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生活

焦點文章

【2025年7月澳門演出全攻略】音樂會、演唱會、藝術盛宴,一次睇晒!

節慶盛事
Cheers!・2025-06-30

盛夏七月,澳門舞台熱力全開!無論你係流行音樂迷、爵士樂愛好者,定係鍾意音樂劇或棟篤笑嘅朋友,今個月澳門都準備咗豐富多元嘅精彩演出,讓你一次過感受演出嘅無限魅力,快啲約定好友共赴這場夏日娛樂盛宴! 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澳門站 歌神張學友經典與全新曲目交織,帶來難忘的音樂盛宴。日期:7月4-6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galaxy-macautm-presents-fwd-insurance-title-sponsor-jacky-cheung-60-concert/ 歐陽萬成 Jimmy O. Yang Live in Macau 棟篤笑專場 美籍港裔喜劇演員歐陽萬成首次來澳門,帶來充滿文化反差與生活吐槽的棟篤笑,幽默犀利,保證笑唔停。 日期:7月4-6日地點:「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galaxy-macautm-presents-jimmy-o-yang-live-macau/
 
澳洲雷霆猛男SHOW 澳洲著名猛男SHOW,結合舞蹈與魅力表演,夏日夜晚的激情派對。日期:7月4-5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australias-thunder-down-under/ T仔成長記:愛是? 舞蹈劇 TDSM舞蹈工作室呈獻,透過舞蹈探索愛的多重意義,藝術與情感交織。日期:7月6日地點:澳門旅遊塔會展中心四樓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63 TF家族夏日運動會見面會 人氣偶像TF家族粉絲見面會,青春活力十足,近距離感受偶像魅力。日期:7月12-13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2025-tf-family-summer-games/ 郭富城夢幻舞林演唱會2025 – 澳門壓軸篇 亞洲舞王郭富城帶來連續多場舞台盛宴,舞蹈與音樂完美融合,視覺與聽覺雙重盛宴。日期:7月12-13日、19-20日、25-27日地點:新濠影滙綜藝館詳情:https://www.studiocity-macau.com/tc/offer/melco-style-residency-concert-aaron-kwok
 IRENE&SEULGI Concert Tour [ BALANCE ] in MACAU 韓國人氣組合Red Velvet小分隊IRENE&SEULGI亞洲巡演首站,精彩表演不容錯過。日期:7月12日地點:倫敦人綜藝館詳情:https://hk.londonermacao.com/macau-events-shows/irene-and-seulgi-2025.html
 
byejackistouring2025 Byejack個人演唱會第二站,過自己創作的歌曲,與大家再次連結。日期:7月12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byejackistouring2025/ 
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音樂會 澳洲指揮施嘉蜜率領澳門樂團現場演奏BBC自然紀錄片配樂,配合旁白帶你遨遊地球七大洲的自然奇觀。日期:7月12日地點: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60 《迪士尼魔法盒子》音樂劇 金沙中國表演藝術計劃呈獻,適合全家大小的迪士尼音樂劇,童話魔法世界現場體驗。日期:7月12-13日、18-20日地點:威尼斯人劇場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72?ticketSection=2025-07-12
 TIFFANY YOUNG 2025 FAN-CONCERT TOUR [Here for You] in MACAO 時隔6年,再度展開巡迴演出將首次在澳門舉行單獨演唱會。強勁的唱功和精彩的舞台表演,並透過與粉絲互動環節實現粉絲願望,令期待已久的粉絲們興奮不已。日期:7月12日 地點:倫敦人劇場詳情:https://hk.londonermacao.com/macau-events-shows/tiffany-young-2025.html 澳門青年交響樂團28週年會慶音樂會 慶祝成立28周年,青年交響樂團演繹多首經典古典樂章,展現青春與實力。日期:7月18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78?ticketSection=2025-07-18
 陳卓賢 IAN CHAN "TEARS" IN MY SIGHT SOLO CONCERT TOUR 2025 – MACAU 以「淚水」為題,陳卓賢帶來深情與動感兼備的個人巡演,與樂迷一同見證音樂新篇章。日期:7月18-19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ian-chan-tears-my-sight-solo-concert-tour-2025-macau/
 林憶蓮《迴響 Resonance》2025 巡迴演唱會澳門站 華語樂壇天后林憶蓮經典與新歌交織,歌聲動人,舞台震撼。日期:7月19-20日、26-27日地點:威尼斯人綜藝館詳情:https://hk.venetianmacao.com/entertainment/sandy-lam-2025.html Kenny G Forever in Love with Macao 爵士大師Kenny G帶來浪漫爵士音樂會,柔美旋律陪伴夏夜,享受輕鬆愉悅時光。日期:7月19日地點: 「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kenny-g-forever-love-macao/
 
