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生命真的沒有一種絕對嗎?

其他
皓芯・2021-09-28

「如果我不曾走過這一遍,生命中還有多少苦和甜美。那風中的歌聲,孤單哽咽的聲音是誰?」─五月天《生命有一種絕對》。這首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聽,一定都會有不同的感觸。(HI~有五迷在嗎?) 本書書名《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正是取自五月天歌詞中「如果我不曾走過這一遍,生命中還有多少苦和甜美」。每個人內心,都有著那個不停追趕的自己。人生想怎麼走、該怎麼走,總是要自己靠雙腿走過才知道。 進入2020年後,大小災難紛沓而至,人心惶惶、為生計健康所苦之餘,「旅行」好像變成遠古神話一樣,曾經那麼容易且理所當然的事情,變得遙不可及。懷念那些說出發就出發的日子、或是回味一個人旅行的自己。 本書作者許恆康,憑著一身熱血與信念,從澳洲開始,抱著生命的徬徨,背起行囊帶著夢想走出舒適圈。一個人揹起相機與背包,踏上長達四年的壯遊,在六大洲印上旅人的腳印,用1460天的歡笑與血淚環遊世界一圈。途中不斷邂逅各國的人事與物,用鏡頭拍下世界各地的美景。分享自己在旅程中所看到的景色,還有自身的啟發。 人因旅行而謙卑、旅行則因人而特別。 無論是荒僻鄉間的驚險奇遇,或餐風宿露的無限滿足,透過生命追尋的過程,品嘗著酸甜苦辣,用文字記錄旅程一路經歷的風風雨雨,帶著滿滿旅行故事歸來獻給有夢的各位。 本書不但是一本旅遊文學,也是一個感人的勵志故事。本書告訴我們,生命就這麼一回事,只有自己才會明白:生命,真的好像,沒有一種絕對。只有堅持走在夢想的道路上,只要回歸初心,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自己的付出和等待,是為了什麼。 延伸聆聽: 生命有一種絕對 五月天 圖片來源: 職日設計 Day & Days Design 《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走向世界盡頭的1460天》 作者: 康康(許恆康) 出版社:沐風文化 出版日期:2020/08/07 ISBN: 9789869760645 訂購地點: 一書齋

陪伴,是一個人能給你的最大禮物

其他
皓芯・2021-09-12

有句說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無論是親人或戀人,他們永遠最需要的都是陪伴;在生命的路程裡,人們在忙碌的生活裡被時間追著跑,一直到重要的人離開了,才意識到忽略了真正該花時間陪伴的人。 本書作者Peter Su說:「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陪伴」這兩個字,對人們來說,須花很長的時間才會學懂它。也許靜候在旁什麼事都不做,那就是陪伴的意義。 陪伴,是一個人能給你的最大禮物,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也都有屬於它原本的價值,當一個人願意將有限的時間分給了你,也等同最珍貴的給予,即使只是靜靜的那樣待著,也是他的全世界。─Peter Su 本書作者Peter Su,以「金句 作家」、「療癒作家」的身分著稱,他的圖文創作溫暖了每個閱讀的心靈;在Facebook 與 IG 上擁有超高人氣,其Facebook 粉絲專頁,更有近 70 多萬網友按讚追蹤。他另和朋友一起經營的「語錄控」粉絲專頁,以超高按讚數、分享率的金句深入人心。其著作有:《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這個世界,我知道有你在》、《後來的你,好嗎? 》等。 這是一本讓人會哭的書,這是一個關於「陪伴」的故事,本書充滿了許多作者的感性詞句,是本很有生命深度的書。本書描述一段家庭故事,兒子因為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但在接獲父親突然病倒的消息後,立刻回家照顧父親,並記錄下陪伴時的心情點滴。書中主要是在講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愛,同時也隨著的時間流逝,兒子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長大了才知道,眼淚有三種。小時候的我們,哭,是因為得不到;成長的過程,哭的是失去;後來的我們。哭,是因為懂了。」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讓人們陪伴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一場疫情改變了世界,那些你以為永遠會存在的人、事、物,原來說變就變。或許這場疫情就是為了提醒我們,請多珍惜與家人彼此陪伴的時光! 《陪伴,是世上最奢侈的禮物》 作者: Peter Su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5/28 ISBN:9789571378152 訂購地點: 一書齋

