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生活

焦點文章

【2025暑假必去】第二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讓孩子玩轉藝術世界!

文化創意
Lifemagparents・2025-06-15

家長們準備好同小朋友度過一個充滿驚喜和創意的暑假未?今年7月至8月,澳門將熱力開鑼第二屆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一場匯聚全球優秀兒童藝術表演的盛會,讓孩子們在歡笑中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家長們也能一同享受這份美好時光。【活動影片搶先看】 
 繽紛節目大公開,童話、音樂、光影全都有! 捷克布爾諾國家劇院《仙履奇緣》芭蕾舞劇 
灰姑娘的夢幻故事配上優雅芭蕾,讓孩子彷彿走進童話王國,感受音樂與舞蹈的魅力。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29 《斯拉法下雪秀》:雪花飄飄,奇幻冬日童話 
巨型彩色氣球、漫天雪花和白色巨網,打造一個溫馨又夢幻的冬日世界,讓孩子們笑聲不斷。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33 葡萄牙月圓劇團《寶寶貝多芬》感官互動劇場
 輕柔的《月光曲》旋律,帶領BB們進入光影與音符的奇妙國度,音樂啟蒙從此開始。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35 韓國筆刷劇團《波力波拉》光影劇場
 動畫投影搭配現場樂隊,讓睡房牆壁瞬間變成奇幻樂園,關燈後的大冒險,孩子們絕對愛不釋手。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31 科學探索親子劇《宇宙的奧秘‧宇航員的一天》
 沉浸式太空互動體驗,帶孩子穿梭星際,探索浩瀚宇宙。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30 跨越世代的《迪士尼魔法盒子》
 一場充滿魔法與奇幻的互動劇,帶領孩子進入魔法世界,激發無限想像力和創意。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32 超過100班工作坊,讓孩子動手玩出創意! 藝術節不只是看表演,還有超過35項、逾100班工作坊,涵蓋音樂、戲劇、繪畫、舞蹈等多元藝術形式,讓孩子親身參與,玩出創意與自信。 親子藝術體驗營 爸媽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增進感情又能發揮創意。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69 
星星魔法屋 專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設計,透過藝術啟發想像力。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workshop/4549 音樂劇新手指南 青少年學唱跳演,培養舞台魅力。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workshop/4536 老友記工作坊 促進跨代交流,讓長者也能享受藝術快樂。 樂齡郁郁貢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workshop/4537 樂齡好聲音 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workshop/4538 兒童國際電影展,藝術就在生活中 除了舞台表演,還有多部精選兒童電影戶外及社區放映,讓藝術融入生活每一刻,為暑假增添更多色彩。詳情:https://www.icm.gov.mo/micaf/2/cn/event/4553 購票及報名小貼士 門票將於6月11日上午10時起在「享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名額有限,手快有手慢無。部分演出及藝術體驗營設有親子套票及購票優惠,詳情請查看官方網站。購票網址:https://ticketing.enjoymacao.mo/programme/P-660156?
 官方網站:https://www.icm.gov.mo/micaf/2/cn/ 這個暑假,讓藝術點亮孩子的童年! 別讓孩子的暑假只待在家裡,一齊去澳門國際兒童藝術節,讓藝術成為他們最美好的回憶。精彩表演、親子互動、創意工作坊,驚喜連連、笑聲不斷,把這個暑假變成孩子們最閃耀的藝術之旅吧!

