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媽祖廟

 

澳門的媽祖廟始建於明朝弘治元年(1488),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曆史。

 

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清人印光任、張汝霖在《澳門紀遊》一書裏雲:“媽祖閣,一山崷然,斜插於海,磨刀犄其面,北接蛇埒,南直澳門,險要稱最,上有天妃宮。”

 

chfh.jpg

 

媽祖廟還有一個傳說,在400多年以前,葡萄牙人最初登上澳門時,不知道這個風景優美的半島是什么所在,指著媽阻閣問當地人,當地人就說這是媽閣。

 

葡萄牙人以為這個島就叫媽閣,於是稱澳門為MACAU,或稱馬高。

 

xhfg.jpg

 

澳門的葡語文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的。聞一多先生寫的組詩《七子之歌》第一首《澳門》寫道:你可知道“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繈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我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300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七子之歌》寫於1926年,聞一多對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個被帝國主義霸占的祖國寶地,進行哭訴,要求回到祖國懷抱。

 

dxchxdfh.jpg

 

已有逾500年曆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刹(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曆史最悠久的。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由居民集資,於1875年開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每年春節和農曆3月23日娘媽誕,媽閣廟香火至為鼎盛。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都會前來拜神祈福。

 

rtjhj.jpg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曆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dgds.jpg

 

媽閣廟位於澳門的東南方,枕山臨海,倚崖而建,周圍古木參天,風光綺麗。主要建築有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殿堂。

 

主要建築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築物。

 

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後娘娘、天妃娘娘。人稱其能預言吉凶,常於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於是福建人與當地人商議在現址立廟祀奉。

 

fgh.jpg

 

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

 

dhhhgf.jpg

 

建築描述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為對聯,三部份均有琉璃瓦頂等裝飾。

 

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簷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鼇魚,緊跟在大門之後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只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sdgbd.jpg

 

正殿為供奉天後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築、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

 

建築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築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梁、部份牆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築,兩邊牆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

 

dhh.jpg

 

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琉璃瓦頂,並以誇張的飛擔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而神龕區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簷廡殿式,飛簷純樸有力。

 

xhdh.jpg

 

[編輯聲明]

文章之內容版權均為作者所有,而CyberCTM僅獲得授權發表。

每天我們會安排5位資訊收集員,從澳門日報、澳門力報、澳亞衛視、澳門電台、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新浪微博、澳門博彩資訊、蘋果動新聞、微信朋友圈、150多個珠澳優質群、粉絲爆料等渠道收集最新鮮、最勁爆的熱辣資訊,再由3位資深編輯,2名段子手把資訊綜合編輯、排版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