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生活

焦點文章

CTM Home Media x hmvod 帶您重溫《侏羅紀》經典系列

娛樂殿堂
Cheers!・2025-07-16

睇完新一輯 《侏羅紀世界:重生》覺得未夠喉,仲想睇多 d? CTM Home Media x hmvod 帶您重溫《侏羅紀》經典系列,由 1993 年嘅首部曲到最新續作,6 部精彩鉅作完整呈現,每一段血脈沸騰嘅冒險旅程,都可以喺呢度重新體驗,即刻開啟您嘅冒險之旅 【 hmvod 三大優勢話您知 】海量片庫任睇:超過 10,000 小時中西影視庫,暢享視覺盛宴。 多屏無縫暢連:手機、平板、電視自由切換,隨時隨地輕鬆享受戲院級視覺衝擊。預先下載功能超實用:暑假旅行搭車、搭飛機都可以離線輕鬆睇,娛樂時光不間斷。仲有大好消息 CTM「自己人」專屬著數“暑”到嚟啦!新客戶只要用 350 CTM 積分,即可兌換首月免費體驗任一娛樂服務,今個暑假一於全家睇到盡、玩到盡、Chill 到盡hmvod|《壞蛋獎門人》、《功夫熊貓》、《蜘蛛俠》 加碼送 12 張電影券,海量精彩電影任睇。Blacknut 雲遊戲|500+ 款頂級遊戲免下載暢玩,新上線《尼克卡通全明星集結大亂鬥》、《尼克卡通賽車手2》、《金剛戰神:群狼盛宴》帶您感受刺激嘅遊戲世界,邊玩邊練反應力。myTV SUPER|新增 40 條直播頻道,無論係探索《Love Nature》嘅奇妙大自然,定係觀賞《Pulse Documentaries》嘅深度紀錄片,抑或同小朋友一齊睇《Pet Club TV》嘅可愛小寵物,都可以一邊悠閒娛樂,一邊輕鬆學習。➤➤ 立即兌換:https://s.ctm.net/q4ci6 ➤➤ CTM Home Media 詳情:https://s.ctm.net/Qe2od

最新文章

陳康妮: 把不需要的,還給過去;把餘裕與自由,留給未來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5-09-04

把不需要的,還給過去;把餘裕與自由,留給未來 【把不需要的,還給過去;把餘裕與自由,留給未來】 我們以為存不到錢,是因為收入不夠。�其實,更常見的原因,是東西太多、注意力太散、日子太滿。�當你開始丟,不是粗暴地清空,而是溫柔地道別�你會發現:錢包變厚了,心也變輕了。 日本極簡理財達人 Takeru 說,他的存款一年比一年多�祕訣不在「再多賺一點」,而在讓不必要的東西退出舞台。 �背後其實只有三句話: ① 減少浪費,讓錢不再偷偷流走。�每一件閒置的小物,都是一次錯置的投資。 從清理開始,學會檢視消費動機�把「想要」降噪,讓「需要」發聲,生活成本自然往下走。 ② 找回時間,收入與效率就會回來。�東西越少,尋找越快、專注越深,你多出的每一小時,�都能用在精進、接案、學習,資產就這樣一點一滴長大。 ③ 讓舊物變現金流。�衣服、家電、收藏、書籍、兒童用品……也許正是家中的「迷你提款機」。�當你把沉睡資產喚醒,錢開始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物品奔波。 從這三類開始,溫柔地把理財變簡單 A. 與金錢有關的雜物�錢包像垃圾桶、收據與會員卡滿到炸、帳戶開了五六個卻理不清?�試著只留一張主要支付卡與三個帳戶:緊急預備/生活日用/投資增值。�用 App 掌握流向,拒絕「湊滿額」與「買了才省」的幻覺。 B. 裝飾性小物�過多香氛、抱枕、花瓶、畫框,看似質感,實則噪音。�把空間還給留白,你會驚訝:少,反而更高級;省下的是錢,也是打掃與心力。 C. 過量衣物與配件�百件衣櫃帶來的不是選擇,是猶豫與治裝費。�留下耐穿百搭的少數,一進一出、一年不超過 10 件�門口只擺「最常穿的一雙鞋」,穿著與決策一起變清爽。 給自己的「七日理財斷捨離」小儀式 Day 1|錢包重置:只留一張卡與證件,拍照存檔後丟收據。 Day 2|帳戶歸位:三帳戶制,重新命名與自動轉存。 Day 3|手機去干擾:刪會員 App、關促銷通知。 Day 4|裝飾減半:撤下 50% 裝飾,感受留白的安靜。 Day 5|衣櫃十選:挑出本季最常穿的 10 件,其他暫存箱觀察。 Day 6|舊物變現:刊登 5 樣物品,設定「售出就入投資帳」。 Day 7|復盤與承諾:寫下本週省下的金額與時間,訂下下週一個小目標。 斷捨離不是對自己苛刻,而是對未來負責。�當你把不需要的還給過去,把可用的導向未來,�你會看見:財富的複利,原來長在清醒與留白裡。 願你把家收乾淨,把錢裝對地方,把心安放回生活�讓留下的,都值得;讓放下的,都祝福。

澳門斷捨離學會「愛・生命」讀書會6月活動圓滿落幕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5-07-03

