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羅本地生活最新資訊讓您貼近澳門的人事物
「2018-墨影匠心」日前在台灣高雄市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共195件作品參與展出,作品主題緊貼民衆、展現職工辛勤奮鬥、愛好藝術、熱愛傳承之情景、印象閩港澳台四地自然與人文,並顯現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職工素養。 是次活動在中國職工交流文化中心協助下,並由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臺灣總工會、福建省總工會、香港工會聯合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共同策劃下成就了此項藝術文化交流展覽。
榴槤這種食物真的讓很多人既愛且恨,喜歡的就是非常喜歡,但吃的時候要顧及身邊人的反應,如果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是妙絕。 蘇蘇是喜愛榴槤之人,不止愛,而且是很愛,大愛馬來西亞榴槤,記得前幾年好友第一次請蘇蘇吃馬來西亞榴槤時,真是十分驚喜,從此我就愛上它了。 在澳門生果販出售的大多是來自泰國的,在去年之前市面上馬來西亞榴槤並不普及,因為它的售價絕不便宜,動不動一個就要澳門幣$500-$600,那麼要吃馬來西亞的一定要去馬來西亞嗎? 非也,眼觀今年,某些大型超市都開始有馬來西亞榴槤出售,大約$300~$600一個不等,主要是看大小和品種,但是一個榴槤份量不多,多吃一個價錢又不便宜,不過在澳門,每年8月都有一個馬來西亞榴槤隨便吃的機會,就是澳門銀河渡假城的馬來西亞美食節。 馬來西亞美食節在天浪淘園綠洲宴會廳舉行。 走過門口已經看見長長的人龍,大家在排什麼呢? 當然是排隊取榴槤呢,不過蘇蘇不心急,因為餐廳說榴槤是源源不絕的供應,我等一下再拿,我想先看看其他的食物。 酒店請來了10多位馬來西亞大廚為客人即場烹調馬來西亞傳統美食,所以一定是馬來西亞正宗口味,還有超過20款榴槤創意美食。 蘇蘇看見有囉惹水果沙拉立即興奮起來,這是一種馬來西亞的水果沙拉,在港澳不容易找到,一般都會加入小黃瓜、鳳梨、大頭菜、豆薯、沙葛及油條等蔬果以馬拉盞、辣椒、青檸汁混在一起,非常清新爽口的沙拉。 室外的小吃攤位傳來陣陣食物飄香,炸物、沙嗲、煎蠔餅和燒雞翼都是不能錯過的。 還有拉茶和表演,可惜我只顧著拍片忘了拍照XD 其實當蘇蘇一入座時,服務員就立即送上榴槤芝士焗龍蝦過來,這道菜是專為這次美食節設計的榴槤菜式之一,芝士焗龍蝦已經是惹味的菜式,加上榴槤泥來焗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第一件事當然要去看看有什麼可以喝的,發現這個馬來西亞美食節真的安排得很細緻,竟然有馬來西亞地道飲品桔仔酸梅和馬來西亞萬隆玫瑰冰,每一次去到馬來西亞,蘇蘇一定會找桔仔酸梅或者沙梨酸梅的,酸酸甜甜的真的很好喝。而且還預備了椰青,你想喝多少也可以啊! 預備進攻榴槤之前,剛巧看見服務員在補充山竹,人人都拿一籃子,蘇蘇當然也不例外,酒店級的質素果然是不同的,山竹的品質比我在超市買的更新鮮更多汁呢。 吃過那榴槤芝士焗龍蝦之後,食慾像開了鎖子一樣,很想去看看還有那些馬來西亞美食,蘇蘇去過馬來西亞好幾次,一直都很惦念當地美食。 燒榴槤椰汁糯米飯、囉惹水果沙拉和肉骨茶是不能不試的。 肉骨茶材料豐富味道很棒,燒榴槤椰汁糯米飯比用芒果的香甜更多。 