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評] Devil May Cry 5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19-03-13

DMC系列一向都由出色的華麗連技所稱著,配上但丁的毒舌及帥氣大劍、維吉爾冷酷太刀姿態及空間斬、尼奧大魔手及油門控制的大刀,中二病發揮到極限。 故事就不講啦,太長了,只講講今集DMC5的玩後感: 每一集的劇情都不是重點,因為有好多太中二甚至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今集也不例外。筆者個人認為,今集就好像沒完成的遊戲似的,除了在序章打死維吉爾所獨發的隱藏結局外(平行世界的不可能結局),其餘正常結局就好像死不斷氣似的。 而遊戲所說的合作等同沒有,因為整個遊戲,只有一個地方短短幾分鐘有合作打斗。劇情又不停在3個主角的視點不停轉換,但合作基本沒有。 遊戲的優點: 第一,仍然酷炫的連技; 第二,但丁的多種武器系統、V的召喚系統、尼奧多樣的機械手臂都是吸引人的地方,新鮮感大增; 第三,BOSS的威嚇感都不錯,比第四代要強很多; 然後輪到缺點: 第一,明明的中文版DMC5 居然要用特典一次性DLC來安裝,但遊戲裡本來就包括英文、法文、俄文、印度文、德語等等。就只係沒有中文,簡直是死罪。 第二,技能升級所需紅魂數量過多,要逼你去刷,不然就只能使用小部分的技能來通關。但每一個英雄都有一個需要300萬的紅魂來解鎖,3個合計900萬,這不是網遊只是一個單人遊戲,所以這不太合理的,這更像是刻意為加長遊戲時間而設整的設定。 第三,重複刷的意欲不夠!筆者首次爆機後,完全沒有意欲去玩第二次,可能愛不夠。 所以今集以動作遊戲爽下就好,雖然官方沒有公佈DLC劇情,但筆者估計這遊戲很需要出DLC來補完。要玩就等出完整版再玩,不然見到結局就怒了~~不爽。 想睇遊戲直播,記得訂閱我地嘅 Twitch / YouTube / Facebook

[評] 《還願》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19-03-06

原本以為等試玩完澳門本土的《瞑目》再一次過寫心得文,做一做兩地團隊比較。但考慮到這遊戲重新上架時間未定,所以還是獨立出來聊聊會好一點。(《瞑目》上市日期 2019/03/13 ) 《還願》故事很短,正常解迷、不刻意找攻略的話,應該4小時以內可以通關。 遊戲名字改得很好,很貼合劇情發展。劇情內容是有稍為有點隱悔的,所以如果你只看別人直播,理論上是看不懂在故事在講什麼,但自己親自遊玩的話,會推稿到大部份劇情。作為一個獨立制作團隊,這個水準很好。 畫面是3D。因為使用了漫步的操作方式,所以很少機會出現3D暈問題。而恐怖的呈現方式是以突襲的手法出現,相對沒有太多壓迫感,有受嚇的,但可以喘氣。(生化危機1、2就屬於壓迫感為主的恐怖。) 遊戲性價比其實很高,以一個在澳門看電影的價錢遊玩一場3小時的恐怖遊戲,並不會虧(比某賭場的VR好多了)。筆者特別喜歡這類不用為農而農的升級遊戲,以食物的講法就是精緻不油膩。 可惜的是,遊戲因為政治因素而下架,扣除政治問題的話,是很值得推薦的。特別如果能在大陸市場上推廣的話,在該地區的第一發行量應該賣得比《中國式家長》要好。 總結:現時很多大廠的制作都走下波,能夠像Monster Hunter World、Resident Evil 2這樣有市場但又能求突破的遊戲並不多。反而是獨立制作,著重局部突破的小眾遊戲,更能打動人心。雖然,叫好不一定叫賣,想走創意開發的伙伴們依然還要繼續努力。但筆者相信,隨著電競文化被視為商機,再過五年,傳統遊戲文化就會被附帶推動而變得更成熟可接納,屆時持續在努力的良心開發者,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想睇遊戲直播,記得訂閱我地嘅 Twitch / YouTube / Facebook

