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生活

焦點文章

【2025年7月澳門演出全攻略】音樂會、演唱會、藝術盛宴,一次睇晒!

節慶盛事
Cheers!・2025-06-30

盛夏七月,澳門舞台熱力全開!無論你係流行音樂迷、爵士樂愛好者,定係鍾意音樂劇或棟篤笑嘅朋友,今個月澳門都準備咗豐富多元嘅精彩演出,讓你一次過感受演出嘅無限魅力,快啲約定好友共赴這場夏日娛樂盛宴! 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澳門站 歌神張學友經典與全新曲目交織,帶來難忘的音樂盛宴。日期:7月4-6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galaxy-macautm-presents-fwd-insurance-title-sponsor-jacky-cheung-60-concert/ 歐陽萬成 Jimmy O. Yang Live in Macau 棟篤笑專場 美籍港裔喜劇演員歐陽萬成首次來澳門,帶來充滿文化反差與生活吐槽的棟篤笑,幽默犀利,保證笑唔停。 日期:7月4-6日地點:「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galaxy-macautm-presents-jimmy-o-yang-live-macau/
 
澳洲雷霆猛男SHOW 澳洲著名猛男SHOW,結合舞蹈與魅力表演,夏日夜晚的激情派對。日期:7月4-5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australias-thunder-down-under/ T仔成長記:愛是? 舞蹈劇 TDSM舞蹈工作室呈獻,透過舞蹈探索愛的多重意義,藝術與情感交織。日期:7月6日地點:澳門旅遊塔會展中心四樓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63 TF家族夏日運動會見面會 人氣偶像TF家族粉絲見面會,青春活力十足,近距離感受偶像魅力。日期:7月12-13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2025-tf-family-summer-games/ 郭富城夢幻舞林演唱會2025 – 澳門壓軸篇 亞洲舞王郭富城帶來連續多場舞台盛宴,舞蹈與音樂完美融合,視覺與聽覺雙重盛宴。日期:7月12-13日、19-20日、25-27日地點:新濠影滙綜藝館詳情:https://www.studiocity-macau.com/tc/offer/melco-style-residency-concert-aaron-kwok
 IRENE&SEULGI Concert Tour [ BALANCE ] in MACAU 韓國人氣組合Red Velvet小分隊IRENE&SEULGI亞洲巡演首站,精彩表演不容錯過。日期:7月12日地點:倫敦人綜藝館詳情:https://hk.londonermacao.com/macau-events-shows/irene-and-seulgi-2025.html
 
byejackistouring2025 Byejack個人演唱會第二站,過自己創作的歌曲,與大家再次連結。日期:7月12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byejackistouring2025/ 
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音樂會 澳洲指揮施嘉蜜率領澳門樂團現場演奏BBC自然紀錄片配樂,配合旁白帶你遨遊地球七大洲的自然奇觀。日期:7月12日地點: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60 《迪士尼魔法盒子》音樂劇 金沙中國表演藝術計劃呈獻,適合全家大小的迪士尼音樂劇,童話魔法世界現場體驗。日期:7月12-13日、18-20日地點:威尼斯人劇場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72?ticketSection=2025-07-12
 TIFFANY YOUNG 2025 FAN-CONCERT TOUR [Here for You] in MACAO 時隔6年,再度展開巡迴演出將首次在澳門舉行單獨演唱會。強勁的唱功和精彩的舞台表演,並透過與粉絲互動環節實現粉絲願望,令期待已久的粉絲們興奮不已。日期:7月12日 地點:倫敦人劇場詳情:https://hk.londonermacao.com/macau-events-shows/tiffany-young-2025.html 澳門青年交響樂團28週年會慶音樂會 慶祝成立28周年,青年交響樂團演繹多首經典古典樂章,展現青春與實力。日期:7月18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478?ticketSection=2025-07-18
 陳卓賢 IAN CHAN "TEARS" IN MY SIGHT SOLO CONCERT TOUR 2025 – MACAU 以「淚水」為題,陳卓賢帶來深情與動感兼備的個人巡演,與樂迷一同見證音樂新篇章。日期:7月18-19日地點:銀河綜藝館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ian-chan-tears-my-sight-solo-concert-tour-2025-macau/
 林憶蓮《迴響 Resonance》2025 巡迴演唱會澳門站 華語樂壇天后林憶蓮經典與新歌交織,歌聲動人,舞台震撼。日期:7月19-20日、26-27日地點:威尼斯人綜藝館詳情:https://hk.venetianmacao.com/entertainment/sandy-lam-2025.html Kenny G Forever in Love with Macao 爵士大師Kenny G帶來浪漫爵士音樂會,柔美旋律陪伴夏夜,享受輕鬆愉悅時光。日期:7月19日地點: 「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kenny-g-forever-love-macao/
 