椰漿飯是馬來西亞的傳統早餐和小食,椰汁拌飯再加上微辣的醬料和脆脆的小魚和青瓜,真的很滿足。 海南雞飯和黑义燒也是不錯。 還有沙嗲、蠔煎餅、榴槤酥和燒雞翼,蘇蘇真的大快朵頤。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熱盤選擇,自助餐應該有的都有,咦…..先等一下,我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呢? 我要吃的榴槤呢!? 放心,榴槤是源源不絕供應的,這就是非常化算的原因之一,每場大約有10款精選馬來西亞榴槤供應,而酒店安排每一位客人每一次排隊可取5款不同品種的榴槤。 品種繁多,蘇蘇真的記不下來,只記得有D24,D888,XO,貓山王,葫蘆,紅蝦,坤寶,金包等等。 吃榴槤我們要從淡味的開始吃,如果你一開始就吃濃香的貓山王,之後吃什麼榴槤也是平平無奇,所以貓山王一定是放在最後才吃啊! 溫馨提示,在吃榴槤前或後一定要避免飲用含酒精飲品、碳酸飲品、咖啡,如果不是會有機會中毒的啊! 很滿足,吃了榴槤之後,肚子已經是滿滿的,自助餐的熱盤蘇蘇真的吃不下了,不過親切的服務員提醒,甜品也是很不錯的,蘇蘇心裡盤算著,吃不下也要去看一看啊! 甜品有不少選擇,有中式的、西式的,當然還有馬來西亞地道的,更有榴槤泡芙、榴槤蛋撻、榴槤布丁、炸香蕉等等,看見七彩繽紛的甜品,蘇蘇忍不住拿了一點點,都說甜品可以用另一個胃呢。 每一年來到銀河的馬來西亞美食節,蘇蘇總是吃得肚滿腸肥,可惜這個自助餐今年已近尾聲,有興趣想好像蘇蘇忘情吃盡10多款馬來精選榴槤和美食的話,一是抓緊8月的尾巴,一是明年請早吧! ~~~~~~~~~~ 更多各地吃喝玩樂、美容、潮流、旅遊、演藝、文化或購物資訊、心情話語文章等,繼續以一文多發形式發放於中、港、澳三地多個高人氣時尚生活網站的專欄內,詳情請點擊蘇蘇的 新浪微博: 『蘇蘇的部落』http://www.weibo.com/susannakl/profil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sosusanna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sososusanna 時尚生活專欄: ELLE HK ELLE CHINA 中國瑞麗時尚網 中國網易163.com 澳門人氣資訊網站CTM。LifeMag 台灣痞客邦 中國搜狐新聞網 (手機Apps) 聯絡及邀約: susannakL88@yahoo.com.hk
一年前的今日,澳門被百年一遇強颱風「天鴿」吹襲,招致巨額經濟損失和導致大量人命傷亡。「天鴿」風災過後,停泊在停車場內的汽車無一幸免,全被洪水淹沒。「天鴿」令澳門這座小城頓時變成死城,澳門道路上全都是被強風吹倒的樹木、零零碎碎的碎石和殘缺不全的公共物品如垃圾桶和街燈。 天鴿過後一年前的新濠鋒 由於當時清理人員人數嚴重不足,被「天鴿」吹至倒下的大樹,只能夠擺放在路上,令當時交通嚴重受阻,大部分人只能以徒步方式返工。不幸之中大幸就是當時正值暑假,有些人外出旅遊,大部分學生仍然在放暑假不用上學,否則交通一定會超出負荷。 天鴿過後一年前近新葡京附近的行車天橋 「天鴿」吹襲後,全澳隨即陷入斷水斷電的情況。有些巿民先有水後有電,而另外有些住戶則先有電後有水,少爺就是屬於後者的情況。雖然「天鴿」帶來很多破壞和麻煩,亦揭露了許多從來沒有人會知道的缺點和漏洞,但「天鴿」卻令澳門人的心更緊扣、更緊密地維繫在一起。 天鴿過後一年前的舊葡京 少爺回想起當時想沖涼也沒有足夠的水可以用,整整三天沒有洗頭,每晚只能夠用毛巾濕水抹身。