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deck

標籤:steamdeck

Steam OS 內建 podman DNS 問題解決方法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4-12-20

前幾天筆者在介紹SteamDeck 內建的podman時,沒有測試得很清楚。在長期使用下,的確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處理,這裏就補充一下解決方法。 我們前一篇介紹的 Steam Deck 內建 podman ,配上再自行安裝 podman-compose 有時會出現warning :`WARN[0002] aardvark-dns binary not found, container dns will not be enabled`。這不單影響到沒有在 service 之間自動産生 DNS 記錄,還會令互聯網功能失效,因為它會是整個 DNS 解釋功能丢失了,只是在 service 中定義 DNS 的地址並不會解決問題。筆者亦測試過,照著原本的 docker 思路,使用最傳統的做法,自己起 network ,自己起 container ,然後再串連在一起,依然會出現問題:`Error: "slirp4netns" is not supported: invalid network mode`。所以根源問題應該不在 podman-compose 上,而是在內建的 podman 依賴上。 緊急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用到 "network_mode: host" 的方式去解決。例如以下例子 "network_mode: host" 的主要作用,就是讓 container 直接在主機的網段上執行。上面的例子中的 postgres 資料庫,它預設使用5432端口,我們並不需要再獨立宣告,即使在 container 內外,都可以直接使用 localhost:5432 溝通。而使用了主機的網段後,DNS 也可以正常運作。但這個做法的缺點就是 container 內的所有 port 都自動佔用了 host 上的使用,有時候那怕我們並不需要,它也會被暴露在外。更可能的是增加了不同 container 之間的 port 衝突。不過筆者要用於開發環境,所以這並不會是很太大的問題。

steam deck 辦公用途工具資訊 2024/12更新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4-12-17

購入steam deck 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之前亦發過一些安裝教學。適逢筆者系統重裝,又有機會重新檢視工具的可用性。 Podman / Distrobox 一項很重要的更新,Steam OS已經有預安裝podman,不需要經home brew安裝。但預裝的podman 沒有內置DNS,可能會對K8S等進階應用有影響,不過筆者只作為單機測試用,普通的podman compose沒有問題。 另一項很重要的更新,就是 distrobox,它可以經 podman 讓大家方便地執行不同的 linux 版本,想在Steam OS上使用Ubuntu?沒問題,開箱即用;想用VScode官方維護版本,沒問題,安裝指定Linux再按裝VScode就好。 詳見上一期的介紹。Steam OS 3.5更新,內建 podman, distrobox 中文輸入法 我們不需要再安裝Fcitx5 + Rime,如果大家在遊戲模式下,已經設定好中文輸入法,那麼在輸到桌面模式下,照樣以Steam Button + X Button的方式,打開內鍵輸入法。你會見到有虛擬鍵盤彈出,它會覆寫桌面模式的。此時,即使你關掉虛擬鍵盤,並用實體鍵盤,中文輸入法都會保留。不過大家要確認,彈出當下必需要是【中文】。 若然你彈出的虛擬鍵盤是英文,請按【地球】轉換到【中文】後,關掉虛擬鍵盤,再重來一次(重按Steam Button + X Button),確保彈出的時候是經【中文】覆寫。 Discovery Discovery 是 Steam OS 預設用來安裝第三方程式的地方,它經 flathub / flatpak 存取程式。但筆者一定要先強調,它提供的第三方程式,並不一定會得到原開發者的支援,它屬於打包移植之類。 例如 flathub 中可以找到 Google Chrome (https://flathub.org/apps/com.google.Chrome) ,但它實際是經過一個github 專案移植過去的 (https://github.com/flathub/com.google.Chrome)。它有提供持續更新,但筆者不保證當中有沒有任何被植入過任何不正當軟件。 相反,flathub中有一些程式是經過原開發者支援的,例如 Firefox (https://support.mozilla.org/en-US/kb/install-firefox-linux), Gnome Boxes (https://gitlab.gnome.org/GNOME/gnome-boxes), Gimp (https://www.gimp.org/downloads/) ,這類可以比較放心使用。 筆者過去使用 Discovery ,的確有遇到一些權限問題,但最後估計應該是筆者安裝 Homebrew 所影響。筆者在重裝 Steam OS 後,直接使用 Discovery,就沒有問題。過去需要經 Homebrew 安裝的東西,現在經 podman , distrobox 或 Gnome boxes 就可以了,不再需要經Homebrew去折騰一輪。而且Homebrew也不是萬能的,因為Steam OS有限制一些套件的事用,即使安裝Homebrew也解決不了。若想要完全開放套件限制或解決依賴問題,還不如直接開啟Steam OS覆寫權限,轉用Arch Linux的安裝包。

