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玩
重入膠坑7 - 為自己的工作流程找最優解
前幾期,筆者有討論過如何避免山積的問題,主要是調整心理狀態。如果想要消山積,實際上我們還是要提高效率。
筆者在重入膠坑後,有時稍為認真制作,就會覺得有一些步驟很浪費時間。即使例如,打磨時,可否一口氣做完,減少換工具或換零件的時間。剪水口也是,我們有需要二刀流,粗剪取件,單刃修件,可否減少換來換去的時間?所有某些事件,需要事先規劃。
筆者是素組+補色向玩家,有一些筆者正在調整中的流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有沒有更好的做法。筆者也是沒有固定工作檯的業餘玩家,有一些地方是考慮重複收拾的便利性。
- 剪件取件:全板剪下,每板零件放不同的盒保存。
- 刻線、油性滲線:用琺瑯漆滲線液的,可以在這階段作出。刻線失敗,也可以在後逐打磨中拯救。
- 打磨:逐盒零件打磨。同一盒中,每件零件用粗目沙紙打磨,同盒零件打磨完後換幼沙紙的,如此類推。打磨完到滿足的目數後,換下一盒打磨。
- 假組:把零都組合起來,但預期之後會再一次分拆,後逐會再加工。假組為的是想預覽一下整體外觀、造型,有那些地方需要補色、加工。確定要做的目標後,就用分件器拆件。制定目標部位必需要記下來,不然會漏。
- 刻線、水性滲線:用水性滲線液的,可以在這階段作出。跟琺瑯漆不一樣,是因為水性滲線液很易被打磨中的水帶走,所以還是打磨完再滲吧。
- 補色:追求官方配色,又或是刻出界,滲線攪錯了,現在就是用補色的好時機了。
- 組合 + 保護漆:兩者可能不分先後。有要求的話,可以組合前就上保護漆,也可以補色完成後馬上噴,以防刮漆。也可以組合後再噴,省點漆也省點時間。留意一定不要噴到連接樁上。
- 2B鉛筆走線:若然前述沒有用琺瑯漆、水性滲線液,噴完保護漆後,可以用鉛筆走線勾線。
- 拍照留念
以上是筆者認為理論上最少交換工具的流程,不會因為來回找工具而浪費時間,但可能亦會很枯燥。如果大家覺得枯燥,又可以試試以下分件流程。
- 準備取件表,再剪件:把說明書,一個區域的零件號碼抄起來(例如整個頭部或整個身體),然後一次過剪下該部份零件,一個盒就夠存放了。
- 打磨:與前述一樣。
- 補色、組合:回顧說明書及官圖,留意補色貼紙和額外的部份,補了再組合。但也因為某些零件需要組合起來才發現某些漏掉的地方,所以這兩個步驟會混合做。
- 刻線、油性/水性滲線:不拆件,直接刻線、滲線。因為前述有補過色,可能使用琺瑯漆便利性會大一點。不方便的地方,後最後再用2B走線。
- 保護漆:與前述一樣。
- 拍照留念
- 回到1,把所有的其他部份依次完成。為免枯燥,可能從頭、身、手、腰、腳、背包,依次制作。並將已完成的部份組合起來。
- 2B鉛筆走線:與前述一樣。
- 拍照留念
上述這個流程,就適合時間超級碎片化的用戶,例如筆者本人。不斷地切換工具,其實也會有額外開銷,不過好處就是很快就有可以把玩的部份,不用全隻完成。
我們再來一個簡化版,嘗試給快餐的朋友們。
- 準備取件表,再剪件:把說明書,一個區域的零件號碼抄起來(例如整個頭部或整個身體),然後一次過剪下該部份零件。最大差異是必需使用作最後一剪,因為不打磨了。
- 補色:大面積使用貼紙
- 組合:不假組了,直接組合。對照官圖,記錄需要額外補色的位置。
- 水性滲線:不拆件、不刻線,直接滲線,但只作用於粗坑線條上。水性滲線易於重做,溢出了重來也好。
- 補色:小面積部份使用Makrer筆
- 保護漆:與前述一樣。
- 拍照留念
- 回到1,把所有的其他部份依次完成。為免枯燥,可能從頭、身、手、腰、腳、背包,依次制作。並將已完成的部份組合起來。
- 2B鉛筆走線:高低差面,在噴完保護漆後,可以用鉛筆走線勾線。
- 拍照留念
這個簡化的流程,就適合盡快消山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