澳門中樂團2024-25樂季閉幕音樂會《紫氣東來》 融合古典與現代中樂元素,展現中樂獨特魅力與創新。日期:7月26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58?ticketSection=2025-07-26
 
2025 KIM JAE JOONG ASIA TOUR CONCERT BEAUTY IN CHAOS IN MACAU 韓國人氣歌手金在中攜全新巡演主題「BEAUTY IN CHAOS」再度降臨澳門,帶來震撼現場演出。日期:7月26日地點: 「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2025-kim-jae-joong-asia-tour-concert-beauty-chaos-macau/
 
澳門樂團2024-25樂季閉幕音樂會-廖國敏與白建宇 鋼琴大師白建宇攜手指揮廖國敏,演繹蕭邦鋼琴協奏曲與柴可夫斯基交響曲,樂季完美收官。日期:7月27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60
 王以太 LOVE ME LATER澳門站 成都CDC饒舌歌手王以太首次澳門專場,帶來最炸嘻哈舞台,燃爆全場。日期:7月27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yitai-wang-love-me-later-macao/七月的澳門舞台精彩多元,從流行、爵士、中樂、音樂劇到棟篤笑,滿足不同表演藝術愛好者。趁住夏日好時光,約好友一齊感受現場魅力,留下美好回憶!

最新文章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談論全球抗脆弱性,在危機時期如何變得更強壯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10-06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祕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展示了澳門大學生未來企業家的韌性在新的挑戰中,今年的社會科學教育向大學生們介紹了有關創業精神的基本課程。 今年9月份,由於全球Covid-19的不確定性,本人任教的課堂設計加入創新點子元素,依靠學生在校園中的實際存在來使他們沉浸在創業生活中,並教給他們有關創業的知識。 我們意識到澳門科大學生真的很在行,我們一直在談論全球抗脆弱性,在危機時期人們如何變得更強壯。我們必須鼓勵澳門科大學生做到這一點-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上週的虛擬校園社區課堂讓澳門科大的學生參與者設計他們在校園虛擬社區取得的經驗,從而證明自己的點子是否在校園推行。 總共有10隊學生團隊設計點子。證明瞭在大流行期間實現主要的校園虛擬社區建設裏程碑是可能的。就像上學期一樣,這些團隊根據其團隊獲得最大成功機會的點子而成為精英隊伍。本人深信,未來的參與者將會來自世界各地。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校園創新創業點子有很多不同之處。 在未來90天的時間裡,澳門科大學生上課時會有新的體驗,他們快樂學習、仍然在吃,睡覺和呼吸,他們的創新點子會在校園虛擬社區慢慢推動。