(2025年7月3日 - 市民日報) 澳門斷捨離學會「愛・生命」讀書會6月活動 圓滿落幕 澳門斷捨離學會於6月成功舉辦「愛・生命」主題讀書會,吸引眾多書友參與,活動氣氛熱烈,內容充實,展現了閱讀與生命的深刻連結。活動由澳門知名教育家陳康妮主持,以愛. 生命為切入點,帶領參加者深入探討生命教育的意義及生死教育的價值,激發大家對人生價值的思考。陳康妮以其豐富的教育經驗,分享如何透過繪本故事向年輕一代傳遞澳門的文化與價值,強調「說好澳門故事」的重要性,引導參與者以閱讀滋養心靈,傳承本土文化。 活動亮點之一為澳門文藝家李嘉麗的參與,她特別為本次讀書會設計了一系列獨具匠心的環保信封,融入澳門文化元素,展現簡約與創意的結合。這些信封不僅實用,更傳達了斷捨離的理念——摒棄多餘、珍惜當下,讓生活回歸本真。李嘉麗表示,設計靈感源自澳門的歷史與自然景觀,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讓參與者感受到「愛・生命」的溫暖與力量。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心靈的洗滌,更是一次文化與教育的交融。參與者紛紛表示,透過陳康妮的分享與李嘉麗的創意設計,他們對生命教育有了更深的體悟,並對澳門的文化傳承充滿期待。澳門斷捨離學會表示,未來將繼續舉辦多元化的讀書會活動,結合文學、藝術與教育,推動澳門閱讀文化的發展,為社區注入更多正能量。

斷捨離在澳門

文化創意
陳康妮・2025-07-01

(2025年6月30日 - 論盡) 斷捨離在澳門 近年多地興起實踐「斷捨離」的生活方式,這種源自日本的理念主要強調人對物品應進行取或捨,通過「斷」絕不需要的物品、「捨去」多餘的物品和「離」或擺脫對物品的依賴,簡化生活。 本地教育家陳康妮(Connie)創立澳門斷捨離學會,推廣「斷捨離」理念,她相信種子已經在澳播下,正在慢慢發芽成長。 市民在斷捨離學會會址挑選適合物品。 今年上半年學會推出不少活動。在三月,每周三晚有一小時定期回收活動,旨在鼓勵市民將不需要的物品轉化為他人所需的資源,實現共享,提升生活品質及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收集物品包括全新或輕微使用的衣物、未過期的非易腐食品、嬰兒尿布、推車、長者護理用品、健康產品等,此外亦收狗糧、貓糧、各類配飾和手袋、未使用或輕微使用的護膚品,以及部分手提電腦及配件,如鍵盤、滑鼠等。 學會義工隊在五月又走進新口岸社區,開展家庭關懷探訪,旨在為弱勢社群送上關愛與支持,同時針對部分家庭的家居環境問題,為居民提供免費斷捨離整理服務。 除了每月的主題活動外,市民平時亦可以把自己不需要,但又符合學會要求的物品,直接送到會址。 市民在斷捨離學會會址挑選適合物品。 從線上到線下 數年前,Connie受家人經歷及書籍的啟發,開始了斷捨離之旅,並於二〇二〇年設立斷捨離社交平台群組,亦即斷捨離學會。現時已有逾三萬名群組成員,除了Connie的學生、其他學校的中小幼教師,亦有弱勢社群。 在成立學會的同一年,她向教會借用場地,設立實體共享空間。起初,共享空間接受所有物品,但後來發現部分物品乏人問津,而且不夠人手接收物品。經過不斷摸索,學會制定一份清單,列明可接受和不接受的物品種類,例如基於場地限制,不接受大型家具。 為了有效整理、管理共享空間,學會亦組織了義工隊,現時有二十七名成員,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值更時間。 本地教育家陳康妮成立澳門斷捨離學會。 學會發展新方向:關懷長者、共享食物 斷捨離學會今年已到第五個年頭,目前正處於「深耕細作」階段,未來將繼續在學校和社區推廣。Connie觀察到群組內有不少弱勢社群需要斷捨離服務,相信這也是斷捨離的社會意義之一。 隨著本澳人口高齡化,不少有積物習慣的長者開始對斷捨離服務有需求,尤其是獨居的婆婆,例如處理舊衣物、廢舊電器等。Connie相信未來將有更多人因不同需求和契機,加入斷捨離的行列。 目前學會的義工開始上門為長者提供斷捨離服務,至今已處理三十多個個案,並提供後續跟進和關懷、協助長者搬運物品。在提供服務前,他們會與案主簽署同意書,「有一個同意書給案主,確認他願意讓我們做斷捨離,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斷捨離學會成員在會址協助回收物品。 學會也為癌症關懷機構開辦斷捨離講座,幫助癌症病人及其家人整理物品,表達生前意願。 Connie又透露,學會現時正計劃的另一個新方向就是共享食物,惟推行食物共享需要格外謹慎,目前仍處於摸索階段。考量到食品安全問題,現時學會優先考慮分享有包裝、來源明確且未過期的食品。 斷捨離已不僅僅是一種整理家居的技巧,更是一種生活哲學、關懷社會的方式。澳門斷捨離學會以實際行動,一步步推廣著簡約生活的理念,並將這份關懷延伸至弱勢群體、長者,甚至癌症病患。Connie又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斷捨離的行列,思考消費的價值,斷捨離這顆種子將在澳繼續茁壯成長,為更多人帶來更輕盈、更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