最新文章

那些年,我們曾經一起玩過的玩具。

文化創意
Chrysalids 少爺・2017-07-13

現今科技發達,小朋友年紀細細就已經開始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玩的遊戲都是以電子遊戲為多。 筆者相信再過多幾年,懷舊類型的玩具就會逐漸被人遺忘,甚至絕跡。 今日筆者會介紹幾款當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的時候, 也可以自己一個人玩的玩具, 下次會介紹一些適合幾個朋友仔一齊玩的遊戲。 1)七巧板 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創意能力,提升他們獨立思考能力,或者可能會啟發到他/她的藝術潛能。 2)劍球 上次筆者去日本東京時也看到有得賣,但價錢有些貴,所以最後都無買。 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可以提升小朋友的集中力,話唔定對讀書有幫助。 3)扭計骰 最初最原始的扭計骰是3X3(如下圖) 還有較3X3容易很多的2X2 但現在已經生產出好多不同款式,難度極高難解的扭計骰。 家長可以先教導小朋友如何破解3X3類型的扭計骰,到熟悉了可再購買難度較高的扭計骰。 扭計骰可謂是教導小朋友理解三維立體感的重要工具。 以下兩款玩具相對來說會比較危險,有機會弄傷小朋友,家長應自行決定應否給子女玩這類型玩具。 4)陀螺 舊式的陀螺會利用繩子纏在陀螺上,再施以拉力,以提供能量給陀螺回轉能力。 亦有些陀螺比較不需要太大動作,只需兩雙手指就可以玩。 時至今日,陀螺已經進化成和朋友對戰的一種玩意,講求重量的平衡,圓環的設計和底盤的選擇配搭,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和知識更加多,更加廣泛。 5)搖搖 搖搖這項運動已經由純為打發時間的民間玩意,發展成今日以比試千變萬化花式為主的一項比賽。 比賽形式主要以比試高難度花式招式為多,也有以比試持久力的比賽。 搖搖玩家大致可分為職業和業餘兩大類,但他們對搖搖的熱情都不相伯仲。 搖搖這項運動需要極高的創造力、手眼協調能力、高度反應力和集中力。 不得不提的是,最懷舊的搖搖莫過於由可口可樂生產的搖搖,筆者曾經有一兩個可樂搖搖。 還有不知大家有無發現以上玩具全都不需要電力, 所以玩這些玩具不但不用擔心無電的情況, 還可以替地球慳慳電,降降温,簡直就係一舉兩得。 有好多玩具為迎合年青人追求的刺激感而進化, 所以家長一定要小心地選擇適合的玩具給子女玩耍。 玩這些玩具時,家長應從旁引導小朋友如何正確使用。 今日暫時介紹這幾款懷舊玩具,下次會為大家介紹多人遊戲。

女生獨腳戲。我們很快樂。香港五度公演觀後感

文化創意
蘇蘇・2017-07-01

早前澳門戲劇農莊公佈,他們將會跟香港一舊飯團合作,誠邀他們來澳門上演在香港曾經五度公演也場場爆滿的女生獨腳戲《我們很快樂》,這是作為戲劇農莊黑盒劇場演出計畫2017第一回演出,所以有澳門朋友就來問蘇蘇,究竟《我們很快樂》是一齣什麼樣的舞台劇? 真的這麼好看讓每一場都滿座嗎? 《我們很快樂》是香港一舊飯團林珍真的作品,早前在香港作第五度公演了,當然蘇蘇也有去棒場,已經看了4次了,其實第1次決定要去看是為朋友捧場,但看完之後真心喜歡這齣劇目,喜歡林珍真的一片真誠,喜歡喜文的原創歌曲,它屬於一個現代女性尋找快樂的故事,劇情會讓你會心微笑,感覺熟悉,這小小製作,但帶給觀眾大大感動,每一次看都不其然被劇中的Noel Tsang帶我走進她尋找快樂的黃色大門裡面,從她自命不凡的生活講究,傲慢挑剔的生活態度,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成功時代女性,到意外誤闖前男友婚禮,發現原來十年年月已蹉跎,終於要坦誠面對自己,毅然啟動尋找快樂之旅! 在香港的第五度公演,除了林珍真繼續一人身兼編、導、演三職外,她更誠邀香港專業舞台藝術工作者/導演/演員黃嘉威聯合執導,希望讓觀眾以全新視野打開每一個人心裡面那道專屬的黃色快樂大門,出來的效果與從前的相比,舞台設計細緻了,加強了燈光設計,畫面豐富了,看得出一舊飯團希望尋求突破,希望進步下去與更多觀眾一起尋找快樂初衷。 而這齣劇成功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繁忙城市人所渴望的簡單,其實簡單就是幸福,只是現在太多的人將很多的奢侈要求灌溉在自己的生活上,一切就變得複雜了,所以人應該毋忘初衷,方得始終,才會快樂。還有擔任作曲作詞及音樂伴奏的Heman也是功不可沒,一個優秀的演出,各方面都要取得平衡,而適當的音樂就可以將舞台劇更觸動人心。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將何謂快樂已經遺忘了,但又可能在某年某月某日,我們會重新發現它。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快樂不快樂,不過是一種自覺,所以有些事情又何必執著呢。 朋友曾問過蘇蘇,已經看了多次,今次在澳門還會去捧場嗎? 蘇蘇一直都說,一齣好的舞台劇跟一本好書一樣,無論你看幾多次都不會厭倦,甚至每一次你都會發掘到一些之前你沒發現的東西,在不同的時期,你也會有不同感受。 澳門演出日期及時間如下: 7月22日至23日(星期六至日) 下午三時正 7月22日(星期六)       晚上八時正    演出地點:戲劇農莊黑盒劇場 澳門俾利喇街137-145號寶豐工業大廈8樓B座Room 8 門票於即日起在戲劇農莊公開發售,票價:澳門幣一百元 門票優惠 : BTG及雪萌社會員、全日制學生、持有澳大、理工、科大、旅遊學院教職員及學生咭、永利皇宮職員均可以澳門幣八十元訂購。 詳情可登入網頁www.tfarmers.org 或致電 (853) 2870 5005 (逢星期一至五,14:30 - 18:30) 訂票及查詢。 今次於澳門第六度公演,今回林珍真回復一人身兼編、導、演三職,共你遊歷快樂國度,與不一樣的Noel Tsang見面,打開每一個你心裡面那道專屬的快樂大門。 蘇蘇依然是之前的那句, 『五度重演依然爆滿,依然感動,依然觸動了我的內心,依舊讓我樂意再次成為觀眾席上的一員,誠意推介。』 ~~~~~~~~~~~~~~~~~~~~~~ 更多各地吃喝玩樂、美容、潮流、旅遊、演藝、文化或購物資訊、心情話語文章等,繼續以一文多發形式發放於中、港、澳三地多個高人氣時尚生活網站的專欄內,詳情請點擊蘇蘇的 新浪微博: 『蘇蘇的部落』http://www.weibo.com/susannakl/profil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sosusanna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sososusanna 時尚生活專欄: 香港新浪 e-Ladies 澳門人氣資訊網站CTM 搜狐新聞網 (手機Apps) ELLE CHINA 中國瑞麗時尚網 聯絡及邀約: susannakL88@yahoo.com.hk