食記:東京廚房

澳城餐飲
MacauYeah・2019-03-01

某日朋友推薦一家在北區的日式食店,原本筆者還半信半疑,認為是無良商人呃飲呃食(澳門好多日式食店都偏貴,但唔好食),但適逄筆者最近自學蛋包飯系列,咁岩,該食店亦以蛋包飯為招牌菜,所以抱著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心態去了試食一次。 位置:台山新城市第二街地舖,從牌坊方向走過去就對了 。 因為不在大街,不熟北區的朋友可能要搵搵路入 店面很細,頂多也只能坐6人。 點菜之後,有部份菜色師傅會在你鄰桌下廚。特別是蛋包飯,基本上一定是現場煮給你看。 筆者點的是鰻魚蛋包飯,賣相不錯。(表情不錯,讚) 開始試食。。。 真他媽的夠味道!!!!!!!!!!! (筆者忘了拍蛋包飯的內部,日後有機會食再補拍。) 鰻魚的醬油、滑蛋的味道都很好阿,就算筆者食慣重口味菜色,都非常之感受到它們的味道,有味道而不過火。 朋友還點了個咖哩漢堡扒。賣相相對一般,但味道一樣有誠意。 大部份主食價錢在40-60之間,不算特別便宜,但計CP值的話,算是物有所值。 飲品不是重點,純為拍照留念,不作介紹 筆者真的推薦愛食有「味道」的朋友過去食。特別是在他紅起來之前去食。因為每道菜出菜時間都相對慢,在店家為了量而捨棄質之前,趕快去試。

[閒聊] 即使少眾比賽也會努力長大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19-02-21

早一代的港澳機迷,因為選擇少,通常都會有玩格鬥遊戲,而且集中在街霸、拳王。新一代的機迷,主要因為上手成本高,團戰元素少,所以都好少有接觸街霸、拳王這類格鬥遊戲。 筆者早期其實亦無玩開格鬥遊戲,也是近一兩年才加入街霸行列,所以超高的入門門檻,從連技、到攻防對策、施壓,都令筆者感受很深。 但,早期流傳的平面格鬥,就有一類型是例外的,那就是大亂鬥系列。任天堂有推出,Sony也有推出過。主要特點是連招容易,新手入場都可以簡單使出華麗連招,所以適合新手、老手多人(通常可以4人)群P。 主要玩法為把對手擊飛,讓他回不來主舞台就嬴 看歷代評價的話,任天堂大亂鬥會相對好評,從聲畫、趣味性都一流。亦經常有些地方比賽會視該遊戲為格鬥項目,但一直都是非官方舉辦。(wiki 大亂鬥電子競技) 直到上年年尾,任天堂推出明星大亂鬥特別版之後,任天堂終於正正式式自家舉辦官方比賽啦。(但暫時只有北美官方比賽 https://www.nintendo.com/switch/events/ ) 看到這個消息以後,筆者是相當雀躍的。相對於現今流行的競技遊戲(例如LOL, PUBG, Hearthstone),大亂鬥會更加親民。低進行成本,較快的比賽節奏,可以更易聚眾。如果一定要講不足,就是其始終也是主機遊戲,沒有手機來得方便。(筆者之前有寫過一下各主機的比較,詳見這裏)。 再加上這是官方舉辦,有後援支持,若發現有重大平衡問題,會持續改善。所以作為一個新選擇,大家都可以隨意入坑玩。 筆者未來亦會打算長期更新大亂鬥相關的資訊,有興趣想組團的朋友不防在本台的YouTube / Twitch / Facebook 留言。

[推薦] Evoland 多平台遊戲 (Android, iOS, Steam)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19-02-14