澳門中樂團2024-25樂季閉幕音樂會《紫氣東來》 融合古典與現代中樂元素,展現中樂獨特魅力與創新。日期:7月26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58?ticketSection=2025-07-26
 
2025 KIM JAE JOONG ASIA TOUR CONCERT BEAUTY IN CHAOS IN MACAU 韓國人氣歌手金在中攜全新巡演主題「BEAUTY IN CHAOS」再度降臨澳門,帶來震撼現場演出。日期:7月26日地點: 「澳門百老匯」–百老匯舞台詳情:https://www.broadwaymacau.com.mo/zh-hant/event/2025-kim-jae-joong-asia-tour-concert-beauty-chaos-macau/
 
澳門樂團2024-25樂季閉幕音樂會-廖國敏與白建宇 鋼琴大師白建宇攜手指揮廖國敏,演繹蕭邦鋼琴協奏曲與柴可夫斯基交響曲,樂季完美收官。日期:7月27日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詳情:https://www.macauticket.com/TicketWeb2023/programme/P-055060
 王以太 LOVE ME LATER澳門站 成都CDC饒舌歌手王以太首次澳門專場,帶來最炸嘻哈舞台,燃爆全場。日期:7月27日地點:G Box詳情:https://www.galaxymacau.com/zh-hant/offers/entertainment/yitai-wang-love-me-later-macao/七月的澳門舞台精彩多元,從流行、爵士、中樂、音樂劇到棟篤笑,滿足不同表演藝術愛好者。趁住夏日好時光,約好友一齊感受現場魅力,留下美好回憶!

最新文章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可再生能源,這讓一切都變得真實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10-13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 澳門科技大學講師 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 澳門教育家(Digital Educator) 澳門培訓師 (Digital Trainer) 澳門教育專欄作家 (Digital Writer ) 全球職涯發展師 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培訓工作十七年 當課堂上學習到的話題變成現實時,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時刻。對於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我來說,與千禧後的大學生研究澳門創新教育。深入低收入社區與學生研究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可能性是十分精彩。零碳生活是能源計劃,我鼓勵學生通過綠色能源的職業發展機會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在汗水流淌到脖子上的同時,在屋頂上鑽了面板,學生終於有機會看到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了。當同學們打開燈,社區成員聚在一起慶祝。 “我從未做過,這是一次非常獨特的經歷,回憶起經歷:作為老師,我們看到學生在設計太陽能電池板。實際安裝它們,然後打開電源-就像所有這些家庭現在都免費提供電源一樣,終於可以在白天運行空調了。 這讓一切都變得真實。” 記得自己對可再生能源的迷戀始於高中地理課。在聽有關燃料短缺的演講時,我很想知道為什麼可再生能源沒有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我的好奇心鼓勵我學生研究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和原電池溫度濃度。 現在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技術創新來緩解氣候變化。我在今個學期遇到了一些鼓舞人心且同樣熱情的學生。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幫助我塑造了自己的心態,以幫助她應對氣候危機。 現在,我一直在努力研究創新教育點子的工能性。並鼓勵學生們對使用科技技術幫助地球的方式感到興奮。 我早就就了解了改進太陽能技術的必要性。 在那之後,我也很喜歡不同創新教育政策,因為我發現確實存在將所有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的空間。” 現在突然之間,不僅是使用我一直感興趣的技術,而且還涉及到誰將使用它,將在何處放置它以及我們如何進行該過程,盡可能公平。”