就算生活忙盲茫,請放慢腳步,讓靈魂跟上您的腳步

其他
皓芯・2021-09-05

世界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一個人充滿活力的靈魂。—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這是一個觸動人類靈魂深處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主角「揚」,因為快速緊湊的工作生活,導致失去了自己的靈魂仍渾然不知;他有時候覺得,身邊彷彿被整齊的格子包圍。直到有一次出差醒來,他不知身在何處,他忘了為何而來、他甚至忘了自己的名字…… 經睿智的女醫生點撥才知道,自己只顧步履匆匆的走,卻把靈魂遺落在某個地方。他決定遵從醫囑,隱居市郊小屋靜候他的靈魂趕上,他一直等到鬍子都長出來了,才等到了渾身疲累傷痕、不停追趕他的靈魂。 本書《遺失的靈魂》,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首部繪本作品,她是波蘭當代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本書曾獲得2018年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並榮獲2018年義大利波隆那拉加茲獎故事類書籍評審特別推薦。 本書繪圖者尤安娜.康哲友,把這本書設計了一個如電影般的開場,公園的冬日雪景、人們渺小如螻蟻,靈魂與主人在此分離;圖像呼應文字敘述意境悠遠,為故事掀開序幕。 在現今一切都講求快速的「快年代」,人們每天汲汲營營度日,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思考、檢視自己的步調。您有多久不曾歇下腳步?有多久不曾留意週遭的人事物?請停一停匆忙的腳步,說不定我們也能等到,正在後面疲憊地、追趕著我們的靈魂。當我們靜下心來,可能會發現身邊原來有很多美好的風景。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讓靈魂休息一下,養一養它在塵世中奔波所受的傷,然後再去奔波。” 《遺失的靈魂》 作者: 奧爾嘉.朵卡萩 繪者: 尤安娜.康哲友 譯者: 林蔚盷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年份: 2020/01/22 ISBN: 9789865406509 訂購地點: 鞠智繪本屋