豈止月餅!《小老鼠吃月亮》

文化創意
繪本與棋@黃庭熾・2020-10-03

  月到中秋分外明,話中秋,豈能落下月亮?   所以儘管不談嫦娥、不談吳剛、不談兔......也得談「玉兔」,於是跟孩子分享《小老鼠吃月亮》的故事。   小老鼠吃月亮傻不傻?不傻,因為味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未必最有效,但別有一番風味。   小朋友都認為小老鼠傻,因為那明明不是月亮,而是香蕉,可小老鼠不懂,牠只知道眼前彎彎、金黃的實物一如牠夢寐以求的明月亮,而且它的氣味——還那麼香!   所以小老鼠甘心相信自己獲得月亮的青睞,就像偶像回應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那一刻的驚喜,小老鼠忍俊不禁、甚至大快朵頤,不一會就把「月亮」啃剩一半。   馬上牠後悔了,牠把大家的月亮吃殘缺了,晚上大家拿甚麼來照明?小老鼠不止比一般人憨,還善於內省,直到了杞人憂天的地步。   這樣的老實人大家都心疼。所以當我邀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的好朋友,試著去開解老友的煩惱的時候,大家都熱烈討論並分享。   一名四年級的小朋友主張用理情療法,提議向小老鼠展示另一根香蕉——月亮只有一個,鬧雙胞的美食肯定不是照拂長夜的白月光——證明月亮不是丹桂不能摘、不能吃。   一位不羈的男孩子篤定地告訴我,往旅遊塔的玩具店,給小老鼠買一雙翅膀,帶牠飛上月球——果然是地心引力和缺氧的外太空都牽絆不住的豪邁孩子啊!   有一位怯生生的女孩子圖文並茂地跟我分享,她會帶小老鼠到河畔,那裡有一個香蕉園,讓小老鼠看看香蕉長成的過程,並且陪伴牠到月亮出來的那一刻,真是個貼心的好孩子——知識能改變命運,大部分小朋友都願意向小老鼠授之以漁。   聽罷孩子的分享,我也跟他們分享作者的安排:好朋友們帶小老鼠上山去看月亮。   然後,我問小朋友:如今小老鼠看到月亮了,牠的心情如何?小朋友大都能答我「開心」。我追問他們:你如何知道?「因為牠看到了月亮。牠知道自己沒有把月亮吃缺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從圖畫中看到,與牠兩個鎮定如恆的朋友相比,小老鼠躍起來了,我問:「在甚麼時候,你們會跳起來?」   有時候,讀繪本不是讀書,兒童文學不是文學,醍醐不是酥酪——有時候,只有親嚐才能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你可以到這些圖書館讀這本繪本: 中央書庫、望廈圖書館、氹仔圖書館——實際館藏情形可以透過澳門公共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瞭解。