那些水全都是靠澳門左鄰右里免費提供的樽裝水,以及已恢復供水住戶慷慨提供的食水來維持。因為當時沒有食水供應,所以令煮食成為一大難題。幸好當時澳門有很多間食肆很好心地提供免費炒飯給各區巿民享用,但有少數食肆卻趁機坐地起價,一盒普通叉燒飯的價錢比平時售價貴大約兩倍或以上。 當時比水電還要早恢復的是通訊系統。澳門電訊 (CTM) 在「天鴿」吹襲後,以最短的時間迅速恢復澳門各區的通訊系統及互聯網服務,令全澳巿民能夠進行通話、和家人報平安、收發信息和接收政府發佈的消息等等。最重要的是,互聯網服務的恢復正正就是令全澳巿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的最大關鍵。 天鴿過後一年前的華士古達嘉馬花園 當時如何得知那裏需要義工幫手清理環境、有水派、有飯派、有汽車接載、有人需要幫忙等的需求,全部都是靠臉書 Facebook。「天鴿」離開澳門後,每天都會有食肆在 Facebook 上發文,指自己的食肆有飯餸免費派發,歡迎各位前來領取,亦邀請有車人士協助送飯送湯;有熱心巿民以個人名義發帖,指自己有時間有氣力,詢問那裏需要幫忙,並願意提供協助;有駕駛汽車人士發文,問及那裏需要協助接載和運送飯餸;有民間團體發起義工活動,邀請年輕人一同參與清理水浸重災區下環街至河邊新街一帶的街道;有義工團體透過 Facebook,主動邀請巿民一同參與派發飯餸給予老人家和行動不便人士的義務工作。在澳門各位巿民合力幫助之下,大大減輕了當時人手嚴重不足、缺乏休息的民政總署清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天鴿過後一年前的婆仔屋附近 當時還興起了一句令人團結一致的口號,那一句就是「自己城巿自己救」。除了得到澳門各區巿民幫助之外,還有很多來自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家的外籍人士,他們不約而同一齊前來協助清理街道及救緩工作。大家不分你我、種族和膚色,即使言語不通,但透過世界共通的身體語言,也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熱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得到中央許可後,也立刻前往協助清理下環街一帶為數不少的大型垃圾,令衛生情況得以改善,街道變得乾淨。在所有人團結合作之下,「天鴿」後的澳門也漸漸恢復原貌。 一年前被天鴿吹倒的葡國雞 一年後的今日,所有經歷過「天鴿」風災後的澳門居民,包括少爺在內,都不能忘記「天鴿」為澳門帶來多少經濟損失和人命傷亡。雖然仁慈堂婆仔屋這個地方依然存在,但由於「天鴿」的強大破壞力,摧毀了本來應該存在的「葡國雞」公仔,現在「葡國雞」已經不再存在了。雖然有些婉惜,但「天鴿」卻為所有澳門人上了一節很寶貴的課。 一年後的婆仔屋 表面上看,「天鴿」的確為澳門帶來實實在在的破壞,也令全人類知道,大自然的破壞力是不容忽視。假如颱風「天鴿」是一位人類,它一定會被定罪。但深入了解的話,少爺卻覺得「天鴿」徹底改變了所有澳門人的心態。由從前那種漠不關心、自己顧自己、鄰居與鄰居之間甚少交流、充滿敵對味道的鄰舍關係,演變成今日大家見到鄰居會打招呼、噓寒問暖的友好態度。正正因為經歷過「天鴿」,令澳門人深深體會到團結一致的重要性。一句「自己城巿自己救」,雖然當中只有七個中文字,卻遠比任何金錢名利來到珍貴,希望澳門各位巿民好好珍惜這份價值不菲、來得不易的團結精神。 颱風「天鴿」襲澳一周年 延伸閱讀: 不能忘記的「天鴿」 風災過後的澳門 婆仔屋的「葡國雞」公仔倒下了!
