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搜尋結果

陳康妮:創新創業教育是澳門高等教育節中必不可少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1-09-03

【作者簡介】陳康妮 Miss Connie澳門科技大學講師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Digital Educator)澳門培訓師 (Digital Trainer)澳門教育專欄作家 (Digital Writer )全球職涯發展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培訓工作24年 創新創業教育是澳門高等教育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高等教育的關鍵環節,我們要科學合理、現實可行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所謂創業,應該是先有一個好的創意,然後花最小的精力和金錢去做一個最小化的產品,不要在細枝末節上過多糾結,當這種極簡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認可後,創業者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測試和調適產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不斷優化產品、挖掘用戶的需求、把握市場風向,進而達到一種爆發式的增長,也就是開發、測量、認知的循環過程。而後續的一切發展都是基於有一個好的創意這個前提,好的創意就是需要有創新,所以說創新與創業二者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我們澳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也必須圍繞創新和創業這兩個核心話題,先有創新的想法,再將想法投入到實踐當中,進而展開創業。創業所需要的發散性的思維、前瞻性的眼光、優秀的執行力、整合資源的能力等都是我們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幫助學生明白自己創業的目的,明白自己需要多少資源,想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完成什麼樣的事情,最後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很多學生因為一直在學校裡學習,與現實生活是比較脫節的,會比較理想化,可能學生們通常有很多想法,但是如果有人問他們具體的想法,他們可能就無法回答出來了,所以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時候,我們也要幫助學生們做減法,讓他們學會排除干擾,把握精髓,將想法細化。 幫助學生們整理他們自己的想法,來充分展示他們的創業意圖,進而用一種極簡的方式去創業。針對於澳門高等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我們需要傳達的是一種創新創業的理念、策略、一種應用到不同情況下都會有不同策略的思維方式,一種持續把控方向的道,創建一種可持續服務的認知。既然強調可持續,那就意味著需要不斷總結前一階段的內容,從前一階段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總結經驗,在前面失敗的基礎上盡快調整,快速前進,推動發展。如果學生們能及早地知道這一道理,我想對於他們未來的創業道路一定是非常有意義的。

(有片) 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有衣食」

其他
皓芯・2021-08-30

食物是我們生存的重要元素之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無法順利抵達餐桌,倘若我們能避免食物浪費,可遏止剩食所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澳門雖然地方細小,但垃圾生產量卻相當驚人,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2020年環境保護局和市政署合共回收了約413,972公斤廚餘。2021年4月,環境保護局增設回收家居廚餘活動,根據澳門環境保護局網頁資料: 2021年1月至7月廚餘收集量為289.77公噸。 許多人常把家中冷藏箱當成「藏寶箱」,市場上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海鮮肉類都往冰箱裡塞,最終卻造成被丟棄的「剩食」。 本書《剩食》取得2011年台灣開卷好書十大最佳中文創作、2012 年香港書獎;本書作者陳曉蕾,《低碳生活@香港》叢書主編,1993年開始記者生涯,寫過不同專題報導,關注不同議題,像農耕、廚餘回收、光污染、生死等等, 報道在多個專欄及以書籍發表。 作者曾獲人權新聞獎中文雜誌冠軍、亞洲出版協會(SOPA) 亞洲最佳中文人權報道大獎、亞洲最佳中文環保報道大獎等。她的書寫貼近生活,出版著作包括《香港正菜》寫香港農業、人與自然;《剩食》寫廚餘及資源浪費;《有米》寫人與食物的故事等。 「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廚餘,根本不是垃圾。」—《剩食》作者陳曉蕾 然而丟掉最多食物的地方,往往是蔬果批發市場和街市。很多被丟棄的食物只因是它「樣衰」,如不夠長或粗的香蕉、被切掉的方包邊,無不成了被嫌棄的食物;另如餐桌上滿檯的食物,只因人們「面子」造成的,不夠多就不體面;餐廳廚房、酒樓宴席的菜尾,或校園飯堂吃剩的冷飯菜汁、電影戲劇的食物道具、及貼有「此日期前食用」標籤的食品,無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廚餘」,可以想像沒有被回收的廚餘數量更不可想像。 究竟廚餘佔了澳門的堆填區多少的空間呢?筆者暫未知道,但大家可知,廚餘是垃圾裡的大麻煩,它會發出臭味及污染其他可回收物料。然而,大家可想過被遺棄的瓜菜,可再重新食用? 偶然從網絡上觀看了紀錄片《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片段,講述一對溫哥華夫婦決定當「白老鼠」,在6個月內只吃被棄置到垃圾桶的食物,以揭示北美食物浪費問題。片中除紀錄了主角撿食物的過程,還訪問了農場、超市等負責人,探討整個食物行業究竟如何造成浪費,雖然是撿食,他們卻「有啖好食」。 本書講解了什麼是「廚餘」或「剩食」,作者從飲食議題切入,檢討香港浪費食物造成的垃圾問題;告訴讀者被遺棄食物的來源、帶領讀者追蹤「廚餘」的下落。書中描述了各種垃圾被遺棄在堆填區的命運,單是景象已經值得我們反思,最後的部分是關注家居廚餘。 食物要減少浪費需從源頭控制,購物前先列清單、支持友善店家,都是人人可以做到減少剩食的行動。盛食,剩食,最重要還是「有衣食」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珍惜食物、減少廚餘」。 《剩食》(陳曉蕾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szP4FtvFY 2011開卷好書BV 特別篇:《剩食》/ 陳曉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_79f61dJfc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片段 預告 (中文字幕) http://forgetfulbc.blogspot.com/2015/12/justeatit.html 圖片來源: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影片三聯書店影片2011開卷好書BV 特別篇:《剩食》影片 《剩食》 作者: 陳曉蕾 出版社: 三聯 出版日期:2011/07/01 訂購地點: 一書齋