疫情下的香港藝術節。大館網上見

文化創意
蘇蘇・2020-10-09

疫情下,香港和澳門不少藝術活動都被迫取消或延期,旅行已經去不了,連最喜歡看的舞台演出和藝術活動都未能參與,蘇蘇真的很抑鬱。 不過蘇蘇總是認為應該帶著希望去走前面的路,亦深信神關了你的一扇門,一定會幫你打開另一扇窗的。原定於今年2月舉行的香港藝術節已經延至今天和明天10月10-11日舉行,並首次移師至網上平台免費播放,讓大家可以放鬆一下。 這個「香港藝術節@大館『網上見』」活動,是將原定七個現場表演項目轉為錄像拍攝,在網上免費播放,再配合不同的演出、裝置展覽、創意工作坊及另類導賞等,希望能讓大家透過這些藝術表演來啟發思維,以及了解香港大館這個擁有170年歷史的法定古蹟。 此外,大館安排了兩個免費現場節目上演,當中可在大館洗衣場石階欣賞到《小心輕放 創作進行中》的現場演出;而今天(10月10日)下午4時就有《小心輕放 創作進行中》和下午6時有一節《音域沐浴》;明天(10月11日)下午4時亦有《小心輕放 創作進行中》的現場演出,給繁忙的香港朋友們來3場藝術演出放鬆一下被壓抑的情緒。 祈望疫情快點退去,大家繼續工作之餘可以去吃喝玩樂體驗文化看演出,最重要當然是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Facebook專頁直播日期: 10月10 - 11日 中午12時 - 晚上10時播放連結: facebook.com/hkaf.at.taikwun ********** 因為「網上見」反應十分熱烈,但有些朋友實在繁忙而看不到直播,所以大館決定加推限時網上重溫至16/10/2020,大家要把握時機呢。 《米羅實驗室》Miró Lab 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OBt2WV 《人圖 》Our Atlas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cbgURi 《卡》Struck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9soG1X 《倒行逆「思」》Making Space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5fdiQN 《尋窿探罅》carry on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tzMLE3 《小心輕放 創作進行中》Fragile : work-in-progress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mAZQNX 《音域沐浴》Sound bath限時重溫: https://go.hkaf.org/kepoIe ~~~~~~~~~ 更多各地吃喝玩樂、美容、潮流、旅遊、演藝、文化、生活或購物資訊、心情話語文章等,繼續以一文多發形式發放於中、港、澳三地多個高人氣時尚生活網站的專欄內,詳情請點擊蘇蘇的 新浪微博: 『蘇蘇的部落』http://www.weibo.com/susannakl/profil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sosusanna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sososusanna 時尚生活專欄和部落格 (網站及手機Apps): ELLE HK 澳門人氣資訊網站CTM。LifeMag 中國163.com。LOFTER 中國攜程氫氣球 中國搜狐新聞網 台灣痞客邦 聯絡及邀約: susannakL88@yahoo.com.hk

