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明愛家居護養服務 關愛老人服務社會

生活在我城
鳳凰天空・2016-02-26

澳門在四百年的發展歷史中一直秉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仁愛”到“孝道”無一不是人們心中的道德準繩。澳門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澳門回歸十六年以來,經濟飛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加劇,根據人口暨普查局的預測,到2036年,澳門65歲以上人口,將會由現在的7.7%升到20%。面對這麼龐大的老齡數字,老人護養服務面對新的挑戰。為回應服務的訴求,澳門明愛在澳門基金會的資助下,推出了家居護養服務計劃。 澳門基金會—明愛家居護養服務是一項全年無休、無分地區的預約式上門照護服務,針對自理能力比較差和行動不便的病患,特別是剛出院病人提供個別護理和復康服務,亦設社工輔導、陪護和陪診服務。專業團隊會幫助病患的家人們掌握照顧技巧和知識,透過家居評估,提供準備物資和設備的建議,營造適合病患在家養護復康的環境,鼓勵脫離院舍自我照顧。當評估病患情況好轉,個案會退出服務,以更好運用資源。明愛家居護養服務團隊包括:護士、社工、康復治療師、衛生服務助理員、個人護理員及其他輔助人員等。希望透過不同專業協助,為服務使用者提供“量身打造”的護理照顧服務。 剛開始開展服務的時候,並沒有想像中的一帆風順,很多家屬初期不理解和不認同專業服務技巧,更喜歡按照習慣的方式來照顧病患,但其實是非常不利於病患康復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團隊成員的耐心和恆心,不斷溝通和示範,讓家屬理解通過專業技巧照顧病患可以降低對病患的二次傷害,加快病患康復。整個過程中,專業知識和協調配合非常重要,比如有的病患病情不穩定,隨時有住院和出院的可能,就需要靈活處理,準備人手,一出院就申請護理員到家裡進行專業的護理,確保萬無一失。 從三年前活動開始到現在,明愛家居護養服務接受了數以百計的申請,無論何時,明愛都不忘初心給予那些需要幫助的病患最專業貼心的服務。其中有一個特別案例,60多歲的朱女士,中風10多年,需鼻管餵食,骶尾有傷口,現居於社屋,最近因呼吸道感染入住醫院,剛回家並由社工轉介給明愛家居護養服務。個案過去3年多一直由其先生照顧,近期先生因長期照顧而導致椎間盘骨折,而未能再扶抱朱女士,兼且暫時家中有年紀老邁的母親三人,都需接受經濟援助。因先生無能力協助朱女士扶抱或轉身及無法再搬動朱女士,目前只能用磚頭墊高尼龍床腳, 在床中間開一個洞讓其大小便,於是其先生向明愛家居護養服務中心申請沖涼服務。在專業同工家訪過程中,指導所需物品及環境準備,並剛好有善心人捐出電動床加氣墊床(包括搬運費)及一些衣服等其他捐贈物資捐給該服務使用者,以改善其家居照顧環境及生活所需。 另外,明愛家居護養服務中心亦加強對剛離院個案的在家照護支援,立即安排護理員為朱女士作個人衛生護理服務、及鼻管餵飼護理、傷口護理的指導及跟進,教導家屬如何照顧個案,以緩解了案主照護需求及其家人的照護壓力。 除了經濟困難不了解專業知識,有一些申請者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老人:我們獲悉韋先生(化名)的母親,已經年近九十,數月前在家不慎摔倒導致股骨碎裂,手術後在家休養期間仍舊需要人照顧,可是韋先生工作繁忙無法專心照顧母親,於是在醫院的推薦下申請了明愛的家居護養服務,經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上門提供換藥及個人衛生護理服務,以減輕病患家屬長期護老者的照護壓力。有人細心照顧又有人陪伴聊天,韋先生母親的心情也轉好,數月之後已經停藥,準備做下一步的物理治療評估,嘗試做復康治療介入,增加母親的活動能力。韋先生表示,安老院舍床位嚴重不足,家居護養服務收費比院舍便宜,一般家庭也負擔得起。這不僅能分擔到家庭照顧病弱長者的壓力,而且起到了分流社區上非緊急入安老院舍及減輕輪侯院舍壓力的作用。 服務至今,有四成多個案的病患是突然病變,出院後家屬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感到徬徨;約五成個案則屬長期病患,家人無法分配時間看護,也未必懂得照顧。而明愛家居護養服務的喘息式照顧目的為舒緩長期護老者的壓力的一種支持性服務,提供休息的空間讓護老者重新充電,使他們更有力量照顧家中的病弱者。服務現時已上軌道,期望在未來能幫到更多有需要人士,發展更緊密的社會服務支援網絡。若居民家有病人即將出院,可在離院前聯絡服務,讓人員及早評估、了解需求,從而鋪排好護理和復康服務,確保從醫院到家中的照顧銜接。相信服務有助減輕院舍壓力,發揮社區照護作用。除此以外,家居護養服務能根據個案需要提供密集式的到宅式照顧服務,令病弱者在原居安老上作出重大的支援。另一方面,對子女需外出工作的家庭,家居護養服務能讓子女繼續工作的同時,亦安心在家有人協助照顧父母,一盡孝愛父母的本份。 除了給有需要的家庭帶去專業的幫助,明愛家居護養服務還給社會上的年輕人帶來了正面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現在在明愛家居護養服務前線工作,做清潔服務或者陪診,有的已經在服務中心工作了好幾年的時間。對於孤單的老人,年輕人會常常陪他們聊天,逗樂,讓老人家能夠開心一些。明愛家居護養服務讓社會上更多人年輕人能夠投入到幫助老人的義務活動中,關注現在社會上老年人的現狀,對於年輕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

華年達律師:豐富而又簡單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6-02-25

Text:Vicki Photo:Franky Editor:Faye 在華年達律師事務所的官網上,我們發現除了專業細緻的團隊介紹和涉及領域,還有一個叫做“幽默”的小板塊,裡面全是關於律師的小笑話。“沒有什麼比幽默更嚴肅的事情了”,被問及此,華年達摸摸下巴笑道,“幽默和自嘲是非常好的能力,這些笑話都是我挑的,通過這些笑話,你可以感受到我的思考方式”。當然不僅僅從這些笑話中,在持續一個小時的採訪中,我們也充分體會到華年達嚴肅中又充滿幽默感的個人魅力。 我永遠把自己定位為一名律師 華年達身上有數不清楚的光環:澳門律師公會主席,憲法權利自由及保障事務委員會主席,華年達律師事務所創始人等等。但華年達對自己的定義卻非常簡單:“我一生中有很多Title,但首先我是名律師,我永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律師,我有對正義的追求。生活不是總是非黑即白的,對於律師來說最重要的執法,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以法律為準神,不捍衛法律,那麼他就不能說自己是律師。” 短短的幾句話,讓人不由得對這位年近70歲的資深律師肅然起敬。從1970年定居澳門,並且開始擔任律師職務,華年達的豐富職業生涯開始拉開帷幕。“最有挑戰性的工作是憲法權利自由及保障事務委員會主席”,華年達不緊不慢說道,因為憲法權利自由及保障事務委員會非常重要,至今澳門現存的法律像是新聞法,宗教言論自由,這些維護人們權利的基本法律都是這個委員會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制定的。特別行政區建立之後,由於這些法律涉及範圍非常廣闊,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需要這些基本法來保障人們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的基本權利,“在那時,把這些想法與立法機構的成員協商是富有挑戰性但是意義巨大的工作,現在這些基礎法律仍舊存在,只做了非常小的調整,我為委員會的貢獻而驕傲。”至於澳門律師公會,政府和立法協會會在一些重要的草案上尋求律師公會的意見,這是澳門律師公會非常重要的任務,也是律師公會對澳門的貢獻之一,“我們提建議給社會給政府和立法機構需要投入許多時間和經歷,即使對社會的影響是間接的而非直接的,但是我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談及華年達律師事務所,華年達三兩句話輕描淡寫的帶過,“剛開始在澳門,律師都是形單影只,相互獨立,我邀請了一位葡萄牙的律師加入我,由兩個人,三個人,日積月累不斷磨合發展至今才有了華年達律師事務所。” 被綁架的那幾天 我清楚記得我要活下去 2001年2月28日晚上約九時半,華年達正駕車返回位於西望洋山的寓所,當駛至民國大馬路,被兩輛車逼停,華年達下車查看,五名匪徒合力把華年達拖行到後面的汽車上,並用牛皮膠紙封住華年達雙眼和嘴巴,更開槍射傷華年達的大腿和毆打致其右腿骨折。匪徒開車駛往馬交石炮台馬路建設花園,沿樓梯將華年達拖行至七樓禁錮。直到同年3月5日早上,特別行動組使用水力定向炸藥將賊窩的門炸開,華年達才被救出並送往仁伯爵醫院救治。此次綁架案引起澳門與葡萄牙各界甚至政要高度關注,並且被選為2001年第六大澳門新聞。 華年達甚少在媒體面前憶述當時的情景,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問了他這個可能不想被人提及的話題“首先,這當然不是個愉快的經歷,可以說是我最不開心的經歷之一。”華年達一半玩笑一半認真的說道,“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澳門非常安全,我常常自己出門,走路或是開車。那件事情發生的非常突然,當時我非常的痛,因為我的腿斷了,我沒有食物沒有水,也看不見,但是我可以思考,我記得非常清楚我當時一直想著‘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華年達說到這頓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憶: “我知道飛虎隊非常專業非常有能力,我那時很有信心如果警察知道我在哪,他們就會救出我”。根據華年達的記憶,因為警方的警覺和全城搜捕,綁匪放棄了想要贖金的想法,他們打算等警方疲憊然後放棄。“但是警方找到綁匪拋棄的車,並且發現了血跡,因為綁匪給了我兩槍,他們發現血跡和我的DNA匹配。內地的警方也提供了很多資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正是因為他們,我才能夠在這裡跟你們聊天”。談及這件事情對生活影響,華年達坦言在那之後幾乎沒有一個人出門。“這件事情受到多方關注,我不能說我完全不擔心有人會照貓畫虎以身犯險,所以我改變了一些我的生活喜歡,我花錢僱了保鏢,我以前常常自己開車去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去看星星,呼吸一些新鮮空氣,但現在總要有人陪伴在側才行”說道這老爺子聳了聳肩,笑道“沒辦法,這就是人生”,樂觀而又充滿睿智。 想要成功秘訣是“比其他人做的好” “像其他許多知識性的職業一樣,作為一名律師,終其一生都要學習,因為社會觀念在變化,法律在變化,律師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對於那些法律專業的學生,華年達建議道:畢業之前努力學習,大學雖然不會教會你遇到的每一個案例的解決方法,但是會教授處理現實中案例的基礎框架,法律原則。“我們處理案件不能只依靠我們的經驗,就像常常去醫院的人一樣,他沒有辦法根據他的經驗成為一個醫生,必須要學習,要有基本的框架和原則。所以我的建議是:在大學時,用功學習,如果沒有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專業律師的準備,最好還是去選擇別的輕鬆職業,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競爭將會比現在更加激烈”。華年達回憶道,澳門在1999年有將近100名專業律師,發展至今已有350名律師。“在過去的15年,澳門律師數量幾乎翻倍,現在有110到120個實習律師,我們可以預見澳門律師數量將會很快突破400。400個律師對現在澳門的人口來說已經是非常多了,如果不是非常好的,那恐怕沒有你的容身之地,所以你必須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參與競爭,不要期待輕鬆的生活。”一些學生認為律師是掙錢多掙錢快的行業,這個想法簡直大錯特錯。律師行業對專業對努力是非常苛求的。律師行業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的提前計劃,充滿了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就像醫生一樣,醫生是對付人們的身體,律師對付人們的利益,當人們遇到突發的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會尋求律師的幫助,律師需要立即幫助他解決,而不能說我們下個星期再處理。人們不會等,所以專業很重要”。除此之外,捫心自問,澳門現有的近400個律師,知名的又有幾個呢?人們只能記住最成功最專業的那幾個人的名字,剩下的律師都在不斷的努力,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相同的高度,華年達輕咳了幾聲,總結道,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認為所有律師都像這幾個律師一樣,能夠名利雙收是不現實的。想要成功想要贏,不僅僅在法律這個領域,在其他任何領域,秘訣都是“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我不認為我自己會退休 “我不認為我自己會退休,如果我是個作家,我可能會退休寫寫回憶錄什麼的,但是這樣讓我覺得我是在等死,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喜歡我的工作,雖然忙但我不會覺得累,我可能會死在去工作的路上,而不是死在退休的狀態”華年達嚴肅的說,但是嘴角藏著一絲絲笑意。被問及平時的娛樂活動,華年達想了想“我很少看電影,有時候會看DVD,這樣如果有工作量可以隨時停止;我喜歡看書,最喜歡科學類的書籍,例如科學的發等,很有意思;我也會參加一些會議,我不認為它是工作,我有時候會去澳門大學聽講座,能學到很多東西;我喜歡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我也喜歡旅遊,旅遊之前我會在家做好功課,也可以學到很多。”華年達笑了笑說,“沒什麼特別的,和普通人一樣的娛樂方式,畢竟我也是個普通人不是嗎?”

