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生活AI 應用筆記
上週六(7月19日),筆者參加了聖公會的一門講座「AI時代,父母的教養實戰新教程」,學習如何利用AI輔助小朋友的教育。雖然課題如此,但課堂還是以感受AI的使用方式為主,之後大家就好好利用AI這個知識庫去激發新思維。課堂上,文字、語音、動畫都有示範,但筆者感受到文字AI的部分最為深刻。
在過去一兩年,筆者曾略微使用AI,但即使在DeepSeek出現後,筆者仍覺得幫助有限。這主要是因為筆者身處科技行業,AI給出的答案不夠精準,難以協助開發,還可能導致一堆無法延續的結果,因此筆者甚少使用。然而,上課的主題並非針對本業使用AI,而是探討如何利用AI為生活注入更多新感受。
AI或許無法取代專業,但可以幫助你引入跨界元素,讓思考模式或你的作品更加多樣化。課堂中,學員將自己創作的家書放入AI,請它協助轉換成不同年齡層的人用詞、改編為劇本或變成辯論議題等。當然,並非每個方向都能產生合理的結果,例如家書轉為辯論,明顯會顯得不合適。但由於轉換的成本低,你可以透過少量提詞,得到多樣不同的呈現效果,激發新的思維。這就像在創作前,你可能會參考大量同類型的作品,去取得靈感。
筆者也簡單分享一些使用文字AI創作的方向,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 首先,準備好自己的原稿,這個原稿必須是由自己親自起草的,而非AI生成的主題方向。起草時,不必過於拘泥於前後文法,只需有一個大概方向即可。
- 將原稿交給AI,請它幫忙修改。AI會協助你修正一些口語或錯字問題。
- 嘗試請AI給你一些建議,或者請它幫你補充段落。筆者認為,請AI給建議會更好一些,因為有時補充段落可能會顯得過於機械。
除此之外,文字AI在日常生活中還做得不錯的實例
- 整理文章重點,重新以不同的方式演繹
- 整埋文章重點,筆者在大學的教育中,就經常看到以條列重點去取得原本書的教學方式。所以針對中小學教育,或新知識的學習,都可以試試用AI來整理大意,提升學習效率。
- 更強的是,如果你還是看不懂,可以叫AI以更多例子,深一點或淺一點去解釋一次。
- 禮物準備
- 有時物輕情義重,如果你身邊的親友很重儀式感,那麼使用AI的搜集及變化能力來幫你多樣化禮物的準備,相信可能為你加入更多新元素。
- 計劃旅行
- 計劃旅行,過去一般都參考他人的行程分享。過去就一篇一篇地逐篇閱讀,個人歸納。現在你可以先問AI,再去覆核。過去自行搜尋的方式,可能會被一些旅遊網站的文章所佔據,而現在改用AI,配合不同的提詞(prompt),你還可以多一些不同的參考角度。
註:本文僅使用AI修正用字,並未生成任何插畫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