[翻書倒櫃] 最強讀心術?察言觀色的28堂課

文化創意
君尋・2020-10-07

日本的人際互動關係中存在一種「空気を読む」的文化,字面意思是閱讀當下的空氣,亦即是指在溝通的期間,要觀察整個氛圍並推測出對話者字裡行間的實際意思,最終做出符合該場面應有的行動和說話。因此,對日本人而言,察者觀色是在社會上生活的必修的技能。這本《日本頂尖執事教你察言觀色的28堂課》能教會讀者如何善用雙眼,注意以往重未留意到的細節,從而看清實況、找出真相。要成功學會這種技巧,作者認為要把練習觀察,化為習慣,透過在日常生活中遇上的事件鍛鍊「觀察力」、「分析力」和「假設力」。「觀察力」是察覺細微變化的能力;「分析力」是定義觀察後所獲得的想法、整理事物及有系統地思考和歸納的能力;「假設力」是利用上述所蒐集到的資訊來預測未來的能力。本書的28堂課中以日常生活遇到的事件為例子,舉出該注意的細節,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事件鍛鍊這三種能力。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其中一個鍛練方法是,為會議做筆記。會議上夾雜非常多的不必要內容,要學會看穿會議上的重點,以盡量簡短的方式歸納下來。透過長期的書寫習慣,培養看出本質的眼光。作者亦教會我們,如何從座位位置,判斷對方信任的人。同時,亦可透過觀察我方坐下時對方的反應,進一步分析雙方的親密程度。書中教的並非萬能的方程式,而是一種方式讓我們學習「察言觀色」,並透過重覆觀察某個人或事件,讓自己在將來重遇相同的、或者類似的人與事時,能以過去的經驗和當下的觀察,重而推導出在該狀況下如何作出最佳的行動。這種練習不但只在職場,在其他環境也能進行,甚至乎別人家中的冰箱亦是練習對象之一。簡單地歸納,冰箱內的食物反映的是這戶人的健康狀況,內裡的食物量會否過多?儲存的是健康還是垃圾食物?這些資訊都可以更進一步瞭解這戶人的生活習慣。「行為改變習慣」,一個人如何使用餐具、文具,可能與其生活水平有關。習慣使用昂貴用具的人仕,行為舉止應相對優雅,因要避免粗暴的使用方式對其造成損傷。當然這只是推論的其中一種方向,若遇到暴發戶則未必適用上述的推論,因此重要的還是要將「觀察力」、「分析力」和「假設力」的練習落實於生活中,不斷的重複練習後發展成自己獨有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觀言察色、聞一而知十,不但有利於職場上的成功,也有利於人際關係。 +++++++++++++++++++++++++++++++++++++++++++++++++++++ 關於今回[翻書倒櫃]的推介書本: 書名: 日本頂尖執事教你察言觀色的28堂課 作者: 新井直之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11/07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談論全球抗脆弱性,在危機時期如何變得更強壯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10-06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祕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澳門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展示了澳門大學生未來企業家的韌性在新的挑戰中,今年的社會科學教育向大學生們介紹了有關創業精神的基本課程。 今年9月份,由於全球Covid-19的不確定性,本人任教的課堂設計加入創新點子元素,依靠學生在校園中的實際存在來使他們沉浸在創業生活中,並教給他們有關創業的知識。 我們意識到澳門科大學生真的很在行,我們一直在談論全球抗脆弱性,在危機時期人們如何變得更強壯。我們必須鼓勵澳門科大學生做到這一點-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上週的虛擬校園社區課堂讓澳門科大的學生參與者設計他們在校園虛擬社區取得的經驗,從而證明自己的點子是否在校園推行。 總共有10隊學生團隊設計點子。證明瞭在大流行期間實現主要的校園虛擬社區建設裏程碑是可能的。就像上學期一樣,這些團隊根據其團隊獲得最大成功機會的點子而成為精英隊伍。本人深信,未來的參與者將會來自世界各地。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校園創新創業點子有很多不同之處。 在未來90天的時間裡,澳門科大學生上課時會有新的體驗,他們快樂學習、仍然在吃,睡覺和呼吸,他們的創新點子會在校園虛擬社區慢慢推動。

