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標籤:spring boot

升級 Spring Boot WebClient SSL (Reactor Netty 1.2.6):重新配置 SSL 設定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5-08-27

因為SSL provider 更新了的關係,好多 HttpClient / WebClient 設定SSL的部份都要重寫以免出現 deprecated 問題 reactor.netty.http.client.HttpClient 在 1.0.x, 中可以這樣自行設定SSL逾時的部份,但當中的spec.sslContext().defaultConfiguration 在新版本,例如1.1.x後就會出現 deprecated。 // deprecated version HttpClient.create() .secure(spec -> spec.sslContext(SslContextBuilder.forClient()) .defaultConfiguration(SslProvider.DefaultConfigurationType.TCP) .handshakeTimeout(Duration.ofSeconds(30)) .closeNotifyFlushTimeout(Duration.ofSeconds(10)) .closeNotifyReadTimeout(Duration.ofSeconds(10))); 觀看各大網站,都未有更新,唯有自行研究官方說明。 筆者撰寫本文的時候,netty 發行版本為 1.2.6, 1.3.0 還里程碑(M6)的階段。所有參考皆來自1.2.6版本,實際上我們要使用新的後綴為ContextSpec類,看Class名應該有分http 1.1, 2, 3的版本,筆者就試用最基本的http 1.1。Http11SslContextSpec,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試用Http2SslContextSpec, Http3SslContextSpec) import reactor.netty.http.Http11SslContextSpec; import reactor.netty.http.client.HttpClient; import java.time.D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reactive.function.client.WebCli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reactive.ReactorClientHttpConnector; //... Http11SslContextSpec http11SslContextSpec = Http11SslContextSpec.forClient(); HttpClient httpClient = HttpClient.create() .secure(spec -> spec.sslContext(http11SslContextSpec) .handshakeTimeout(Duration.ofSeconds(30)) .closeNotifyFlushTimeout(Duration.ofSeconds(10)) .closeNotifyReadTimeout(Duration.ofSeconds(10))); WebClient webClient = WebClient.builder().clientConnector(new ReactorClientHttpConnector(httpClient)) .build(); //... 雖然這個寫法來看netty 1.2.6,但似乎1.1.x 通用。大家有需要可以交互測試一下。 Reference netty 1.2.6 http-client-timeout 的設定 netty 1.1.30 timeout-configuration 的設定 netty 1.2.6 java api doc netty release version 更多筆者的程式開發分享,見請 github

Spring Boot Web App 更新期間的維護模式:從唯讀到全鎖的解決方案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5-08-25

在營運 Web App 的時候,雖然我們有 Docker / K8s 可以滾動更新,但難保用戶在更新的過程中,有一半訪問去到了舊版,另一半去了新版。如果可以,Web App 本身自帶維護模式,可以自我判斷什麼時候應該忽略新的訪問,當然最好。但要做到這一點,前期需要很多規劃。狠心一點,可以直接關掉對外的服務,讓用戶無法訪問。 但在另一些情況下,例如升級/搬遷的情況,下線時間比較長,完全關掉服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我們至少還可以提供唯讀的選擇。而且這個可以從資料庫出發,讓 Web App 少處理一點邏輯。 如果 Web App 背後的資料庫是 MSSQL 或 MySQL,唯讀這件事應該是簡單的,只要你把 service account 的權限改變就好。但如果你用Oracle,就要想想辦法。 筆者想到的方法,暫時有兩個。第一個就需要大家寫寫 Script ,一口氣把所有 Table 給鎖起來。例如: 第二個,就是生成一個新的唯讀 User schema,給他所有Select的權限。然後更新 Web App 使用那個唯讀 User schema存取資料。 兩個方法有什麼差異呢? 前者就全部鎖起來,沒有任何一個資料庫用戶可以改寫資料。如果你的業務沒有差異性,全部一起封起來就完事。但如果你只想 Web App 轉成唯讀,但其他背景程式還可以執行更新。那你就只能用後者了。但後著也不是百分百的完全無痛,至少你 Web App 要支援登入與操作的 Schema分離。 例如用Spring boot JPA的話,可以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可以讓登入及操作的Schema不一樣。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EAD_ONLY_USER spring.jpa.properties.hibernate.default_schema=ORIGINAL_SCHEMA 又或者在 java 層面指定。 @Table(schema = "ORIGINAL_SCHEMA") 這看上去,是很有彈性的。但其實也是有些局限。如果你本來的JPA有寫特制的 JPQL 或 Raw Query,又或者你在Java層面加了 @Subselect,由於這些都是程式原作者所 hard code 的,JPA沒法幫你改寫。改來改去,可能還是前述寫Script的方法,一口氣把所有 Table 給鎖起來實際一些。 Reference 更多筆者的程式開發分享,見請 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