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讀書平平的我就因為會廣東話在大學見習和實習的階段佔了語言的優勢。在廣州體會有點深的一點還是,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來看病,看到歲數稍長的醫生 / 教授都愛一張口先說廣東話,後來發現,不是老人們不想說普通話,而是他們的普通話都挺普通,為了節省時間才那麼做。而我們的帶教老師們畢竟都從醫多年,即使廣東話 “半桶水”,但基本要聽懂還是可以的,會用簡單的廣東話跟病患交流跟交代醫囑。

  通常這種時侯,身邊同學想知道老師跟病患之間的對話,要不靠我暫當翻譯,或者肢體語言,遇上嚴肅的教授或者是精神有點焦慮的病人,會選擇先寫下筆記,再傳閱。實習時侯為了拉近跟病患的距離,會優先選用廣東話溝通。

  身邊的同學想學也來不及了,畢竟臨時抱佛腳學不了精的也不可能講得準,不因為讀歪了音變成不雅的字句,鬧出笑話就很不錯了。而粵語不像是英語有一套套路,不過從學過英語也就知道語言離不開,聽講寫讀。作為只會講的母語,你未必會寫粵語裡大部份的字,讀也沒什麼讀本是純粵語的字,如發怐愗 (音:發吽豆 = 發呆)。所以重點會在聽和說的部份。

  最近得空就想跟我大學同學挑戰這個試驗,看看有沒有可能短期學會點皮毛,哈哈J其實這個計劃一年前有在陸續進行中,但進度太慢,不是他忘記了就是我忘記了更新。一百天的計劃本,只寫到第十八天就停更了,這樣的毅力不太行,所以要先更個po提醒自己。

  先是譲他多聽一下粵語對話,再錄個語音回來我指點一下發音。先教日常的,當日常的對話不成問題,再有針對性的教醫院我們科的術語還有醫囑那些。之前也教過顏色數字那些,估計也要重温一下。也要靠youtube的教學影片作為輔助。目前第一次先記錄到這,之後看情況更新,若你們也有建議的方法,請留言,也需要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