼上貼紙,就不用再花心思了。 何時選擇R魂: 對於把現有要求的朋友,可以選這個系列。有空就把來扭一扭,做個情境,是何其狀觀的一件事。 何時選擇MR魂: 不想動手拼裝,又想帥,但把玩時間都沒有的朋友,可以選這個。開箱上支架,選一個固定的姿勢,長放飾櫃,那是最簡單也最優美的一件事。

重入膠坑 11 |素組黨的水口極限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8-09

陸逐地,筆者分享了一些高達模型回鍋的心得近一年,素組的手法實驗也做得七七八八了,再推過,就是向噴塗進發。 素組主要是考慮水口處理和補色的問題,而水口更是入門模型的重症。筆者就再在這一篇做個水口處理的總結,比較不同的處理方式的效果。 神剪 最簡單的方式。做MG的話很夠用,不過做HG,有些水口的位置很奇怪,看著就難受,而且會影響補色。 神剪+打磨(低目數至高目數砂紙) 有效消除明顯水口的方式,最後只會留有白點或深色的一點。看個人需求,是否可以無視那「一點」。另外因為打磨量多,塵土飛揚,需要注意環境影響。 神剪+打磨(低目數砂紙+筆刀水平刮) 能除去水口,但平面不平整,很多時會見到刮痕,比較不可能無視。筆刀刮出來的碎屑比較大粒,沒有那麼大塵。 神剪+Marker補色遮蓋 不能遮蓋水口,因為有高低面,造成積漆,所以會很奇怪。跟只有神剪的效果差不多,非常不推薦。 神剪+打磨(低目數至高目數砂紙)+消光 更大程度模糊水口剩下的那「一點」。工作量雖多,但效果算是上好。 神剪+打磨(低目數砂紙+筆刀)+消光 水口、刮痕會被模糊,正面看就看不到刮痕,側看還是很明顯。 神剪+打磨(低目數砂紙+筆刀)+Marker補色遮蓋 因為筆塗漆面比較厚,水口及筆刀的刮痕基本都可以被覆蓋,平面不平整的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另外筆塗會引入筆痕、塗裝出界、刮漆的問題。 神剪+打磨(低目數砂紙+筆刀)+Marker補色遮蓋+保護漆 保護漆可以減少前述刮漆問題,仍需無視平面不平整的問題。如果想更進一步防止刮漆,需要向底灰進發。底灰已超出了素組的範圍,就不作太多描述。 神剪+打磨(低目數至高目數砂紙)+Marker補色遮蓋+保護漆 理論上是最優解,工作量也是最多的。 該選擇什麼? 初入門,可能「神剪」就夠。因為工作量最少,效果最顯注。 進一步就是「神剪+打磨(低目數+筆刀)」,優點亦是工作量沒有多很多。同時可以挑戰刻線滲線,工具和流程也沒有很大衝突。 實在像筆者那般,接受不了那「一點」,就「神剪+打磨(低目數+筆刀)+Marker補色遮蓋。筆刀比高目數打磨省時,Marker也可以完全遮了那「一點」。 至於為何不用消光漆呢? 首先,噴鑵消光的成本是很高的,想好好地逐個部位噴,很快就會用完。 第二,消光的作用是讓高達模型的那層膠面不再發生,看起來沒有那麼玩具感。而我們前述經打磨和補色(什至是色差補色),原本顏色已經豐富好多,使用消光漆的差異唔太明顯。 第三,就是後期修補更難,消光漆想想地清理,是非常之煩。一定要確保各項工序做完,例如修正出界、滲線不乾淨、重滲線問題,再去上消光漆。不過如果全部做足了以後,可能已經沒有很想消光的必要。

重入膠坑 10|JMS(集模社)的馬克兔作品分享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6-26