Steam OS 3.5更新,內建 podman, distrobox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4-12-10

之前筆者有介紹過如何在Steam OS上安裝podman,但都必需要自行折騰一番,特別是遇到一些依賴缺失時,還要逐個除錯。在Steam OS 3.5更新之後,官方已經有預安裝的 podman,筆者建議,如果有機重刷OS,就直接使用預安裝版本就好。更重要的是,不但有預設podman,連另一個神器distrobx,也在Steam OS 3.5之後引入。 podman-compose Steam OS 3.5,雖然已經有預安裝 podman ,但在實際環境下,多安裝一個 podman-compose 可以更方便地一體化操作。 我們可以經 python 安裝。 剛安裝 podman-compose ,會出現在自己的 home 目標的隱藏目錄。最後一步就是要加到自己的 PATH 環境變數裏面。 修改保存後,就重啟。之後 podman-compose 的指令就可以任意存取了。 要補充一點,就是官方預安裝的 podman 還是缺少了一些 DNS 的元件,大家會看到 warning 提示。不過在筆者單個 container 的使用情境下,並不受影響。之後要在其上二次引用的 distrobox 也可以順利執行。 神器 distrobox 在 Steam OS 3.5 中,除了 podman 外,還有預裝 distrobox 。 distrobox 其實是基於 container 技術的擴展應用,它目標是讓用經過 container 就可以輕鬆使用到不同 linux 的發佈版本。例如我想在 Steam OS 中使用 Ubuntu ,經過 distrobox 就可以用到。道理上, distrobox 基於 container (podman) 操作的,所以它能做到的,其實自己手動經 podman 也是可以做到。但若果大家想使用跨 Linux 版本的 GUI 程式,筆者還是建議優先使用 distrobox 。因為 distrobox 預設已為不同版本的 Linux 的 Image (來源影像檔) 加入部份調整,在運行時亦有x11等互通,指令也較為簡單。 以下做來例子,示範在 Steam OS 中就執行 Ubuntu 版本的 vscode。 註: Distrobox 也不是萬能的,例如它的 Ubuntu 版本內沒有 snap ,所以不能執行 Ubuntu 版本的 Firefox。 snap will not works (firefox not works)

開發者在Steamdeck上的另一個選擇: Gnome box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4-05-28

前些日子,因為升級podman的關係,筆者對Steamdeck的限制就更為了解。因為Steamdeck是一個修改過的Arch linux,不單止代表是某些區塊是唯讀不可寫。更深一層的問題是,有些依賴包,不能簡單地通過安裝或自行編輯來解決。 例如早前podman 5.0.x需要的pasta依賴,雖然Arch linux官方有這個lib的發佈,但Steamdeck沒有選用,那些我們自己下載原始碼,你地會發現steamdeck的gcc或cc編譯指令還法完全執行,一來是編譯器指令沒有預設對,另一方面則是缺少了更多的c lib (.h) 依賴包。最後筆者只好選擇下載pasta官方預編譯的二進位程式。能用,但就總是多少有點不安心。因為pasta的預編譯只是針對x86_64的CPU,並沒有考慮link lib的問題,不過這次運氣還算可以,沒有無盡依賴的問題。 回來講Steamdeck的情況,之前筆者介紹brew,其實是macOS帶過來的,雖然他們對其他linux的支援很不錯,但多少都基於某些低層的依賴包可以隨時更新。而Steamdeck這個限制版,就沒有保證linux 依賴包的預安裝。(那怕是Ubuntu也是一樣,只是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指令案裝就可以了。)所以在Steamdeck上,長遠還是要找一些官方維護的軟件比較安全。 Steamdeck上預設的是依賴安裝是【Flatpak】,雖然它不像yum, apt, dnf這些仔細可以安裝原始碼依賴,但它們可以安裝App,例如Firefox、Chrome、輸入法等。遺憾的是,Flatpak上沒有podman, docker,對於開發者來說就很不方便。 但最後,筆者終於在【Flatpak】上發現一套【BOX】VM解決方案。它的功能不算強大,但至少可以經ISO安裝自己想要的OS,也有快照功能(只限關機狀態下)。BOX官方亦表明,這套VM不是針對自動化或企業管理所做的,只有一些基本操作。 官方連結: https://apps.gnome.org/Boxes/ 官方原始碼: https://gitlab.gnome.org/GNOME/gnome-boxes Flathub載點: https://flathub.org/apps/org.gnome.Boxes 對於筆者來說,能裝到VM,代表就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如果大家不介意多了一些虛擬層,會太影響效能,其實很多操作可以在VM內使用。例如不需要再用podman,可以直接在VM中使用docker、安裝k8s等。對於效能問題,我們必需要在Steamdeck操作時,至少我們可以在VM中先安裝Arch linux,找回必要的依賴包,編譯我們想要的link lib,再抄回Steamdeck下執行。過程的確比較轉折,但若然Steamdeck這台機器只適合打機的話,就真的很可惜。