在天願作比翼鸟, 你聽過三世書這段故事嗎?

玄學星相
熊神進・2016-06-07

有人說, 三世書是一本近代悲哀的人性故事書, 我們先不要考究裡面的故事是真是假, 我們需要知道的, 就是中華五千年, 每段男男女女的愛情都是哀怨動人, 好事多磨。 姻緣是500年前天註定, 在九世輪回中, 我們真的沒可能500年也守身如玉, 欲念不生, 我們總有一世, 愛上一個人, 去跟那個不是自己等待的人結婚, 結婚後, 我們可能不離婚, 但一生爭吵, 哭哭啼啼過日子! 我們亦有可能在這500年的輪回中為一個人自殺、或殺了自己的愛人, 又或像梁山伯祝與英台的苦戀, 這不是筆者想像力豐富, 而是筆者從三世書中領悟了很多玄理, 就正如“鶼鶼”的愛情故事。 鶼鶼的前生也是非常坎坷, 他並非生在富裕家庭, 相反他只是一名柴夫, 靠苦力維生, 由於長期在山上幹活, 他吸收了山的靈氣, 也領悟了一些所謂“術”。本來以術助人是一件善事, 可是, 有人的地方就有權利, 鶼鶼的小技倆被村裡一位村霸看在眼中, 他找人捉了鶼鶼, 妄圖逼使他一生為他施法霸權。鶼鶼住在他的家裡, 百無事事, 竟然色心起, 喜歡了一位家環, 三世書並沒有詳細解說這名家環是不是美人胚子, 只是說鶼鶼的前生不得善終。 筆者從故事中推斷, 鶼鶼只是村霸的一粒棋子, 他既然找到自己的愛人, 當然想跟愛人長廂廝守, 而現實並非如此美滿, 村霸沒有成人之美, 相反還把家環污辱, 令她投河自盡, 鶼鶼認為這是他人生最大的恥辱, 他莽然把村霸殺了, 之後回山修煉。根據《武術匯宗》說, 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 死後出陰神, 就為鬼仙。鶼鶼的在修煉之時, 沒有高人指點, 加上他急於復仇, 才用此法, 可出陰神, 以為下輩子繼續修證。 鶼鶼修了鬼仙, 以為可以在六道(道教是五道)之外, 但他屍解後 , 受天律束縛, 雖有威福, 有罪則貶, 他的法術失去, 再受輪回之苦。 有一件事令筆者心痛的, 就是他投胎前一晚, 竟然用手掏心, 用自己的血把家環的名字寫在三生石上, 種九世花! 筆者知道這是一場業, 凡癡男怨女種九世花必有苦報! 鶼鶼的第九生竟然是一隻鳥, 牠終於遇上等候5百年的家環小姐, 他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情侶感覺, 本來, 守候500年, 哪怕是人, 獸, 魚, 鳥, 只要再相逢, 也是一件樂事, 很可惜大家不要忘記, 500年前鶼鶼是因為小愛而殺了村霸, 這是宿世仇怨。 這一輩子, 村霸是獵人, 我想不消說, 鶼鶼的結局大家都猜到! 鶼鶼和家環被村霸殺了, 牠們的悲傷故事傳到天帝, 天帝憐憫鶼鶼守候5百年才遇上真愛, 就把鶼鶼連體, 因此, 此鳥僅一目一翼, 雌雄須並翼飛行, 一生一世不會分離, 故稱“比翼鳥”。 在天願作比翼鳥, 我們很無明, 只羨鶼鶼卻不知道個中悲痛故事。近200年, 很多玄學家都雕塑了一些比翼鳥法器, 而較多見的還是“比翼齊飛愛情吊墜”。 “比翼齊飛愛情吊墜”的設計藍圖是以“一目一翼二目雙翼”在地上(圓球)飛舞, 表示跟宿世戀人可以生生世世一起比翼齊飛, 很浪漫, 很有意思。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 林小姐: 13726267799(晚8時後) 熊神進:澳門 853-66618785 Facebook: 熊神進(澳門風水師) 公共微信: macaumasterxiong 淘寶風水法器店:http://macauhung.taobao.com