[翻書倒櫃] 和食古早味

文化創意
君尋・2020-09-30

由極具代表的壽司,到主食的炸豬扒飯、鰻魚飯、天婦羅、懷石料理,以至麵類的拉麵、蕎麥麵,甚至乎日本威士忌等,這些縱使人不在日本,依然能輕易品嚐得到的常見美食,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對我們來說都毫不陌生。不過關於這些料理的起源及歷史,我們又瞭解多少?《和食古早味》一書介紹的不只是這些食物的歷史,更是關於這些食物的故事。你有曾想過,天婦羅和拉麵等非常受外國人歡迎的料理,原來是受外來文化影響,再由日本人轉變為本土的料理嗎?而日本人自古以來對自然、食物的尊敬與感謝,亦影響他們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天然食材,並烹調出最適合的料理。此亦即日本人所謂的「地區限定」、「季節限定」,新澙的越後米、信州的手打蕎麥麵正是代表,絕非只是流於表面的宣傳口號。在故事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人,作者與多位被日本人稱為「人間國寶」的料理大師會面,從這些全心全意投入於料理世界的職人身上,窺探這些繼承「江戶味」的料理背後的文化脈絡。 本書介紹的除了是食物,更是日本的一種文化史。幾乎可說是代表現今日本料理的握壽司、天婦羅及拉麵,幾乎都不是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食物」。壽司是源於古時候未有冷藏技術前,將米發酵再用作保存海鮮的一種的技術。亦因此當時的壽司重點在於魚而不是米。壽司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區有各自的流派和製作方法。直到江戶時代,人們對在外吃飯有一定需求,在屋台販賣的速食「握壽司」開始成為各款壽司流派的主流,而為了填滿客人的肚子,壽司中米飯的比例亦變得像今天所見的大小。而在屋台的吧檯看著壽司師傅的精湛手藝製作壽司的文化,就演變為今天的「板前」。與此同時,因對食材的鮮度亦有一定要求,高級的壽司師傅都會使用江戶灣(即現今東京灣)捕捉到的新鮮魚獲,而此亦即是高級壽司「江戶前」的起源。這種握壽司能成為流傳後世的唯一壽司流派,全因德川家康能一統天下並定都江戶,其後爆發性的經濟增長讓江戶成為超級大都會,才因而出現上述提到的背景和原因。整個壽司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因素不無關係。除此之外,和製洋食的日式炸豬扒及天婦羅的誕生,是日本與世界接軌的足跡。理所當然一般存在於日本各處的拉麵店,卻是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本造成的影響之一。日本的和食文化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一邊吸收外來的產物和技術,一邊遵循傳統對食材的尊重,形成大和民族的料理體系。而當我們能深入瞭解其中的演變過程,便更能明白到當今日本獨特文化的本質。 +++++++++++++++++++++++++++++++++++++++++++++++++++++ 關於今回[翻書倒櫃]的推介書本: 書名: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作者: 胡川安 出版社: 時報出版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全球Covid-19快速測試顯示出更高的靈敏度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09-29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秘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全球大學研究所開發的基於CRISPR的測試可以檢測到與標準Covid-19診斷幾乎一樣多的病例。 自從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全球大學研究所一直致力於Covid-19 CRISPR的診斷,可以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內產生結果,其準確性與現在使用的標準PCR診斷相似。 這項名為STOPCovid的新測試仍處於研究階段,但原則上可以廉價地製造,人們可以每天進行自我測試。在最近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在通過一組Covid-19的PCR檢測確定的一組患者樣本中,他們的檢測檢出了93%的陽性病例。 我們需要快速測試以成為這種情況的一部分,以便人們可以每天進行自我測試,這將減慢爆發速度。” 簡化的測試 在SARS-CoV-2疫情爆發後不久,全球大學實驗室研究Covid-19診斷。澳洲大學專注於COVID -19 測定易於執行且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實驗室設備。他們希望這種測試適合將來在醫療點環境中使用,例如醫生辦公室,藥房,療養院和學校。 開發了COVID 19 測試,以便所有步驟都可以完成。” “一步就意味著測試可以由實驗室以外的非專家進行。”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過程,通過添加吸引RNA的磁珠來濃縮患者樣品中的病毒遺傳物質,從而無需使用費時且昂貴的昂貴純化試劑盒。