豈止月餅!《小老鼠吃月亮》

文化創意
繪本與棋@黃庭熾・2020-10-03

  月到中秋分外明,話中秋,豈能落下月亮?   所以儘管不談嫦娥、不談吳剛、不談兔......也得談「玉兔」,於是跟孩子分享《小老鼠吃月亮》的故事。   小老鼠吃月亮傻不傻?不傻,因為味覺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未必最有效,但別有一番風味。   小朋友都認為小老鼠傻,因為那明明不是月亮,而是香蕉,可小老鼠不懂,牠只知道眼前彎彎、金黃的實物一如牠夢寐以求的明月亮,而且它的氣味——還那麼香!   所以小老鼠甘心相信自己獲得月亮的青睞,就像偶像回應希臘雕刻家皮格馬利翁那一刻的驚喜,小老鼠忍俊不禁、甚至大快朵頤,不一會就把「月亮」啃剩一半。   馬上牠後悔了,牠把大家的月亮吃殘缺了,晚上大家拿甚麼來照明?小老鼠不止比一般人憨,還善於內省,直到了杞人憂天的地步。   這樣的老實人大家都心疼。所以當我邀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的好朋友,試著去開解老友的煩惱的時候,大家都熱烈討論並分享。   一名四年級的小朋友主張用理情療法,提議向小老鼠展示另一根香蕉——月亮只有一個,鬧雙胞的美食肯定不是照拂長夜的白月光——證明月亮不是丹桂不能摘、不能吃。   一位不羈的男孩子篤定地告訴我,往旅遊塔的玩具店,給小老鼠買一雙翅膀,帶牠飛上月球——果然是地心引力和缺氧的外太空都牽絆不住的豪邁孩子啊!   有一位怯生生的女孩子圖文並茂地跟我分享,她會帶小老鼠到河畔,那裡有一個香蕉園,讓小老鼠看看香蕉長成的過程,並且陪伴牠到月亮出來的那一刻,真是個貼心的好孩子——知識能改變命運,大部分小朋友都願意向小老鼠授之以漁。   聽罷孩子的分享,我也跟他們分享作者的安排:好朋友們帶小老鼠上山去看月亮。   然後,我問小朋友:如今小老鼠看到月亮了,牠的心情如何?小朋友大都能答我「開心」。我追問他們:你如何知道?「因為牠看到了月亮。牠知道自己沒有把月亮吃缺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從圖畫中看到,與牠兩個鎮定如恆的朋友相比,小老鼠躍起來了,我問:「在甚麼時候,你們會跳起來?」   有時候,讀繪本不是讀書,兒童文學不是文學,醍醐不是酥酪——有時候,只有親嚐才能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你可以到這些圖書館讀這本繪本: 中央書庫、望廈圖書館、氹仔圖書館——實際館藏情形可以透過澳門公共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瞭解。

[翻書倒櫃] 和食古早味

文化創意
君尋・2020-09-30

由極具代表的壽司,到主食的炸豬扒飯、鰻魚飯、天婦羅、懷石料理,以至麵類的拉麵、蕎麥麵,甚至乎日本威士忌等,這些縱使人不在日本,依然能輕易品嚐得到的常見美食,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對我們來說都毫不陌生。不過關於這些料理的起源及歷史,我們又瞭解多少?《和食古早味》一書介紹的不只是這些食物的歷史,更是關於這些食物的故事。你有曾想過,天婦羅和拉麵等非常受外國人歡迎的料理,原來是受外來文化影響,再由日本人轉變為本土的料理嗎?而日本人自古以來對自然、食物的尊敬與感謝,亦影響他們如何使用土地上的天然食材,並烹調出最適合的料理。此亦即日本人所謂的「地區限定」、「季節限定」,新澙的越後米、信州的手打蕎麥麵正是代表,絕非只是流於表面的宣傳口號。在故事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人,作者與多位被日本人稱為「人間國寶」的料理大師會面,從這些全心全意投入於料理世界的職人身上,窺探這些繼承「江戶味」的料理背後的文化脈絡。 本書介紹的除了是食物,更是日本的一種文化史。幾乎可說是代表現今日本料理的握壽司、天婦羅及拉麵,幾乎都不是日本自古以來的「傳統食物」。壽司是源於古時候未有冷藏技術前,將米發酵再用作保存海鮮的一種的技術。亦因此當時的壽司重點在於魚而不是米。壽司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區有各自的流派和製作方法。直到江戶時代,人們對在外吃飯有一定需求,在屋台販賣的速食「握壽司」開始成為各款壽司流派的主流,而為了填滿客人的肚子,壽司中米飯的比例亦變得像今天所見的大小。而在屋台的吧檯看著壽司師傅的精湛手藝製作壽司的文化,就演變為今天的「板前」。與此同時,因對食材的鮮度亦有一定要求,高級的壽司師傅都會使用江戶灣(即現今東京灣)捕捉到的新鮮魚獲,而此亦即是高級壽司「江戶前」的起源。這種握壽司能成為流傳後世的唯一壽司流派,全因德川家康能一統天下並定都江戶,其後爆發性的經濟增長讓江戶成為超級大都會,才因而出現上述提到的背景和原因。整個壽司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因素不無關係。除此之外,和製洋食的日式炸豬扒及天婦羅的誕生,是日本與世界接軌的足跡。理所當然一般存在於日本各處的拉麵店,卻是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本造成的影響之一。日本的和食文化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一邊吸收外來的產物和技術,一邊遵循傳統對食材的尊重,形成大和民族的料理體系。而當我們能深入瞭解其中的演變過程,便更能明白到當今日本獨特文化的本質。 +++++++++++++++++++++++++++++++++++++++++++++++++++++ 關於今回[翻書倒櫃]的推介書本: 書名: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作者: 胡川安 出版社: 時報出版