[推薦] Evoland 手機遊戲 (Steam, Android, iOS) 上次推薦大家買特價中的手機版FFXV,今日又發現一個好有特色的特價單機手機遊戲。 佢就係Evoland(中譯進化之地) 點解會推薦大家玩呢? 因為Evoland 充滿左對過去各類作品的敬意。整個遊戲,由畫面、音效,到戰鬥系統,都顯示出歷史的進化。 你唔係誤會佢係有好多作品嘅合集,佢係同一款遊戲裏,有齊8bit, 16bit, 256bit, 從平面風格、平面立體Mix、到3D效果,一隻遊戲變比你睇。 遊戲的音效,亦都有相似的進化軌跡。 薩爾達 Feel 暗黑破壞神 Feel Final Fantasy Feel 故事方面,亦有好多遊戲梗,詳見知乎網民的整理。(你知道越多梗,就越代表你嘅年齡越老越博學,而我只知道FF7、上古卷軸)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77515 整體遊戲唔長,大概5小時至8小時應該就可以爆機。 但點解仲會介紹比大家呢,因為真心便宜。 各手機平台連結,截至本文稿時,還在特價中,就0.99 USD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evoland/id946477821?mt=8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air.com.shirogames.evoland12&hl=zh_TW 0.99USD,集齊遊戲歷史情懷。你話,點可以唔心動。 附上攻略 https://www.entertainment14.net/blog/post/96257936-evoland-%E9%80%B2%E5%8C%96%E4%B9%8B%E5%9C%B0-%E6%B5%81%E7%A8%8B%E5%9C%96%E6%96%87%E6%94%BB%E7%95%A5 其實筆者好早期已經在Steam平台買過,不過呢一類小品遊戲如果要特登開電腦玩,真係有啲浪費時間,都係用手機方便啲,又可以攝時間。 想睇更多遊戲介紹,就快啲訂閱埋我地YouTube / Twitch / Facebook啦

