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

標籤:推理小說

[翻書倒櫃] 再不只是一名物理學者 — 讀神探伽利略新作《透明的螺旋》

澳城生活
君尋 ・2022-11-16

對《透明的螺旋》一書的評價,將取決於讀者是如何看待湯川學這名角色。被稱為神探伽利略的湯川學在東野圭吾早期的短篇作品中,就只是一名熟悉理工科領域,同時又帶點怪癖的安樂椅偵探。在短篇中單是要帶出劇情張力和解開引人入勝的謎團,就已花費了不少篇幅,因此對於人物性格的描述也只能是點到即止。而為如解謎工具一樣的湯川學賦予更多的人味,是始於作品被影視化之後。 改編的影視作品得到巨大的成功,影響甚至回饋至伽利略系列其後的小說之中。與此同時,東野圭吾為湯川學創作的長篇小說,為系列推到史無前列的高峰,不朽的名作《嫌疑犯X的獻身》正是於此時期誕生。在這些長篇故事中,既保留系列一直以來的複雜詭計,另一方面湯川學不再只對客觀的事實和真相感興趣,故事亦開始著重人文關懷,當中所探討的社會派議題同樣為讀者們津津樂道。然而《透明的螺旋》卻將過往系列作中理所當然般具備的要素拋儲腦後。 《透明的螺旋》的故事沒有考驗讀者的詭計、沒有不可思議的奇異現象、沒有千絲萬縷般的複雜人際關係。而湯川學也不再只是解開謎團的工具,他與一般人一樣遇到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難題,與父母的道別。他不能再持續埋首於感興趣的物理實驗上,而是要照顧年長的父母,尤其是患上失智症的母親。母愛、血緣、單身女性的處境,都是這次故事中提到的議題,但事件由一位多年來不太強調感性的物理學者的口中揭發,未必不適合但張力明顯不足。同時,以意外的羈絆為名目,於案件中牽強扯上湯川學的家庭關係,作為另一條互相呼應的支線,在寫作技巧上或許有其必要,但對於多年來以上帝視角觀察湯川學的生涯的讀者來說,這種鋪陳不足的「補設定」手法,實在過於突兀。即使上一作《沉默的遊行》沒有令人嘖嘖稱奇的詭計也好,至少也有足夠帶來反思的社會派議題作為主軸貫穿作品。《透明的螺旋》既沒有系列過往般精妙的詭計,議題的薄弱也無法觸動人心。 此外,東野圭吾亦不乏以愛為題的作品,更令《透明的螺旋》的主題顯得格外失色。東野圭吾筆下另一人氣系列角色加賀恭一郎,就是以描述親情的愛而廣為人知。加賀恭一郎早已是一名有血有肉的偵探,而他與家人的關係,經過數本小說的獨立地描寫以及暗作鋪陳,於最後一作中完美落幕。加賀系列對親情的描述和探討,並非單一本小說就可輕易超越,更何況本作只是舊酒新瓶。《透明的螺旋》可能是伽利略系列中相對失色的作品,不過洗練直白的文字,清晰的敘事邏輯和難度適中的佈局,都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提供不少樂趣。如果你期待的是一貫加利略系列的內容和水準,想必會大失所望。如果你是湯川學這位物理學家的支持者,又渴望看到他進一步的成長,相信會樂見他再次展現人性的一面。 ++++++++++++++++++++++++++++++++++++++++++++++++++++ 關於今回 [翻書倒櫃] 的推介書本: 書名: 透明的螺旋 作者: 東野圭吾 出版社: 皇冠 出版日期:2022/07/26

[翻書倒櫃] 比叙述性詭計更具意外性的手法 - 《屍人莊殺人事件》

澳城生活
君尋 ・2020-07-26

不作部份劇透難以全面評論本作,請慎重考慮後再決定是否要往下讀。(不推薦給準備閱讀此作品的讀者) +++++++++++++++++++++++++++++++++++++++++++++++++++++++++++++++++++ 屍人莊殺人事件的最大詭計不是精妙的殺人機關或使人大吃一驚的殺人手法,而是玩弄讀者對「本格推理」的刻板印象。若以一句話來評論這作品,應是「保留本格推理元素的同時,顛覆傳統規範的創意之作」。在作品的首兩章,此階段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除感受到作者刻意強調多種傳統推理小說的元素和把角色們帶到本格推理最理想的「暴風雨山莊式」的舞台外,就是故意以年輕讀者較易接受的「輕小說」式的寫法刻劃角色的互動。例如在校園故事中加入推理社團、美少女偵探、外號福爾摩斯的學長、神秘的來信等,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地要把故事導向校園推理。當中的角色亦因為深愛著推理小說,在故事中很自然地討論起"whodunit”、"whydunit"等讓資深推理迷會心一笑的古典推理元素,也讓推理小說資歷較淺的讀者瞭解到這些構成本格推理的重要元素。 主角一行人和其他登場角色隨故事發展來到郊外的別墅,資深讀者都會知道真正的故事現在才要正式開始。不過上述看似各位背誦如流及老掉牙的套路,在進入第三章後起了劇變。作品中出現一種推理小說迷極為陌生的元素,「喪屍」。讀者和書中角色一樣應該都非常震驚,筆者亦不禁懷疑是否誤會了內容,再三翻閱喪屍登場及殺害多名角色的頁數,原以為被作者賦予偵探功能的學長也在首場騷擾中被喪屍殺害,其餘以為有著重要戲份或將被「兇手」殺害的角色也在同一場合犧牲了。其餘生存的角色則被困在「屍人莊」中等待救援,至此,本作的暴風雨山莊式正式登場。相信在沒被劇透的情況下,所有資深推理小說的讀者都會為之震驚,其意外性可謂媲美叙述性詭計的推理小說,但本作在首三章就能帶給讀者這種感覺。 隨後,如同讀者們所料,本格推理小說就是會出現離奇的殺人事件,屍人莊內開始有角色被殺。但與傳統不同,現場同時留有「人類」和「喪屍」的痕跡,男女主角亦刻意提醒讀者該思考的究竟是"whydunit"(動機)還是"Howdunit"(手法)。在本格推理的框架下能做到創新的殺人手法並不容易,但本作卻造出一個連資深推理迷都無法即時理解的殺人現場。隨著第二宗命案的發生,屍人莊內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角色們不但要煩惱如何生存,還要找出生還者中的殺人兇手。不過這種壓迫感和緊張感反而因男女主角間輕小說式的互動被淡化了,作者亦不擅長以文字帶讀者進入這種氣氛當中。而第二宗命案同樣有解不開的迷題,兇手刻意讓喪屍殺害死者,但此舉明顯增加兇手被喪屍殺害的風險。同一時間兇手亦表現出害怕喪屍的一面,在犯案後以電話通知其他生還者喪屍已進一步入侵他們的區域。這種行為上的矛盾,亦即是"whydunit"成為第二宗命案的最大難題。不過亦因為兇手曾經打電話,打電話的時間、各人的不在場證明等本格推理中要考慮的因素,再次成為破案的關鍵。 難怪本作能一次掃下多過大獎,故事橋段確是近年已經彊化的本格推理中最具創意的,不是全新的殺人詭計,而是把從沒想過的元素以合理和具邏輯的方式呈現在推理小說中,並能讓讀者在公平的環境中,透過書中的蛛絲馬跡查出真正的兇手。不過這些創意元素只是表皮,內裡依然是貨真價身的本格推理小說,只要讀者解開命案中的詭計,就會發現「喪屍」只是一種作者和兇手用作欺騙我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