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坊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經濟,早前歐美等地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紛紛推出一系列的刺激經濟措施。各國央行不約而同地實行更低的利率,甚至正研究推行負利率,而部份國家亦宣佈實施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類似的措施,自08年金融海嘯以來越來越不陌生,亦越來越常見。世界各地對恢復低迷的經濟是否已經束手無策? 由政府出手干預市場,透過刺激貸款和促進消費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夠讓失落的經濟回到正軌?而這本10年前已在美國出版的《小島經濟學》,不但在今天幫助到我們理解當前的經濟局勢,當中對經濟發展的寓言更映照現今美國經濟的危機。

 

《小島經濟學》並非艱深的經濟學書籍,而是一本以寓言故事方式,讓讀者瞭解由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以至看似複雜的債務危機、樓價泡沫等金融現象的經濟學入門佳作。本書最初以某個小島上三個居民捕魚的故事開始,島民每天都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徒手捉魚,為的只是填飽自己的肚子,而且每天只能捉到一條魚,滿足需求後已沒有閒餘時間處理其他事情。有一天島民發明了捕魚網,使用新的工具能讓他們在一天內捕捉更多的魚,多出來的魚成了島民的儲蓄,並且讓島民得到額外的時間實現其他目標。他們的飢餓就是經濟學中的「需求」,而捉到的魚就代表金錢,島上漸漸累積「儲蓄」,並衍生出「貸款」、「貿易」等金融概念。「儲蓄」及由儲蓄而生的「貸款」均創造了「資本」,以「資本」使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亦即找到更好的方式生產更多所需的物品。這種努力使有限的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以滿足需求的行為,便是經濟學最簡單的原因。而作者就是藉著島上居民逐漸進步的生活,以顯淺和生動的方式解釋經濟運行和成長的原理。

 

隨著故事的發展,讀者除了可理解到更多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經濟學名詞和釐清經濟現象的原理外,作者亦透過本作試圖告訴讀者,主流經濟學家所信奉的凱因斯主義是危險且錯誤的。最讓筆者驚訝的是,本書顛覆了筆者對「儲蓄」和「消費」的看法。作者認為「儲蓄」一元比「消費」一元對經濟能產生更積極的影響,因為「消費」的前題是,人類必須生產出一些額外和更多的物品,購買這些東西而成的「消費」才有價值。試想想若島民把多捉到的魚在一天內吃光,亦即「消費」增長了,但因為沒有多餘的魚成為「儲蓄」以及用作「貸款」,島民每天依然只能為填飽肚子而勞動,島民沒空發展其他事業,經濟反而沒有增長起來。亦因此,作者與主流經濟學家對振興經濟的看法可謂南轅北轍。各國政府及代表他們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消費」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因此當新冠肺炎衝擊經濟時,不少地方的政府(包括澳門)選擇以不同方式刺激市民「消費」,從而讓經濟恢復。但這種只依靠「消費」的方式在作者看來卻是沒有讓經濟獲得真正的成長。除刺激消費外,各地政府亦投放不少心力阻止「通貨緊縮」發生。因為一旦發生通貨緊縮,人們就會為等待價格下降而延遲消費,等到人們開始消費,下降了的價格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就會減弱。不過作者卻認為消費者不願意消費,刺激需求的最好方法就是讓物價降到合理水平。此外,作者提到若政府在經濟低迷時採取措施幫助市民消費,最後反而會抑制市民手中貨幣的購買力,因為政府收入是來自稅收、借款和自己印刷的貨幣,而當政府稅收不足,只能借貸(發行國債)或以印錢來增加財政儲備,這都是導致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原因。

 

作者非常反對政府以不同的「救市」方式干預市場,量化寬鬆和降低利率反而影響了市場自然恢復正常的過程。而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和聯儲局已多次出手干預市場,樓價和物價亦因而在短短數十年間升了不少。亦因政府不斷鼓勵消費,美國人由習慣「儲蓄」變到習慣「消費」,現在更是習慣「借貸」!在這次疫情下美國政府實拖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在作者看來更是把美國經濟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美國最終不是拒絕還款,就是繼續印錢,並持續導致通貨膨漲和資產泡沫,但卻沒法增加市民的收入和購買力,因為這些措施並未真正讓經濟恢復。作者在最後一章更預言,這種經濟政策將會把入不敷出、不事生產的美國帶來更大的破壞!

 

+++++++++++++++++++++++++++++++++++++++++++++++++++++
 
關於今回[翻書倒櫃]的推介書本:
 
書名: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
作者:  彼得‧希夫, 安德魯‧希夫
出版社: 三采

 

 

" 無論是誰,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我們必須要問的,不是「世界是什麼樣子」,而是「你如何看待世界」。 "
 
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