[評]新濠影匯 VR體驗 - 都係去返睇電影比較有意思

娛樂殿堂
MacauYeah・2019-02-12

話說上週六 四個蛋散專程約埋去一齊Studio City 玩VR。結果,非常之令人感到被「坑」。 重複一次,未去嘅,要睇清楚價錢表。「出發之前」睇清楚呢一篇關於「價錢」的計算方法,你覺得接受得到,再出門,否則就好似我地,去到現場先知處處「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本文分開兩部份介紹,分別是:價錢、體驗。 -----------------------價錢解說------------------------ 正價: "Signature": MOP$ 150 一人一局, 可以選Robot VR 或者 Raceroom AMG (非VR),一局只能玩一樣 "Permium VR": MOP$120 一人一局, 可以選Flying Jet, Gyro 360, VR Maze, Beat Saber VR, 這四個都是VR, 但一局只能玩一樣 "KPOP": MOP$200 一人一場, 看全息投影演唱會 看到這裏,還算正常,頂多偏貴,反正明碼實價,你想玩就玩。而且場上還有工作人員不斷大叫,成為新濠影匯會員可以有折扣,就算最低的免費會員都有9折。 套票: "2VR": MOP$200,任何2個"Permium VR",即是給你玩兩局"Permium VR" "3VR": MOP$280,任何3個"Permium VR",即是給你玩三局"Permium VR" "Signature": MOP$270, 任何2個"Signature",即是給你玩兩局"Signature" "Combo 1": MOP$250, 任何1個"Signature"及1個"Permium VR" "Combo 2": MOP$330, 任何1個"Signature"及2個"Permium VR" "Legend Package": MOP$600, 任何2個"Signature"及4個"Permium VR" 作為一個精明消費者,當然能省就省。原本我們打算計好VR總數,然後買個最大的Legend Package再配其他Combo,慳幾多得幾多,畢竟這個價錢很不宜人。 但最陰人的地方慢慢出現,首先,一份套票只供同一個人使用,例如一個"Legend Package", 不可以當作兩個"Combo 2”,也就是不能在團體中分享使用。職員會為你戴上套票紙手環,如果你要脫下手環,就會當撕毀手環,無法再使用,所以不能轉讓,即是一人一套。價錢牌上有寫,只是寫得很隱晦 (請回頭看看價錢表,看你悟性高不高,能不能領略其中) OK,在場又有Robot VR, Gyro 360,四個朋友專程來到,只是貴一點點,那就玩玩吧。有會員卡,買個套票再送個9折都心裏舒服一點。 可是......買套票會員卡無折,WTF,那你在場的職員會還大叫什麼"成為新濠影匯會員可以有折扣"。 原來價錢牌上最後一行小字寫著"折扣僅適用於單程票" -----------------------價錢解說(完)------------------------ 比錢嗰一個Moment,完全輸「手然」晒。走又唔係,玩又唔係。 最後都係揀左做笨實,分別買了4套"Combo 2" (即係1人1套),分別玩Robot VR, Flying Jet, Gyro 360, VR Maze -----------------------體驗解說------------------------ 每個遊戲,時間最短的2分半,長的也才4分鐘,其他一般都就3分鐘左右。 然後因為不同工作人員的細心程度不一樣,首次遊玩時,VR眼鏡99%都會戴不好,要麼就視野太高或太低,要麼就太快進入遊戲,所有調節焦距的提示全部沒了,然後你就抱著看不太清楚,但勉強可以玩的情況玩下去。就這樣,兩個朋友的首次遊玩就模模糊糊的完了。 告訴大家一個秘決,當工作人員問你:「有沒有畫面」,而是回答:「很模糊,而且位置有問題」,這樣工作人員才會教你調焦距。你不能回答:"有/無",因為他會求其有畫面就當你可以開波。 另外,VR的解像度很低,目測沒有720P,感覺只有360P,調整完焦距,好多時你還是會覺得有點糊。 整體來說,VR Maze 不過不失,這是射擊遊戲,只是我首次遊玩看不到焦距的說明,就隨便玩完了。 Flying Jet也是沒有焦距的說明,我朋友也糊著玩完了。 Robot VR很好,是VR過山車,有交足功課,建議大家買單程票玩這個就夠。 Gyro 360也是VR過山車,但當日聲音有問題,每幾秒就卡一次聲,很沒有樂趣。 Robot VR (大吊臂送你上天的過山車) Gyro 360(自轉過山車) Maze (行行走走) 四款遊戲內容都偏向小朋友。大人可以玩,只是題材一般。 就著這個不太好的體驗,來計算一下抵玩指數 如果你全部都玩要MOP$600,入場票比世界知名的環球影城還要貴。 日本環球影城最便宜一日MOP$5XX,相比這個600入場票,新濠很沒有誠意。再加上一開始的購票誤會,令我心情更差。 我知我知,人家也是做生意,成本總是轉價於消息者身上。但好歹都應該做好工作人員培訓,收得錢,就給我個好體驗,幫我載好個眼鏡,不要上下移位,然後清清楚楚明白教我怎樣調焦距,等我好好VR。 -----------------------體驗解說(完)------------------------ 一句講晒,套票再半價就合理。唔玩,你唔會後悔;玩左你一定會好後悔。如果你只為消磨時間,那就還是去看電影比較好。