珠海市民都知道啦,現在整個珠海都在大範圍修路,珠海領導一個命令,香洲、拱北、橫琴等區域都在重修。 除了新香洲,拱北港三路也要改造施工,而且施工期一直持續到2019年。 來到百貨公司附近,全路都在維修,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就開始擁堵。沒辦法啦,又想要一個全新的珠海,肯定得下點功夫。 轉角的朝陽市場,還是老樣子,多少人童年的回憶,吃著這個市場的飯菜長大,穿過這裡買的球衣球鞋。 看著每天市場的人拿貨,運著各種海鮮、肉類到市場。為了生活,哪是嘴上說的那麼容易。 有些淩晨3、4點就要起來去收集新鮮的食材,以便早市和晚市的出售。 而漁民每天過著同樣的捕魚生活,歷經多少風吹雨打,也只有自己知道。 說起生活,你有沒聽聞過他的故事。最早歷經從商之路,走過香港、澳門不斷學習經商,隨著伯父到過檀香山經商,後自立門戶,成為華僑第一位百萬富翁——陳芳。 陳芳,珠海梅溪村人(位於前山上沖梅溪村),1844年娶了原配夫人李氏,後來生下了長子陳龍。 1849年,24歲的陳芳自立門戶,經營甘蔗種植和制糖業,打下了第一位百萬富翁的稱號。 1857年,迎娶夏威夷國王義妹朱麗亞為妻,且擔任夏威夷國會議員,1881年,陳芳被清政府光緒皇帝欽命為中國駐夏威夷第一任領事,官居二品。 在那個時代就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多少人的羨慕不已,這就是努力打拼回來的資本。 1891年至1896年建了陳芳故居(梅溪牌坊),1座陳公祠,3座大屋,一座洋樓和一座花廳。 建築面積:2495平方米,占地面積:5742平方米,這就是努力回報的效果。 當然,和如今的社會肯定是不能比的,畢竟,現在的社會水準相對來說都是很高的了,且各行的競爭力較大。 進入到梅溪牌坊,看到裏面的環境,就可以想像到那個年代的富家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看到了門之魂的簡介,有著楊氏府第、陳氏府第、康公廟、康帥府等等府邸。 牌坊以純花崗岩作材料,榫卯結構,廡殿頂,石斗拱,石闌額,石柱下置角柱石、須彌座,運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築、恰到好處的建築力學應用。 自己賺來的錢,讓自己住的舒服一點這是必然的。陳芳故居內有"中國牌坊精品展"、"珠海名人蠟像展"、"陳芳家史展"、"文寶齋書畫院"等展館。 "名人蠟像館"集中展出了珠海近代24名人蠟像,其中有故居主人陳芳,民國內閣總理唐紹儀、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家楊匏安,孫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盧慕貞,共產黨早期領導人蘇兆征等。 這些名人對近代中國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走近名人,品味歷史名人的生平,所謂近朱者赤,也會給到我們不少的啟迪。 陳氏大宗祠裏面擺放了各種牌匾 一個功成名就的家族 怎麼可能少得了這些 "陳芳家史展"可以看得出陳芳經歷了不少苦頭,剛好是鴉片戰爭後的時期,局勢還不是很穩定,陳芳就開始闖蕩江湖,遠渡重洋,商界拼搏,政界周旋,闖出了一片天地。 1890年陳芳返回故鄉,落葉歸根,晚年熱心為家鄉貢獻公益事業,1906年逝世於澳門,葬於故鄉梅溪村。梅溪牌坊——一個給我兩小時還珠海兩百年歷史之地。 人生來就不平等,但後天給予的東西都是平等的,只要付出的夠多,回報也是同樣的比例給回你。 在生活當中,你碰到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會有什麼樣的經歷,走什麼樣的路。 