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羅本地生活最新資訊讓您貼近澳門的人事物
其實現階段分析美國的禁令對騰訊(00700)有多大影響真的沒有意思,最大原因是禁令可以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大。反而現時應留意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在內地業務比重較大,例如之前筆者一直看好的Nvidia(NASDAQ: NVDA),現時暫時不宜吸納,即使股價再升,也要加倍小心,因其內地業務佔整體比重超過一半,現時最危險的是這類企業。8月份程式交易課程教授美股的部份也會講解沽空,在IB沽空其實很方便,若未曾嘗試過的,是時候學習沽空的技巧。
【8月份程式交易課程新增美股盤路分析】 有學員說近期美股越來越波動,大牛市是否已完暫時未確定,但最好也先學習沽空的原理,長期只看升在牛市後期便較危險。 交易美股其實除了買貨,也可沽空,在Interactive Broker交易會很方便。期指盤路分析課程教的重新計算Adjusted Bid/Ask也可應用到美股之上,但方法會有點不同,而且要留意美股沽空的數據,舊學員應記得教過看沽空數據來分辨「主動性買盤」。 8月份的程式交易班會加插美股盤路分析的內容。四月份及六月份班的學員可免費參加這部份。 不過,美股的盤路分析需要IB的美股Level 2的Data,這要付費的,富途牛牛也有美股Level 2的Data,但IB的較便宜,我們與富途及IB也沒有關係,都是跟以往一樣,那間最平最抵便用那一間。
如何計算期指轉倉價 期指轉倉,是由本月對期指的看法延續至下月,需將持有的即月倉位平倉,同時在下月期指開新倉,一般可在結算前幾天進行,由於即月倉位平倉,需要同時間在下月期指開新倉,這也可以借助程式幫助,Multicharts 12 也有自動轉倉的功能。 此外,也有炒家喜歡在期指結算前數天留意大戶轉倉的舉動。期指大戶在臨近結算前「轉倉」,把即月份的期指平倉,同時在下月份期指開新倉,有關的過程究竟在那個價位範圍進行,這被視為期指大戶的轉倉成本。假設轉倉價為23000點,大戶下月推高期指至少要有600至800點成本,若然下月期指上升至23800點以上,可以確認大戶的期指倉是好倉為主,其後期指繼續上升的機會較大。相反,若期指由23000點下呹至22200點,這代表了期指大戶以淡倉為主,其後期指再下跌的機會也會較大。 但如何去計算轉倉價,有部份炒家是看期權的成交量分佈的,若筆者沒記錯,以期權倉位來捕捉大戶動向,藉此預測期指的走勢,相關方法早在2002年左右某香港的財經報章便已有人提及,也不是什麼新方法,但早在當年大家已有欵問,認購期權倉位數量增加,可以是大戶看好,也可以是大戶為淡倉對沖,兩者有很大的分別,個人覺得這種計算方法未必有參考價值,這點已有不少人提出。 另一個常見的計算方法是,在期指結算前五個交易日,先記錄每個交易日「每五分鐘」期指的高低價及成交量。 然後用以下公式計算: (期指最高價- 期指最低價) x 成交量 假設9:15至9:20這五分鐘裏,期指的最高價為25371點,最低價為25205點,成交量為20張,= (25371 + 25205) /2 x 20 = 505760 然後每五分鐘也是這樣計算,把所有答案加起來計算總和 同時也這把這五個交易裏,每五分鐘的成交量加起來計算總成交量 假設用以上的公式計算,期指每天有6小時15分鐘的交易時間,合共是75個「五分鐘」,五個交易日應是375個「五分鐘」,但最後交易時,交易時間只到四時,故此合共只369個「五分鐘」,把每個五分鐘的價格用以上公式計算,然後再加起來。同時也計算每五分鐘的成交量總和。 最後將兩者相除: 最後五個交易日每五分鐘的價格用以上公式計算後再計算總和 / 最後五個交易日每五分鐘的成交量總和 答案便是期指的轉倉價。 在臨近結算這個轉倉「高峰期」的時間裏,大戶轉倉會令成交量增加,也會令價格出現變動,若每日去計算,未必能充份反映出價格的變動。 由於每五分鐘也計算,大戶的舉動會更容易捕捉,期指只要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也會反映在轉倉價之上,若出現較大幅度下跌,而且成交量特別大,最後計算出來的轉倉價也會充份反映出來。 當然不同的炒家,計算期指轉倉價或會有所不同,但原理也是大同小異,部份炒家或會以「每半小時」作單位。但由於恒指的結算價也是以最後交易日當日恒指平均「每五分鐘」為一個單位。 早上市易時段由上午十時至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共30個單位;下午交易時段,從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下午四時整,共18個單位;然後取這48個單位的加總平均數。所以計算期指轉倉價也以「每五分鐘」作單位計算會較適合。