澳門出品!《那一年,我十七》

文化創意
Jackst・2017-06-22

女主角看似斯文甜美,其實是女魔頭,將陳俊傑玩弄於股掌當中 電影版《那一年,我十七》是一個關於青春回憶的故事,雖然電影名與2014年上映的微電影相同,但故事卻是另一段故事,只是保留了微電影部份角色及演員。電影講述的是事業愛情均處於迷惘期的音樂人陳俊傑的故事,34歲時他自北京回到老家澳門,遇到兒時好友楊偉,談興漸濃時,便與他共同憶起17歲那年,與同學組織樂隊參加音樂比賽的校園往事。雖然這次的電影版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但內裡角色與微電影的故事仍是處於相同時空,可以視電影版為微電影的前傳,主角陳俊傑的人物個性,由於人生經歷沒有太多,所以前後的性情亦有所不同,而且他在故事中受到女主角影響而促使自己改變的情節,也是引人入勝的賣點之一。 角色們穿上復古裝束配合十多年前的時空背景 2014由「澳門青年慶視澳門特區成立十五周年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統籌,由導演陳雅莉及一班本澳年青人拍攝的微電影《那一年,我17》以賀特區成立15周年公映,影片獲得各方好評,及後更在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節獲得「評審推介獎」。然而因為資源所限,影片只能有45分鐘,在首映過後,陳雅莉率領團隊繼續跟進影片的發行及後續工作。希望連接內地更多產業平台,把澳門青年的原創力量讓業界認識。 主角們仍然是ROCKKID 《那一年,我17》的製作團隊是一批80、90後的本澳年青人,是過去十多年來在特區政府的培育下成長,對未來事業充滿理想和衝勁的新一代,而他們正自發性地計劃將《那一年,我17》打造成為更專業,更有市場價值的商業電影,同時獲北京及香港的電影製作團隊協助,投資兩百萬元人民幣在影片的製作以及內地發行、宣傳方面,並在2017年回歸17周年時,於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獲資深電影人讚譽有加 該部電影入選首屆澳門國際影展,並獲選為藏龍單元之開幕片,影展藏龍單元意在發掘最新穎,最具特色的亞洲類型電影。而作為選片委員、曾擔任四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的著名電影人Marco Müller在觀看《那一年,我17》後作出的評價為: “Emily’s film has given me the first ray of hope for intelligent mainstream cinema in Macao. ‬It is a commercial film with an artistic soul, ‬that never sells out to itself. ” 同時《那一年,我17》亦入選由香港青年廣場Culture@Maze亞洲青年電影節,成為該影節的開幕電影,將於12月與亞洲共13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電影共同於香港放映。接下來協會與《那一年,我17》劇組的成員將會再接再厲,繼續嘗試參加不同的影展。而電影劇組本身舉行的公開首映,將會於2月舉行,在本澳各大電影院上映。 本地及香港演員擦出新火花 演出陣容強大 演員方面,依舊由本澳歌手彭永琛飾演主角陳俊傑;而女主角方面,則由香港新晉演員袁澧林飾演張鎧妮,曾參演Viu TV《WEIU》及《三一如三》等劇集的袁澧林,在電影中一改斯文甜美的一貫形象,化身為一個女魔頭,令觀眾眼前一亮;另一名令人意想不到的演員,則是香港組合C-all Star成員吳祟銘,他在電影中「奮身」演繹搞笑配角,完全沒有偶像包袱,令導演陳雅莉大為讚許;另外,由於電影定下的時間為2000年,劇組便找來青春常駐的兒童節目主持人譚玉瑛姐姐及演員田雞客串,希望能勾起當年大家當年放學必看到《閃電傳真機》的集體回憶。除了陣容強大的外援演員,本地歌手馬曼莉亦繼承前作品的角色繼續擔任重要角色,更找來本地4人長氣組合「花漾壯男」作為電影的搞笑角色,令電影的內容更加老少咸宜。 主角們在現已結業的BAND友聖地LMA演出 導演的話 「《那一年,我十七》是一個關於青春回憶的故事,17歲的我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大人,很多事情都能由自己控制,那時候的我們渴望成長但其實又害怕成長,無論誰也好,都有著自己的17歲,那一年,也許我們年少輕狂,也許我們埋頭苦讀,也許我們初次戀愛。每人都各有不同,而我總想拍一套屬於澳門人的青春電影,故事裡的角色也許沒有可歌可泣的愛情,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反抗,平平淡淡似有若無的經歷,卻影響著他們的未來與成長。我眼中的澳門人也是這樣的,不反抗,不拒絕,不表達,但一點點地慢慢改變著。 澳門的電影尚在起步階段,年輕人在政府的支持下慢慢成長起來,《那一年,我十七》就是成長的見證,我們從短片開始,經歷兩年的磨練成為真正的電影,在此感恩在電影路上給予幫忙的前輩與朋友。 澳門的電影會怎樣發展?我的電影路會怎樣前進?當下並不知道,但如電影的何子健所說一樣,『不要想,只管做』。我想這也是當下年輕電影人的唯一方向。」 文章轉載自《瘋》雜誌 原文網址:http://fantasiamacau.com/