歐安利:土生葡人的律師故事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6-02-25

Text:布布 Editor: Joanna Lee Photo: Franky 身著一套深藍色筆挺西裝,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立體而精緻的歐洲面龐,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濃厚的優雅貴族氣質——這便是今次的採訪對象,歐安利律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有涵養,謙和而睿智。從他的舉手投足間以及訪談中,都能夠領略到屬於他的獨特人格魅力。 澳門回歸轉折點的親歷者 歐安利是自1980年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大學法律專業後,就在1982年開始從事法律工作了。澳門回歸前,他連任5屆澳門地區立法會議員,並曾任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等職,可謂經歷並見證了澳門回歸的整個過程。當提到澳門回歸期間他的任務時,歐安利很願意分享當時他的職責:“1990到1999年是回歸前的過渡期,當時的任務主要是使法律更加地當地語系化。”葡澳時期,澳門的法律基本上是五個大法典,是參照葡國法律來制定的。當地語系化的任務就是結合澳門的實際,讓法律更加地適合澳門。他說:“我們現在生活在全球化時代下的世界中,這也讓普通民眾更加容易地去接觸其他不同的立法框架了。這也正是我的一個初衷。就像大家所知道的,澳門是一個源自歐洲大陸,尤其是沿襲葡萄牙的立法系統。現如今,葡萄牙屬於歐盟,而歐盟又有許多的新的立法系統。澳門仿佛是彈丸之地,但是它的作用又是非常顯著的。毫無疑問,澳門屬於中國,然而就立法系統來說,澳門又不在中國的法制系統之下,也不等同於中國法律。就拿毗鄰的珠海來說,澳門也有許許多多和珠海不同的地方。作為彈丸之地的澳門,不可能也不現實去產生一個完全由自己創造的法律。” 提起當時的籌備工作,歐安利律師感慨道:“那時時間非常緊,並沒有想像中的充裕,所以我們整個團隊都要以非常高效的節奏去處理各項法律相關事情,所以在那期間我經常連續工作許多天不能休息,我的同事也跟我一樣的情況。但是幸運的是,我們把這一任務完成得令人滿意,這就夠了,也是非常值得紀念的。” 親歷了澳門回歸的歷史性時刻,歐安利更加感受到安定環境的來之不易。身為律師,他致力於國際比較法中,他說:“澳門極需國際比較法,不僅僅是國際法,更重要的是‘比較’二字 。”問及為何要強調“比較”二字時,他這樣回答:“澳門當年面臨著許多的重大改變,就立法來說,我們需要一部與時俱進的做出相應改變的立法。要想做出改變,首先就要瞭解澳門的現實情況。它不是一個文字性的問題,不是僅僅關於書寫上的,或是好的文筆和正確的語法,它是關乎某個特定的社會現實,經濟的現實狀況。” 也許是律師職業自帶的放眼世界的屬性,歐安利特別提到澳門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國和葡萄牙都是世界上非常美麗的國家。自從我們與歐洲大陸有聯繫後,澳門,作為一個有著重要及特殊的先天地理優勢,是一個很好的聯結管道,可以將中西方的法律文化相融合,相借鑒。”畢竟,“中國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中國了,中國的立法系統在這三十年的時間裡有重要的變化,而今中國有著非常好的現代立法系統。就立法來說,作為和歐洲大陸以及中國內地有著同樣緊密聯繫的地方,澳門是個絕佳的地理位置,去將一些新鮮的血液注入進來。” 卸下頭銜 返璞歸真 2004年,歐安利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籍的土生葡人。2008年,歐安利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是全國政協歷史上第一位土生葡人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律師業高等委員會副主席、澳門慈善會監事會主席、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監事會主席、澳門政府司法委員會委員。歷任澳門第三、四、五屆立法會議員。曾任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行政會委員……”這麼多的光鮮亮麗有分量的頭銜,著實令人羡慕,其實都在描述同一個人,那就是歐安利大律師。這一個個非凡的頭銜,都訴說著那些年澳門的風雲變化,然而當問起他最中意哪個頭銜的時候,歐律師爽朗地笑笑說:“我最中意別人直接喊我啦,不要加頭銜。“ 在談到“律師”這一職業時,許多人都會聯想到法庭上的雄偉辯論,精彩卓絕的辯詞,嚴肅穩重的角色。然而,在我們採訪談到有關澳門的文化時,歐安利”褪下了律師外袍“,又恢復到一個充滿著人文關懷的澳門居民角色了:“隨著地球村的不斷推進,澳門的經濟文化和周圍乃至世界的聯繫的確緊密了許多,也產生了許多很好的交流與碰撞。但是,我們亟需加強對澳門本土歷史概念的推廣與宣傳。澳門那大大小小的建築,的確在向我們訴說著它神秘的幾百年的歷史,我們也感知到它們的魅力。可是,年輕一代的澳門人,對於澳門四五百年的文化和歷史並沒有特別清楚的認知感。” 歐安利舉例說, 澳門今年有關於“澳門申遺十週年”系列的慶祝活動,比方各種各樣的展覽、活動推廣等等,但年輕的一代仿佛對此並不是特別熱衷,與此同時,我們亦很難向他們去解釋澳門本土的許多特色。 在談起年輕時代的他所經歷的事時,歐安利表示了無比的懷戀:”在我們那一代,我們那時的generation,周圍的房子呀建築呀都是低矮的,親戚朋友往來的也頻繁。那時我們有不同的音樂樂隊,許多年輕人聚在一塊兒。而今,這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沒有那麼強烈了,大概也是因為之後的人們不再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的緣故吧。“ 歐安利對澳門本土文化認同感的憂思,亦可看作是他作為澳門律師界四大才子的責任感,心系澳門:“放眼歐洲各國,你會驚訝地發現它們仿佛並沒有受到歲月的侵蝕——教堂還是那座教堂,一磚一瓦,仿佛並沒有老去。但是澳門的‘根’,卻並沒有像歐洲國家保存得那麼好,那麼樂觀。澳門的文化保存,這是個當下很急迫的事情,需要我們一同的努力,一同有意識地去維護、去營建一個環境。我有這份信心。”末了他強調,要想真正讓澳門的文化產業提起來,讓大家對澳門文化有種家的情結,一種溫暖的感動在的話,重點不在於教小孩子什麼語言,不在於你是說葡語還是普通話粵語亦或者英文——重要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touch,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後記:剛開始採訪時,稍顯緊張的我不知從何起頭,歐安利律師卻十分理解地開啟了話匣子,問我家鄉在哪裡,聽我提起了“杭州”二字,他親切地談起他每次去杭州的感受。這樣的家常式聊天,讓緊張的我放心下來,也更投入到採訪中去了。歐律師的關懷小輩的行為,在細節中可見一斑。百忙之中約到日程洽談,而到採訪結束時,他還不忘親切地問我有沒有採訪疑惑的地方,他關懷小輩,注重細節的態度,由此可見。

飛文基律師──以信為馬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6-02-25

Text: Magalie Zeng Editor: Joanna Lee Photo: Franky 和澳門所有的辦公室一樣,飛文基的律師所佔地面積並不大,四面純白的牆壁,除了必備的辦公用品,並沒有其他的裝飾物。和律師的固有印象不同,飛文基似乎很隨和,天生帶有一種讓周圍的人輕鬆的魅力。 一切一切的開始 飛文基,澳門土生葡人,是一名律師、編劇,曾任澳葡政府時代立法局議員,現任澳門土生協會理事長、土生土語話劇團團長。因其父飛歷奇亦為律師,他在作為律師的成長道路上,可以說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70年代,澳門還沒有法律系的時候,他跨越了大半個地球遠赴葡國,修讀法律系,逗留了約8年。而當他學成歸澳的時候,他卻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去註冊執照,他說我還什麼都不知道。在正式成為註冊律師前的半年,他每天都會去走訪各個政府部門,而每個週六法院查案更是他必做的功課。“在那裡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說話的時候將頭習慣性的偏向右邊,似乎回憶起拼搏的年少時光。 如果說他的父親將他領進了法律這個領域,那他的恩師許輝年,則教給他作為律師打官司的能力。“在民事上,比較技術的東西,我就會打電話給許輝年,許輝年很用心的教我,我這輩子都很感謝他”。當飛文基大律師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時,他和所有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一樣,認為負責刑事案件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但是澳門本身的法律,在刑事方面的作用並不是很大。而他最後選擇主攻民事案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律師是一個服務的行業。飛文基認為律師在民事方面更能為澳門人服務。“就像你是做一個醫生,‘信'字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以職業的,專業的心態去選擇,並不是以個人的愛好去選擇。” 這是他第一次提到“信”字,這個顯然是他作為律師所遵守的原則。 成為律師這件事 作為前澳葡政府立法會議員,飛文基也始終對澳門社會保持高度關注,特別是澳門青年的就業情況。作為中國唯一一個賭權開放的城市,博彩業人工很高,很多學生,甚至於他們的父母都抱有一種“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的心態。而學法律的見效並沒有這麼快。也許很多學生會選擇最簡單的路,但飛文基卻一點也不為此表示擔憂,他說這是“兩看”的東西。也有很多賭場職員在工作中發現這始終不是長久的發展而又選擇重新學習的。 在澳門​​,律師這個行業是除了賭場之外,另一個壟斷現像很嚴重的職業,而當被問到對此的看法的時候,飛文基坦誠的回答到:“不僅是澳門,香港同樣也存在律師壟斷的現象,就像我的律師所就有40多個律師,澳門很多間律師所都是這樣的規模,所以學法律的學生在剛入行的時候都應該要有準備。其實和醫生這個職業很像,講的就是一個'信'字,人家是要救命的東西,如果不知道你是誰,怎麼能放心把案件交給你呢?” 在這個擁有6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大約只有200個律師,和習慣了法律糾紛的香港人不同,並不是這60萬澳門人都會尋找法律服務。 “澳門還沒有走到這個階段。澳門人只有在出了事情的時候才會去找律師”。所以說,'信'這個​​字除了是律師對當事人的責任,也是當事人尋找律師的條件,只有讓客戶信任你,你才有立足之地。秉著這個原則,飛文基大律師以信為馬,在律師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 以正義為畢生追求 律師並不像電視劇裡一般風光,他們在人前的顯貴和背後所付出的努力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除了要熟悉法律知識,飛律師也對新手律師提出了忠告,“如果一定要做律師,第一,一定要有耐心,要堅決,做律師是非常辛苦的,特別是剛入剛的時候,面對沒有人來你的律師所的時候,一定要堅決。做律師就不要想發達,其實做律師這一行真的就是一個‘捱'字”。此外,在採訪過程中飛律師提到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他說Confidence和Reliability是身為律師最應該具備的東西。一個律師如果他具有了這兩個素質,那麼他就能給客戶信心。 如果說Confidence和Reliability能給身為律師帶來榮耀和成功,那麼Justice—“正義”這個字眼則是每一個律師職業生涯的最高追求。正義是法律的最高價值追求,所有法律的製定和實施以及司法體系的運行都以“正義”的彰顯和實現為最終目的。“做律師一定要有正義感。要有純粹的正義,但並不是說不幫罪犯辯護,而是罪犯也應該要有合理的制裁”,飛律師如是說道。 他的另一重身份 在一開始談到他為何會選擇做律師時,他笑道:“一開始這並不是我的選擇,我想過做醫生,建築師,但是我數學不行”,這種典型的自嘲,也許是因為他的另一重身份—土生土語話劇團團長。和他開始律師之路的情況相似,做戲劇也是因為一些際會,友人的邀請讓他開始了短劇的嘗試。他坦言道涉及戲劇一開始也是想要玩一下,但是卻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最早的話劇在崗頂劇院是1993年1月專誠為來訪澳門的葡國總統蘇亞雷斯演出的一齣小型話劇《見總統》。該劇上演時受到熱烈歡迎,而正是因為這些觀眾的認同感讓飛文基有了觀念上的改變,他說:“做這一行的時候感到了責任”。 1997年開始土生土語話劇團正式受到澳門文化司署的邀請參加澳門藝術節,一直至今,同時觀眾的人數也一直在增長。“就算他們不懂土生葡人的語言,但是他們能夠跟著我們的劇情笑”,可見幽默這種東西是超越語言的。 “土生葡人的話劇的精髓是反諷,這我們今年也是第一次加入的華人的元素,沒有觀眾的話,一定是因為情節沒有和他們產生共鳴,這時候就要開始想東西了。”飛律師說這是一個編劇應該有的責任。 律師、編劇、話劇演員,每一項都是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飛文基身兼多職並且把每一項都盡力做到最好。自信,責任,充滿正義感,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品質,讓他能夠將事業經營的如此出色。採訪結束了,我們統一側身,用雙手抱胸的姿勢合影,再見,心中有“信”的飛文基大律師。