(有片) 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有衣食」

其他
皓芯・2021-08-30

食物是我們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無法順利抵達餐桌,倘若我們能避免食物浪費,可遏止剩食所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澳門雖然地方細小,但垃圾生產量卻相當驚人,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2020年環境保護局和市政署合共回收了約413,972公斤廚餘。2021年4月,環境保護局增設回收家居廚餘活動,根據澳門環境保護局網頁資料: 2021年1月至7月廚餘收集量為289.77公噸。 許多人常把家中冷藏箱當成「藏寶箱」,市場上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海鮮肉類都往冰箱裡塞,最終卻造成被丟棄的「剩食」。 本書《剩食》取得2011年台灣開卷好書十大最佳中文創作、2012 年香港書獎;本書作者陳曉蕾,《低碳生活@香港》叢書主編,1993年開始記者生涯,寫過不同專題報導,關注不同議題,像農耕、廚餘回收、光污染、生死等等, 報道在多個專欄及以書籍發表。 作者曾獲人權新聞獎中文雜誌冠軍、亞洲出版協會(SOPA) 亞洲最佳中文人權報道大獎、亞洲最佳中文環保報道大獎等。她的書寫貼近生活,出版著作包括《香港正菜》寫香港農業、人與自然;《剩食》寫廚餘及資源浪費;《有米》寫人與食物的故事等。 「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廚餘,根本不是垃圾。」—《剩食》作者陳曉蕾 然而丟掉最多食物的地方,往往是蔬果批發市場和街市。很多被丟棄的食物只因是它「樣衰」,如不夠長或粗的香蕉、被切掉的方包邊,無不成了被嫌棄的食物;另如餐桌上滿檯的食物,只因人們「面子」造成的,不夠多就不體面;餐廳廚房、酒樓宴席的菜尾,或校園飯堂吃剩的冷飯菜汁、電影戲劇的食物道具、及貼有「此日期前食用」標籤的食品,無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廚餘」,可以想像沒有被回收的廚餘數量更不可想像。 究竟廚餘佔了澳門的堆填區多少的空間呢?筆者暫未知道,但大家可知,廚餘是垃圾裡的大麻煩,它會發出臭味及污染其他可回收物料。然而,大家可想過被遺棄的瓜菜,可再重新食用? 偶然從網絡上觀看了紀錄片《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片段,講述一對溫哥華夫婦決定當「白老鼠」,在6個月內只吃被棄置到垃圾桶的食物,以揭示北美食物浪費問題。片中除紀錄了主角撿食物的過程,還訪問了農場、超市等負責人,探討整個食物行業究竟如何造成浪費,雖然是撿食,他們卻「有啖好食」。 本書講解了什麼是「廚餘」或「剩食」,作者從飲食議題切入,檢討香港浪費食物造成的垃圾問題;告訴讀者被遺棄食物的來源、帶領讀者追蹤「廚餘」的下落。書中描述了各種垃圾被遺棄在堆填區的命運,單是景象已經值得我們反思,最後的部分是關注家居廚餘。 食物要減少浪費需從源頭控制,購物前先列清單、支持友善店家,都是人人可以做到減少剩食的行動。盛食,剩食,最重要還是「有衣食」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珍惜食物、減少廚餘」。 《剩食》(陳曉蕾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szP4FtvFY 2011開卷好書BV 特別篇:《剩食》/ 陳曉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_79f61dJfc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片段 預告 (中文字幕) http://forgetfulbc.blogspot.com/2015/12/justeatit.html 圖片來源: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影片三聯書店影片2011開卷好書BV 特別篇:《剩食》影片 《剩食》 作者: 陳曉蕾 出版社: 三聯 出版日期:2011/07/01 訂購地點: 一書齋

生命很長,死亡很短,死亡只在瞬間,一切歸於平靜…

其他
皓芯・2021-08-22

生命之初,充滿驚奇與神秘,帶來了喜悅。生命之末,充滿惶恐與神秘,隱藏了悲傷。雜草叢生的山坡,墓碑旁綻放的花朵,伴隨著哀傷的氣氛。親朋好友前往參加葬禮,和亡者作做最後的告別;聽到喪禮、葬禮這些關於生死字眼,大人們常常選擇避而不談。 在一個綠意盎然的祕密基地裡,三個孩子成立了一間小小的「葬禮公司」,專門為死去的小動物們辦葬禮,三個孩子各司其職,一個負責挖墳墓、一個負責寫詩、一個負責在葬禮上哭,他們認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們模仿大人的行為,幫助小動物舉行葬禮,每一個過程都很正式感人。 本書《世界上最棒的葬禮》,入選德國兒童青少年文學獎、入選瑞典奧古斯都文學獎年度最佳童書。故事裡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原本只是因為好玩,透過「葬禮儀式扮演遊戲」,把死掉的動物埋葬起來。三個孩子從埋葬一隻小蜜蜂開始,他們模仿葬禮的儀式,扮演著送行者的角色。如:妝點墓園、遍灑聖水、歌詠逝者。 三個孩子原本像遊戲一般的心情,直到親眼目睹一隻小鳥的死亡過程,才漸漸開始理解「死亡」的意義。從一開始害怕不敢觸摸動物的屍體,到最後捧著小鳥,為牠獻上生命禮讚的詩。 本書作者烏爾夫.尼爾森,瑞典知名作家,他於1989年入選為「瑞典童書作家學院」院士,曾獲尼爾斯兒童文學獎。繪者艾娃.艾瑞克森,瑞典知名插畫家,曾獲瑞典圖書館協會的貝斯寇插畫獎,也曾被瑞典提名國際安徒生繪本大獎。 作者和繪者都來自於瑞典,都曾獲得瑞典最具威望的文學獎——奧古斯都文學獎,以及無數的國際獎項。他們透過溫柔的圖文,將死亡的觀念植入至孩子心中。另外,故事中穿插了一首首孩子自創、用來哀悼各種死去動物的簡單詩句,道出了孩子對死亡的疑惑、生命的無常和對生命的領悟。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避免、複雜又沉重的命題 了解生命,尊重生命。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生命有開始,就會有結束,緣起緣滅;即使是從小到蜜蜂、大到兔子,人類的生命歷程也是如此。 圖片來源: 2020年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影片線上影展 2020年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線「生命問答題」單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f07QnkjhQ 《世界上最棒的葬禮》 英文字幕: https://youtu.be/2OQvbcGZd_0 中文字幕: https://youtu.be/BRu4py0Enbc 《世界上最棒的葬禮》 作者: 詹森烏爾夫‧尼爾森 譯者: 李紫蓉 繪者: 艾娃.艾瑞克森 出版社: 小天下 出版年份: 2010/07/05 ISBN: 9789862165317 訂購地點: 鞠智繪本屋