由於需求量大。這種濃縮步驟提高了測試的靈敏度,使其現在接近PCR的靈敏度。 一旦將病毒基因組帶到珠子上,他們發現這可以使我們達到很高的靈敏度。” 澳洲大學實驗室測試適用於使用侵入性較小的前鼻孔拭子採集的樣本。他們現在正在用唾液樣本進行測試,這可以使家庭測試更加容易執行。研究人員正在繼續開發該測試,希望將其交付給最終用戶,以幫助對抗COVID-19大流行。 目標是使該測試易於使用和敏感,以便我們可以儘早判斷是否有人攜帶該病毒。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Covid-19全球科學教育家和領導者分享新課程的專業知識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09-21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秘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有關Covid-19大流行的課程可在澳洲線上公開獲取,匯集了頂尖專家,以科學教育學生學習最新的科學。 隨著Covid-19大流行席捲全球,使日常生活陷入停頓,澳洲頂尖大學及其附屬機構的研究人員縮減了大部分實驗室工作,並停止了親自授課,但拒絕停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改變了策略,並採取行動調查了許多未知的Covid-19及其致病病毒(SARS-CoV-2),組織了流行病應對措施,並與公眾和彼此就他們所知道的進行了交流。 這一時期的結果是一門新課程的出現,旨在為澳洲的大學生提供有關流行病科學的信息。多所澳洲學院生物學系聘請了在大流行病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科學家,他們率先開設了課程(COVID-19,SARS-CoV-2和大流行),課程於9月份開始。很快組織了Covid-19相關研究工作,當地免疫學和傳染病常駐專家同意主持課程。 該課程讓任何想要觀看講座的人都可以觀看公共直播和錄音。修讀學分課程的學生還可以參加由實驗室的助教兼主持的每週課程。講座前,課程將提供有關科學的相關背景信息。 要讓學生掌握有關流行病的已知知識和未知知識,絕非易事。科學是複雜的,並且在早期,充滿了未知數。許多領域的專家必須匯集自己的知識;病毒學家,免疫學家,流行病學家,公共衛生研究人員,臨床醫生等都將重點放在這一難題的重要方面。因此,與所有這些領域的領導者取得了聯繫,在課程中進行了演講。學生將聽到專家的聲音,課程的教職員工一致認為,向學生獲取準確信息的最佳方法是讓專家直接提供信息。 設計課程 對於許多學生來說,Covid-19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大流行,是嚴重的遭遇。但是,許多講師已經從事了愛滋病大流行或其他廣泛的傳染病的研究,新的冠狀病毒是一個獨特而困難的研究課題。 對講師來說教課是新挑戰。它與其他病毒沒有明顯的進化關係。基因更多,功能更複雜,遺傳學更複雜,而且直到最近才受到相對較少的研究。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計劃課程時,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以了解第一次大流行可能會嚴重影響參加該課程的大學生的生活。他的動機是教學上的和實用的。 如果我們向人們提供由他們信任的專家提供的有關該病毒已知和未知的知識,那麼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提出解決方案,澳洲科學教育家們期望他們的一些學生很快會進行自己的Covid-19研究。他們希望這種經歷將鼓勵學生甚至在當前大流行範圍之外思考。 他們認為澳洲和西方世界低估了傳染病的風險,因為大流行已經在其他地方發生。該課程的目的是將人們聚集在Covid-19上,並且更重要的是,它使人們對未來感染的威脅有了意識。 課程內容 第一講是提供了可用信息的概述,包括流行病似乎是如何開始的,病毒如何引起疾病以及治療和疫苗的前景如何。科學水平是針對澳洲本科生的,但是由於直播的觀眾可能具有不同的科學背景,因此澳洲講師在自己定義時定義基本術語和概念。 多名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有7,000多人觀看了直播。 學生可以在每堂課結束時的問答環節中提問。解決了學生對澳洲應對大流行的反應,再感染的風險,病毒的變異性以及新型疫苗帶來的挑戰的擔憂。為了提供準確的信息,回答並不總是讓人放心。但是,儘管科學教育家們正在努力解決許多不確定因素,但該課程教師對學生的信息卻是樂觀的。 人們在這種流行病中感到無能為力,這樣的課程可以幫助人們覺得他們有工具來做一些事情。大流行會帶來很多問題,因此無論您身在何處,都有很多參與的方式。 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齊心協力應對這一大流行病。對於希望參與研究工作的學生,講座的內容與在職業生涯早期與研究人員進行的研討會期間的討論相結合,他們可以與學生討論下一步選擇的方向,如果他們選擇追求該領域中提出的領域之一。 對於僅僅希望了解對他們的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公共衛生事件的學生和聽眾,教師希望該課程將為他們提供所需的答案。如今,科學教育家並不是唯一處理大量不確定性的人,直接從源頭上學習專家所知道的知識是有價值的。