張愛玲x王安憶x許鞍華x焦媛,4個女人一台戲。金鎖記2017巡迴演出

文化創意
蘇蘇・2017-06-22

張愛玲 一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個性女作家 王安憶 一個低調扎實的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 許鞍華 一個家喻戶曉的最佳導演 焦媛 一個努力創作享譽舞台的創作演員 四個女人,以原著、編劇、導演、主演的身份各就各位,共同製作出一台精彩絕倫、口碑載譽的香港舞台劇<金鎖記>。 <金鎖記>由香港焦媛實驗劇團演出,張愛玲原著,許鞍華導演,王安憶編劇,除了有著名舞台劇演員焦媛飾演曹七巧外,還有香港實力派演員李潤祺飾演的三爺姜季澤、黃嘉威飾演的童世舫和馮兆珊飾演的姜長安,更有多位專業演員同台演出,如此演技派陣容,難怪在各地巡演口碑載譽。 由2009年首演到現在,<金鎖記>於香港、中國及海外各地應邀巡迴演出已經接近100場了,今年3月初開始,劇組先在廣州、珠海、天津、哈爾賓、新加坡、上海、蘇州、深圳和廈門公演,好評如潮,在各地又再掀起了熱潮,這個星期開始,劇組再次收拾行裝出發,將會前往北京、無錫、南京、杭州、成都、重慶等地展開2017年第二次巡迴演出之旅。 早前獲高志森導演邀請前往新加坡Esplanade欣賞該站的<金鎖記>巡迴演出,原來是次演出獲得香港駐新加坡經貿辦鼎力支持,<金鎖記>是在東盟地區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0週年的首個慶祝項目,出席嘉賓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陸嘉健處長、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臨時代辦房新文先生、亞太經合組織 Excutive Director Mr. Alan Bollard、德國領事館 Mr. Jorge Samayoa Rivera、新加坡國會議員馬炎和夫人海燕、緬甸駐新加坡大使 Tin Soe及泰國駐新加坡大使 Thitiporn Chirasawadi,謝謝高導演及焦媛實驗劇團邀請讓蘇蘇親身來到新加坡見證這一切,還遇上香港的資深傳媒前輩們,很開心的旅程。 對,蘇蘇又再看<金鎖記>了,已經忘記了共看了多少次呢,總之很多次了,蘇蘇一直認為一齣好戲跟一本好書一樣,就算看多少次,每一次都可以從中發掘出不同事物不同意義的含意出來,所以每一次我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 故事內容把從前中國封建社會時代的家族觀念、人與人之間循環不息的勾心鬥角、因父母之命無奈斷送愛情和幸福的痛苦,從而讓人格的扭曲與壓迫,搬上舞台裸露呈現。 一直以來, <金鎖記>都是以粵語(廣東話) 演繹,各個人物的感情在粵語的表演中顯得更加細膩,舞台旁邊設有中文字幕,以保留香港本土文化藝術特色與質素,意外的是,母語是普通話的觀眾亦十分接受,而且大部分觀眾也十分喜歡。 女主角焦媛為著名舞台劇演員,在中國舞台劇界屢獲大獎,她所飾演劇中女主角曹七巧,是一個一點也不容易演繹的角色,不過當你看過她的演繹之後,你就會被她的演技折服,實在太有層次,嘆為觀止。 為什麼蘇蘇這樣說? 戲中的曹七巧從一個十多歲如花似玉對愛情、婚姻充滿憧憬和期待的少女,直到嫁入大戶人家但因身份低微被眾人欺壓而扭曲了人生觀,是個既可憐又可悲亦可恨的角色,焦媛對角色每個階段的性格拿捏非常準確,無論在唸台詞、功架和身段都滿有張力,把人性漸漸步向扭曲的曹七巧演繹得太好了。蘇蘇坐在台下深感震撼,每一次看她都會有雞皮疙瘩的感覺。 其他的演員也相當專業,特別是與曹七巧最多對手戲的姜家三少姜季澤飾演者李潤祺,實力演技派之人,曾演過不少香港電視劇,現主力於舞台發展,能演正劇也可搞笑,他一出場就滿有壓場感。 兩位好戲之人在舞台上擦出的火花,更是讓觀眾們目不轉睛。 另外兩位主要角色,曹七巧的女兒姜長安和未婚夫童世舫的戲份比小說加重了,他們一出場的逗趣互動,腼腆的談戀愛做朋友直到談婚論嫁的方式,讓蘇蘇看得會心微笑,將之前曹七巧逐漸的瘋狂和的怨恨暫時掃除,他們的出現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曹七巧的女兒姜長安由香港演員馮兆珊飾演,她是焦實<金鎖記>第一代的姜長安,首度公演以來長安這角色一直都是由她來飾演,長安說話氣若游絲但有抑揚頓挫的變化,入耳動心,聲音也很好聽,也是我心目中膽怯、楚楚可憐的長安模樣,但在後台的她完全是兩回事,她是一位開朗的人,舞台上就是演技。