小編還是既往如此,就順道進了普陀寺上柱香,祈求佛祖保佑。 雖多次經過普陀寺,但以前沒怎麼留意過,沒想到第一次來,竟如此之大,佛門之地,必然少不了佛僧的念經普度眾生,眼前的一切,就可以知道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傳承是有多深了。 生活終究還是生活 始終都要面對現實 生活沒有終點 生活就是吸氣,忍住,在呼氣! 圖片來源:MacauLife 版權屬於原作者 編輯撰寫:小嚕 本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精裝雙黃白蓮蓉月餅) 不經不覺已經是8月尾,很快又到中秋節,中秋節對喜歡吃月餅的人,澳門金麗華酒店早已為大家準備特色月餅,無論是傳統月餅的粉絲或是咖啡支持者,兩款特色口味月餅禮盒(一盒四個),每盒為澳門幣368元。 預訂電話: +853 8793 3821 (精裝雙黃白咖啡月餅)
大倉酒店28樓山里餐廳, 大廚以豐盛天然食材締造出豐富晚宴“晩季秋會席”套餐。 名貴晚宴食材來自山上和大海:梭子魚壽司、 香魚甘露煮、 番薯、 烤芋頭配味噌醬、 燈籠番茄等等。 (蒸海鳗壽司) 「晩季秋會席」套餐包括烤茄子豆腐皮拌芝麻醬海膽、海鱔松茸清湯、八寸、季節三拼刺身、柚子胡椒烤古伊知魚、薄片章魚青瓜蓉酸汁、鹿兒島牛配蘿蔔蓉醬、蒸海鰻壽司、季節水果、抹茶配蕨麻薯。 (海鳝松茸清湯) 每份MOP1,580 元 須另加 10% 服務費 供應日期: 即日起至 10 月 11 日 供應時間: 17:30-21:00 (單點叫餐時間) 預約訂座及查詢: (853) 8883 5127 逢星期一休息
之前上網睇過外國爸爸OM個女,一OM就止喊,我又試,唔OM由自可,一OM佢就⋯⋯喊⋯⋯OK,fine,呢招唔work,重諗住個阿媽咁身心靈,個仔唔多唔少都會受⋯⋯ 事隔一排,我走咗去學OM音叉,呢支叉係放鬆叉,啫嗰啲肌肉緊張呀,失眠呀(?!)用呢支叉可以好快搞掂。 又事隔一排,我發覺我個仔有黑眼圈,同埋會無啦啦喊。我就請我仔個守護天使幫下手啦,隔咗一排,我朋友無啦啦share咗篇文章,話原來BB唔夠瞓係會掙扎、食手手、fing頭,同埋更難入睡。 頂!我哋之前個概念係「日頭唔好畀佢瞓咁多,夜晚先有得瞓」原來係錯㗎!日頭瞓得夠,夜晚自然入睡! 唔怪得我個仔有黑眼圈!又扭計,夜晚又扭咁耐先瞓!原來係唔夠瞓! 我終於醒覺!佢一扭,我就攞走支OM音叉同佢做。開頭佢都係照掙扎,但十分鐘後,瞓著咗。 且~早知唔駛搞咁耐⋯⋯ 守護天使應該食住花生咁話:「正所謂,你學咗啲嘢係唔會無原因嘅。」 10分鐘內搞掂 之前搞咗幾耐⋯⋯
時代發展迅猛 媒介發展也更新反覆運算飛快 它的變化影響 人際傳播的方式和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又決定 傳播的品質和影響 作為讀者 你是否常常面對這樣一種困惑? 推文鋪天蓋地,觀點眾口不一 可事實到底是什麼? 很少有人說得清 作為媒體人 你是否總是感到這樣一種迷茫? 流量時代,資訊爆炸 在輿論爭奪戰中 是對新媒體取長補短? 還是堅守傳統媒體的報導專長? 這是個難題 在媒體轉型的大背景下 9月15日 由澳門學人發展協會主辦10日的 “澳門青年創新論壇” ▶ 給你答案 ◀ 為青年探析當下 新媒體的創新與出路 News 由澳門學人發展協會主辦10日的“澳門青年創新論壇”將於9月15日在澳門理工學院一號演講廳舉行 新聞快報 昨日(24日)下午3點,“澳門青年創新論壇”新聞發佈會於澳門青創孵化中心路演廳舉行。澳門學人發展協會理事長霍可欣、副會長兼副理事長陳青飛及副理事長勞永聰出席。 勞永聰表示:澳門青年創新論壇”是協會的品牌活動,自15年開始到現在已舉辦3屆,逐漸發展成熟,去年更在論壇中加入直播形式,突破場地局限,現場反響熱烈。 