澳門教育家陳康妮:全球Covid-19快速測試顯示出更高的靈敏度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0-09-29

【作者簡介】 陳康妮 Miss Connie,大學講師,現任澳門作家協會秘書長。澳州墨爾本大學主修高等教育管理學(全球生涯規劃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持有全球生涯規劃師資格/ 澳門高等教育管理學專家,澳門教育專欄作家。主力高等教育管理學的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硏究。 陳康妮提出「澳門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希望將創新創業教育帶給澳門的每一位大學生。充分學習國外學校的優點,同時保持澳門本土特色,創造最好的未來大學,也給迷茫的大學生未來的學習以及人生建議。讓澳門的學生走向世界! 全球大學研究所開發的基於CRISPR的測試可以檢測到與標準Covid-19診斷幾乎一樣多的病例。 自從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全球大學研究所一直致力於Covid-19 CRISPR的診斷,可以在30分鐘到一個小時內產生結果,其準確性與現在使用的標準PCR診斷相似。 這項名為STOPCovid的新測試仍處於研究階段,但原則上可以廉價地製造,人們可以每天進行自我測試。在最近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在通過一組Covid-19的PCR檢測確定的一組患者樣本中,他們的檢測檢出了93%的陽性病例。 我們需要快速測試以成為這種情況的一部分,以便人們可以每天進行自我測試,這將減慢爆發速度。” 簡化的測試 在SARS-CoV-2疫情爆發後不久,全球大學實驗室研究Covid-19診斷。澳洲大學專注於COVID -19 測定易於執行且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實驗室設備。他們希望這種測試適合將來在醫療點環境中使用,例如醫生辦公室,藥房,療養院和學校。 開發了COVID 19 測試,以便所有步驟都可以完成。” “一步就意味著測試可以由實驗室以外的非專家進行。”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過程,通過添加吸引RNA的磁珠來濃縮患者樣品中的病毒遺傳物質,從而無需使用費時且昂貴的昂貴純化試劑盒。由於需求量大。這種濃縮步驟提高了測試的靈敏度,使其現在接近PCR的靈敏度。 一旦將病毒基因組帶到珠子上,他們發現這可以使我們達到很高的靈敏度。” 澳洲大學實驗室測試適用於使用侵入性較小的前鼻孔拭子採集的樣本。他們現在正在用唾液樣本進行測試,這可以使家庭測試更加容易執行。研究人員正在繼續開發該測試,希望將其交付給最終用戶,以幫助對抗COVID-19大流行。 目標是使該測試易於使用和敏感,以便我們可以儘早判斷是否有人攜帶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