律師世家之子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6-02-23

Text: Mindy Editor: Joanna Lee Photo: Franky 第三代法律界代表──戴明揚大律師,出生於一個中產土生葡人家庭裡,其家人也是法律界的知名律師。戴律師在澳門就讀中學,於高中畢業後,到里斯本的法律學校完成法律學位。經過五年的大學生活及一年的實習,回來澳門於本來是屬於父親的辦公室開始他的律師生涯。 戴律師於1979年回到澳門,當時的澳門律師數量很少,只有16位。剛成為律師,戴律師便接了一件刑事案件,對此他感到十分幸運。案件發生於約1977-1978年,當時有兩批黑社會人士於葡京酒店因「爭地盤」而發生爭執,繼而動手。以當時來說,對澳門這個只有約三十萬人口的小城市而言,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也使人感到震驚。由於其中一位黑社會頭目的律師決定不接受他的案件,此案件隨後由戴律師接了。那年,戴律師27歲。那時的最高刑罰為判處20年,而案件中的黑社會頭目被判了18年,算是十分嚴重。後來,戴律師為他上訴得直,最後無罪釋放。此事令戴律師的名聲大增,對他日後的工作有著很大的幫助。雖然這是一件很成功的案例,但繼此案件後,戴律師決定不再接任何的刑事案件。 出生於澳門的戴律師表示,澳門的教育及文化與葡萄牙很接近。雖然,他的家庭與一般的葡萄牙家庭無異,擁有看葡文新聞及吃葡國菜的習慣,但由於他身處於澳門,在這個環境裡耳濡目染下便自然地學習了中文,而他希望於死後也能葬於澳門。 成為律師的初期,戴律師曾接下澳門政府的辯護律師工作,即法庭所委任的法援律師,並會根據每件案件而收到少量的律師費用。由於每次的費用不多,戴律師會選擇把所收取的費用捐贈給體育會,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士。 工作至上的戴律師表示,他最失敗的是分配時間,由於他經常需要開會工作,因此其時間十分散亂。身兼多職的他會盡量保留每天的午飯時間及週末,抽出時間陪伴家人。 一直以來,戴律師沒有想過要放棄律師的工作,也沒有遇到任何重大的挫折。一般而言,他不接案件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時間處理而拒絕,也會因同時認識控辨雙方而不想接下那件案件。曾經有一件離婚案件,因為他同時認識男女雙方,並不希望得失某一方而成為對方的敵人,最終他把案件轉介給其他律師處理。此外,他指出,現時的澳門較多葡萄牙律師,他們與澳門的社會或本地人沒有太多接觸,因而不會受到個人感情的影響而不接下案件。 有一次,戴律師的受託人是人稱賣白粉的毒犯,而他當時為受託人的法援律師。整理案件的資料時,戴律師發現當時的警方於沒得到法院命令的情況下便去進行採證,而且受託人於警方採證時並不在家,從而找出了案件中的破綻,為受託人勝出官司。戴律師表示,只要他接下了案件,他便會專心地以理性及法律角度去研究案件,並不會投放任何感情,因此不會於處理案件時發生掙扎表現得十分專業。處理整件案件時,他認為證據是案件中最重要的部份,並從中找出了案件內的關鍵,最終勝出官司。後來,戴律師被受託人邀請擔任其法律顧問,但他拒絕了,更建議受託人轉到其他行業維生。 成為律師多年的戴律師曾經收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徒弟,由於其徒弟的父親也是律師,而且與他的家庭十分相熟,因此他無法拒絕對方。而他的第二個徒弟是與他同年,其徒弟本來為一位公務員,因曾經對法律有興趣,便就讀相關課程。畢業後於他的辦公室實習,約兩至三個月。這位徒弟後來發現自己的興趣並非如此大,最終決定回葡萄牙過著退休生活。 澳門的法律市場因為受到人口的限制而不像其他城市般大,而且發生爭執的機會也相對較少,因此,一般的律師樓均不會將其分類,而為大家提供不同法律上的服務。與往時相比,現時的澳門的確擁有更多國際的賭場或公司,使發生爭執的機會增加了,但對於商業律師的需求未有大量提升。相反,鄰近的香港因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於股票市場內容易發生各種的利益衝突,因而會有專門負責商業案件的律師。 出生於律師世家的戴律師,雖然其家庭沒有給他任何意見或壓力於他的職業選擇上,但他也受到父親及爺爺的影響而想成為律師,使他作出了這個個人選擇。三十多年的律師生涯路上,戴律師認為可把他的律師工作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回歸前及回歸後。 回歸前,他集中於律師工作上,致力發展於自己的專業。及後參與於政治方面的發展,參加了1988年的立法會選舉,並擔任立法會議員。於兩年後,由於舊立法會主席宋玉生的離世,以致政治方位上有重大改變,因此他後來離開了立法會。他回到寫字樓裡,重回律師的崗位。他表示擔任立法會議員花掉了很多時間,經常需要開會,使他無暇處理案件或與客人開會。其後,他參與了社會工作,加入仁慈堂、教育促進會及葡文學校,為社會出力。於1996年,戴律師被澳門的第127任總督,也即最後一任總督──韋奇立委任為最後一屆的立法會議員。後來於1999年初,他被當時的未來特首何厚鏵邀請乘坐「直通車」,成為了第一位乘坐「直通車」的委任議員。他一直為特區服務,直至2005年才離開崗位。 回歸後,他較少著重於律師工作,反而集中於社會方面的工作,其中最大的一項變動就是成立了澳門律師公會。公會成立後,將來若某一位同行犯了錯,便會由律師公會去作出審判。後來,其他職業如工程師、醫生、會計師等也希望能成立公會,效法律師公會。戴律師曾經為律師公會的三屆主席,是眾律師的領導者,受到大家的尊重及推舉,現時則並沒有任何職務在身。 回想過去,年輕時的戴律師很有理想,他那時最大的目標是於回來澳門後能改變整個澳門的社會。經過約十年時間的工作後,他認為自己被社會所影響,並表示自己並非如以前所想般偉大。不過,一直以來,戴律師盡力使自己變得更專業,努力成為一位出色的大律師。他不曾想過要放棄這份工作,也沒想過要離開澳門。反之,他認為自己實在是難以斷根,並希望能把這裡變得更好。他指出,每個人的生活上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每當事情發生於自己身上時,有時候必須無奈地繼續走下去,不能隨便停下來,因為其實自己並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 現時,愈來愈多學生選修法律系,對於法律界未來的發展,戴律師指出律師行業需要專業化,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他認為律師應分為專門負責商業案件、刑事案件或婚禮等,與醫生的工作相似,可更熟悉某類型的案件,提高辦事效率。他續指,現時澳門大學的法律系所學習的是大陸法,是根據葡萄牙的法律系統所發展而成的。如果不以大陸法作教授材料,學生則難以明白澳門法律界的運作方式。戴律師又指出澳門律師的衣著主要為律師袍,但無需戴上假髮。此外,喜歡閱讀的他表示,由於律師經常需要翻閱大量文件,鼓勵對法律系有興趣的學生應培養多閱讀的習慣,增進知識的同時,也不會抗拒閱讀文件。

個性豪車Maserati Quattroporte

汽車
鳳凰天空・2016-02-19

Text: 雋騫 Editor: Joanna Lee Photo: Franky 經典品牌沿於賽道 Maserati成為跑車中的經典,是車廠輝煌的賽車歷史,在賽道上得到的經驗轉化成道路上的作品,成為現時眾所周知的跑車品牌。現時很多跑車迷都會將馬莎拉蒂跑法拉利扯上關係,因1997年,馬莎拉蒂併入法拉利,法拉利更將Enzo的底盤及引擎套用在MC12身上,出戰2004年的GT賽事,此款賽車也曾推出街道版跑車,使馬莎拉蒂形象加上了法拉利的影子。近年推出的 GranTurismo系列,更被形容為拉利兄弟。現時馬莎拉蒂已納入FIAT旗下,成為快意集團其中一個品牌。 馬莎拉蒂車廠不甘於跑車系列的發展,房跑車型是車廠攻佔高級豪華車市場的另一路向,高級的Quattroporte總裁及Ghibli系列劍指高檔豪華房車市場,兩款新車推出後已得到世界認同,搶佔了豪華房車市場上的一席位。 青年才俊洞悉先機 最近在澳門與青年才俊廖卓然(Joe Liu)試駕了全新的Quattroporte V6。Joe是澳門年青的創業家,海外完學後回澳,看準澳門在新媒體市場上的空白位,成立團隊專攻流動及網上媒體的發展,業務涉及巴士車身及車內廣告、流動電視廣告(覆蓋巴士、的士及連鎖超市等)。業務遍及澳門、香港及珠三角地區,更為客戶提供2D及3D專業影視製作、O2O遊戲互動推廣方案、市場策劃及媒體投放等服務,成為澳門媒體及市場推廣界一支新力軍。Joe的創業與馬莎兄弟同樣具有膽色及開拓精神,由零開始,就憑勇氣與洞察能力開展新的契機,率先搶佔新市場。 Joe對在澳門生長,每年的澳門大賽車,以及父親對汽車的鍾受,使他對汽車留下不可磨滅的情誼結,Joe表示,每逢坐上父親駕駛的車上,都有莫名興奮的感覺,直至對車有了認識及擁有車牌後,曾一度欲參加汽車比賽,可惜種種原因計劃擱置,現時在工餘時間偶爾也會在賽車場上一展身手。 駕駛Quattroporte V6,JOE表示此車雖然不是跑車設計,但此車擁有的是馬莎血統,在馬力輸出及操控性能,都有跑車的神髓,豪華舒適的車內陳設及配備,亦能感受到馬莎在製作時的認真,三廂式四門設計車型,正是高級行政人員追求的性能操控、豪華舒適以及大方經典的結合。 馬莎豪車打破傳統 Quattroporte總裁系列外型設計是一款大型豪華轎車,車頭面罩與GranTurismo 跑車設計相似,演繹了車廠的傳統文化。前輪撗後的三個獨特入風口,連接灑脫的線條拉至車尾,使新車更具活力動感。側窗採用無門框式設計。作為馬莎拉蒂高級豪華房車,Quattroporte的優雅氣質與動感已在外觀上一覽無遺。 新車內飾盡顯奢華,車內座椅及門板等採用了高級皮革,精選的木材與巧手撞色的縫 線,都以傳統工藝手法製作。以人體工學設計的前排座椅設計舒適,身體各部份得到適度支撐,減少在駕駛時的身體搖動。後排三座更是馬莎工程師長時間的研發成果,目標是乘客腿部空間達到同級車最高水平。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以皮革包裹,手感豐富。儀錶板兩個主錶中設有顯示屏,提供基本車輛資訊。簡潔直觀模式設計的中控台設有8.4英寸輕觸式顯示屏,提供音響系統等設備外,更連接了車內系統。波棍台設計簡潔豪華。車廂無論是高級用料、設計、設備以及舒適的空間,都呈現一款頂級豪華房車的精心傑作,打破了馬莎只懂生產跑車的傳統。 V6非一般的入門版 Quattroporte總裁系列現時推出多款形號,包括有S Q4、V8、V6及與著名品牌合作推出的Ermenegildo Zegna特別版,在澳門試駕的Quattroporte V6算是管列中的入門版本,已裝上3.0升V6 Turbo引擎,配合8速ZF自動波箱,方向盤撥片或波棍可作手動轉檔模式。動力輸出在五千轉時達到330匹馬力,最高車速達263公里,零至一百公里加速只需5.6秒,單看數據,這款新車己是非一般的入門版。 流暢的車型設計並沒有影響車廂空間,坐在舒適的座椅上,前後座的頭部及腿部空間充裕,駕駛時操控各種按鍵輕易,在設計時已達到人體工學的要求。新車在慢速時高貴典雅,車內裝配由高級的瑪莎拉蒂與高保真音響系統專家Bowers &Wilkins公司共同研發的高端環繞聲音響系統,配合十個揚聲器,抑揚頓挫的音質如坐在音樂院中被音符圍繞,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一分享受。行李箱容積頗大,達530升容量。 不要忘記Quattroporte V6是馬莎拉蒂生產的,所以蘊藏的是奔放的DNA,所以在高轉速時,保留了馬莎家族雄厚沉實的獨特排氣聲響,操控模式亦設有Auto Normal、Auto Sport、Manual Normal、Manual Sport和I.C.E五種, I.C.E模式讓引擎聲變得安靜且細膩,變速箱換擋更柔和且升檔時機提早許多,讓引擎用較低的平均轉速工作運作以降低耗油量。V6的主動式懸掛系統及底盤在高速行駛中表現穩健,配合19吋高性能輪胎,都能保障了行駛的穩定性。前後輪碟式制動系統反應敏捷,能在短距內制停車輛。 結語 Maserati Quattroporte V6在高級豪華房車中,是最具個性一員,外觀優雅,豪華舒適的車廂設備、以及馬莎拉蒂車廠優越的動態操控,都能表現馬莎車廠做出精緻豪華房車的決心,而受惠於長軸距底盤,車內空間比德系兩高級品牌的同級車更為寬敞舒適。Quattroporte V6雖說是入門版,試駕後感覺已超越了想像中表現。品味這款新車,如同意大利薄餅,保留了傳統文化之餘,亦添加不少新元素,有食之不厭的感覺。 Maserati Quattroporte V6 長 / 寬 / 高:5,262x1,948x1,481mm 全重:1,860kg 引擎:V6 DOHC Twin Turbo 容積:2,979c.c. 馬力:330PS/5,000rpm 扭力:51.0kgm/1,750rpm 傳動系統:ZF 8速手自排 懸掛系統:前雙A臂、後五連桿 制動系統:四輪碟制 驅動模式: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極速:263Km/h 0-100Km加速:5.6秒 輪胎:前245/45R19 / 後275/40R19