[評] 生化危機2

手機‧電玩
MacauYeah・2019-01-30

生化危機2重制版發行至今都差不多一星期,係時候做個小小短評。 今次重制算係Capcom呢幾年最成功一次,本文主要分享一下劇情、恐怖感、敵人三方面嘅事。 劇情 首先從劇情講起,舊版同新版嘅劇情差別不大,雖然細節部份有修改,但整體劇情都原汁原味。而且多左中文譯版,對於亞洲地區嘅玩家簡直係褔音。以往遊戲都只有日文或英文,對於亞洲地區嘅我地黎講,睇劇情都係要靠估,好多故事細節理解都會有少部份唔清楚,有了中文後,對故事及人物之間關係可以更加了解。 而本作的雙線敍事方式會令老玩家覺得懷念,對於新玩家亦有新鮮感,因為生化2的故事劇情分[表][裏]關,即Leon表->Claire裏,或Claire表->Leon裏。表關或裏關的遊玩時間標準為2小時半至3小時,相對現時發行的遊戲時間比較短。Leon表關相對於Claire表關,最主要的分別就是遇到Ada、Sherry那一段。而裏關就是針對表關的附助陳述。 恐怖感 而恐怖感方面,今集利用七代遊戲引擎重制,恐怖二字絕對貼切。玩家需要係有限嘅室內空間,面對喪屍的近距離壓逼。而且血量方面也調到非常低,基本就只有正常、輕傷、重傷、死亡,每被咬一次就跌一級,有時吾好彩同時比2只喪屍抓住就一次由正常變重傷,一失足即成千古恨。你無睇錯,今集係會比喪屍同時攻擊,所以恐怖感極強。而且遊戲中的彈藥亦唔足夠殺晒所有喪屍,只能以回避或擊殘喪屍嚟省藥。 敵人 遊戲最常見就是普通人型喪屍,但有一點要注意,對敵打頭並非最有效嘅攻擊。相對打頭,本人較願意攻擊雙腳,只要打斷喪屍嘅腳,其威脅性就大大降低。不攻擊頭部嘅原因係,手槍要打中頭最少3下,敵人才會倒下,但沒死,過一陣會再企返起身進行攻擊。而要確實擊殺一只喪屍,需要手槍子彈攻擊頭部最少8發以上。除非歐王,可以一槍發動爆頭。但手槍爆擊機會率約1%,所以遊戲內的彈藥是基本唔夠用嚟射頭。遊戲後期更會出現植物系喪屍,只要被抓到而且手中無副武器就會必死,而且用一般槍類是殺不死,只能使用火槍將其燒成灰燼才能確保死亡,否則死幾多次都會復活。 而遊戲中第二只常見的怪物就是獵食者,獵食者並沒有任何視力,只有聽力,但佢攻擊速度非常高,有跳躍能瞬間接近。佢會能發動舌頭攻擊,血量亦高,必需要角色緩慢走行,才能避開,但要注意太接近也會被發現。 遊戲中第三只常見的怪物,就是喪屍狗,其速度快,攻擊偏弱,血量偏少,而且受到攻擊後會硬直,威脅力比較低。 之後就到遊戲中的BOSS “G” 。由小Boss G幼體(全遊戲共7只),之後由威廉感染的G-1、G-2、G-3、G-4、G-5(表關出現G-1、G-2、G-3,裏關則會出現G-1、G-2、G-3、G-4、G-5)其攻擊力非常高,攻擊模式也有不同。但共通嘅弱點為其美麗的紅眼晴,對戰難度唔算高,只要唔貪刀,就非常大機會通過。 還有一只謎之敵人暴君,佢係不死身,直到有火箭炮才能擊殺。只要遇見佢就要逃離,每次遇見佢,心跳都會不停急速跳,好有緊張感。直到最後一次見面,佢會解開限制爆衫,還會出現巨爪,最後才可以進行遊戲的劇情殺。 最後分享一下小技巧, 第一,打喪屍通常第一槍都會有小時間硬直(打頭機率最高),可以馬上從身邊沖過去; 第二,打斷喪屍其中一隻腳,容易回避其攻擊; 第三,神技,當喪屍攻擊時,我方肩膀方向正對着喪屍,有機會被直接推開,不扣血不扣副武,呢個技巧要相當時間練習,難度極高。 總結:遊戲畫面劇情都是非常不錯,恐怖感十足,劇情都很好,值得去遊玩。不論老手新手,喜歡恐怖類型嘅都值得遊玩。 想睇更多遊戲介紹,就快啲訂閱埋我地YouTube / Twitch / Facebo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