他還稱:希望透過這次論壇推動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匯集珠三角乃至大中華區優秀創業青年,集思廣益,通力合作,為澳門未來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澳門知識經濟的發展。 本屆論壇主題:“新媒體”分論壇1:“新媒體與創新”分論壇2:“創新與經濟” 主講人由澳門時代風雲電子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任想 、微辣Manner創始人陸志豪 、澳門大學創新中心主任及澳門大學協同創新研究所代所長顏至宏,以及《澳門日報》副總編輯及新媒體負責人曾藝 四位組成。 主講人將於論壇上共同探討數碼資訊傳播媒體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探索在新時代下澳門青年創新發展的新戰略。借助嘉賓的經驗及知識,為澳門青年創業者帶來啟發和借鑒。 論壇將深入探討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機遇與挑戰,希望澳門青年把握住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的契機,充分發揮澳門的優勢,借助網絡新媒體技術,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及競爭優勢,同時,為澳門特區未來的經濟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掃碼立即報名3方式 澳門青年創新論壇 未來已來,遠方不遠,誠邀你我一起參與,共同探索澳門青年創新之路! 9月15日 澳門理工學院一號演講廳 “澳門青年創新論壇” 期待你的到來! 圖片分享自攝圖網、Macaulife 編輯整理:小宇
身為一個鐘意食嘅肥仔,食野又點會唔係澳門,所以我今次去食嘅係赤火小火鍋。 今次去食嘅自要原因係見到澳覓有折,所以先會去食。今次澳覓優惠係238蚊一個嘅任食放題。形式係一個人小火鍋加燒烤。 燒烤方面,你可以自己一路打邊爐一路自己燒,但如果你都好似我咁懶,你亦都可以叫佢幫你燒,但係有一個點係雖要注意,就係佢所有燒烤都好重孜然粉味,如果你好鐘意係拱北食燒烤肉串的話,你應該會好鐘意。亦都提配一句,佢嘅燒烤如果唔係配啤酒嘅,係會偏咸,唔食用咁咸嘅朋友要注意。 到打邊爐方面,最主要就係個湯底呢,咁依到有八個湯底可以選,但係芝士湯底好容易癡底,所以唔太建議叫。野食方面都無咩特別,都係以大路野為自。下邊已經方左MEUN係到,自己睇啦。 最後以5星為滿分,我會被佢2.5星。
來來來!!今天我教大家怎麼把前段時間超火的玻尿酸鴨做成食物吃掉!!超級可愛的一道甜品!嘿嘿這次我發揮的還不錯! #今天也是廚藝滿滿的一天# (長圖預警~) 授權:微博 @关爱智障儿童成长
這麼快便一年了,師奶還覺得是不久前的事。這一年,師奶對鴿這動物有點敏感,乳鴿少吃了,連白鴿巢也少去了,不過比起天鴿的可怕,當時大家互相幫助的愛令我更加深刻。
小編對印度菜的印象,不外乎咖喱和印度烤餅 Naan Bread,不過位於氹仔舊城區、主打印度小食和創意雞尾酒的「果阿之夜Goa Nights」就令人非常驚喜──餐廳特別引進果阿風味菜式,而雞尾酒則蘊藏著一個航海故事,值得專程一試! 餐廳樓高 3 層,地下的酒吧由獲獎無數的印度籍調酒師 Chetan Gangan 帶領,目前共有 9 款雞尾酒,靈感源自於葡萄牙航海家 Vasco 從葡萄牙起航,途經 9 個航點後抵達「果阿」的故事,創意滿分。 Wine Menu 蘊藏著葡萄牙航海家 Vasco 的航海故事,很有意思!