名人飯局——品味佳餚 品質生活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6-02-17

高人一等的享受 參與我們是次名人飯局的四位商界鉅子,分別是新城地產董事長李彩虹小姐、永利投資集團總裁葉雲妮小姐、江品賢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江輪先生、四方發展集團主席卓重賢先生。他們聚首於全澳門最高樓層的中菜廳──麗軒,四位名人一邊品嚐美酒佳餚,一邊分享對澳門未來的發展及期望,並鼓勵大家多為社會作貢獻,以多元智慧為澳門未來再創佳績。 全澳門最高樓層的中菜廳──麗軒,位於銀河酒店內的麗思卡爾頓酒店51樓,不論是地理位置還是食物質素都是高人一等,其奢華的裝潢及優質的服務均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餐廳更被《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2016》評定為「推介」餐廳,可見其水準不差。餐廳除了主要用餐區外,更設有五間高貴的私人廂房,讓食客可擁有非一般的用餐體驗。 李彩红:科技源於生活 生活不離科技 新城地產董事長 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 地產界女強人──李彩红小姐,一直以來不但致力發展現有的澳門土地,更關注於社會討論紛紛的新城發展計劃。 李彩虹認為推動產業多元化是一項重要的項目,而當中科技行業發展更是最近數年的重點發展。電子產品及服務發展是全球一同重視的事,如應用程式、醫學美容、智能電話等,所有的發展均正正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個智能化的城市,擁有智能化系統是必須的。新城計劃內的道路設施也加入了科技的元素,如交通燈及停車場,為日後的生活打開了方便之門。 所謂「產學言青」,李小姐指出科技教育應該是從小開始,教導專才,與外地引進交流,才能使澳門變得更國際化。就是因為大家都追求著生活化的享受,社會才能更進一步。 葉雲妮:懷著感恩的心做每一件事 永利投資集團總裁 榮獲中國兩岸三地百名傑出女企業家 凡事親力親為的傑出女企業家──葉雲妮小姐,不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家,更十分有善心,努力工作時也不忘要為慈善出一分力。 「施比受更有福」,葉雲妮認為要多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行公益善事、關心社會。她指出,物資或金錢的幫助固然重要,但有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真切的關懷,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輕柔的擁抱,足以表達關愛。親身的探望比起物質上的給予,能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幫助。 令葉雲妮最深刻的一次慈善活動,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於她前來探望後感動落淚。原來老婦人入住老人院後,一直孤單一人,更沒有家人願意前來探望。因此,她很感激前來探望她的人,並表示只要有人前來探望她便已經很快樂。 葉雲妮提醒我們應以感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特別是能夠身在澳門這個福地,我們都是十分幸福、十分幸運的人。她續指,做更多的善事便會發現,其實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江輪:全新計劃促澳門旅遊業多元發展 江品賢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澳門獅子會現任會長 江品賢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江輪先生,除了對建築業深感興趣外,近年更進軍飲食界及發展全新的遊艇計劃,盡力滿足社會的需要。 江輪表示,正準備推行全新的遊艇計劃,計劃涵蓋多個項目,包括遊覽交通、大型盛事、演唱會、博覽會等,提供多種服務。與以往的遊艇計劃有別,是次計劃可舉辦多達數千人的旅行團,是一個大型的旅遊項目。參照過去的一個內地旅行團,數千位旅客同遊巴黎,更於著名的旅遊景點包場觀光。江輪指除了公眾可自由參加旅行團外,公司也可參與舉辦大型的旅行團,讓員工一起旅行,建立良好關係。 此外,遊艇內可用作博覽會、商務會議、品牌推廣或藝術品拍賣,提供一個給予遊客及商戶的平台,讓遊客可藉此選購貨品及服務。遊艇計劃設有會員積分計劃,提供專享優惠給予會員,更會定時舉辦會員活動,讓會員之間可進行交流。 卓重賢:推動多元活動發展可帶動經濟 四方發展集團主席 澳門遊艇會理事長主席 澳門遊艇會理事長主席卓重賢先生,一直關心遊艇事務的發展,為為數不少的水上活動愛好者提供更多的娛樂設施及服務。 澳門是一個依水而建的城市,卓重賢表示,雖然澳門設有碼頭,但可以停泊的位置不多。較早前,政府剛定下了最新的常規水域,對遊艇發展產生了新的改變。卓重賢指出,遊艇項目如水上自由行,能為澳門帶動另一個經濟產業,而現今政府希望推動多元活動發展,他希望可推動更多水上活動。風帆比賽、釣魚、滑板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水上活動,適合不同的水上活動愛好者,如能得以推廣,相信能為水上活動受好者帶來更多娛樂。 遊艇項目有很多不同的新發展,政府的配套及活動的推廣將可令整個行業帶來更多商機,卓重賢希望未來的遊艇業能有更好的發展。 米芝蓮餐廳大廚主理 精心呈獻高尚奢華饗宴 餐廳總廚為傅文彪師傅,入廚超過20年,曾為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天龍軒獲得米芝蓮二級殊榮。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加入了廚師行業。麗軒,是他獨力主理的首間餐廳。由於現時的食客一般都喜歡先拍照後品嚐,因此除了講求“色、香、味”,還需要滿足視覺享受,注重食物的擺設和美感,把傳統的粵菜昇華,使菜式變得更為吸引。 傅文彪師傅特別為今次的“名人飯局”,炮製多款精美菜式,並以特別的上菜方式,務求讓每位貴賓都記著菜式的味道。菜式將會根據其味道的濃淡程度分類,並以梅花間竹的方式上菜。

為夢想而唱──澳門樂壇新星祖絲(Josie)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12-01

Text:Gaby Photo:Franky Editor:安平 有否留意巴士上媒體電視播出的音樂視頻<<全靠有你——能源>>?如果有,那麼你也曾經欣嘗過她的音樂。她,就是祖絲Josie。澳門樂壇近年發展不俗,冒起了不少本地歌手。從中學時期開始,祖絲已經奪得多個歌唱大賽的獎項。到了大學時期,雖然留學美國,但每逢暑假回澳,她都會利用這個時間,實現自己的演唱夢。 良駒遇伯樂 最感激三個人 從小對唱歌充滿熱誠的祖絲,總是夢想要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唱片。中學時期借用朋友的錄音室,借著中學畢業慶典,把錄下的歌製成唱片並印製超過一百張,送給一直支持她、鼓勵她的好朋友,以答謝她們。祖絲的第一張唱片在高中時期已經出版,並成為了她和朋友們的畢業禮物。這只是她的起步點。 即使是千里馬,也要遇到伯樂才能被挑選為皇帝御用的馬匹。對於祖絲而言,她的伯樂有三個:排長、記沙汀和羅家豪。 <<聽‧心跳>>是由排長為她寫的第一首歌,也是祖絲首支個人單曲。她在中學時的一個歌唱比賽裡認識了排長,後來成為了好友,排長更把他家裡的錄音室借給祖絲錄歌。<<聽‧心跳>>和第一張畢業唱片也是由他牽引誕生的,所以祖絲十分感激為她完成第一個夢想的排長。 記沙汀則是祖絲在美國求學的大學學長,也是一位熱愛音樂的人,對於祖絲來說,記沙汀就像周傑倫一樣,天賦異稟,酷愛音樂。祖絲與這位學長感情要好,經常去他家使用錄音室和攝影器材,豐富了大學生活之餘,也增進了兩人的友情。 現在的祖絲擁有了很多經驗和閱歷,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她的演唱生涯還未完結,還遇到了她第三位伯樂——羅家豪。家豪是全職音樂人、知名本地歌手,開設了SP Entertainment娛樂公司。他邀請祖絲和她的同事AJ加入戰團,三人合作無間,曾一起合作過不少歌曲。較早前在威尼期人舉辦的拳擊戰更邀得三人合唱主題曲<<無極限>>。隨著演出機會越來越多,祖絲的知名度也攀升到另一個階段。 祖絲感言 親情 愛情 友情 祖絲十分感恩自小有個快樂家庭,即使長大後工作,全家人也堅持每星期聚首一堂,家庭是她最大的鼓勵與動力。在2009年舉辦的迷你音樂會,全家人都拉大隊支持她,家人永遠是祖絲的避風港。祖絲的婆婆更是她的忠實粉絲,婆婆至小就疼愛她,當婆婆懂得使用微信群組後,首要任務就是要關注祖絲的所有動向,這令祖絲感到十分窩心。 2015年,除了出唱片實現目標,祖絲還將進行一件很重要的人生大事,那就是與拍拖兩年多的男友結婚,組建幸福家庭。談及男友,祖絲說與男友剛開始拍拖不久便已經認定他就是真命天子,並直言結婚後希望育有一子一女,湊成一個「好」 字。 而在音樂上,祖絲最想多謝羅家豪。無私、有義氣是祖絲對家豪的印象。家豪不介意賺少一些,寧願與朋友分享演出機會,是重情重義的好朋友。現在,家豪、AJ和祖絲三人經常一起演出,組成一支三人團隊,希望能給粉絲加深印象,他們之間的默契也越來越深。 愛唱歌=歌手?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愛唱歌是否等於要做歌星?祖絲自言是一位熱愛唱歌、酷愛音樂的人。對於她來說,唱歌是副業,工作才是正業。「因為喜愛,所以唱歌」。唱歌是愛好,當演唱成為了糊口的生計,她就不能再享受每一次的演唱,歌唱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重,甚至超越她喜愛唱歌的程度,形成一種負擔。因此,不管將來能否成為一名歌星並不重要,只要自己曾經實踐過自己的夢想,無悔無憾就已經足夠。 2014年可謂祖絲超越自己的歷史時刻,9月,他們製作了一張9人的專輯《澳門主旋律》,過程十分順利,並得到了巨大的迴響。祖絲十分享受一班人向著共同目標努力發展,“一個人成功不難,一班人成長才是最重要”是她親身領略的座右銘。 而踏入2015年,祖絲正計畫推出第一張個人專輯,歌曲內容將圍繞祖絲本人,有寫關於她和妹妹的、有情歌,以抒情為整體風格,也會嘗試推出輕快舞步的歌曲。專輯還將收錄由祖絲本人作曲的歌。問及她這次個人專輯的理想收效,她希望能夠印製500至1000張專輯,並有10,000以上的Youtube點擊率。 祖絲的偶像是容祖兒。在她眼中,容祖兒工作認真、勤力,在容祖兒的演唱生涯中也經歷過一段轉型的時期。而現在的容祖兒跳舞厲害,形象正面又有型,祖絲正是以容祖兒新形象為榜樣,在其首張個人專輯會嘗試不同的曲風及勁舞,我也希望祖絲能做到她理想的形象。 在祖絲的規劃中,2017/18年將會是她歌唱事業的顛峰,她亦正在努力地實踐夢想。大約在30歲以後,祖絲希望能從幕前轉為幕後人員,為澳門樂壇培育新一批有實力的歌手。 從祖絲的歌唱歷程來看,可能大家都認為她一直都很順利,平步青雲,然而,背後付出的努力和取捨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她之所以一直有貴人相助,相信是因為祖絲積極樂觀的心態。「做自己是最舒服的事」。祖絲不自大、不自滿,真誠又知足的性格讓她一直保持開朗,在平凡裡顯得不平凡。 敬請期待祖絲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和演出﹗ 祖絲的音樂事業歷程 2004 澳門及美國的歌唱比賽屢獲佳績2007 首支個人單曲<<聽‧心跳>>2009 曾辦四次迷你音樂會2013 憑《末藥》獲第十一屆澳廣視至愛新聽力的至愛歌曲2014 登上臺灣最大網上音樂平臺KKBOX粵語新歌榜   入選“中國好聲音-澳門站”十五強歌手   加入SP-Entertainment