人離開後,真正能夠留下的是甚麼呢?唯有回憶,死神帶不走。

其他
皓芯・2021-08-17

人生在世,總會遇上不公平事。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是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擁有24小時,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很多足跡都是無法消失的。 韓劇《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導演的靈感來源書—《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這是一本讓人感觸的書,書中多數亡者令人鼻酸、眼眶泛淚,他們都帶著遺憾或落寞離開人世。隨著死亡所遺下的各種痕跡,總是讓人悲傷﹔悲傷又心煩意亂之下,很容易就忽略了逝去之人所釋放出的訊息。而挖掘出這些訊息、探索他們真正需要,並幫助那些死者完成心願的正是遺物整理師。 本書作者金璽別說:「當有人死去時,我的工作就開始了,我是傳達人們最後訊息的遺物整理師。」當所有人都轉身離開的時候,只有他會留下來,並安撫死者最後一程。遺物整理師—整理已經離世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上所留下的痕跡。 作者穿梭在各種死亡現場二十多年,遺物整理工作更從事了長達十多年,在遺物整理師的工作場地,充滿了各種「死亡故事」。他以旁觀、冷靜而正面的角度,將其工作時讓他特別感觸的案例,及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的體悟,整理成二十九篇故事。 書中有許多關於死亡場景的描述,作者面對生死可說是常態,每個故事都是不同人生背後的真實,有些讓人感觸、感到悲涼,有些甚至看見人性裡的自私及貪婪。透過收拾遺物整理現場時的許多線索、以及人們的互動,拼湊推敲出死者生前的生活與困境。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遺物整理是件沉重又嚴肅的事,儘管每段故事背後都有其發生的原因,還是不免讓人不勝唏噓。每個人終究面對死亡,有否曾想過自己離開的時候,想留下甚麼?離開後,真正能夠留下的是甚麼呢? 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導演金晟浩、韓國第一代遺物整理師金璽別、李帝勳、陳俊翔 專訪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EcNclbJ5k 影片來源:Netflix & ELLE TAIWAN 圖片來源: 商周出版/NETFLIX/MARIE CLAIRE TW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作者: 金璽別(김새별 )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份: 2016/08/02 ISBN: 9789864770601 訂購地點: 一書齋

『快點!快點!』你的一天之中,會聽到幾次這句話?