童世舫則由香港專業舞台劇演員黃嘉威飾演,看過他演出的觀眾都知道,他演技收放自如,隨機應變能力高,無論是音樂劇抑或是悲/正劇還是喜/鬧劇的角色,也絕對拿捏準確。 在童先生和長安退婚的那一幕,沒有台詞,僅以光影的人物動作來呈現,有些時候就是無聲勝有聲,這一幕讓蘇蘇有很深的記憶。 七巧的一生不只毀滅了自己,更毀滅了親人,言而這種情況將不會因為她的死去而被終止,反而會無止盡的循環下去,就像小說的結尾一樣。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 完不了。 張愛玲筆下絢爛又沉重的金鎖,鎖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掙扎不成、擺脫不了,呈現了自古以來恆久不變的人性枷鎖,深深的鎖著人們悲劇的命運。 完場時久久不止的掌聲、歡呼聲,演員們數度謝幕也停止不了,這就是對<金鎖記>全體演員和工作人員最好的回報。 6月的第二回巡迴演出,從北京「老舍國際戲劇節」開始,於6月23、24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據說兩場爆滿,已經一票難求了。 如果<金鎖記>巡迴演出將會去你的城市而你無論看過抑或沒有看過,都千萬不要錯過,因為如果錯過了將會是你的損失。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6月23-24日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大劇院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6月29日 7:30pm 演出地點:無錫人民大會堂 售票網址:http://www.228.com.cn/ticket-243828995.html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6月30日 7:30pm 演出地點:南京紫金大戲院 售票網址:http://www.228.com.cn/ticket-248029098.html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7月2日 7:30pm 演出地點:杭州劇院 售票網址:http://www.228.com.cn/ticket-245375720.html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7月5-6日 8:00pm 演出地點:成都西禪劇院 售票網址:http://www.228.com.cn/ticket-239779862.html 演出日期及時間:2017年7月8日 7:30pm 演出地點:重慶人民大廈 售票網址:http://www.228.com.cn/ticket-240000370.html 每次看完演出,蘇蘇都會有一點幕後花絮,今次當然也不會例外,戲碼完結之後就回來現實世界,其實人生開心與否,在乎的只是你自己的看法,這組照片,蘇蘇有幸福的感覺。 ~~~~~~~~~~~~~~~~~~~~~~ 更多各地吃喝玩樂、美容、潮流、旅遊、演藝、文化或購物資訊、心情話語文章等,繼續以一文多發形式發放於中、港、澳三地多個高人氣時尚生活網站的專欄內,詳情請點擊蘇蘇的 新浪微博: 『蘇蘇的部落』http://www.weibo.com/susannakl/profil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sosusanna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sososusanna 時尚生活專欄: ELLE HK 澳門人氣資訊網站CTM ELLE CHINA 中國瑞麗時尚網 搜狐新聞網 (手機Apps) 聯絡及邀約: susannakL88@yahoo.com.hk