為食龍少爺 從飲食分享中帶出生活真諦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11-01

Text: Tracy Lee Photo:Franky Editor by 安平 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喜歡寫博客抒發心情的人越來越多,當中專門針對飲食評論的博客也不在少數,但要做到有質素、吸引讀者一再追看卻不是易事,香港著名飲食博客「為食龍少爺」便是當中的佼佼者。這次我們有幸採訪到龍少爺,聽他分享他的飲食經驗,跟他一起「講飲講食」。 愛吃愛煮愛分享 三大妙招講飲食 甫見面,龍少爺是這樣介紹自己:「書本『五味樂緣』作者,愛吃愛煮愛分享,喜歡從食物參透人生小道理,志願用最少的文字換最大的歡樂,現於不同雜誌平台譔寫飲食文章及拍攝飲食節目。對烹飪及美味有所追求,依然相信無邊無際的飲食世界有着無限的可能。」而事實上,看看龍少爺的博客,讀者確實會不自覺地被他有趣的文字所逗笑,那裡沒有一般飲食博客華麗的辭藻描述,而是從字裡行間透露出飲食者真實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分享。 要做到有追看價值的博客,龍少爺也有他的妙招,便是真實性、資訊性以及多樣性。他打趣指:「幸好當初我開博客的時候,沒有那麼多飲食博客,所以才容易脫穎而出。」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真要做到脫穎而出,真實的文字是首要的條件,否則停留於宣傳性地樣樣稱讚美味好吃,那就沒有意思了,真實性便是龍少爺寫博客的首要宗旨。 除此之外,必要時的搜查資料也是吸引讀者的一種方式:「例如我吃一個泰國菜,叫『臭草煎蛋』,那什麽是臭草呢?我自己都不知道,那就要上網去查,分享美食之餘還要普及這些資訊,分享給讀者更多的內容,這樣的博客的可看性自然也更多,不只是流於表面而已。」 再者就是多樣性的形式表達,龍少爺在博客設置了不同欄目,如潮游世界、米芝蓮、各系菜式、龍少爺話你知、龍少爺無獎問答遊戲、龍少爺集體回憶系列等等。豐富的欄目同時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辭藻和表達方式,這樣大大提高讀者閱讀的趣味。真實、資訊與多樣這三大妙招體現出博主的用心,亦難怪在芸芸博客中,「為食龍少爺」網頁設計雖不是裝飾華麗,卻擁有眾多忠實的粉絲。 三大兼職:寫blog 寫書 做主持 其實寫blog並非龍少爺的正職,他與普通的年輕人一樣是朝十晚六的上班族,但他「為食」的性格讓他不滿足於他的本業,寫blog之餘還為不少雜誌寫專欄,更出版了《五味樂緣》一書,以飲食訪談的形式訪問了四十位藝人,如司徒法正、梁文韜、肥媽、蝦頭、黃美琪等等。在體驗食物的甜、酸、苦、辣、鹹的同時也分享他們人生中的五味,而此書的一半收益還捐贈「心晴行動慈善基金」作慈善用途,真正是契合書中「分享」的主題。當問到為何要出書時,龍少爺用了一個有趣又貼切的比喻:「正如香港每一個歌手都希望到紅館開一次演唱會一樣,而我喜歡用文字記錄飲食,所以也希望出一本書作為對自己的紀念。」 《五味樂緣》出版的同時,龍少爺也把訪談的過程拍成短片放於網上。除此之外,他也曾於一些網上電台做主持,或許就是這些經驗,讓他對主持越來越感興趣,開始接觸主持的範疇。現在,龍少爺在香港NOW TV的飲食節目「食GUIDE」擔任主持,成為他的一項新「兼職」。 這三份兼職加上他的正職,讓他每天的時間被填得滿滿的,但是龍少爺並不覺得辛苦,認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生活才充滿快樂。說到主持和寫書兩者他更喜歡哪一樣,龍少爺也很官方的說了句:「兩樣都很喜歡!」但從字裡行間還是可以感覺到龍少爺還是更喜歡執筆寫文的天馬行空,因為可以盡情發揮,沒有任何約束,所有東西皆是百分百原創,這不同於主導性較少的主持,因此龍少爺也說:「如果日後有機會做全職主持,我也一定不會放棄我的文字!」 健康飲食是宗旨 法國意大利菜為最愛 不論是飲食blogger還是飲食主持人,都免不了「大吃大喝」,龍少爺打趣說自從做了飲食blogger,體重直線上升。但這當然是玩笑話,因為從他的身型還保持得那麼好可知,他還是有其調節秘訣的,便是「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是這位飲食達人給自己訂的宗旨,因為作為飲食評論人,不論食物味道好壞,皆必須要嘗試才能達致舌頭的千錘百煉,因此「健康飲食」變得非常重要。要學會掌握自己每餐蔬菜與肉類吸收的比例,縱使美食當前,也必須控制肉類的份量,例如一碗菜配一個拳頭大小的肉就是恰好。 在吃得開懷的同時,也要做到健康飲食,如果午餐吃得過量,那晚餐就應當減量,如果整天吃得太多,那就必須配以運動消耗多餘的卡路里,這看似簡單的做法,其實就是健康飲食的開始。 對於飲食blogger來說,龍少爺總會嘗試到不同的菜系,但被問到最喜歡的菜式,除了有家鄉味道的上海菜外,外國菜系中他毫不猶疑選擇了法國菜和意大利菜。曾有兩年時間龍少爺在機緣巧合下去到法國學習法國菜,一次是在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而另一次則是在巴黎向當地一位老婆婆學習,或許就是這兩次特別的經驗讓龍少與法國菜結下不解之緣,因此特別的喜歡。而相對於法國菜的繁複和拘謹,意大利菜的輕鬆以及美味,並且又不太肥膩,亦很得龍少爺歡心,加上他也有自己下廚的習慣,將來還計劃學正統的西餐,相信日後在「為食龍少爺」博客上可以看到更多龍少爺親自下廚的照片。

楓葉。茶骨。禪心 江蘇常熟賞味之旅

走遍世界
鳳凰天空・2015-10-15

Text:Suzuki Cheng Photo:Mickey Lo 特別鳴謝:江蘇省常熟市旅遊局 俗話有云“不來不熟,常來就熟”這亦是到達常熟後第一句聽到的話,亦是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常熟,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若不是實地來到常熟,就不知道中國原來有如此美麗、充滿詩意的地方! 秋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氣溫不冷不熱,是外遊的最佳季節,原來亦是到常熟的最好時間!何解?因為十一月的常熟漫山紅色的楓葉,十分浪漫!另外十到十一月亦是賞蟹的最住季節,正所謂”秋風起,大閘蟹好肥!”來吧,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既浪漫又令人食指大動的“花園城市”! 虞山國家森林公園 沉醉在紅色的楓海中 第一站我們來到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沙家浜畔、陽澄湖邊。其東南端伸入常熟市,西南方與尚湖相依,湖光山色,相映生輝,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的美稱。現為國家AAAAA景區,素有“江南明珠、虞山福地”的美譽,成為聞名遐邇的江南旅遊勝地。 公園內擁有森林面積為126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6%,森林景觀秀麗幽奇,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9科309種植物,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科研價值。虞山的四季是花的海洋、綠的天堂、美的仙境。仲春,桃李吐豔,梅梨爭春,紅如流雲,白如飛雪;盛夏,喬木蓊郁,灌木青翠,野藤繚繞,苔蘚低伏;深秋,桂花香飄,楓香烏桕,緋紅點點,五彩繽紛;隆冬,青松翠柏,傲霜而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我們這次主要去虞山山上的部分,可以選擇從興福寺旁索道上山,也可從言子墓、興福寺、虞山南路等處登山,沿途有維摩山莊、丹桂園、劍門、藏海寺等景點,秋天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有漫山遍野紅色的楓葉,沉醉在紅色的楓海中,女性朋友們,相機手機一定要充足電哦 ! 虞山尚湖 古裝劇的仙景 第二站我們來到虞山尚湖,來到尚湖,真的忍不住大叫 “好美哦,我是身處古裝劇的仙景嗎? ”難怪姜太公要在尚湖垂釣!何解會提起姜太公?因為相傳因商末承相姜太公在尚湖垂釣而得名! 尚湖與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為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拂水長堤橫臥湖中,荷香洲、釣魚渚、鳴禽洲、桃花島等七個洲島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尤其是浮水山莊,不僅風景好,而且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不愧是虞山偉大愛情故事主人翁柳如是和錢謙益曾經待過的好地方。 另外,尚湖有兩個以池杉為主體的人工濕地林、沿湖堤岸人工林和以狐尾藻、苦草、眼子菜等為主體的沼澤濕地,成為越冬鳥類主要的棲息地。尚湖水域面積達到800公頃,湖面與十裡虞山山水相映,青山、綠洲、碧水、藍天構成一幅立體山水畫卷。尚湖灣湖水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由於生態環境優美,湖中鳥禽已達63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中華秋沙鴨、黑鸛、白鸛、天鵝、鴛鴦等,成為鳥禽樂園。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每至冬季,在青山碧水間,群群飛禽振翅擊浪,再現“獵獵葭蘆老,飛飛鴻雁多”的可人意境。 最好的欣賞尚湖方式,當然是坐傳統竹筏,一邊坐傳統竹筏,一邊欣類風景,一邊聽划竹筏的大娘唱著山歌,如果此時來杯熱茶,就是完美!下船的時候,大娘緊握住我們的手,依依不捨的向我們道別,叮囑我們要常來尚湖 ! 常熟興福寺 來一碗一生幸福的面 來到常熟,最大的感受是這里的人都好喜歡喝茶,喝茶文化十分普及。何出此言,開估之前要向大家介紹令人吃了會一生幸福的早餐 ! 第三站來到興福寺,先不介紹興福寺,現在要為大家介紹吃了會一生幸福的早餐,就是位於興福寺旁的面館,由於面食在常熟是主要糧食,而大名鼎鼎的野蕈面就是那碗吃了會一生幸福的面,野蕈是一種野生菌類,外形像平菇,但是是脆脆的,面的口味有一點像奧竈面,配上一柸熱茶,體驗佛法素食。 常熟興福寺位於城北虞山之麓,創自南齊,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為寺,名“大慈寺”。相傳唐貞觀年間,有黑白二龍交勇,衝逆成溪,遂成破澗,故又名“破山寺”。興福寺周圍沒有通常名寺常出現的蜂擁的賣香人,也沒有密集的各色佛具用品店,只有遍布在周邊樹林竹林中的大小茶園。地域不算很大,但是非常清幽、非常禪意的感覺!沒有通常寺廟那種被錢幣和商業味道彌漫的感覺!真是難得! 劍門 相傳是吳王夫差試劍之處 第四站我們來到劍門,劍門位於虞山西部,相傳是吳王夫差試劍之處 ; 崖上石壁裂成兩半,相傳是吳王夫差試劍時一劍把石壁劈開兩邊。進入劍門,石壁間有一山洞,穿洞而上,可達山頂,頂上有大塊奇石,名“三沓石”,上部像船,中部像甕,下部像幾,半露崖外,欲墜不墜。“劍門奇石”也是“虞山十八景”之一。崖上刻著清朝康熙帝寫的“煙嵐高曠”四個大字。劍門附近有拂水岩、拂水雙橋、明末民族英雄瞿式呂墓、藏海寺、報國院、劍閣等名勝古蹟。 方塔園 欣賞古城360度無敵美景 第五站我們來到方塔園,如果您想觀看虞山古城區的360度無敵美景,就一定要來到方塔園。方塔園位於常熟古城區東,方塔園主景點是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寶塔,俗名方塔。而方塔是古城區最高的建築物。從平地到塔頂總高67.14米。行木梯可登上頂層,一覽虞山古城,美景盡收眼底。方塔雖建於宋代,但仍然沿用唐代方形樓閣式木塔的形制。塔為四面九層盔形頂,磚木結構,逐層遞收,立面的輪廓吳拋物線狀。面闊三間,明間設門洞,底層為拱圈形,其餘均為壺狀、每層平座深0.9至1.1米不等,簷口用擎柱支撐,每邊設幾何形欄桿三扇,曲線柔和流暢。塔心柱從第七層樓面起直貫塔頂,用圓形硬木三接而成,直徑最粗達0.6米,總長32.44米。 在方塔的西側,有一個必到的景區,就是長廊,長廊以仿古形式與方塔等古建築互相協調,長廊隨土丘高低而自然起伏,在長廊中可一覽無遺地觀賞方塔全貌和水榭湖景。是拍照的絕佳地點!方塔園的古文化風景,不單單吸引訪古覓幽的遊人,還吸引了許多拍攝歷史題材的影視工作者,《西廂記》、《牡丹亭》、《竇娥冤》、《聊齋》、《封神榜》、《濟公》、《楊乃武與小白菜》、《祝枝山傳奇》等多部影視劇都曾在園中取景。 常熟沙家浜,打造的大型實景劇 第六站我們來到常熟沙家浜風景區,它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為國家AAAA旅遊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 近年來景區日趨完善,水面蘆葦蕩從最初的150畝增加到現在的2200畝,湖蕩中菱荷相間,蘆葦密佈,古色古香的畫舫載著遊客穿行在蘆葦迷宮中,尋覓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蘆葦蕩的故事;岸上有按抗日戰爭時期建造的江南小村莊、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館、新四軍活動舊址等。北擴後建成濕地生態保護區,與蘆葦蕩風景區連成一片,使之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保護和旅遊觀光勝地之一。 湖光山色、蘆葦低雁,更有菊黃蟹肥。每逢國慶和中秋節期間,沙家浜以它特有的革命歷史傳奇、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和民俗文化,吸引著海內外各地的遊客。 來到此站讓喜歡看演出的我完全不想離開,景區全力打造的大型實景劇《讓子彈飛》、《蘆蕩烽火》相繼上演,該劇運用現代高科技特效手段,演繹沙家浜的傳奇故事,運用詼諧、幽默的表演手法,講述軍民緊密配合,共同抗擊日頑的英勇鬥爭故事。實景劇、京劇表演、石灣山歌等眾多演藝節目現已成為沙家浜又一大特色品牌。 陽澄湖 品賞美味大閘蟹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期待已久的陽澄湖,來到常熟怎可以不品嚐馳名中外的陽澄湖大閘蟹,在介紹陽澄湖之前,聽過當地蟹販的指點下,讓我裝一回專家,教大家怎樣分辨靚的大閘蟹!靚的大閘蟹有四大特徵,分別是「青背、白肚、黃毛、金爪」,陽澄湖的蟹殼呈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由於長期生長在湖底,貼泥的肚臍經過長期與砂石磨擦,肚臍晶瑩潔白,沒有黑色斑點;蟹腿毛長顯黃色,根根挺拔;蟹爪為金黃色,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為什麼品賞大閘蟹要選擇陽澄湖出品的?由於陽澄湖是海水與淡水在長江交匯所遇到的第一個湖泊,水位常年穩定在2米左右,地形複雜、光照充足,湖內有着豐富的生物品種,湖邊則是遍地稻穀,水草豐富、螺蛆更肥,獨特的地理條件為大閘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而10月正值秋風起的季節,亦正值大閘蟹的交配季節,所以10月的大閘蟹是最肥美的!這次我們更有幸出湖一看大閘蟹爬上湖面的難得一刻 ! 購買正宗陽澄湖大閘蟹冷智識! 由於陽澄湖大閘蟹價格遠高於其他同類品種,所以在中國市場上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的現象。而陽澄湖大閘蟹年產量只有2000噸左右,產量只佔江蘇省大閘蟹養殖產量的0.7%,有見及此,蘇州市成立了「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協會主要職能是確保陽澄湖大閘蟹產品質量,為了防止其他產地的大閘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將每隻陽澄湖大閘蟹佩戴了「防偽戒指」,大家就能通過防偽熱線進行查詢,如買到冒牌貨,更加可以進行投訴。 旅程後總該回到現實世界了,經過四天的常熟之行,讓我對遊常熟有了新的體會,總括來說,常熟市內地方整潔,空氣清新,當地人熱情有禮,交通十分方便 !充份體現第一天來到常熟第一句聽到的話“不來不熟,常來就熟”。而常熟帶給我的味道,不僅是它毗鄰陽澄湖,品嚐到的食物鮮味,更是整個城市帶給我的濃濃人情味,我真的會常來常熟哦 !