Steam Deck 也可以作為文字創作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4-01-23

之前筆者就介紹了,如何使用Steam Deck作為程式開發機使用。這可能對於一般讀者來講不太常用,更常用的是做一些文書處理。筆者最近也拿著Steam Deck,也一步步地補充文書處理所缺少的軟件,正式踏入Steam Deck日常之路。 如果你沒有對系統做過任何更改,在桌面模式中,只要打開「Discover」,輸入後逐的軟件的唯一package name,就可以找到相關軟件。 但如果你像筆者之前一樣,加了homebrew等第三方系統,可能所有軟件都需要在terminal中,經過指令sudo flatpak install PACKAGE_NAME。 Chrome 唯一碼: com.google.Chrome 系統預設瀏覽器只有Firefox,不習慣的話可以另外下載Chrome。有了Chrome,至少所有的雲端文書軟件都可以用,想用Google Doc也沒有問題。 中文輸入法:Fcitx5 + Rime 唯一碼:org.fcitx.Fcitx5 唯一碼:org.fcitx.Fcitx5.Addon.Rime Steam Deck原本有自帶的輸入法,但只適用於螢幕虛擬鍵盤使用(即使用Steam key + X,打開虛擬鍵盤),而實體鍵盤就無法轉輸入法了。這時就需要Linux上的Fcitx5和Rime了。安裝很簡單,之後還要設定一下。 首次安裝後,在啟動器(桌面左下角)搜㝷及啟動 fcitx5,然後在右下角就會見到有個新的鍵盤圖示出現。 按鍵盤圖示,滑鼠右鍵,點選configure,把Rime 加入Fcitx裏面,然後Apply → Close 然後按鍵盤圖示,滑鼠左鍵,應該就會切會成中文輸入法了。這時原本的鍵盤圖示會變成中文輸入法的圖示(或者你經Ctrl-Space也可以) 最後對著中文輸入法圖示,再滑鼠右鍵,可以選擇不同的中文輸入法,例如拼音、注意、倉頡等。 有了輸入法,有了瀏覽器,世界已經都是你的了。 下載器 JDownloader 唯一碼:org.jdownloader.JDownloader 它可以用來下載大部份隱藏文件,例如YouTube video / audio 。但需要注要,首次下載JDownloader 後,還要經過軟件內部更新,否則不能使用。(就像很多手遊,下了主程式後還要下更新檔) 其他 如果你不是長期有網絡,還需要真離線版文書處理器,還可以看看LibreOffice,WPS Office。但這些都不能保證跟windows office 百分百轉換,可能還是使用雲版的Microsoft office 365還要實際。

Switch / Steam Deck / Mobile 使用體驗大比拼 (二)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3-12-12