A股桿槓ETF(7233)及A股反向ETF(7333)的成交量開始逐漸增加,若將Multicharts 12連接富途牛牛,看好看淡A股也可直接Autotrade。A股向來升得快,也跌得快,雖不能沽空個別A股,但反向ETF對散戶而言提供了一個造淡的途徑。 若認為自今年三月至今股市的升幅已大,並計劃在高位造淡,港股、美股、A股中,個人會首選造淡A股。
程式交易及期指盤路分析免費講座日期:2020年8月8日(六)時間: 3:00pm~4:30pm主講: 財經書籍作家麥振威(zoom 線上講座)講座內容:期指盤路分析為何比技術指標更有效期指盤路分析例子講解如何利用程式做Backtesting如何利用程式優化指標利用程式選出強勢美股及港股股票期權每月交易策略講解Amibroker及Multicharts12連接證券行Autotrade的各種常見問題報名whatspp: 69091306或電郵paul.mark881@gmail.com
這麼多年寫了30本書,今次是第一次因疫情,首輪賣書在網上發售,不過書展延期真的是好事,始終健康比任何事都重要。稍後等出版社告訴我網上發售的詳情會公布。首輪賣書後,延期後的書展及各大書局也會照常發售。
期指即市盤路分析教學 即市炒期指,超短線(1分鐘左右)的數十點走勢,用技術指標很難捕捉得到,看盤路才能更有效入市 盤路分為: 1) 腿(1), 腿(2) 這是比較本月及下月期指,套利盤下單的盤路,先用以看出本月期指是超短線「偏高」還是「偏低」 ; 2) Adjusted Bid/Ask,用公式重新計算的Bid/Ask價,用以判斷超短線的買賣盤力量 ; 3) 排盤,即一般常見的Bid 2, Bid 3 , Ask 2, Ask 3 , 但不能直接比較,也需要公式重新計算。 入市Step: 1) 當腿(2)負值至某一程度,代表本月期指偏高可造淡 ; 2) Adjusted Bid/Ask 負值至某一程度,進一步確認看淡的超短線賣盤增加 3) Adjusted Bid 2 , Adjusted Ask 2 , 重新用公式計算過的排盤,判斷入市位及平倉位。
youtube影片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xcZG-Pm6A 期指即市盤路分析教學 即市炒期指,超短線(1分鐘左右)的數十點走勢,用技術指標很難捕捉得到,看盤路才能更有效入市 盤路分為: 1) 腿(1), 腿(2) 這是比較本月及下月期指,套利盤下單的盤路,先用以看出本月期指是超短線「偏高」還是「偏低」 ; 2) Adjusted Bid/Ask,用公式重新計算的Bid/Ask價,用以判斷超短線的買賣盤力量 ; 3) 排盤,即一般常見的Bid 2, Bid 3 , Ask 2, Ask 3 , 但不能直接比較,也需要公式重新計算。 入市Step: 1) 當腿(2)負值至某一程度,代表本月期指偏高可造淡 ; 2) Adjusted Bid/Ask 負值至某一程度,進一步確認看淡的超短線賣盤增加 3) Adjusted Bid 2 , Adjusted Ask 2 , 重新用公式計算過的排盤,判斷入市位及平倉位。
若用最簡單的陰陽燭形態去判斷一個即將出現的跌勢有多強,一般分析方法也是看「第三支」陰燭的下跌幅度是否夠大,跌幅越大,跌勢代表越強,但若應用在短線或即市交易,「第三支」陰燭的跌幅雖大,很可能稍後便大幅反彈。 但其實若用程式去測試一下這種情況,會發現應留意的不是「第三支」陰陽燭,而是第二支出現的「pin bar」,當「pin bar」出現後,成交量越大,期後的跌勢便越強。 程式可以測試的範圍很多,很簡單的陰陽燭形態,若用其他形式去測試,會發現更多更有效的策略。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買股票,很多時候都一入市就賺10「格」、8「格」,但就是不想立即沽貨,因為扣除佣金後賺得不多,但若零佣金Autotrade,每日賺幾格都可「食糊」。 其實在課堂上已多次強調,交易成本是必需考慮的因素,即使每次買股票只是付最低佣金(部份證券行要求最低收50元),但短線交易,持續一年後,成本也會十分之大。