被譽四大廚子 呂兆祺:堅忍耐煩 打出一片天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10-01

掌管濠璟酒店麗景軒廚房的行政總廚呂兆祺是法國廚皇會優異五星級會員,更是世界中餐名廚國際交流協會的理事,他在餐飲界打滾幾十年,被譽為澳門飲食界「四大廚子」。 為了興趣堅定不移 呂兆祺十五歲跟父親到葡京的酒樓做暑期工,初入茅廬的他被酒樓大廚房的運作模式所驚嚇,覺得廚房裡像一支足球隊,有高協調的團隊合作精神,讓一直以為「君子遠庖廚」、「廚房是女性天下」的他,感到男人也可以很融入這裡工作,便開始對廚房產生興趣。 為了這興趣,轉眼幾十年也未曾有過放棄的念頭,有的只是怎樣學好這門手藝的決心。不怕苦、紮實地把基本功學好,如炒爐、刀功等全面的學習。多年來忍著淚水,辛苦地、默默地塞進肚子裡,從不厭煩、從不埋怨,他確信總有出頭的一天。 只不過是短短的兩星期,是什麼魔力讓一個年輕小夥計如此堅持,不畏艱辛立志成為一名廚師?靠的又是甚麼?當然只有鍾情的執著,才可以支撐自已走更遠。虛心學習每個招式的流程,一步步從學徒成長到名廚。呂兆祺感嘆:「想不被淘汰,只有做到老,學到老。行政總廚不是一個終點,只有不斷的學習,見識更多的新事物,注入新元素,融匯貫通,推陳出新,才可以迄立不倒。」 時代變遷 細說當時 說起當年學廚,呂兆祺指,當時廚房裏的每個人都很勤奮,連學徒也對每一個工序都十分熟悉,只是能碰灶頭的機會少之又少。基本上每個崗位上都有人,而且廚房內無時無刻都像在比賽一樣,爭分奪妙。學徒要想親身試一下當大廚的滋味,只有在晚上下班了,才能偷偷的試著炒一下,練一下基本功,就這樣越練越起勁,越來越用心,對這行業也越來越感興趣。 相比之下,現今的行業環境已經大有不同,大廚對學徒是一步一步的教學,人性化的管理。由於澳門人資短缺,再加上願意入行的人越來越少,在管理上確實要花很多功夫,絕對不能施加過多的壓力更不能硬碰硬。呂兆祺笑指,現在的學徒真的幸福很多,比起當年師傅對學徒兇悍嚴懲的教學方式,現在可謂特別優待、溫柔百倍。 的確,現在澳門從事飲食行業的本地人越來越少,尤其廚房內的崗位,從前的人是排著隊等待入廚的機會,如今卻人手不足,沒人願意做。呂兆祺感慨:「這個行業不容易。」走進廚房,面對酷熱,整天下來手腳沒有一處乾爽,而且經常會遭到挨駡,在薪水不高的情況下,現在還有澳門人會進來嗎?只能靠聘請外勞來填補空缺,大部份勞工都比較刻苦耐勞,對工作用心、珍惜。呂兆祺看著他們,想起以前刻苦練習的自己,便更用心去教導他們,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從炒爐、砧板功夫到雕功,毫無保留地一一傳授,看到他們的努力,逐步成長,令人鼓舞。漸漸地呂兆祺起了帶他們出外比賽的念頭,因為獎項也證明瞭他們的勤勞肯定與實力的提升。 不斷的變化 用心傳承 澳門是一個多元化的地方,呂兆祺認為最能代表澳門的是人們常掛在嘴裡的葡國菜。不用千里迢迢的跑去葡國,也可以嘗試到它的風味。只是現在澳門的葡國菜分了兩個派別,一種是由葡國人主理的正宗傳統的葡國菜,另一種是經過迎合澳門人口味而改良的新式葡國菜,例如紅豆燘豬手,同樣是葡國菜,但味道卻不一樣,被改良的變得更符合廣東人的口味,他覺得新式的葡國菜更能代表澳門。 由於澳門鄰近廣東省,粵菜同樣是澳門人比較熟悉的菜系,不同的是粵菜工序更繁複,製作時間更長,因此部分烹調的技巧已逐漸失傳。皆因現時人們什麼也講求快速的時代,火鍋、快炒,不斷迎合現今人們的要求。這意味著舊派菜式就會從此消失嗎?呂兆祺說,即使新派菜式不斷佔領飲食界,但還是會有人專程去學習舊派菜式,有的人鍾情傳統,有的人運用新的烹飪手法,相信鍾情的東西,永遠是有人欣賞。傳承老一輩的功夫,跟流失的速度競賽,現在只能靠一批新力軍,把傳統的功力、火侯傳承下去。 生命大部份時間給廚房 一個廚師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所有東西在開火之前都要安排好,計算過所需的時間,更需要「捨」得。呂兆祺坦言自從入了這行,很多活動如打麻雀、旅遊、見老友等也只能放棄,剩餘的時間寫專欄的稿子或是照顧家人。幸好得到另一半的體諒,從當初在一起到現在,也明白做廚房的工作就是這樣,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廚房就像他另一個家,生命大部份的時間也給了它。也許沒有家人堅定的愛,沒有無私的包容,也就沒有現在的他。 宣揚澳門中西飲食文化 數十年的廚師生涯,呂兆祺參加了不少大型的菜式展示交流活動,曾代表澳門飲食商會,參加馬來西亞“烹爐大觀”展示創新菜式獲得金牌獎。帶著製作團隊,把澳門中西合壁的飲食推廣出去,也同時邀請對方交流當地的飲食文化,以提升自己的多方面思維。雖然現在的他已是廚師行業裏的佼佼者,但仍要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別人都以為廚師是一個不用進修的行業,事實上廚師除了辛苦之外,還要不斷的改良菜式,才能迎合各方食客。 香公砵仔焗魚雲 梅汁車厘茄 細看事情 用心處理 流線型的廚房,各自站好自己的崗位,要帶領整個團隊,只有用德去讓他們服從。不能徧私,要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更要關懷他們,能夠做到的就配合他們,用人性的方式,把事情軟化,各方面處理好,其實廚師也不是一個輕鬆的行業。細看每個工序,選材不得馬虎,採用信譽的供應商,要求一分錢一分貨,最重要的是食材新鮮。沒有好的材料,味道也會改變,精挑細選,不能有一絲的劣質。 近年來食品上相繼傳出問題,廚師不是萬能,也只能小心謹慎的選取,剩下的只能相信有品質的牌子,相信他們的道德良心,並細心的選取,盡量避免採用不良食品。 成功的廚房,一定要有一群合拍子的夥伴,一個人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一環扣一環,當中最需要的就是團隊精神。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能力,以細心、專業的態度對待工作,抱著這個觀念,這就是呂兆祺總廚。