一條特別《愛吃青菜的鱷魚》

文化創意
繪本與棋@黃庭熾・2020-09-20

  一條特別的鱷魚,其特別之處,可能在於外觀上與別不同,亦有可能根於內心的特立獨行。   我跟孩子介紹「鱷魚」:有長的嘴巴、長的尾、鋒利的牙齒、厚實粗糙的皮膚、兩棲類、肉食......然後請他們在這些特徵的基礎上,思考一條特別的鱷魚,會有哪些殊異的地方?   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畫出一條條特別的鱷魚。有的鱷魚向烏龜學習,落水就收起四條腳,流線型潛泳;有的鱷魚成了巴士,在賽博朋克的未來承擔載人旅行的工作;有的鱷魚成了小仙子,有最尖銳的牙齒,也有最柔軟的心;有的鱷魚變成了小朋友自家的獨特外觀的露營拖車;有的鱷魚愛吃松果......   特別的鱷魚絡繹不絕地從小朋友的「腦河」裡鑽出水面,為了回饋孩子們的用心,我也分享了一個關於特別的鱷魚的繪本故事《愛吃青菜的鱷魚》。   不愛吃青菜的鱷魚倒是常見,哪裡來一條鱷魚竟然茹素、愛吃青菜呢?牠出自台灣繪本作者湯姆牛筆下,是一條樸素、可愛的自來鱷。   襁褓中的小鱷魚像日本名人桃太郎一樣順河而下,為日出而作的農夫所救、收養。未會走路的小鱷魚,每天隨農夫往田裡去翻土,牠待在樹下,日復一日看著農夫為作物付出汗水與努力。把土壤翻成適合種子棲居的狀態可不容易啊!到小鱷魚都學會了走路,這一步才算完畢。看著農夫把各種植物的種子撒到田裡,小鱷魚都感到開心,因為那代表著希望,象徵著收成之日。澆水、灌溉、等待......日子不負有心人,各種蔬菜破土而出,飽滿、翠綠。看著農夫採收蔬菜的小鱷魚,情不自禁地舔了一下嘴角,期待吃下的第一口菜,因為那不僅是菜、或者說不是尋常的菜——那是牠目睹撒種、旁觀成長、陪伴豐滿的「成果」,它飽含的不止水份,還有照顧者的心血——是農夫的心血結晶。牠感恩吃下,歡欣雀躍......《愛吃青菜的鱷魚》是個你讀完之後好想馬上跑回家吃光晚餐桌上菜的故事。   如此特別的鱷魚,家庭環境的鷹架作用應記一功,照顧者的無微不至同樣值得看重,那讓鱷魚感情豐富、充滿教養,這是身教、用生命影響生命,是持之以恆的愛。   愛把熊孩子釀成了充滿溫情的小鱷魚。 澳門公共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 https://webpac.library.gov.mo/client/zh_TW/webpac