回鍋模型制作已經好一段時間,亦做了不少的嘗試。但如果大家覺得新嘗試有點怕怕,可以試一試以國産KO(高仿)作為實驗對像。 筆者並不支持KO,因為質量真的有差,但以練手的角度出發,要做很多白老鼠實驗,那麼KO的價錢絕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可能有朋友會問,做實驗為何不使用廢件?廢件做一些基本實驗是可以的,例如切削、顔料,使用單件就可以做到。但如果要做流程實驗,廢件很難折開重來。比例實在的,還是從零剪件容易一點。實驗的流程可能是板噴、局部取件、打磨+刻線+滲線等。 筆者最近就開了一盒 JMS(集模社)的馬克兔 21世紀配色,主要試一下加深刻線+打磨+滲線配色+水貼的流程。 先上作品圖 外貎很可以 工具 刻線:0.15刻線刀 打磨:400 600 800砂紙、陶瓷推刀 滲線液:田宮滲線液 水貼:KO自帶的水貼 流程 因為水貼原因,原本有打算用司特力的水性滲線液,但在個別區域試過後,就知道會被水貼的水引流的問題,所以馬上改回田宮的琺瑯滲線液。 加深刻線部份,想少錯,就用刻線膠帶,不然出界就要用打磨的方式修正。筆者就懶得貼,所以不少地方都有打磨的痕跡。修正時,感覺上先用推刀刮,再使用600、800號砂紙打磨,後期再消光漆,就已經足夠。有些地方,什至只用推刀,感覺上差異也不大。 滲線液的部份,本次試用黑色,作為大反差配色。個人覺得在馬克兔 21世紀下,效果配色不差,可以跟軀幹部份相對應。 至於JMS品質,真的是練手的好選擇,組合度OK。但我們不能要求關強度,對把玩有要求的朋友請勿嘗試。

如果把一款課金手遊當成單機speedrun遊戲玩會怎樣?04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6-25

ZZ、Seed 2 Lv40 起跳 個人感覺跟之前W差不多,不易,但也不難,原本有經過W的提升,相信大家的自由部隊應該很有實力。再加上ZZ和Seed 2 可以沿用Z和Seed的機體,原本遊戲機制,限制你的出場機體,所可能的影響相對少很多,大部份都可以自動去打。間中有不滿三星的關卡,再強化機體重新挑戰應該都可以達成。 水星的魔女 Lv50 起跳 經過ZZ後,主線關卡後段開放,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系列。筆者就選了水星的魔女系列。水星前半關卡不能說是很難,但就是沒法自動取得三星評價,致使本系列SR機體難以開發。那怕你把系列機體升級到50、70,自由系列升級到滿級(80, 90, 100),自動操作都只可以取得二星。主要是關卡中敵方雜兵太強,系列部隊只有送頭的份。筆者回頭重複挑戰,必需轉為手動操作,調配自由組隊(即2隊)才有等級優勢。 為了之後的其他關卡團積優勢,筆者進一步強化自由組隊的機體,魔女系列真的得過扯過。 00系列 Lv50 起跳 筆者自由組隊的機體已有5台主力基本等級升滿,(武裝及突破未升)。在00前期關卡,攻擊力還可以,可以一發攻擊收掉一個敵方機體。但後期則出力不足,自由部組隊也需要協力才能收走對方。更嚴重的是,開自動模式的話,可能會出現我方重要機體被擊破而Game Over的問題。為了穩定,基本也要手動操作過關。00開發路線中,也因為沒有取得足夠的開發資源,筆者在後半亦只有開發出四小強中的三台,實在有些勉強。如果未有遊玩的讀者們,可以試一下別的系列,團一下機體突破資源。 機體數值 雖然每個系列最後都可以最後SSR機體,但因為素材取得難,需要不斷重打困難關卡,而且困難關卡無法用免費/付費課金石去回覆略過次數,所以真要升級只能逐關掛機刷。筆者現況,SSR最多只可以突破至一星(主線首次通關數素+困難關卡的首次完成獎勵),但這個時間成本相當,所以有必要嘗試替補策略。 筆者育成機體不多,就以泛用性以前題下,用兩台seed系機體作為測試 SSR完美突擊,初始90級上限,一星突破,海陸空三地適用。 SR自由,初始80級上限,二星突破,海陸空三地適用。 只看攻擊力的話,SR自由有高一點點,勉強可以作為替代戰力。但防禦力及機動力明顯有差,自動模式下抗壓性不高。需要手動打Combo,以減少自動分散攻擊引發的被反擊問題。日後筆者可能會以其他系列作實驗,粗略計算一下二星SR及一星SSR的時間成本比較。