梁錫雄:食材是原則 文字是傳承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09-17

Text:Tracy Lee Photo:Franky Editor:安平 澳門美食一直是吸引旅客來澳的主要原因之一,餐飲行業的昌盛當然少不了一眾澳門名廚的功勞。身為四大名廚之一,曾任澳門多間五星級酒店廚師,現經營連勝風行連鎖餐廳及管理氹仔海洋會所餐廳的梁錫雄,可謂飲食界的「文武雙全」,他不僅炒得一手好菜,還喜歡射擊、攝影、釣魚。除此之外還很喜歡執筆寫文,但他最熱愛的始終是他已從事四十多年的廚師工作。 廚師受尊重 學廚被人欺 人稱雄哥的梁錫雄入廚41年,被稱為「澳門資深飲食從業員」。今時今日在飲食界「梁錫雄」的名字可謂人人知曉,絕對是受人尊重的廚師。但在四十年前,梁錫雄也只是一個受人欺負的小學徒。 梁錫雄開始學廚時只是一個中學生,學廚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當時的年代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在70年代仍是澳葡政府管制的澳門,並沒有太多行業可供選擇,而廚師這個行業因為二戰期間上海、廣州的淪陷在澳門變得受歡迎起來。當時很多內地人帶著家廚走難到澳門,這些廚師的到來令到澳門的餐飲業豐富起來,加上當時福隆新街紅燈區的背景,高昂的消費帶動飲食業的發展,也因此,這個行業在澳門變得受尊重,這也是梁錫雄選擇廚師的另一個原因。 廚師是受人尊重的職業,不過學徒不是。對於當時只有十多歲的梁錫雄來說,要應對廚房裡面複雜的人事關係很是困難,而在體能上,當時仍較瘦弱的他往往要扛米或搬運其他重物,可謂相當吃力,加上當時他工作的地方是澳門皇宮娛樂場的西餐廳。船上的門檻比較高,屢次扛米時反被米袋拖倒在底,而師兄弟們只會在旁邊嘲笑而非伸出援手。有時候師兄犯錯,也習慣性說:「是雄仔做的!」雖然現在梁錫雄談起那些往事只是當笑話來說,但其實箇中苦況,只有他自己能體會。 儘管受盡欺辱,梁錫雄還是很用心學廚,與師傅們也結緣,師傅們都很用心教導他,所以無論環境多麼艱辛,也一直沒有想過放棄,甚至有一段時間走出廚房,去了東亞大學(澳門大學的前身)進修「酒店飲食事務」課程,學習在廚房裡面所接觸不到的理論性知識,增值自己。或許就是因為這一份韌勁,令梁錫雄不只在西餐廳受到師傅們的賞識,還得到中餐廳師傅的欣賞,把他挖掘到中餐廳,從此梁錫雄與中餐結下不解之緣。 透徹了解食材 是原則 也是堅持 不知不覺梁錫雄在澳門中餐飲食業打滾四十多年,直到今天依然很享受廚師的工作,多年的經驗讓他對飲食有很深的研究,但說到作為廚師最大的堅持和原則是什麽,他毫不猶豫地指:「對我來說食材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充分了解食材!」 爲了了解食材,梁錫雄下了很多功夫,因為他堅信在充斥著各地食材的澳門,不充分了解食材就無法煮出好的菜式。例如爲了了解蝦,梁錫雄會去漁船親自觀察,透過肉眼判斷哪些蝦是白天撈的,哪些是晚上撈的,甚至是月光下撈的蝦,也能夠判斷出來。因為蝦這動物別看它只有小小個子,但在不同時段打撈的肉質會變得不一樣,而月光下撈的蝦最為爽口。僅僅是蝦已經有如此多的學問,更何況其他食材。就算是魚類,淡水魚和鹹水魚的區別也蘊含更多的學問,正如梁錫雄自己所說:「我不能用我當天學到的本領去做好現在的菜式,因為今天的食物種類更多了,很多食物對於我們來說仍是新事物,我們仍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才能做出好菜。」 因此,梁錫雄對自家餐廳的出品自然十分嚴格,不時親自對食材進行檢測。不同的食材採用不同的檢測方法,例如麵條,就用火機燒一燒看看有沒有塑膠味,海鮮的話就有專門的試紙測試酸鹼度,還有一些比較難購買的試劑,如蛋白質試劑,如果短時間內檢測到蛋白質指數突然飆升,那麼這個食物肯定有問題。梁錫雄說:「現在太多不發商人,食材中的化學元素太多,所以在選購食材上仍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不把工作當壓力 用文字傳遞飲食文化 對於梁錫雄來說,多年的廚師工作並不會令他覺得厭倦,更不會是壓力,反而仍然很享受他的工作。梁錫雄習慣五點多便起床,然後回到連勝風行餐廳吃早餐,和店裡的員工聊天,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接著再到街市看看購買食材,就算放個假去旅行,也一定會到當地的街市遊覽一番,這些似乎已經成為他的「職業病」,同時也是他享受工作最好的體現,因為他愛飲食、愛廚師這個職業。 除了廚師的工作,愛飲食的他還選擇用文字來傳承他的經驗。每個星期一翻開《澳門日報》,在「識時識食」的欄目可以看到梁錫雄的飲食文章,不同於其他飲食文章,在介紹菜式之餘,梁錫雄還會談談他對時政、民生、文化等等的看法。沒想到平時用慣鍋鏟的他,執起筆來也是一名文人雅士,不過梁錫雄卻笑談這是壓力也是動力:「因為你每一個星期要出一個菜式,而且不能重複,所以有時候就會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懷舊菜式,這也是一種動力吧!」 由於寫專欄的緣故,梁錫雄偶爾也會寫一些煲湯的學問,有藥性的食材,沒想到文章竟吸引一些中醫的讚賞,特意到海洋會所餐廳找梁錫雄交流,還邀請他加入中醫藥學會。不僅如此,在澳門迴歸十週年的時候,澳門政府在出叢書系列時,飲食系列《澳門飲食業今昔》就第一時間找梁錫雄來撰寫。梁錫雄也感歎:「在這個過程其實收穫到很多東西。」 「廚師係好嘢來噶!」 對廚師的熱愛,對飲食的熱愛,讓梁錫雄對現在澳門廚師界缺少新人入行的情況感到無奈,問及他對現在年輕人有何勸喻,他第一句就說:「廚師係好嘢來噶!」的確,正如他所言,廚師其實也是一名藝術家,他甚至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藝術家能夠同時創造「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哪怕是一名舞臺表演者也難以做到同時提供五種感受給觀眾。 在今天的澳門,賭業的興旺導致很多人寧願選擇做荷官,也不願意到廚房學習廚藝,因為他們認為賭場的收入更高,也不用在廚房又臟又累的地方工作。不過梁錫雄就有他不同的看法:「其實現在廚師的收入是頗豐厚的,過百萬年薪的廚師不在少數。以前學廚需要以十年來算,但現在學廚即使只學了幾年,只要有天分,有個人特色,能夠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一樣可以做到名成利就,而且現在廚師的形象也是十分討好的,正所謂廚師七件頭:廚師帽、廚師服、領帶、褲子、鞋子、圍裙、廚師巾,廚師也可以很帥氣!」事實上,做任何工作都會有辛苦的時候,但只要你願意堅持,一定會有收穫的一天,廚師不僅為大家帶來精緻又美味的美食,同時也為大家傳承著飲食的歷史文化,梁錫雄就很好的榜樣。

梁奀:峰迴路轉 精彩人生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09-01

Text:Iris Photo:Franky Editor:安平 古有江南四大才子,今有澳門四大廚子。梁奀是澳門首屈一指的大廚。現任飲食工會會長、澳門工聯總會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主任、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會員、法國廚皇會榮譽會長、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式烹調師考評員等。是什麼讓他走上學廚之路,又是什麼讓他載譽而歸,就讓我們聽他娓娓道來。 從外賣說起 家境清貧,剛小學畢業的梁奀為了生計,來到一間鑄造廠工作了兩個月。當時一個師傅對他說:「做這個行業沒有前途。」聽完這番話,他結束了「倒模」的工作。後來經介紹到了華記飯店當送外賣員。人生數十載,送外賣的經歷,可以說是梁奀走進廚房的第一步。 從華記走到新橋區的南記,從一、兩道菜到一整桌酒菜。叫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如何搬得動?「誰叫你窮?」梁奀心想,只好硬撐下去。頂著少說也有八、九斤重的木托盆。雖然過程真的很痛苦,但眼淚只能往心流。從一個托盆,兩道菜,三道菜到九道菜,托不起,還是要繼續。抓著木盆,雙手一前一後的保持平衡,頭頂、腰腳的力度不能馬虎,頂著托盆,上樓梯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有一個晚上,梁奀頂著一席菜要送到某個地方,那棟樓樓層很矮,前面過了,後面卻被卡住,於是連人帶菜滾到樓下,掉了滿地名貴的飯菜。當時年紀小小的他嚇得坐在路邊不敢回去,怕被老闆責備。心想著薪水只有二、三十塊,怎麼賠得起。剛好同事經過,問了梁奀因由,好心的同事陪他一起回去,幸好老闆一句責罵也沒有。只是溫柔的說了句:「倒了,就立刻回來說,再做一份送過去,免得客人久得。」 老闆的一句話讓梁奀在這個行業看到了人情味,看到了前景無限。每天看著廚房人來人往,他做完工作後就會進到廚房,默默地幫忙,漸漸地由小學徒做到大師兄,然後到不同的酒樓學習、磨練。終於由三廚、二廚,最後升到大廚位置。還在福臨門的他,被文華東方酒店,獨特的裝璜吸引著,幻想總有一天在這工作。沒想到真的如願以償,就這樣一做十幾年。 細說難忘事 幾十年的廚房生活,難忘的事在心頭一頁頁記下來。現在回想都過去了,辛苦當中,也是一種回憶的甘甜。嚴冬穿著拖鞋送外賣,自己沒有察覺鞋子原來不合適。一整天下來,腳踝乾燥裂開,痛到不行,只能強忍著。頭上的印記是當年頭頂木盆留下不滅的痕跡。還有廚房裡的味道,到現在也難以忘懷。 梁奀憶述,在南記送外賣的時候,常被老闆叫去抽乾污水漕的污水,黑黑的水,發出陣陣的惡臭,不想做卻不得不從。忍著味道,一點一點的抽出來。去到一些有電梯的酒店,想要搭電梯,卻總是因為衣著寒酸而被管理員喝止。對從來沒有搭過電梯的他,總幻想當中的感覺。當鼓起勇敢走進去,卻被操作電梯的人攔下,最後只能走樓梯上去,可憐的他被欺負了也只能忍著淚水往上走。 還有一次在皇宮飯店,當時負責拿材料給師傅煮,那晚要做一個五蛇羹,備了很多種的材料,有蛇肉、雞絲、荀絲和菇絲。完成後,以為所有材料已經給了師傅,結果下班後打開冰箱,發現還有蛇肉在,當下感到闖大禍了,很怕師傅知道,幸好最後也沒有被發現,只是嚇到內衣都濕了,真是捏一把冷汗。 權威的地位vs現時的新改變 一道美食可以千變萬化,有潛質的學廚在學到一道菜的煮法後,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想法變化出新的菜式,梁奀自學廚以來便喜歡鑽研新菜式,可是當年的他只是小小學徒,想要把師傅的菜式改配方,那是不可能的事。在那個年代,師傅對於徒弟來說地位是非常高的,也是很有權威的,師傅說怎樣就得怎樣,不可以改變他的東西。不管怎樣,梁奀亦十分感激傳授過廚藝給他的師傅們,讓他的實力一步步地增加。他感嘆現在廚師這個行業的難處,亦期望政府幫忙推廣,吸引更多的人入行。他深信,再辛苦的行業,也有讓人撐下去的理由。 若非親身體驗,很難知道這個行業當中的辛酸,我們只看到廚師們掛著很多獎牌,一雙巧手炮製出各式各樣的佳餚。梁奀說,試過切到手,又經常被有理無理的責罵,感到委屈無處訴,被別人欺負只能啞忍……..只是現在回想被師傅罵,明白其實他也是希望自己做好。 從一個小徒弟、廚師到現在擔任行政總廚,梁奀坦言,當處於總廚的位置,不再單是埋頭苦幹做好每一道菜就行,而是要從計算到管理都要一一學習,還要監控和協調整個廚房的運作,確保食品質素、安全和衛生,以及人員的安排和管理等,這對於一個「粗人」來講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廚房是一個會讓人容易暴躁的地方,而在星級酒店工作,不可以講髒話或粗俗的言語,強調修養,尤其是要面向外界的行政總廚,良好的形象十分重要。梁奀笑指,這或許就是在這工作的好處,讓他這個「粗人」也可以變得斯文。 對家人多年的歉意 提起家人,梁奀心裡有很多抱歉,娓娓道出道出做他的家人的苦況。忙碌和長時間的工作讓他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孩子小時候常被問:「爸爸是一個大廚師,是不是常吃到美味的菜式?」答案是否定的。梁奀一天十四個小時都待在工作的廚房,回到家,家人都已經休息了,到他起床的時候,孩子也都上學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形成了一條鴻溝。有時家人難免會有幾句的抱怨,他也只能默默的承受,畢竟是自己沒有好好的照顧他們。 真誠的對待 有心就會好 客人滿足的離開,可以說是每個廚師最想看到的。一個微笑,一個高舉的拇指,帶給他們前進的動力。由廚師走到行政總廚,受人尊重,就算不會管理與會計,還是有人願意去教。曾經聽了江太史孫女江獻珠的講座,當中有幾句一直銘記於心:做廚師的最重要兩個字「用心」,做任何事都一樣,有心就會好。一定要對得起客人,第一食材要好,第二技術要好,才能端到飯桌上。本著「誠」這個字,強調人的內心修養,不欺騙別人。廚德,政德,才到藝德,梁奀秉承這個觀念,走過他廚房人生的數十年。