澳門六大博企攜手推『澳門愛我』 八折優惠益澳門居民

激安優惠
Benjamin・2016-02-24

本澳六大博企首度攜手推出專為澳門永久及非永久居民而設的“澳門愛我”活動。即起至三月卅一日,在六博企旗下全線酒店推出系列折扣優惠,涉及約30家酒店、表演、休閒娛樂及近200家餐飲等。期望透過活動履行社會責任,回饋澳門社區及居民。主辦單位表示,活動並非因應目前經濟環境推出,而是希望居民可體驗這些世界級設施,並以主人家身份協助宣傳澳門。根據大會資料,是次參與單位普遍提供八折優惠。今次活動由六博企主導,政府並無提供任何資助。 新聞發佈會昨下午四時假世貿中心蓮花廳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博彩監察協調局長陳達夫、澳博常務董事兼行政總監梁安琪、銀河娛樂首席營運總監澳門祁嘉杰、永利澳門執行董事兼營運總裁陳志玲、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新濠博亞娛樂營運總監陳應達、美高梅中國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簡博賢出席。 梁安琪表示,今次六博企在短時間內構思出此活動,旨讓居民感受到澳門的變化。如今次活動可讓居民受惠,完結後再作商討是否繼續推出,希望大眾積極參與。 王英偉表示,近年度假娛樂設施持續增加,是時候推出非博彩元素優惠居民。很多居民受僱於綜合度假村,平日忙於工作,未必有時間享受這些設施,故鼓勵同業享受不同娛樂度假設施,並非因經濟環境而推出優惠。 陳應達指出,希望每位居民均能體驗娛樂設施,作為澳門一分子幫助宣傳。陳志玲表示,六博企一直緊密溝通,是次祇是首度合作宣傳推廣,希望以澳門為榮,讓居民感受到本地世界級的服務設備,亦以澳門經濟發展而驕傲。六家度假村旗下提供優惠商戶包括: 銀河娛樂旗下的UA銀河影院、悠然自足及逾六十家餐飲設施、七家頂級國際酒店均推出優惠。 新濠博亞娛樂的“水舞間”、“8”字形摩天輪“影之星”、“魔幻間”、“蝙蝠俠夜神飛馳”、“華納滿Fun童樂園”亦有優惠。另外,凡購買“水舞間”或“魔幻間”門票的居民,均可免費乘坐“影滙之星”。 金光飛航推折扣優惠 美高梅酒店住宿、餐飲、水療均有優惠,賓客可親臨各具特色的餐廳,包括法國餐廳、中餐廳和匯聚環球特色美食的盛事餐廳。 金沙度假區內的娛樂景點如貢多拉船、“體驗夢工場”動畫明星早餐、米芝蓮星級餐廳、酒店客房、歷險Q立方兒童地帶、金光綜藝館的張敬軒演唱會及韓流演唱會“ I want cube pop”均有優惠。金光飛航亦會推出船票折扣優惠。金沙中國更於期內免費送出逾千四張貢多拉遊船票,逾千份“體驗夢工場”動畫明星早餐,以及每天舉行幸運大抽獎,送出免費酒店住宿及餐飲禮券等。 澳博則提供包括十家酒店、四項休閒設施、逾三十家餐飲設施提供各式各樣佳餚美饌。亦為居民提供適合家庭參與的娛樂設施,如位於十六浦的澳門首個大型3D美術館,讓居民置身3D畫中,拍出生動有趣的照片。 永利澳門為居民呈獻住宿禮遇、尊尚寫意的美容、水療療程及米芝蓮餐廳優惠。 澳門居民祇需於指定商店出示有效身份證,即可享有一系列獨家禮遇及折扣優惠。如欲獲得更多有關活動詳情,可在臉書關注Macau Loves Locals,或添加微信公眾號MacauLovesLocals。 六大博企之所有優惠消息集中地http://v.edragonhost.com/macao/facebook?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