重入膠坑 9 |加深刻線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6-20

之前就為大家介紹過,想有效率地消除Gunpla山積,事前計劃好一個概定的流程,絕對是件很重要的事。筆者亦有分享一過自己使用取件表的效果,對素組黨是有一定的好處。有時筆者亦會使用極簡版的素組流程,完全制作局部的部件,再進行下一部份,就只需兩個零件盒就夠。 最近,筆者就想再次升級,進行刻線加深再滲線,然後補色,那麼之前極簡版的步驟就不完全適用了。主要因為滲線部份,依據刻線的熟練度及不同顏料的特性,某些步驟要提前,關於顏料的部份可能一次性地使用會更佳。 簡單回顧之前素組流程:剪件→修件→打磨→組合→滲粗線→補色→保護漆。 現在,我們想利用刻線的方式為更多高低面滲線,至少要在完全組合之前就去刻。又因為刻線容錯率問題,刻線出界時,很多時需要利用打磨的方式修正。而且打磨之後,因為表面不夠光滑,水性滲線液比較難以擦乾淨,所以就在打磨之前滲線,可以避免一些奇怪的情況。 現在可以改成:剪件→修件→刻線→滲線→打磨→組合→補色→保護漆。 如果你的是琺瑯漆滲線液,只要刻線夠深,比較沒有擦不乾淨的問題,所以你可以考慮以下組合。 琺瑯漆滲線流程:剪件→修件→刻線→打磨→組合→滲線/補色→保護漆。 到底是先滲線還是先補色,就視乎補色顏料的附著力和互相溶解的問題。道理上補色marker附著力不強,怕在抹滲線漬時同時抺走marker,可能先滲線後補色會好一點。 最後,就再補充一下極簡步驟中,想完整完成一個局部區域再去下一步,這個想法理論上可行,只要大家不計較滲線液、水性漆的消耗率(利用率),是可行的。 全件修件後,之後再全件滲線,這樣滲線性就一次性地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滲線性濃度不一致的問題,也差少在攪拌時出現的浪費(司特力的原裝瓶實在很易出意外,不如田宮的穩定)。補色方面也是,即使是經過調色,如果可以一次性地使用,就可以減少色差和消耗。如果大家不在意這些問題,也就不需要全件完成才進入下一步。即使在全件規劃的情況下,有時還是會因為失誤,而需要反工。

如果把一款課金手遊當成單機speedrun遊戲玩會怎樣?03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5-19

前兩期筆者分享了前個4個故事線的心得,(連結一、連結二)。本篇分享一些素材關卡及挑戰關卡的情況 之前一直著重解主線,但如果主線無法突破,團素材也是無可以避免的事。首先我們簡單講一講這遊戲的最基本素材 開發素材 通過主線故事取得,可以自動重複刷,但效率很低。解主線時,每一關若得到三星評價,每天可以跳過首三場的重複刷,直接用體力換素材。第四次需要用鑽石(免費或付費的課金道具)重置數次,或者當作普通遊戲,掛機自動刷 基本等級強化素材 分為機體強化、角色強化、支援人員強化,可以經素材關卡取得,但一天只能打三場,不論使用跳過還是掛機刷。也可以隨時間經過,基地會補足一些免費的強化素材。 資本 多種取得方式,但因為通常在資本用完之前,開發或強化素材已經用完。沒有很特別研究它的消耗性。 挑戰關卡-永恆之路 現時筆者經過團素材,升級必要機體,再去通關少量的故事-Hard關卡或挑戰永恆之路Normal關卡,目的是解新手任務,因為完成它可以取得GQX的突破界限(三),突破後會有40%增幅。不過跟前述一樣,這並不一定是最優解,因為GQX是攻擊屬性,未來還要計算一下,是否多台的支緩屬性機體,可以堆到更多發攻擊。 難題 因為之前的Speedrun規則限制,我們無法經過鑽石買體力或重置跳過次數,我們若想取得開發素材,只能盡量在不同的主線中關卡中最得三星評價,取得定量的開發素材。而且等級強化素材的機制,一天有上限,所以若真要Speedrun的話,不可能依靠它們。但現時暫時無解,只能先用正規方式體驗一次遊戲,再計算一下目標機體的最低等級要求,再倒推開發素材的最低要求。 就筆者現時對遊戲機制的了解,Speedrun時,可能只開發SR機體,並突破N或R系列的機體,以達到加成效果。