報讀六月份課程的學員問會否教「Heikin-Ashi」圖。若用Multicharts本身便有這種圖表,而Amibroker也可自行製作,這方面在程式交易課程會教的。 「Heikin-Ashi」其實在形式上與陰陽燭圖很相似,但其劃上每支陰陽燭的準則卻不同,簡單來說是計算「open、high、low、close」的方法不同,採同了平均值的計算方法,這令圖表能某程度「省卻」了一些不必要的波動,用意是希望令圖表上的趨勢更為明顯。 當然,這只是工具之一,並不代表Heikin-Ashi一定比傳統的陰陽燭圖好,但當作參考也無妨! Heikin-Ashi的計算方法: 在這裏我們簡稱Heikin-Ashi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及收市價為: h-open、h-high、h-low及h-close 而一般陰陽燭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及收市價則簡稱為: s-open、s-high、s-low及s-close h-close= (s-open + s-high + s-low + s-close) / 4h-open= (上一支燭的h-open + 上一支燭的s-close)/2h-high= s-high , h-open, h-close 三者中取「最高值」h-low= s-low、h-open、h-close 三者中取「最低值」其實要用程式編寫有關Heikin-Ashi圖的策略並不困難,若大家真的有興趣用 Heikin-Ashi 圖,可試試寫些簡單的策略再與單純運用陰陽燭圖的策略比較。 例如:期指開市首分鐘不計算在內,然後計算由期指開市第二分鐘至正股開市,即9時30分Heiken Ashi圖的高低幅度,假設這段時間Heiken Ashi圖最高價是20000點,最低價是19900點,正股開市後,期指的Heiken Ashi圖突破20000點便造好,相反若跌穿19900點便造淡。 一些簡單的突破策略,很多時確實Heiken Ashi 較好。
若要參考一些量化交易大師(Quants)是如何做交易,Cliff Asness的故事很值得參考! Eugene F. Fama(尤道‧法瑪)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被譽為全球引用率最高的金融界大師,意思是差不多所有撰寫論文的人都會在論文中引用他的觀點,而他的理論也一直被視為權威! 他的理論中便包括了「有效市場解說」,市場走勢是隨機的,沒有人可以長期戰勝市場,但他的一位學生,那就是Cliff Asness,挑戰了這權威的理論,這位學生畢業後加入了高盛,最初幾年他是獨立獨行的天才,其後他帶領的團隊源源不絕地產生著令人咋舌的高額回報,其後離開高盛成立AQR,為華爾街頂級的對沖基金! 這位學生當年究竟是如何挑戰尤道‧法瑪這位權威人物? 1990年Cliff Asness是尤道‧法瑪的助教,但他逐漸很難去相信「有效市場假設」,他發現處於跌勢中的股票總是比理論跌幅跌得更深,同時處於升勢中的股票也會比理論升幅升得更多,原因是股票的走勢確實有「動力」的存在,所謂「動力」是某段時間裏跌得最急與升得最急的股票往往會沿著原來的方向繼續運行!但根據「有效市場假設」,「動力」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他的畢業論文最後仍然堅持用自己觀察得到的現象及數據來完成,結果尤道‧法瑪也認同了他,事實上數據證實如此,不能不承認,甚至連有「債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創辦人格羅斯也被其論文所吸引! Cliff Asness的選股概念: 不用「沉迷」價值投資,選股不一定要看業績或盈利等等的財務數據,最重要是留意股票的「上升動力」,所謂「上升動力」,這涉及價格的變動外,還包括買賣盤的力量、成交量等,很多時候股價急升,未必與基本因素有關。 或許對某些投資者來說,未必同意這樣選股,但Tesla(NASDAQ: TSLA)股價近期創歷史新高,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股,不過Tesla根本從未有過盈利。