其他
皓芯・2021-08-12

「快點!快點起床!快點吃飯!快點出門!快點上學…」繁忙都市裡的親子日常,無不是在父母的催促下展開新的一天…有句說話:「孩子的成長不是幫來的,也不是催來的,而是等來的。」 本書《快點!快點!》,書裡的每一隻動物都過得好匆忙,大人們總是急急忙忙,追著時間往前跑。直到孩子說:「媽媽,等一下…這個樹葉送給你」。我們身處在這個講求快速的時代,每天為生活奔波停不下來的人們,「等待」,似乎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表現。但這樣,會否落下了更重要的東西而不知道呢? 本書作者林廉恩,台灣著名插畫師,曾獲得2014美國3X3當代插畫獎及2015、2018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插畫獎、2021年義大利波隆那拉加茲故事類首獎。另著有《母親記事》、《HOME》。平日白天是木訥溫和的插畫家,到了晚上和假日就會變成抓狂媽媽。作者以這個日常及有趣的題材,藉由插畫加上簡短文字,創作了繪本《快點!快點!》,希望與大家一起看看、及反思這世界到底在急什麼? 有人趕著去上學、有人趕著去表演、有人趕著去約會、有人趕著去工作… 你是否也有出現過上述行為呢?這時候,不妨慢下腳步,用另一種角度看著周遭的事物,是不是一切都變得更美好了呢? 圖片來源: 聯經出版社影片 作者: 林廉恩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9/06/28 ISBN:9789570853247 訂購地點: 鞠智繪本屋

(內有洋蔥)用生命去愛過,才是真正的活過

其他
皓芯・2021-08-07

人們常說:“貓有九條命!”而本書中的貓卻驕傲的說:「我可是一隻活過100萬次的貓喔!」 本書《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講述一隻活了100萬次的虎斑貓,雖然死了100萬次,但是也活了100萬次。在這100萬次的生命里,牠從未因為的「活著」與「死去」掉過一滴眼淚,而且每一次都帶著前生的記憶重新作貓。若用宗教生死輪迴的說法,這隻活了100萬次的貓肯定沒有留戀的人,才會歷經無數次的身份改變,仍活得如此的厭世! 本書作者佐野洋子,是日本知名的散文作家、繪本作家。她一生勤筆不輟,在日本獲獎無數,眾多作品中以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最廣為人知,受到跨世代的喜愛。本書自1977年出版出版以來,牽動了千萬人的心弦,不僅被翻譯成許多譯本,音樂劇、電影也出現它的身影。作者於2003年榮獲日本內閣府頒授紫綬褒章;2008年獲頒嚴谷小波文藝獎,以表揚她長年作為圖畫書作家的創作活動。 虎斑貓雖然有著100萬次的豐富貓生經驗,卻從沒有真正的活過,牠一直討厭每次「轉生」後的任何人。貓雖然得到100萬次貓主人的疼愛,每一位主人都為牠的死傷心掉淚。而虎斑貓卻無動於衷,一點也不在乎。牠討厭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主人,牠只喜歡自己。直到有一次,牠成了不再屬於任何人的野貓,牠開始去體驗人生、開始去愛,體驗了愛與被愛的經歷,有了家庭、愛人、孩子,開始懂得愛與付出,「愛自己」外,也開始「愛別人」。 沒有感情的活100萬次,不如付出了愛的一輩子;虎斑貓在活了100萬次之後,終於讓他遇到了白貓。白貓讓他發現了生命的價值,這種價值就是「付出生命之愛」,愛你的親人朋友,甚至是愛那些需要被愛的人。 虎斑貓開始享受他之前未曾領悟的生命,時光荏苒,貓孩子一個個長大離家,白貓也漸漸老了,他很細心的照顧著白貓,他每天都抱著白貓說故事給白貓聽,有一天,白貓在他的懷裡靜靜地死去。這一次,虎斑貓嚎啕落淚,就像是從前的主人們那樣,不捨著白貓的死去,他一直哭、一直哭、哭了100萬次,哭到筋疲力盡直至死去。就這樣,虎斑貓在一百萬年後,終於真正的「死去」,終於有血有淚的「活過」,沒有再復活,因為這次的生命讓牠領悟到了生命的意義——愛的真諦。 本書在日本被讚譽為「被大人和孩子愛戴、超越了世代的圖畫書」,這不只是一本小朋友的童話,更是一部寫給已經成年人的寓言書。本書透過這隻厭世貓來告訴人們,唯有愛過,熱愛生命,才是真正的活過。一個人,無論是誰,每個人的生命就只有珍貴的一次,誰都不可能活100萬次,一定要好好地珍惜,此時此刻活在這世界上,怎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呢? 作者: 佐野洋子 譯者: 林真美 繪者: 佐野洋子 出版社:步步 出版日期:2018/09/05 ISBN:9789869677813 訂購地點: 鞠智繪本屋