上期,筆者為大家簡介機身重量對於遊戲機身便攜性的影響,今期,繼續從續航性方面去討論對於便攜性的影響。 依然是王者 - Mobile - Smart Phone 就如同重量一樣,續航性的理論值,依然是Mobile最優勝。單看電池容量,其實無能說手機最優,就算現在的iphone15,電池容量其實也比Switch, Steam Deck要低。能比得上的,可能只有iphone 15 Pro。但若果連同充電的方便性,Mobile是最易邊玩邊充的。一般來講,如果不以全效能去運行遊戲,Mobile是的電量是相當安心的。 但也如同重量一樣,續航性理論值,是Mobile最好,但不是安心長期遊玩的媒介。 一來,Mobile,一般都是用作社交通訊用,它的電量是分享給一整天使用的。一不小心遊戲時間長了,那天晚上可能就沒有電話用。除非大家想隨身攜帶奶媽(充電寶),但這是用重量來換取遊戲時間。所以筆者不會把它當作首選。 巨無霸 - Steam Deck 空有其名的巨無霸。在電池容量上,它是三者中最大的一款,但因為它對照的遊戲效能,是PS4/5、XBox One/X/S、PC等的大作上面。那些主機大作,對電量是極其大需求的,單憑散熱風篇的聲音,你就知道不秒。一般遊戲的預設畫面品質,就只夠1-2小時的遊戲。實在想延長,就必需要下調Frame Rate或是畫面品質。 玩消耗戰必選的設備 - Switch Switch預設電量不多,但因為畫面其實也不能要求太多,所以它的續航性不低。相比Mobile,Switch就是完完全全的純遊玩設備,也不需要筆者去刻意規劃電量。沒電?關機就好。待機也是單純的待機,不需要什麼定期連上Wifi、GPS,藍牙亦單純地為耳機及手柄使用。想更省電,就待機前就全數關掉就好。 綜合體驗 老實說,看完重量及續航性之後,Steam Deck主打市場明顯不是遊戲掌機,而是一台可以搬走的PC。你可以方便地整台電腦帶走,從自己家到公司,從公司去親友家。它的體型,比主機和Notebook要細,它的售價,也比一台Notebook要便宜。但想拿著玩?可能不會特別開心。 Mobile在重量及續航性綜合考量,其實很有競爭力。不過考量用途問題,否則你也很難安心用Mobile來玩遊戲。 老任的Switch,重量及續航性在初推出市場之際,筆者都不看好。但實用和對比之後,畫面效能和續航性控制得還不錯。

Switch / Steam Deck / Mobile 使用體驗大比拼 (一)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3-11-21

還記得很早開Blog之初,筆者一直都集中於主機遊戲評論。筆者不想放棄主機的主要原因是移動端難有一個款可以提供高品質的遊戲,不論PVE類型機還是PVP類型。 但逐漸地,各種遊玩動機,例如個人作息、方便性、遊戲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經過漫長的時間,筆者最後亦都完全放棄主機,進入Portable Gaming時代。 筆者第一台便攜型機,就是PSV,不過因為已經停產,聊太多也沒有重要意義。但重提它的原因,主要一些操作體驗需要拿來做對比。那時的PSV,左右肩健各有一個,也就就沒有所謂的L2, R2 (ZL, ZR),左右有類比搖桿L3, R3,所以當時完全是一個比PSP的進階替代品。筆者也對PSV有很高評價,因為它的重量、續航性、軟件穩定性,都對得起筆者的期待。亦因此,筆者對於第一期的Switch,都認真失望。不過Switch最後卻成為筆者現今最支持的平台,這亦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續航性、軟硬件穩定性。 今期算是第一期,筆者就先從Switch、Steam Deck、Mobile的重量、型狀,來影響它們的便攜性。也因為一些外置設備影響,重量、續航性、軟硬件穩定性自己都會互相影響。 最輕的一定別無他選 - Mobile 各大手機,在成型設計上,沒有預設手抦,所以一定是最輕的。但前題是你的遊戲對捽MON(搓玻璃)有做優化。現在很多競技手遊,已經發展出一套相對可以接受的捽MON設計,一些跨平台移植的PVE遊戲,亦都盡最大努力地加入附助機制援解捽MON下的不便。 但但但但,如果你需要真的最佳化操作體驗,Mobile配手柄的話,就不一定是最輕的選擇。在最入門的情況下,買一個很經濟的手柄,配上支架,你就可以把手柄、手機一起拿著玩。但問題是這會直接影響重量。最入門的選擇,手柄的重量通常都不輕。如果你配上一體式支架,手柄托著手機,就完完全全可以重過一台Swtich。有一些極致的手柄,可以很輕,合來會比Switch還輕。但這種很柄依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天敵,就是不能與手機套共存。每次使用手柄,都要拆一次手機套。而手機套的設計,通常都是易裝難拆(這樣才能保證不便隨便跌出來),所以那怕你的手柄多輕,但每次你都要東攪西攪,便㩦性大打折扣。 結論是,若果你需要輕,而且即開即玩,你就要接受捽MON的選擇。你需要精準操作,就不能要求即開即玩。 巨無霸 - Steam Deck 如果大家有一直接關於外文媒體,有時候你會看到它們評價Steam Deck的重量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 That is fake!!!!!!! 老實說「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只能在你沒有比較對像時才能說得出口。在配上外設手柄的手機情況下,我已經覺得重,怎麼可能這台Steam Deck不重?抱著這台Steam Deck到處走,真的不容易。你想通勤期間想拿出來玩玩而整天背著他,不能說是很化算。你連續拿著玩個三十分鐘,也不是很好受。 不過筆者依然會覺得它有存在價值,主要是它可以帶著PS4以上的品質遊戲到處走,那些重量,是可以接受的。魂系遊戲、Capcom動作遊戲,也只有Steam Deck才能提供。想到處可以刷一場爽快的動作遊戲,有60fps,聲畫特效都打開,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因為快餐打個兩、三場,也不過十五分鐘,電量不是筆者最大的問題。它預設的手柄按鍵也夠用。所以筆都會把它排在手機更高的評價。(據說其他Windows掌機,更重、更耗電,很難想像它們還是走便攜路線) 結論:重,但可以滿足你的聲畫需求。 中規中矩 - Switch Swich在預設配件的性況下,不重,除非你拿著玩超過一小時。Switch平常最多人投訴的是Joy-Con手感問題。筆者覺得這是官方的一個合理選擇,對比PSV,什至更舊的設備,Joy-Con不算手感差。最影響體驗的,其實是它易壞的問題。大家聽得最多的,是它搖桿的漂移問題。但其實還不止,手柄充電、接觸配對,都是可能出現問題。但老實講,手柄屬於消耗品,再加上Jon-Coy的內部的設計比同等體量的手柄要複雜,如果兩年換一套Joy-Con,不能說是不合理的。 扣除Joy-Con的成本差異性後,基本上它的重量很適合隨身攜帶,而且手感可以接受,它也有齊各個功能健、陀螺儀,在極致的體形下做出全功能的手柄,玩動作遊戲也是可以接受的。加下可拆性,就算壞了手柄,不用整台送修也是一個優點,找第三方手柄也是一個選擇。 結論,在於通勤的情況下,在原裝的情況下,就極快地從待機到進入遊戲,那是極重要的一件事。而且重量不重,每次帶著四圍走都不是問題,這也是它的面對碎片化時間之下,還能有高開機率的原因。 (最後筆者選了一套重量、價錢都合理的第三方手柄,它主要是不能當成無線手柄使用。但價錢便宜,而且手感更好,而且重量不會暴升。) 重量的綜合體驗 由可接受的重量範圍,Switch的便攜性最高,其次就是mobile,但在衡量重和按鍵的操作性,Steam deck 比mobile讓筆者更有遊玩的意欲。 下期,筆者會再從續航性方面去討論對於便攜性的影響。

