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律納

標籤:基律納

《勇闖北極圈的17天》追尋極光的第二站: 搬遷中的煤礦小鎮 瑞典基律納

環遊世界
行走世界記錄 ・2019-03-06

踏進北極圈 瑞典基律納 由於規劃行程時已鎖定是在阿比斯庫追極光,而進入阿比斯庫需要通過基律納 (Kiruna),於是在第四天的清晨時份,從丹麥哥本哈根乘搭北歐航空(SAS) 的航班到達瑞典斯德哥爾摩,隨即登上飛往基律納的班機,1小時多便降落在冰天雪地的機場跑道上,當雙腳踏出機艙的一刻,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因為已經進入北極圈,追逐極光的步伐正式開始。細小的基律納機場是有巴士進入市區的,但出發前爬文看到很多前輩分享的經驗中得知,雪地拖行李箱是一種極刑,因此,出發前已網上訂好計程車,一出機場已看到寫有我名字的牌子,一個勁兒跳入溫暖的車廂。 下沉中的煤礦小鎮 瑞典基律納(Kiruna)位於北極圈,也有機會看到北極光,鎮上設施齊備,機場與火車站、酒店與民宿、超市與餐廳均一應俱全,只可惜腳踏著一片鋪滿白雪的土地,正面臨著往下沉降的危機。 基律納是瑞典北部的城市,名字KIRUNA來自於薩米語,意思是雷鳥,雷鳥是北面大海的白鳥,鳥與鐵礦成為城市標記。基律納地下蘊含豐富煤礦,自1900年開始開採,二戰時更被德國利用,把鐵礦轉運至挪威不凍海港NARVIK,經水路運至德國製造各種重型武器。歐洲的9成鐵礦產自這個北極圈內的煤礦小鎮,過度開採令小鎮地基下陷,地面出現的裂痕讓居民驚覺房屋隨時倒塌,據估計2050年整個城市建築將會陷入地底,因此,告急方案是把整個小鎮遷移至東邊3公里以外。 搬遷中的極光小鎮 史無前例的搬遷計劃於2004年開始,整個城市移向東邊3公里,而著名的建築物將會連根拔起搬運到新的市鎮。2018年的2月份有幸踏足這個搬遷中的小鎮,做一個歷史的見證者。眼前的基律納依舊房屋林立,超市與餐廳依舊存在,只是原來在市中心的火車站已搬至臨時位置。 的士把我們送到預訂的民宿,抵達時已經是下午,北極的冬天很早便天黑,民宿告知在指定地方憑密碼取房咭,把行李搬上一樓後,到民宿內的薩米民族博物館參觀,只可惜博物館已關門,只好找緊時間往外跑一趟,超市補給食物以及餐廳食晚飯。 民宿位置很方便,走到街角便有餐廳和超市,但是雪地一點都不好走,由於經驗不足,有時腳踏雪下是空的,又有時候腳踏的是冰塊,真的是步步為營,不留神便會跌倒。從民宿步行至餐廳的一段路很好走,只是餐廳門外的一段小斜坡,便是一步一滑的,好不容易才走進餐廳,泰式食品也合口味,排隊點好餐後才看到一個牌子寫有"不收現金",這時瑞典一般消費只收信用咭呢!飽餐後直接返回民宿休息,因為剛進北極圈,對自己的身體的適應力未有很大信心,深怕入夜後的寒風會引起感冒不適,萬一病倒便會影響整個行程呢! 薩米民族體驗 基律納是進入瑞典北極圈的主要城市,可以乘飛機或火車來到這裡,再轉往100公里以外的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基律納雖然正在搬遷,但主要的旅遊設備目前未受到影響,市中心的木教堂仍在原址,而著名的薩米民族體驗營地Rávttas以及冰酒店的所在地Jukkasjärvi也可以從基律納或阿比斯庫乘車前往。 橫跨挪威、瑞典、芬蘭到俄羅斯的北極圈地帶,被稱為拉普蘭 (Lapland),首次來到北極,才知道這裡是薩米人(Sami)的故鄉,薩米人被稱為歐洲最後的原住民,世世代代以這片廣闊的土地為家,在嚴極的北極天氣下與馴鹿相依為生,更需要在傳統保存與現代沖衝之間的夾縫中奮鬥。 今次行程規劃主要以自然體驗為主,因此安排了一天的時間從阿比斯庫返回基律納這個薩米民族體驗營地Rávttas,這是第一次跟薩米人接觸,在帳篷內聽著一個又一個薩米人的故事,從此薩米文化便深深烙印在心中。 冰酒店 除了媒礦與極光、薩米民族體驗之外,基律納小鎮另一賣點便是擁有全球首間冰酒店 (Ice Hotel)。在離開北極圈的最後一天的早上,參觀了這家座落在Jukkasjärvi的冰酒店,1989年創建的瑞典冰酒店其實更像一所藝術藝術館,因為不用住上一晚,只需購票入場便可參觀各個冰雕房間及冰酒吧。 每年12月取自托納河的冰塊來打造成冷艷無比的冰酒店,由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親手雕刻成不同主題的房間,因此每年的主題都會有所不同,直至4月回暖冰塊融化後會流回托納河。 基律納的臨時火車站 基律納的火車站是通往阿比斯庫的腳踏板,這裡有火車接通瑞典北極城市與斯德哥爾摩等城市。今天要離開基律納轉到阿比斯庫(Abisko),早上吃過早餐,離乘火車的時間尚早,太陽光從窗戶透進房間,隨即更換衣服出外拍照留念,不需要跑很遠,在民宿附近的街道和房子已經 可以隨便拿起相機『卡擦卡擦』,一大堆漂亮的風景和人像照片便直接保存起來。 這個早上真的很開心, 昨天忐忑的心情暫時退卻,直到下午到達火車站才........,因為外面風雲突然變色,刮起大風雪,體感溫度很明顯下降,不禁又再擔憂起來,接下來有甚麼考驗這位來自南方的女子呢? 更多精彩文章在行走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