問《誰在森林裡》,還要問在怎樣的森林裡

文化創意
繪本與棋@黃庭熾・2020-09-15

  孩子還在《跑跑鎮》意猶未盡的時候,我說帶他們去趟森林,他們都有點瞠目結舌——要怎麼去一個澳門沒有的地方?於是借助圖片,和他們一起鳥瞰森林,又橫看森林;看森林裡的綠草如茵,也看森林裡一地枯葉與爛泥;看森裡裡的水——河、湖、瀑布;看樹上的纍纍果實,看樹下的成群動物;看秋天的森林,看冬天的森林,看夏天的森林......「森林」二字不過五塊木頭,說起來根本乏善可陳,誰知深入木林森深處,竟然百看不厭,孩子都覺得新奇。 延伸閱讀:哐!《跑跑鎮》上的創意寫作   大自然的森林固然引人入勝,但我更好奇孩子的心中、當他們看過螢幕上層出不窮的森林後,於個人的心田上,會萌發出一座怎樣的森林呢?於是我邀請他們用文字描述、用線條繪畫。   雖然並不必要到過森林才能看懂繪本《誰在森林裡》,但我偏好孩子多一點想像;多一點想像,文學作品讀起來就特別有意思。《誰在森林裡》是一本晚安書,晚安書一個大的特徵就是,再宏大的故事,主人翁歷劫歸來,最終都會回到家裡、舒適的床上好好睡上一覺——就像《誰在森林裡》故事中的「我」,有驚無險,滿載而歸,快樂酣睡去;晚安書們不約而同的故事儀式,是為了提醒纏著爸、媽說睡前故事的小朋友:好了,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又到睡覺的時候囉!   《誰在森林裡》另一個特別有意思地方就是,它謳歌小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的天馬行空,它視為創意,而非童言。每次說完故事,我必然帶讀者回去看繪本的第一張圖,解密:為甚麼森林?為甚麼一熊、二人、三頭龍?為甚麼帽子、披風、小夜燈?而不是遇見城堡、公主、大蜥蝪——一頁生活場景,點燃無限想像力,充滿想像力的人素行貼心、慷慨、關懷別人、講道理——作者霍普透過故事中「我」的行為,為大、小讀者「解畫」了想像力的價值。   孩子普遍都喜歡《誰在森林裡》,愛這個勇氣與想像力並茂的故事。   在他們筆下,美麗森林有不同的面貌,彷彿得到季節時間的啟發,有孩子寫下屬於「三點三」的森林:有巧克力土地、糖漿瀑布、棉花糖大山、糖果石頭、糖漿河、餅乾樹......請他分享後,我提醒小朋友:若往那裡去玩,事後記得刷牙。   參加活動的孩子中有些善於寫字、有些長於畫圖、有些口語表達能力強,所以過程中既有形於紙上的創作,亦有不受動手能力所限的口頭分享。從學生的口頭分享中,有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資訊,如她跟我分享道:這片森林裡,房子蓋在樹上,森林也長在樹上——所以,兩棵樹本身並非森林,森林在左則的樹上——聽到「長在樹上的森林」這個想法,我精神為之一振,覺得耳目一新!   孩子們慷慨的分享,趣味盎然,像我最後想跟你分享的一幅作品,更是如此。他說:這個森林裡,有好多好多昆蟲——牠們都是隱形的。他的說法讓我眼前一亮:多漂亮的森林,漫山遍野玻璃似的昆蟲,簡潔的畫面,豐富的內心世界!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繪本中的壓軸大怪獸從哪裡來;那天,有孩子跟我說,「我」房間垃圾桶裡有一張圖,上面有一個「藍色人形」,我恍然大悟——真是教學相長呀! 你可以到這些圖書館讀這本繪本: 望廈圖書館、氹仔圖書館、澳門中央圖書館——實際館藏情形可以透過澳門公共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瞭解。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AI助力全球醫療保健更加個性化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09-15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秘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未來大健康公司使用AI 機器來改善個別患者的治療方案 當今的醫療保健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著重於在遇到問題後幫助病人。當病人確實接受治療時,它基於在龐大而多樣的患者群體中平均效果最佳的方法。 現在,“大健康”公司正在使醫療保健更加主動和個性化-顧名思義,它正在為數百萬人提供服務。 大健康採用新的方法,根據新型的機器學習模型提出護理建議,即使只有個別患者,提供者和治療的少量數據可用,模型也可以使用。全球的大健康衛生公司已經在與健康計劃,保險公司和雇主合作,以使患者和醫生匹配。它還有助於識別出可能會在緊急情況下訪問急診室或將來住院的人,並預測慢性病的進展。最近,澳洲有大健康衛生公司顯示其模型可以識別有嚴重呼吸道感染風險的人,例如流感或肺炎,或者可能是Covid-19。 從一開始,這類公司就決定所有的預測都將與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結果有關。他們正在嘗試預測哪種療法,醫生或幹預措施將為人們帶來更好的結果。 