重入膠坑 8 | HG Mighty Strike Freedom 取件表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5-16

之前就為大家介紹過,想有效率地消除Gunpla山積,事前計劃好一個概定的流程,絕對是件很重要的事。 而流程中,預制取件表,絕對素組檔的一件神器,筆者習慣後,可以極大地減少筆者換剪、打磨工具的次數,也減少找不到零件的機會。 筆者就分享一下自己制作的Mighty Strike Freedom 取件表 (Google Drive連結),有需要的讀者,可以直接下載或列印。 在這邊再簡介一下如何利用取件表作為素組之用 準備粗剪、薄刃剪、打磨砂紙(400, 600, 800號)、十二個零件盒 按照取件表,分區粗剪取件: 完整地粗剪頭部所有零件 放入頭零件盒 完整地粗剪身體所有零件 放入身體零件盒 依次粗剪各部份零件,放入對應的零件盒...... 分區薄刃剪修件: 完整地修剪頭部所有零件 完整地修剪身體所有零件 依次完整地修剪各部份所有零件...... (選擇性)分區打磨零件: 完整地打磨頭部所有零件 完整地打磨身體所有零件 依次完整地打磨各部份所有零件...... 回到說明書,分區組合: 依次地分區組合 (選擇性)記錄需要額外補色的位置。 (選擇性)滲線、補色 於粗坑線條上水性滲線液 Marker筆補色 (選擇性)保護漆 最後一定要提醒,在第4步組合以外,就必需要決定是否進行打磨,若是組合完再拆散,就有斷件風險。亦有因為上述流程不刻線,其實第5步很安全,沒有進一步打磨修補問題。 最後附上筆者速刷前四個步驟的HG Mighty Strike Freedom美照。

如果把一款課金手遊當成單機speedrun遊戲玩會怎樣?02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5-13