(有片)2021年7月29日地球超載日─地球進入生物資源負債期

其他
皓芯・2021-08-01

地球上的生物資源,每年都有自我修復、再生的能力。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指每年地球進入了生態赤字狀態的日子,即是全球的生態足跡,超越了地球可用的生物承載力。 2021年7月29日星期四,人類已消耗完今年全部地球可再生資源。接下來的幾個月,地球進入“生物負債期”,我們每一天都在透支未來。然而,我們卻只有一個地球… 在當今科技越來越進步的社會,在現今這個不停汰舊換新的時代,人們已習慣將東西快速消費後變成垃圾。人們常說:「眼不見為淨。」以為看不見「東西」的來源,就可放心使用;以為看不到「東西」的去向,就可任意丟棄? 澳門雖然地方細小,但垃圾生產量卻相當驚人。大家知道嗎?我們製造垃圾的速度,遠大於我們購買東西的速度。眼不見真的就為淨嗎? 本書《垃圾與它們的產地》,初版書名為《東西的故事》,於2010 年出版并銷售破萬本,在 2018 年出版社把這本環保暢銷書,改變了書名封面再版發行,經改版重新介紹給讀者們。再版後設計完全體現了環保細節,書封面簡樸沒有膠膜,如一疊環保再生紙製成。其影片《東西的故事》在YouTube上超過500萬人次點閱! 影片《東西的故事》主講人及本書作者,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她對於環境健康與社會公益的議題有了二十多年的調查與組織經驗,更被美國的《時代》雜誌選為環保英雄。她前往了40多個國家進行訪問,拜訪數百家工廠和垃圾場,並發現目前這樣的消費模式,充滿了極大的破壞性。作者鼓勵大家聰明消費,讓地球跟自己都過得更快樂。 本書帶領我們認商品背後的故事,深入了解商品的生產過程,一件物品從原料的開採、生產製造、銷售配送、消費使用、以及到最後的丟除廢棄,作者除了跟我們討論「東西的故事」外,也提供了四個愛護地球的消費提案。如 :購物前先到二手市集或網絡上尋找有無類似的東西。選擇對環境友善、符合公平貿易認證的商品等。 即使我們努力做好環保,若不能減低購買物品和製造垃圾的頻率,地球的資源與生態仍會持續耗竭。自然資源在消失的同時,我們在不斷地購買石油製成的產品。就讓我們從閱讀本書做起,一起創造永續的土地與未來。 圖片來源: 《東西的故事》 影片 截圖 東西的故事 The Story of Stuff 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ze4rdPiZp4&t=27s 《垃圾與它們的產地:為什麼99%的東西半年後都被丟棄?》 作者:安妮.雷納德 譯者: 吳恬綾, 黃亭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年份:2018/10/23 ISBN:9789571375748 訂購地點: 一書齋

一本孩子專屬的「媽媽使用說明書」,媽媽是用來使用的嗎?