(圖片取自:https://www.taipavillagemacau.com/tc/directory/goa-nights/) Gangan 於 2017 年度 Bacardi Legacy 獲得亞軍,同年更榮獲 Belvedere Vodka Relearn Natural 雞尾酒比賽冠軍。 (圖片取自Goa Nights facebook) 至於印度風味的菜單,就由來自印度的廚師團隊烹調。特別推薦「Pulled Pork Vindaloo Bao」和「Goan Fish Curry」,前者以中式大餅夾著傳統的果阿咖喱豬肉(Vindaloo),來個中印 Crossover;後者就是經典的印度魚咖喱,甜、香、辣勁分明而突出,佐飯一流! Pulled Pork Vindaloo Bao Goan Fish Curry Dip Platter Gaulati Kebab on Warki Parantha 兩款隱藏雞尾酒 採訪過程中,餐廳向小編推介了兩杯連名字也沒有的雞尾酒。一杯在 monkey47 中注入紅菜頭、百香果、椰子水等,色彩繽紛而且果香十足!另一杯就以秘魯和智利傳統的烈酒皮斯可酒調製,加入蛋白、玫瑰花茶等,上檯時即席點火,令面層的肉桂香瞬間爆發,要試! 上圖兩款隱藏雞尾酒目前連名字也沒有,很神秘吧! Goa Nights 地址:氹仔告利雅施利華佳118號 營業時間:周二至五 18:00 – 01:00 / 周六至日 12:00 – 16:00;18:00 – 01:00 網址:https://goanights.com
啟程到珠海斗門,探訪斗門的風景和傳說。據說700年前南宋皇帝沐浴溫泉之說——禦溫泉; 追加到150億人民幣建成的華南最大影視基地;首期投資8380萬修復開發的接霞莊; 1992年重修的金臺寺等等的傳說。 南門接霞莊——趙家莊 接霞莊又名“趙家莊”,一個 200多年的私家莊園,南國唯一南宋黃裔莊園。 又因地處霞山北麓,常有霞霧環繞樹林上空,被認為是瑞靄,所以又稱接霞莊。 進入接霞莊裏面,有不少的私房美食,去到的旅客嘗嘗新鮮感喲,一路走下去看到的也只有中年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路邊看著自己的小店,賣賣小吃之類的。 趙氏家塾(宋基堂),建於清道光年,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被拆毀,裏面出了不少的文人志士,可謂是一個書香門第的莊園。 斗门镇的南门村 位于山水之间的地方 再加上靠近御温泉 招来不少的旅客去享受 当地的美食和游乐! 趙氏一族——菉猗堂 聽說菉猗堂名出自邃古久遠的中華文化經典《詩經》。 菉猗堂包括趙氏祖祠、逸峰趙公祠、昆山趙公祠,一共3間祠堂,趙氏一族是宋朝魏王趙匡美的後裔,傳宗接代至今已經是35代,從古至今傳宗接代的文化可見已經不多了。 借鑒歷史查了下菉猗堂的由來,原來是趙氏四世祖趙梅南(1296~1365)號菉猗,帶領族人開創了斗門地區基業。 明景泰五年(1454年)的時候,趙梅南曾孫趙隆建菉猗堂奉祀。這也顯出了皇脈一族的風範。 貿易之地——古街 斗門鎮古街全長500多米。當時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對外的大門就打開了,不少國外商人看上了古街的貿易之地,加快了中西方的商業交流。 19世紀-20世紀的時候,由於古街的建築滿足不了貿易的發展,就重新建起了20多間的店鋪來滿足商業的發展,也是如今珠海保存計較完美的古街。 從而還引來了不少的影業方面的人士到這裡取景拍電影電視劇,其中香港的電視連續劇《再見豔陽天》就是在這裡拍的。 從此古街也招來了不少外地的旅客到來,回想以前的那個年代,能與外國商人的合作的貿易發展,在這些店鋪裏面發展的,也是非富即貴之人了。 