Steam Deck With Podman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3-10-06

Steam Deck With Podman 眾所週知,Steam Deck預裝的是一台Linux主機。但它的系統比較特別,為了可以安全更新,所以系統最主要的部份都設定為唯讀(read only)。也就是,傳統你可以直接在Linux上經管理員權限安裝的軟件包,全部都會被擋,即使你把唯讀部份設為可讀寫(read / write),在下次更新時,都會被一次過覆蓋掉。 筆者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機迷+開發者,怎樣可以白白讓一台Linux機只可以玩遊戲呢? (怎樣跟老婆交代呢?) 所以筆者千辛萬苦,找到一個折衷方案,讓他可以當為開發機使用,那就是Podman。(當然,若果大家有條件有金錢,直接改裝Windows就可以了。) Podman是什麼? Podman跟Docker一樣,都是一些管理和運行Container的主程式。跟Docker不一樣的是,它是Open source,而且是daemonless。 所謂的daemonless,就是不會有一個背景程式去長期管理Container。好處是不會因為背景程式死了,就全部Container一起掛掉,預設也不需要走管理員權限路線。但也因此跟Docker有一些使用上的差異,例如Podman沒有原生的docker-compose結構,即使坊間有python寫的podman-compose去硬對應docker-compose,但某些network是跟結構還是不能直接從Docker轉移過來。 就筆者早期的踩雷經驗而言,用Podman跑起一兩個獨立固定Port的Container來說,都很夠用,也不會遇到奇怪的Bug。所以這次,亦用來作為Steam Deck運行整合式開發的Container。 不平凡的安裝之路 install homebrew Steam OS 3,雖然可以使用更改read / write,再使用pacman來安裝podman。但因為Steam OS更新後,全部要重來,工作量和網路流量都不少,所以筆者改為使用homebrew來安裝podman。homebrew只需要首次安裝時使用管理員權限,之後就會在/home資料夾下留下可執行的程式,所以它不會被Steam OS更新所破壞。 install podman 記得記得重新開機,之後應該就可以成功運行conta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