改善健康的新方法 澳洲有硏究學者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心臟病發作的患者。這項工作對澳洲大健康研究學者來說是私人的:專注於利用機器學習的核心優勢來解決醫療保健中最棘手的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個人化和預測方面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實際挑戰的迫切性。從一開始,知道他們的解決方案需要與廣泛可用的數據(如醫療保健索賠)一起使用,其中包括有關診斷、測試、處方等的信息。還尋求構建用於清理和處理原始數據集的工具,以使模型成為用於衛生保健的完整機器學習推薦的一部分。最後,為了提供有效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模型需要與個別醫生,診所和患者進行少量的交流,這對傳統的AI和機器學習構成了嚴峻挑戰。 進入醫療保健AI領域的大公司要注意: 因為他們將其視為大數據問題。他們認為,我們是專家。沒有人比我們更擅長處理大量數據。 澳洲大健康研究專家認為,如果你想為個人做出正確的決定,那麼問題就出在小數據問題上:每個患者都是不同的,不要向患者推薦什麼?平均而言最好。專家想為每位病人研發最適合每個人的東西。澳洲研究團隊研發首批模型幫助推薦了針對急性後護理患者的熟練護理設施。許多此類患者遇到進一步的健康問題,然後返回醫院。模型顯示,某些設施可以更好地幫助特定類型的人解決特定的健康問題。例如,一個有心血管疾病史的64歲男性在一家醫院的狀況可能會好於另一家。 專家建議可幫助將患者引導至最適合他們的初級保健醫師,外科醫生和專家。澳洲研究專家去年更換髖關節時甚至使用了這項服務。大健康還可以幫助組織確定將來出現特定不良健康事件(例如心臟病發作)風險上升的人。我們已經超越了確定過去經常去急診室或醫院的人的觀念,而是找到了一個更可行的問題,即找到那些處於拐點的人,他們可能會遇到較差的結果和更高的病情費用。澳洲大健康研究學者的其他解決方案可幫助確定最佳的患者治療方案,並減少醫療保健欺詐,浪費和濫用。每個用例都旨在通過為醫療保健組織提供行動決策支持來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從廣義上講,對構建可用於避免問題的模型感興趣,而不僅僅是預測問題,例如,確定那些患呼吸道感染嚴重並發症的風險最高的人[使護理提供者]能夠針對他們採取減少他們發生這種感染機會的幹預措施。” 規模影響 今年上半年隨著Covid-19大流行病的範圍變得越來越清楚,澳洲大健康研究學者開始考慮其模型可以提供幫助的方式。“大流行初期缺乏數據,促使學者去研究從抗擊其他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和肺炎)中獲得的經驗。模型可以準確預測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住院和就診。澳洲大健康研究學者在使用已經建立的技術在紙上進行了工作。他們已經部署了攔截產品來預測患者因各種原因而急診住院的風險,他們擴展這種方法。他們有免費提供解決方案的客戶。對於有澳洲科硏初創公司只有20人成立5年的公司來說,解決值得解決的問題,追求影響力,該公司管理層認為這反映在公司的團結和運作方式中。” “此科硏初創公司為保持追求影響力精神感到非常自豪。”管理層相信,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們的目標是提高影響力”,他目前正在大規模運行一些最大的機器學習生產部署,影響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患者,而他們才剛剛起步呢!


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
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
特典場 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
MX4D 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
英語版  外星奇遇記
醬園弄·懸案
4DX  超人
IMAX with Laser 超人
4DX  侏羅紀世界:重生
4DX  F1電影
MX4D F1電影
F1 電影
IMAX with Laser F1電影
F1電影
愉快動物餅大電影
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繪畫世界物語
私家偵探
不赦之罪
殺神JOHN WICK外傳:芭蕾殺姬
28 年後
人工殺姬 2.0
外星奇遇記 英語版
舊年暑假搞乜鬼
藍精靈大電影
超人
外星奇遇記
職業特工隊:最終清算
侏羅紀世界:重生
馴龍記
28年後
史迪仔
死神來了:血脈
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
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