其他
皓芯・2021-07-28

說明書,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商品都會包括在內,說明書形式多樣,可以是一小段、一張紙、或是一本手冊模樣。使用說明書,就是當人們使用一件產品前,以圖文並茂方式、說明產品該如何「正確使用」,以減底出錯或誤解。如「本品是外用藥,不得內服」等等。 現在為大家介紹一本有趣的說明書-《媽媽使用說明書》。本書入選日本讀書推廣運動協議會「送給年輕人的推薦書」、入選日本《讀賣兒童週報》年度書店推薦100本。本書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故事是由一篇題為《我的媽媽》的作文開始:主角是就讀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偉哲,他上作文課那天早上剛好被媽媽責備,由於還氣在頭上,便在作文裡寫了一堆媽媽的壞話。沒想到竟得到老師的讚賞,老師還請所有同學帶文章回家分享給家人,並寫下感想…… 本書作者伊藤未來,日本自由作家,從事廣告文案、商品目錄、雜誌專欄、書籍的寫作與企劃等工作。繪者佐藤真紀子,從事日本兒童讀物與繪本的插畫創作。 故事中的小男孩偉哲由於經常被媽媽責罵,作文裡寫的都是媽媽的缺點和抱怨,所以他不敢把文章拿給媽媽看,只好請求爸爸幫忙簽名、寫感言。於是爸爸與他分享了男人之間的「秘密」,偉哲聽了爸爸的一番話,便決定寫一本媽媽專屬的「媽媽使用說明書」! 偉哲真地做起資料搜集來,他細心觀察媽媽的反應和說話,並發現了平常沒注意到的媽媽的另一面。他寫出一條條說明書的條款,推斷出對付媽媽的妙招,慢慢掌握到如何「正確使用」媽媽的訣竅。後來,偉哲的《媽媽使用說明書》也觸動了同班同學小和,兩個孩子一起討論、一起寫說明書,效果也很不錯呢! 本書貼近孩子的視角,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更讓人會心一笑。故事內容充滿溫情,踏入青春期時的孩子,常常與父母有言語上的衝突,雖然這是一個以小學生為主角的故事,但裡面還包含了許多給父母的訊息。 而父母也能藉由這本書,去審視自己的行為,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讓孩子懂得去觀察、學懂體諒爸媽及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更可透過與孩子一同閱讀此書,讓父母和孩子同時去思考對彼此的理解,從而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究竟故事最後到底是誰「使用」了誰?誰又「控制」了誰呢?媽媽是用來使用的嗎? 《媽媽使用說明書》 作者: 伊藤未來 譯者: 原木櫻 繪者: 佐藤真紀子 出版社:小天下 出版日期:2016/04/21 ISBN:9789863209638 訂購地點: 一書齋

我們能減少製造「多餘的東西」嗎?「小島,請原諒我──」

其他
皓芯・2021-07-21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高溫天氣」、「強颱風」等關鍵字,時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環境保護」絕對是一個每個人需關注的議題。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森林對於地球與生態的健康,默默扮演著重要角色。 本書《一座小島》,作者尹格麗.賈培特以簡單的故事,搭配西班牙知名童書插畫家谷勞爾‧谷瑞迪繪畫的圖畫,傳遞著「環境保護,從謙卑的反思開始」。 故事從一座沒名字的美麗小島開始,島上有樹林、有雀鳥,如要抵達小島,必須乘坐小船。因有「多餘的東西」佔據著船身,故此每次都能容納兩人。人們會密封好一個個「多餘的東西」,小心翼翼地載運至小島堆置,那些「多餘的東西」看似是重量驚人的岩石。直到有一天,「多餘的東西」越積越多,小島再也承受不了…小島漸漸沒了有樹,也再沒有雀鳥了。 這看似是一本反思人為活動、提醒大家一起守護地球,保護環境生態的故事書。究竟那個讓小島承受不住的「多餘的東西」是什麼?我們能減少製造「多餘的東西」嗎?然而,從另一角度心理層面來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小島,我們似乎也有一堆「多餘的東西」不斷地在囤積;其實心靈也需要好好去灌溉守護,讓我們生命的這座島,再次回復美麗綠意、成長得更好。 一座小島UNA ISLA 作者: 尹格麗‧賈培特 譯者: 李家蘭 繪者: 勞爾‧谷瑞迪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20/03/13 ISBN: 9789571467283 訂購地點: 一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