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流浪的最好時機
是否二十出頭就是流浪的最好時機? 還是三十過後仍可以出走天地? 當我置身玻利維亞的無人極地,那個我經常想起他眼神但卻從來記不起名字的德國軍人在臨別時擁著我說,「繼續放膽走吧!你這個年紀,就是最適合流浪的時機,因為這個年紀, 才能夠清楚看待你最想看的世界。」 那個時候,我三十二歲,在職場工作十年八載,愛情路上多次夢碎。獨自出走,當然是因為迷失,為了尋找自己,更當然是為了擁抱天地。 外國人的社會,很少會用三十歲去界定他們的人生價值。但我們的社會,都要為了這個關口拼命衝前又或暗然留守。 就是因為世俗給我們壓下了這條死線,所以大家都希望在大學畢業以後、還未成家立業之前,絕對任性一次;認為只要是自己還未擔上最多責任之前,就是最好時機。 通常,從沒走進社會的一群,相比有歷練的一群,會是更多衝動、更多熱誠;就是因為沒有走過許多不想走的路,沒有看過許多自己不認同的人性,能夠抱著最多期盼、最無拘無束的奔跑在大世界地圖,看到世上最美麗的人文風景;而出走之後,更加容易緊抱著旅程上學會的思維去面對世界。又通常,經過歲月摧殘的一群,相比大無畏的一群,會是更多沉穩、更多思量;就是因為走過更多不想走的路,看過更多不認同的世情,才能夠擁有更清晰的思路、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你最想看的世界;而無論出走前後,雖要背上更大的壓力去面對原本的世界,但你的世界將會擁有更獨特的感受。也當然,我只是說通常,並沒說所有人都一樣。 唯一一樣的是,我們的體能,都會隨著年月日逐漸減弱。二十出頭,你的體力可以讓你無止境地走在公路上等便車、每個晚上睡在軟硬不一的沙發。但三十過後,尤其是女生,未必能夠應付長年累月的旅行;因為長期上路會不斷虛耗元氣,而元氣是很難在路上存回來的,必須好好作息才會加增。我在三十三歲的時候,就是因為之前一年的流浪,用盡所有元氣,結果大病一場,長達好幾個月,病到連刀叉筷子也拿不穩。但我也並非在說三十過後就不要出走,我只是在說,年長以後,即使搭便車、睡沙發,也未必能夠像二十出頭那樣持續那麼久,所以必須準備更多的時間及金錢,不能夠單單依賴不用錢的方法去浪蕩人生。 可說到底,流浪根本不該在於某個年紀,因為不同的階段,都可以出走不同的天地。而且誰都不該用以某個特定年紀去衡量任何價值,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階期、錯對觀念都不一樣。如果用硬要將所有自己最想做事情都推前至三十歲之前,無論三十前後都是活在充滿壓逼的人生裡面。二十歲的你,雖是無畏,也不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遠走高飛,你還是可以先投入你想要發展的事業。三十歲的你,雖已安定,也不代表更遠的將來沒有機會遠行,你還是可以組織家庭。因為我深信,只要通過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安排、好好的溝通,你還是可以實現你想要實現的旅程;只要你不是一去不返、只要你已為家人作好準備、只要你他們真的愛你,我不相信一年半載的距離會是什麼的障礙。但當然,有了家庭之後要出走的人,一定要面對很多很多的問題;是難,是很難,是超級難,但不代表不可能發生。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絕不要按照世俗印給我們的時間表去做人,也絕不要因為三十歲的關口而拖垮你一生,最緊要是隨著自己感覺舒服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隨著自己的拍子走在自己的人生。 至於出走最好的時機,就是有天當你聽見,你內心深處有道聲音不斷在叫喚你,說你必須走在天地擁抱世界、說周遭人事景物已經背道而馳;到了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勇敢一次。 因為,人生就祇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