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我們不相信靈媒?
#問米,有人是不相信 做學術研究的時候,有一學生向我表示 「我不相信“問米婆”告訴我的話」("I don't believe what the medium told me"),這種反應體現了人類認知處理中的“確認偏誤現象”。根據Kahneman's System 1 and System 2 Thinking 的雙系統理論,筆者理解爲,當「問米」訊息與個人既有信念或期望(那位學生找過問米婆問事)不符時,大腦會自動啓動防禦機制,表現爲對抗、拒對方的說話。 Festinger的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進一步解釋,當“問米婆”(靈媒)的說話與當事人期望産生矛盾時,"不相信"成爲减輕心理不適的最直接策略。 臨床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類對負面訊息的處理存在顯著的negativity bias,大腦對潜在威脅的反應强度是正向訊息的2-3倍。這解釋了爲何當靈媒預測 「某年某月將出現凶事」時,或問米婆幷沒有按你的提示正確回答當事人的問題時會産生本能排斥。 筆者在日本進行風水勘輿的經歷顯示,玄學文化必須重視社會和諧,這與講座時爲何所有的師傅「被」要求「只說好話」的行爲相符。 靈媒作爲cultural mediator的角色,其社會功能可透過Durkheim的集體表徵理論解讀。當靈媒聲明「所言皆鬼神指示」時,實質啓動了宗教行爲中的神聖代理機制,有效降低當事人的認知抗拒。問米屬靈媒的一種,靈媒透過神靈附身于人的身上來問卜、預言禍福,負責與鬼神溝通。由于靈媒充當仲介角色,幷不具備化解方法,因此不存在利益衝突。他們所言皆爲鬼神的指示,與一般算命有所不同,至于是否相信,則需個人權衡。 建議我的學生以認知靈活性看待問米訊息,理解不同文化系統背後的解釋邏輯,而非簡單二分「信」與「不信」。這既符合心理適應原則,也體現文化智慧的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