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
英雄的資格 - 掀開桶狹間的迷霧
研究日本史,最大的困難是日本並不是每個時期都像中國那樣,每個朝代都有史官所編纂的史書,例如『後漢書』、『史記』,都可以歸納為「正史」。
日本正史編纂至平安時代,現在統稱為『六史』,之後的戰國時代幕府就沒有再正式紀錄歷史,一直到大阪之陣(戰國時代最終戰役)後,江戶幕府才恢復編撰『本朝通鑑』。
研究戰國時代只可以通過時人的傳記,或者當時來往的書信,傍敲側擊推敲出一個相對「真實」的歷史。
那麼現代人對於桶狹間之戰的認識,主要是來江戶時代成書的『甫庵信長記』,但時間距離戰國時代甚遠,可信度大約只等於『三國演義』程度。
但近年愈來愈來當代書信公開研究,有學者就提出以成書年代更為接近的『信長公信』,推翻了不少桶狹間之戰的認知。
篇幅有限,這裏就說兩個『甫庵信長記』和『信長公記』中最有趣的差異。
第一是今川義元真的為了上洛而攻打尾張?
上洛並不是好像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每到之處就打打殺殺吧,坐在京都的大將軍想必也膽顫心驚,來人殺氣騰騰到底是上洛還是謀反?最好的做法當然拉攏朋友,飲個茶、食個包,問一聲「余欲上洛,可取道乎?」。
但今川義元並無拉攏美濃和近江,反而直接策反了織田的大高、沓掛、嗚海三個城寨。
信長心想今川老賊甚麼料子?織田好欺負嗎?馬上下令修建五座城寨,包圍及牽制三城。
今川義元就知道沒這麼容易,好不容易策反了三個城寨,余不給的你不能搶,也不捻捻自己有幾多斤兩,余和上杉和北條兩個變態交手的時候汝還不知道在哪裡。
獅子搏兔,一舉收拾尾張勢力,五座新城余笑納了。
其中一個歷史新說最熱鬧的討論,今川義元攻打尾張,可能為了鞏固勢力而率軍織田五座城寨,而不是為了上洛。
第二是否如戰國無雙或大河劇中,大雨後織田信長由山腰率騎兵直衝今川本陣,直取義元公首級,今川軍是否如此不堪一擊?
跟據『信長公記』記載,今川義今聽見殺聲震天的馬蹄聲心知不妙,馬上組織士兵反抗,三百騎兵保護今川義元撤退,但織田軍突襲成攻殺紅了眼,連信長也親自下馬參與步戰。
望著兵敗如山倒,今川義元有著無限的不甘,不過不甘還是無法阻擋新時代降臨,今川軍被殺剩五十餘騎後,織田軍也死傷無數,終於把今川義元擊殺。
雖然近年不斷有不少歷史新說,但桶狹間依然是信長神話的起點。
========================
備註:
1. 『甫庵信長記』由江戶時代的儒學家小瀨甫庵所著。
2. 『信長公記』的作者太田牛一,年紀比信長大七歲,年輕的時候擔任織田軍的弓箭隊目,後來轉職文官,編寫信長回憶錄,是現在有最高參考價值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