若大家在網上搜尋,不難發現不少Multicharts的台灣用家都把Multicharts「券商版」稱為Multicharts的「閹割版」。目前香港也有不少券商提供Multicharts「閹割版」,簡單來說就是Multicharts 6 或 Multicharts 7的版本,但目前最新的版本已是Multicharts 12,若到Multicharts的官網看看,可以看到已有Multicharts 14 Beta 版(試版),相信很快也會推出市場。 最新版本Multicharts 12能進行「多策略回測」,具備了「Portfolio Trader」,可以一次過回測10個策略,但Multicharts「閹割版」卻沒有。 程式交易就是能讓你的交易策略比人手交易更有效,人手交易你要同時交易兩至三個交易策略,基本上是不可行,但程式交易卻能做到,若你想同時執行多個交易策略,而這些策略你覺得能分別適合不同市況的,但真正做交易前也最好先利用Multicharts 的「Portfolio trader」做回測,比如你同時利用兩個交易策略做Scalping,而兩個策略的相關程度越低,才越能控制風險,令你整體的回報更平穩,不過只有最新版本Multicharts 12有這功能。
程式交易及期指盤路分析免費講座日期:2020年6月20日(六)時間: 11:00am~12:30pm主講: 財經書籍作家麥振威(zoom 線上講座) 講座內容:期指盤路分析為何比技術指標更有效期指盤路分析例子講解如何利用程式做Backtesting如何利用程式優化指標利用程式選出強勢美股及港股股票期權每月交易策略講解Amibroker及Multicharts12連接證券行Autotrade的各種常見問題 報名whatspp: 69091306或電郵paul.mark881@gmail.com
《程式交易經驗分享》 《Markek Wizard》這書提及一點,這世上能賺錢的策略其實很多,但諷刺的是要找它出來卻十分困難。其實交易就是經驗的累積,每天坐在電腦前,看著股價變動,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經驗會逐漸增加,然後你會發現,即使你不看任何指標,很多時候真的預測得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便是經驗,市場就是重覆又重覆著去出現一些變化,只是重覆的時間及次序你不會每次也確實知道,只能耐心去等待機會,等待你見過、經歷過的變化再度出現在你面前,然後你便懂得像以往一樣去交易。經驗累積得越多,便越懂得更直接有效去執行交易。 學習運用程式,能讓你將這些經驗變得更系統化,繼而寫成一個能讓程式自動去執行的交易策略, 這能讓你更直接,更迅速去執行這些你見過無數次,而又再重覆的獲利機會,這便是程式交易的優勢。 其實程式交易在歐美及台灣真的十分流行,但在香港目前也有不少人是初次接觸,或許不少人就是聽過multicharts、amibroker等,但就是沒有親身用過。其實程式不是新手所想的那麼複雜,只要懂得簡單的電腦操作也能學得會。 不過,學習前必需明白一點,程式不是什麼必勝的工具,但程式肯定可以讓你的交易次數大幅減少,因為透過程式做回測,你會發現很多很多被認為是可行的交易策略,回測的結果也會告訴你其實在真實交易中根本不能獲利,但這過程中也讓你的交易變得更加準確,至少你的本金不會再因為這些策略而虧損。 而且降低交易次數,對任何一個來說都肯定十分有用,交易時的買賣差價、佣金、交易費用等,一年累積下來其實成本根本很大。目前香港已逐漸流行「零佣金」,但即使是零佣金,請記得買賣差價也是一個重要的成本,這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此外,程式交易是需要練習的,除了學習程式的語法、連接自動交易的過程,還要學懂如何讓程式在真實交易中持續執行,這世上沒有任何策略是一年中每一天都賺錢的,一個好的交易策略,一年12個月中有1至2個月是輕微虧損其實已是很厲害的策略,但學習程式的(可能受廣告影響),總認為每天開啟程式,然後每天便會給你回報。 要學懂讓程式持續去執行,這點其實是最難的,比學習電腦知識更難。程式交易能降低你在真實交易時因心理因素而導致的虧損,但也不代表你會完全沒有壓力,讓程式執行一個其實能賺錢的策略,也要時間去累積經驗,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