澳門美高梅舉辦夏季藝術工作坊

文化創意
LifeMag Editor・2017-06-15

澳門美高梅一直致力將文化藝術推廣至社會各階層,為配合「古『金』中外 — 黃金藝術珍品展」,即將於暑假推出一系列以「黃金」為主題之藝術工作坊,以啓發和提升社會各界對藝術的興趣。四個工作坊將由本地藝術工作者擔任導師,與參加者分享他們的藝術和創作心得。 環保玻璃瓶藝術工作坊(澳門幣60元,45分鐘:6月17、18、24或25日,下午3時至3時45分) 想創作別樹一格的裝飾品,同時為環保出一分力?工作坊將讓參加者利用廢棄玻璃瓶,再以金色顏料、金粉等重新裝飾,製作精美的玻璃瓶擺設。 點石成金—鍍金工作坊(澳門幣188元,1小時:7月8、9、15、16、22或29日,下午3時至4時或下午6時至7時) 想擁有屬於自己的24K金箔相框,來紀念您的璀璨時刻?工作坊將從鍍金工藝基礎開始,指導參加者運用各種專業工藝工具,為相框鍍金,製作一個與別不同的黃金藝術品。 時光的藝術—金繕工作坊(澳門幣388元,4小時:7月23、30、8月6或13日,下午2時至6時) 一起投入金繕工藝的奇妙旅程,運用美學技巧讓破損的陶瓷器皿重生!具有數百年歷史之金繕,是日本傳統工藝和自然修復技巧,主要利用天然大漆修補破損陶瓷器皿,並以金粉勾補,將殘缺部分演變為藝術。工作坊將由本地藝術家梁子豪任教,從傳統及當代博物館的修復技術開始,帶領參加者完成其獨一無二的金繕作品。 金色小世界—手工相框工作坊(澳門幣60元,1小時:8月19、20、26或27日,下午3時至4時) 「金色小世界 — 手工相框工作坊」將煥發您的無限創意!工作坊將指導參加者運用金色顏料及各式各樣的精美圖案,創作猶如「古『金』中外 — 黄金藝術珍品展」展品一般的藝術相框。 課程費用已包含材料費。如欲報名或查詢,請電郵至 artspace@mgm.mo 或致電 (853) 8802 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