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老師平常談

標籤:熊老師平常談

無為,我們可以想想無為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潮流特區
熊神進 ・2023-10-13

#莊子的無為# 熊老師(風水課程導師,執業30多年) 讀者「一冭」從山東來電給我,我此時地處「白俄羅斯」, 正在酒店房工作中, 我耐心聽她的話, 她是「北大」教授, 我們是在美國學術交流中認識。 佛說人生八苦,生活中亦有很多事情都讓我們痛苦,例如一位醫務主任, 她最近跟我聊天, 事緣有一位病人,他的背景非常亮麗, 他患了某種病(不公開),整個醫療團隊結案是不可以做手術, 但病人的地位很特殊,他們沒有選擇, 只可以聽病人的要求。 我們天天教學生跟命運對抗,其實, 教壇之下有很多教師都是「無為」。 工作上有它的棘手問題,感情上有它的煩惱問題,財政上有它的困擾,筆者認為我們可以用「無為」心態解決。 「無為」是什麼?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無,「無不為」是有,老子的哲學觀就是筆者教學時常常引用的宇宙覲, 一切萬事萬物都因執著才痛苦,我們為何不交給「自然」,我們只懂在愛情上佔有對方,我們只懂不擇手段向上爬,我們只懂擁有而不懂放下,我們真的做了「人上人」嗎?如果我們讀懂「無為」, 我們就是明白「得無了,才有」那種宇宙道理。無心、無為,無求、無欲,我們不受拘束限定,沒有負累壓力,沒有內耗,這就等於「無不為」,我們什麼都「有」了。 「宇宙觀」就是人要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的運行,不必去干預自然的運行,不做不必的事,但也必須去做守法規, 道德, 行大愛, 為眾生服務的義務。作為自然與社會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邏輯該做的事(無不為)。 我們一生就是「無為」, 我們最後都是「無不為」。 我們為何要「無為」, 為何做事要用平常心, 就是消解那種對抗感的內耗,在愛情上你追求什麼, 其實只是「小愛」, 你只是想男人日日夜夜在你身邊, 抱抱你, 買東西給你, 說一些你喜歡聽的話, 這些都是小愛, 你愈是想一個男人, 你愈是嫉妒, 你內心愈是犯三毒, 你的內耗就愈多。 對抗自然,跟人爭吵,就令我們精神處在高度緊張, 我們吃不好,睡不甜, 最終是內耗, 我們生活的質素就退減, 人就活在痛苦中。我們之所以生活痛苦,煩惱,不安, 就是因為我們90% 能量用於對抗「不自然」的能量中去。工作上的矛盾也是一樣, 我們想辭工,我們的腦子裡出現一正一負的思想, 有思想說忍一忍明天會更好,有思想說世界很大我們要出去看看,外人是看不出我們的痛苦, 而內心世界是外在的投影,我們天天內耗自己的能量,最終是「無為」, 又還是「無不為」? 我們為了工作,為了愛情,為了生活已經內耗90% 能量,我們餘下的10%就是更有價值,這10%是什麼?筆者認為是「無為」。「無為」就是不內耗自己能量,我們對自己放下, 對小愛放下,對金錢放下,我們保持一種自然感, 「自然感」是需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記起《莊子·人間世》有一句話“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這句話寫出了「無為」人生哲學,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註定,因而甘心承受。 當我們離婚後, 沒有什麼好哭, 我們燒一套「心經筒香」, 我們感恩前夫、前男友對我的愛,我們把身上的玷污潔體淨心,我們沒有埋怨,感恩分手。女人分手後, 玄學家常常說一句話“一切都是因果”,因果是什麼, 也是命運的交替累迭,也是人生的自然。 人的內耗是因為執著「有」,有了太太就想有孩子,有了房子就想多購一套給老爸,有了工作就想升職,先生小姐啊,「無欲則剛」,心境清靜平和,沒有世俗的欲望,你的生活才有安定。 筆者年青時在印度學佛,當地的佛教也有與「無為」對等的概念,梵語為:“Nirvikalpa”,在佛學中,一般譯為 “無分別心”。而與「無不為」有共同觀念,我嘗試稱為「自我」,意思是,一個人最初,最自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