金牌廚師蘇偉良:天賦酬勤 成就烹飪的藝術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08-15

Text: Tracy Lee Photo:鄧鋒 Editor:安平 有人說:人生不斷奮鬥的過程,需要勤勞勇敢。不存在沒有熱情的智慧,也不存在沒有智慧的熱情,如果沒有勤奮,也不存在熱情和才能的結合。在澳門廚師芸芸中,能夠成為領頭者之一的蘇偉良,其烹飪之路正正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天賦是成功的開始,但更重要是勤勞的耕耘,正所謂天賦酬勤,蘇偉良用他的汗水與付出,跟那顆始終如一的烹飪心,成就出烹飪的藝術。 寧從外賣仔做起 也不願子承父業 出生於1955年的蘇偉良,從十一歲學廚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他的烹飪生涯是從不起眼的「外賣仔」說起。 蘇偉良的父親在當時的澳門是印刷業的第一把交椅,家裡經濟環境也不算差,但奈何兄弟姐妹眾多,學費的壓力仍是家裡的負擔,因此只有8歲的蘇偉良就開始跟著父親去印刷廠打工,每天日出前就起床去折疊印刷好的報紙,還要清洗油桶,辛苦自然不在話下。 雖做印刷業很辛苦,但學廚又何嘗輕鬆,蘇偉良對父親的印刷業不感興趣,沒有子承父業,寧願到餐廳打工。蘇偉良剛開始給客人送外賣、做清潔、打掃衛生等等。至今他仍難忘當時送外賣的情景:「那時候去送外賣極為辛苦,因為不僅僅是送菜,盛菜的用具甚至桌子、椅子都要給客人送去。如果有人叫外賣,我們在中午先把桌椅送到客人家,下午再把飯菜送過去,等到晚上十點客人大約吃完了,再把桌椅餐具一一搬回來。當時沒有電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兩三個人去完成。」 在沒有電梯的店裡,托著厚木托盤裝著的一盆盆魚翅,由樓下爬上樓,兩個人負責五六張桌子,就是這樣來來回回地跑。 直到27歲,蘇偉良才被介紹到喜萬年酒樓發展,他的烹飪之路真正開始。「來到喜萬年酒樓,我才感受到了烹飪的樂趣。看著掌勺的大師傅,我便下定決心要做到他這個位置。」回憶起當初入行的情景,儘管辛苦,但蘇偉良仍笑著地如是說。 原來飲食不是為兩餐 烹飪其實是藝術 在喜萬年酒樓,蘇偉良一直謙遜好學、認真地向每一位廚師學習,終日鍛煉自己。經過長期的磨練,蘇偉良不僅廚藝長進,而且還積累了大量寶貴的餐飲業經驗,憑著自己的勤勞、真誠與智慧,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贊許。並成為「白案」 第三代師傅。期後他在朋友的餐廳兼任主廚和推廣及行政,一年後,又被好世界酒樓聘請做主廚。在那裡,蘇偉良將自己多年來的餐飲業經營的經驗發揮出來,烹飪技術也不斷提高。最後蘇偉良又回到喜萬年酒樓擔任副總經理兼行政總廚。直到2014年初,因回力場改建,喜萬年無奈結業離場,蘇偉良隨即被邀請到澳門凱旋門凱旋軒繼續他的廚師事業。 回想一路走過的烹飪之路,蘇偉良笑言一開始學廚只「為兩餐」,但隨著廚藝的造詣越來越高,發覺烹飪也是一門藝術。「做久了就會發現原來飲食不只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不同的客人會有不同要求,不能總是那些菜式,要不斷研究新的菜式,不斷改良。廚藝上的學問是無止境的。由以前到現在,經過由溫飽到學習,現在除了工作外,還有社會責任,要把粵菜的文化特色傳承下去,教育下一代。」 的確,現在蘇偉良是所有人公認的「金牌廚師」,他烹飪出的菜已成為藝術,他對新派粵菜有深刻的領悟,把粵菜清而不淡、鮮而不生、滑嫩爽口、油而不膩的風味特色,通過一款款菜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只是美味,賣相上也是一種藝術。2003年在第四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上獲得熱菜金獎的「蓮蓮好景之五彩仙子賞香蓮」就以其色香味全的特點得到大家讚賞。 獲獎無數 不及一顆始終如一烹飪心 在四十多年的廚師生涯,蘇偉良的勤奮與堅持,讓他在廚藝不斷增長的同時也穫得無數獎項,他曾榮獲「中國高級烹調師」、「澳門十大名廚」、「第四界中國烹飪世界大賽熱菜金獎」、「2002特區政府勞績獎狀」等榮譽,如今成為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飲食業工會理事長。但蘇偉良並不是很看重這項獎項,反是珍惜每一次的比賽,因為這都是考驗自己的時候,獲得的獎項就是對自己付出的肯定,而職業牌則是提升自己的一個工具,正如工程師需要證書,廚師考取職業牌也是為自己的能力獲取證明。 再多的獎項、證書也不及蘇偉良的那顆烹飪心,他對烹飪的熱愛讓他從一個「外賣仔」打拼到現在金牌廚師的位置,即使被問到退休後有何打算時,都是離不開飲食:「如果退休了,我希望開一個實驗廚房,鑽研分子美食、慢煮、煙熏等等,飲食上的學問實在學不完。」說到此,蘇偉良不禁流露出他對新的美食學問的濃厚興趣,真的是「專情」! 「有教無類」的老師傅 自己對餐飲有著滿腔的熱情,當然也要把這份熱愛傳遞給下一代,蘇偉良對待徒弟和初入行的人都採用「有教無類」的教導方法。 現時本澳大型酒店、娛樂場相繼落成,可惜專業廚師的人才儲備明顯不足,需要大量輸入外僱廚師補充。加上近年大多數年輕人畢業後便投身其他行業,越來越少青年願意當廚師。因此在廚房裡面可能有不少人都是勞工,或許有人不喜歡勞工來澳,覺得他們搶奪了屬於本地居民的資源,但是在本地人口不足,行業缺少人手的情況下,勞工也同時彌補了本地人的不足,因此蘇偉良在教導徒弟和新入行的人時,即使是外勞也把他們當做半個本地人,一樣把該教的教給他們,有些人陋習比較多,就多矯正。現在廚房師傅要掌握的知識不只是會做菜那麼簡單,還包括食物衛生、勞工法、菜式設計等,甚至是做人的道理,蘇偉良也會一一傳授給他們。 不過這位「有教無類」的老師傅,在面對人才缺乏的問題時,仍是忍不住呼籲多點年輕人入行:「學廚的頭幾年薪金收入的確一般,但本澳結構單一,學廚起碼有一技之長,當累積一定經驗後,有機會晉身到大型酒店餐飲部擔任要職。有意投身的青年人要放遠眼光,積極參與培訓,實現理想。」 天賦酬勤,只要肯付出一定會有收穫,蘇偉良就是最好的榜樣,要入行的年輕人,不妨看看這位金牌廚師走過的路,學習他的烹飪精神,再走出自己的路。

煮酒論英雄 青年企業家分享創業經

人物專訪
鳳凰天空・2015-08-01

Text:安平 Photo:Franky 任何人的出身是無法掌握的事情,有人生於貧窮家庭,有的則是含著金鎖匙出世。後者必定更為幸運?某程度是對的,不過他們面對的卻是不一樣的挑戰。俗語有曰:創業難,守業更難。背著富二代這個充滿壓力的稱呼,如何在環境急速轉變的澳門,承先啟後,再創高峰,往往需要無比的歴鍊與智慧。煮酒論英雄,餐桌評事世。一班新一代的澳門商界青年領袖聚首一堂,把酒言歡,暢談澳門的經濟與未來的發展路向。 美酒佳餚宴賓客 粵菜料理技藝過人 澳門經濟急速發展,博彩旅遊業興旺,帶動飲食業也有很好的發展,甚麼山珍海鮮只要付得起錢也能品嘗得到,但平常的一餐家常便飯反卻不容易找。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希望除了家裡外,也能找到一個能吃到溫馨家常便飯的地方,能夠三五知已少炒幾味,因此,他跟幾個朋友創辦了一間中餐館「百富莊」,主張最重要食得健康。 「百富莊」位於澳門漁人碼頭,餐廳以廣東中山菜為主,價廉物美。多款由大廚自創招牌特色菜有“黑松露燉老鴨”、“紅燒招牌BB鴿”、“生炆珍珠躉”、“煎焗海鱔”、“大蓮鮑魚炆水魚”、“煎藕餅拼奇味豆腐”等。當中的松露採用雲南的,味道特別清香,與老鴨湯相當匹配。至於招牌的BB鴿採用新穎的生炸煮法,帶出其多味皮脆的特質,而且白鴿即日清理,不會存放雪櫃,避免白鴿的肉汁被雪櫃吸清。另外,它的奇味豆腐採用咸魚作為配料,咸魚油炸後磨成粉末再混合小麥粉煮制,極有特色風味。 大蓮鮑魚炆水魚 紅燒招牌BB鴿 煎焗海鱔 黑松露燉老鴨 生炆珍珠躉 這一次主人家何敬麟邀請了多位澳門的年青商界領袖朋友到餐廳一聚,一同品嘗這些特色的家常便飯,一起餐桌評事世。何敬麟出生於澳門三大家族“何、馬、崔”之一的何家。出身名門的他,身邊的朋友自然非富則貴。因此,今次獲邀出席的名人當然來頭也不少,可以說,他們都是澳門經商界的新一代接班人。 青年創業 需完善科學化的人才管理 澳門近年最大的議題是經濟的適度多元,未來不可能再繼續依顧博彩業一支獨大,但是經濟需要多元,中小企自然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佔了澳門商界絕大部份的中小企,政府不斷推出政策支援,然而何敬麟擘頭一句卻是:未來中小企是死路一條。 他解釋到,中小企根本沒有人資,現在澳門即使大企業也請不到人。特首在競選連任時許下一個承諾,任內不會輸入外勞莊荷,滿足了工人團體的要求,但同時抹殺了中小企的希望,未來數年路氹所有項目繼續落成,人資問題會更加嚴重。何敬麟認為政府為了中小企與澳門未來的社會發展,在審批外僱額的時候不要靠估,應該科學化的審批,不要讓商界每次申請外顧額時也如同買六合彩般的靠運氣。 澳門機動車入口商會副理事長鄭穎堯亦認同,現時澳門的環境轉變很大,中小企遇到很大的困難是人資方面,因此唯有完善管理才是澳門中小企唯一能夠生存的頼以之道。他認為,澳門中小企的弱項在於管理的層面,企業化的管理是他們現時的主要目標,希望吸取香港有系統與效率的管理模式經驗,從而應用在澳門上。 廣東省政協委員 、盛豐珠寶金行總經理李居仁表示, 過往人力資源相對穩定,企業家可以專注於發展生意,現在卻剛剛相反,只好將工序與流程改革,重新規劃公司的發展。得益於旅遊業的發展,澳門的金業得到了大量的客源,從以往的做街坊生意變成現在的四方生意。李居仁指,現在澳門的轉變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打個比喻,過去父親一代“一蚊等於一隻戒指”,價格便宜代表一切,不過這個年代已經變成“一蚊等於一隻戒指,再加服務、質量、設計、包裝、認證”,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繼續生存下去。 創業難,守業更難。接手了澳門其中最大的地產項目,新建業集團董事總經理吳驥年坦言,當發展商是很辛苦的,因為工人永遠不足夠,星河灣 • 名門世家現時項目工地每天也有五六百名工人,但其實離需要的一千名工人仍有很大距離,很有壓力。 吳驥年從一畢業出道已經投身了父親的公司,十餘年來跟著父親走遍世界各地見識特色屋苑風格設計,他笑言自已是一個執行者。而澳門電子金融產業貿易促進會會長吳偉恩也認為,執行者才是最難當的角色,因此有好的理念也需要好的執行者,順利滿足股東的要求與調配數以百計的員工,這才是真正的大將所為。 繁榮的經濟給予人們良好的創業土壤,政府也大力支持青年人的自主創業,那麼青年人應該創甚麼類型的業為佳?澳門青年創業協會會長黃昇雄認為,青年創業應該以科技為主,不要涉及如零售般太多的投資與人力資源的需求。他認為青年人應該認清路向,要考慮自身希望成為一個商人、專業人士還是安穩地打工。 希望青年人多思考創業,達至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但仍要靠實際的經營環境,也不應該重走上一輩的創業路,而是應該迎合澳門現時的實際需要創新思維,以及多出外取經,參考其他地方的經營環境,引進回澳,再配合自已實際的創業方案。 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指,政府過去一年主力推動文創的發展,澳門的文創專材雖然很多,但鮮有懂得做生意。他認為文創要變成產業是要改變概念,要將商業與藝術的結合,但兩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犧牲與原則的固持,才能成長,政府過去雖然不斷努力推動,雖然仍然未成氣候,但這是最好的時機讓文創界出頭。 談到青年創業,何敬麟感嘆現在青年創業者太過幸福,社會給他們的配套太好太多支持,被如褓母的政策帶大而缺乏自主能力,缺乏經驗。因為科學統計的數據顯示,新公司在三年內有八成會倒閉。社會為甚麼要急於鼓勵青年們去創業?實際上應該透過數年的打工經驗,學習企業的文化與經營之道,控制成本、推廣、辦公室文化,透過不斷的學習,將來再創業才能事半功倍。

    聚焦世界頂尖品牌及博彩娛樂的『打造世界休閒旅遊娛樂之城—澳門』,充滿無限魅力及動感,我們以“它”作為起點,並以追求多媒體摩登生活的都會精英作為對象,成功開拓出優越的多媒體服務,同時急速拓展至不同網絡,覆蓋率已達致澳門、香港、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多個先進城市。

    <SKYSCAPE>鳳凰天空雜誌以領導市場、極具前瞻性的大膽思維面世,完全脫離一般雜誌市場的模式。創作的使命就是透過創意空間、前衛品味帶出優質生活的概念,藉此引領大家進入另一種全新的國際視野。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領先報導最優越的品牌資訊,給予追求摩登時尚享受的都會精英。

    <SKYSCAPE>是一本澳門不可多得的品牌資訊雜誌,欄目清晰且多樣化,內容務實兼有吸引力,版面設計優化獨特,圖片質高富美感。現已增闢為三冊不同內容的雜誌,分別是:國際品牌、情迷濠江,潮遊香港一書三冊。我們的讀者大多數為社會精英,分佈於商界人士、政府機關要員、及一些專業階層。我們的發行量為每期兩萬份,覆蓋網絡包括澳門國際機場VIP候機室、AIR MACAU澳門航空、長榮航空、復興航空及JIN AIR韓國真航空公司各條飛國內外的航線。除此之外也在澳門政府貿促局『商匯館』、澳門政府文化局『創意館』供遊客及市民讀閱。澳門政府郵政局亦在每一期出版後免費將雜誌郵寄至澳門各大政府部門、社團、銀行以及各大娛樂場酒店、餐飲食肆、汽車門市店,以及在各大書報攤均有發售。

    網址:www.macauskysc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