黃楊山南麓——金臺寺 金臺寺在1992年重修 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 建立於半山腰間上 香火鼎盛 不少人聞名而來上香! 過了金臺寺的外山門不遠就到金臺寺,寺廟下麵有一座橋叫明鏡橋,過了明鏡橋至上山上就可以見到宏觀的寺廟了。 金臺寺為八景之首,寺向三山一水,左有青龍山,右有白虎山,前有供養山,三山中圍擁王保水庫,南瀕一泓碧水,風光如畫。 走上了山上的大雄寶殿,不妨停一停,看一看,上柱香,好好體驗一番。 “禦”字當頭——禦溫泉 跑了那麼多地方,回來泡個著名的禦溫泉也不為過。說起溫泉,著名的有重慶北溫泉、朝日溫泉、四川海螺溝溫泉等等。 珠海的禦溫泉有個傳說,曾在七百年前南宋皇帝沐浴溫泉,見得水興泉熙,再加上獨特的“禦式服務”,融合了溫泉服務業的歷史,就有了那麼一個禦溫泉的說法。 禦溫泉開發出數十種特色溫泉,也可以體驗一番溫泉的服務,其中以溫泉為核心,有着四星級度假的酒店、特色鄉村美食、綜合服務配套“小湯鎮”於一體,成為溫泉旅遊休閒度假勝地。 禦溫泉:泉水日流量超過2400噸,水溫高達68℃—70℃的度假村。 去一趟自己想去的地方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碰上一些插肩而過的人 做一些讓自己 有深刻回憶的事情 日月的催促 時間匆匆 四季輪迴 可能世界上的事物 不會有怎樣的變化 但是人卻會 隨著時間而在變化 趁年輕 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走一走自己想去的地方! 圖片來源:MacauLife 素材來源:MacauLife 版權屬於原作者 編輯撰寫:小嚕 本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你們知道做小雞棉花糖有多難嗎!!!! #今天也是廚藝滿滿的一天# 授權:微博 @关爱智障儿童成长
曼谷唐人街 踏上世界各國,幾乎每一城市都有華人聚居的地區 早期的華人跑到世界各處,有打工的也有經商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恆久定律,華人自然地聚居在城市的某一區域落地生根,世世代代地居住下去,形成繁華的華人商業區。 泰國是不少華人聚居的國家之一,首都曼谷也有一個華人聚居的區域,當地人一般會稱呼為唐人街或中國城 (英語: China Town)。 耀華力路 在曼谷,耀華力路 (泰語:ถนนเยาวราช 英語:Yaowarat Road) 是唐人街或中國城的代名詞,主要的商舖分佈在主幹馬路的兩旁,再向橫街小巷散佈。 車水馬龍的耀華力路金舖、魚翅、燕窩、中餐館、古董商店遍佈整個唐華人商區,是遊人探索尋寶的地方。 必嚐美食 南星 耀華力路有多家魚翅燕窩中餐廳館,選擇了頗受華人歡迎的南星魚翅酒家。 比較喜歡左邊加有鹹蛋的一款;右邊的一款是普通的魚翅口味,另外有各式小菜,整體口味不錯。 醬油味雪糕 步出南星過對面馬路往右直行100米,有一間泰國老字號醬油店DEK SOMBOON,進入店內看到各式陳列的醬油。 棕色的軟雪糕,便是傳說中的醬油雪糕。 可按個人口味力進脆米片或巧克力醬。 第一次品嚐醬油味雪糕,味道還不錯,不如想像般鹹鹹的,反而有種甜甜的味道。 小老板食品專門店 同一大街上有小老板的專門店,除了紫菜外,還有很多其他食品供選購。 [gallery ids="1201,1199,1195" type="rectangular"] 日間的唐人街沒太多路邊的小吃攤,還適合來回閒逛,感受一下華人區的傳統氣氛與異國風情。 到達方式:地鐵Hua Lamphong站 更多精彩遊記在行走世界記錄 金碧輝煌的曼谷臥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