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玄學

 

春社過後,便迎來清明掃墓的黃金時節。從這一天起,亡故的親人定會期待孝子賢孫携帶誠心上墳,溫馨相聚于精神層面。在掃墓期間,我們經常準備多樣水果與祭品,以表達對亡者的敬意。然而,根據玄學的觀點,某些水果幷不適宜帶上墳墓,例如葡萄、香蕉和荔枝,因爲這些「成串」的水果象徵「死纏一起」,寓意不吉。同樣地,鳳梨也不宜作爲祭品,因爲它寓意著「旺來」,可能有亡者接續而來的隱憂。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的日子,掃墓時人們通常會携帶「山香」上山。所謂「山香」,指的是較爲粗糙的香枝,主要由枯木製成,幷摻入香精以增添香氣。由于其價格相對低廉,故廣受民衆青睞,用以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敬意。

 

掃墓的意義深遠,不僅是家庭的團聚,更是對先人的追思。人們會準備各種菜肴供奉祖先,而經濟條件較好的信士則會選擇燒「祖先功德香」。有些人會在墳地燒幾盒,而有些則選擇在家中的神壇上,每月燒一枝。

 

「祖先功德香」是由珍貴材料製作而成,包括沉香和玄粉。近十年來,這些材料的價格大幅上漲,一枝香的成本已達19元,甚至300元一盒的「祖先功德香」在某種意義上也可能是虧本的。然而,身爲佛家弟子,我們幷不以盈利爲目的,而是希望這些香枝能爲已故的親人、朋友甚至寵物帶來一縷香烟,這是多麽慈悲大愛的善行。

 

「祖先功德香」屬「隱字香」的一種,適合供奉給祖先、朋友,以及已故的伴侶或寵物。爲了增强香氣,我在香枝中加入了一些玄粉,讓香烟飄渺,期望能通過這些香烟讓神靈降臨,促進你與已故親人、寵物之間的交流。

 

燒「祖先功德香」的方式靈活多變,既可于墳頭焚燒,亦可在家中神壇、陽臺等乾淨之地進行供養。無論形式如何,供香的本意是以至誠之心,表達對亡者的懷念與祝福,如佛法所言,「一切功德,皆由發心」。

[編輯聲明]

本篇文章為作者所擁有,經版權持有人授權CyberCTM.com發表。

    熊神進師傅,生於澳門,南洋長大,少承祖命,傳授易經、風水、八字術數,後經名師指導西洋占卜術、體相學。1986年回澳開設命相館,是澳門開埠五百年來第一位擁有「心理學碩士」、「行政管理學士」的最年輕政府註册風水學家。現在經常為報章離誌、電台及電視台做節目,是七百多間機構、社母、賭廳、上市公司顧問,曾接受超過五百個傳媒機構訪問,連續十年代表澳門政府出席葡萄牙及西班牙旅遊博覽,並獲得澳門政府承認 “澳門中國風水掌相學會”會長。近年影響力渗透内地,經常往内地教學、講座,結緣演藝界,被稱為明星算命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