筆者近日有繼續測試G世代永恆當作單機Speedrun的可行性。最近就成功挑戰Gundam Seed、Z Gundam, Gundam W的故事。Seed、Z以機體LV 20為起點(可以視為第二章),W則為LV 40為起點(可以視為第三章開端)。因為整體編排還在排列組合中,筆者就以現時的進度,分享一下Seed、Z可能可以逃課的加速玩法。 Seed關卡 由於Seed、Z還是相對前期的機體,可以通過投資自由組隊的機體,以達到戰力補充的效果。但遊戲本身就設計的很考妙,它會限制本篇可以出動的機體數量及類型。以Seed為例,初期就只有三台機可用,駕駛員也不多給你。到中期會因為【宇宙/空中/水面】地型關係,令到機體無法出擊或行動力減半,必需要推進開發【空裝突擊高達】,才可以多場景使用,但如此一來,攻擊力就有取捨。 當初筆者就投資在【劍裝】及【炮裝】,最後被逼著要再來一次【空裝】。如果不追求SSR的完美突擊,Speedrun時可以試兩台空裝+自由高達。因為SSR完美突擊的開發,必需要等打完Seed的Normal終關,再加上劍裝、炮裝、空裝做祭品,才可以煉成,所以對於同一章的Speedrun未必有用。完美突擊還可以經過Seed Hard 第一關取得,不過戰力要求很高,煉成的方式應該更實際。 Z關卡 筆者吸收了Seed的教訓,Z中一遇到不適合出戰的關卡,就即時調整,印像中主要還是缺空戰的機體,向著MK-II的開發路線,選超級高達出戰就可以了。而自由部隊,如果之前有先挑戰Seed的話,它們的空戰系列都可以借過來用,自由高達、正義高達、空裝突擊、完美突擊(註:完後Seed Boss關後,一定會解放SSR相關機體的素材,流星號萬用性能不佳,先投資給完美突擊應該有著數一點) W關卡 因為入場的等級已經升到40,如果前述Seed、Z已經把強化素材用完話,就要慢慢人手挑戰,或等個一兩天,團積一下強化素材,暫時還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策略。 強化目標 最後講講強化素材投資方向,現階段集中等級提升就可以了。首抽及開局送的GQX機,都可以無腦升Lv,之後都有很發揮。而Seed 或Z中機體,升到戰力夠就可以了。而且開發路線有指定最低等級,順著點選就夠用。實在戰力不夠,就算自己鍾愛的機體略為升級就好,筆者就除GQX外,還有投放自由高達、正義高達,主要是兩者都有地圖炮。某些想要拿3星分數的關卡,想避免受反擊的,就靠地圖炮了。而且它們是SR萬用機,不需要挑戰Hard模式也可以取得。

如果把一款課金手遊當成單機speedrun遊戲玩會怎樣?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25-04-24

很久沒有介紹遊戲了,適逢最近有新的高達手遊推出,筆者親試下,遊戲整體還算不錯。所以打算就來個企畫,試試看用不同的方式去攻略這款遊戲。 以前的手遊玩不下去主要有幾點: 【農】味高,重要資源取得有限,有些需要週期性登入才能取得。登入取得資源,但過程又無聊;不登入又會浪費,多少有點壓力。 課金抽角色+練滿的金錢及時間成本極高,所以錯誤投資角色的成本就更高 所以最近筆者都鮮少有開始新手遊。這次的G世代,也是一款課金手遊,但為免陷入上述的困局當中,筆者就打算以研究Speedrun的角度去切入遊戲。即是不追求完美或者穩定通關的做法,只要本篇的能過關,越快過關越好。除此之外,Speedrun項目一般都會因為有公平性考量,在手遊上會禁止任何課金、什至是抽卡的做法,排除因為錢作怪,而非玩家的技巧。所以筆者也會跟隨這一方面的考量,除首抽可以選取特定的EX高達外,之後一律不會抽卡,即使有免費的抽卡卷或課金額,都不會抽卡。Speedrun也可以設定不同的比賽目標,例如限定從零到第一章結尾,並不一定要直到終章。目標一般會設定為可以重複為主。 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自己免受前述情緒困境之中。 不需要為每日任務、完美過關的免費石而登入。想玩、有空玩時,再玩。 不需要為稀有角色的進一步團積它們的資源,因為它們的資源一般更難最得、更耗時間。 集中於本篇可以取得的機體,以不同的方式實驗不同的戰術效果,取代【農】的策略。 以推進本篇的主線為目標,而非收集角色為目標,也不是以平衝育成角色為目標。即使刪號重來也不心痛。 上圖為遊戲的第一、二、三章節 筆者經過零碎時間,剛通過了元祖本篇的章節,感受還不錯。筆者在開局,主要目標是選擇有【額外行動】、【支援攻擊】的機體為主,其次才考慮【支援反擊】、【支援防禦】的使用。當然這個遊戲推出時間還短,不同的機體取得時間上也有差異,筆者的策略絕對不是普偏的最優解。 上圖為開始攻略第二章所有在主線中取得的機體 如果各位讀者,覺得這個策略可以幫到你保持遊玩的好心情,就一齊來留言分享你的Speedrun策略吧。如果各位讀者想睇到更多關於這遊戲的策略更新,歡迎留言1212,讓筆者知道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