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搜尋結果

想要結束生命, 但又害怕下地獄受折磨

玄學星相
熊神進・2016-04-04

覆:Lizzie 信件內容:(由於隱私問題,以下部份內容已被刪除) 我患有抑鬱症,總是想要結束生命但又害怕下地獄受折磨。今年27歲,從來沒交過男朋友。從初中開始就有輕微抑鬱,一直到現在很痛苦。我不愛和他人交朋友,非常脆弱,從小到大經歷很少,別人看到我很多人以為是高中生其實都已經27歲了,家裡沒有什麼錢,目前沒有工作在家呆著治病喝中藥。 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尊心特別強,又很脆弱的孩子。把所有事情看的很重,生在小城市,父母望女成鳳從小期望大,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和他人總是不合,非常孤僻,一個朋友也沒有,很討厭別人總是對別人懷有敵意。我總是受壓制,一輩子受家庭壓制也沒辦法離開,父母家人很愛我可是卻給我也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我是獨生子女。初中休學一年,大學休學一年,都與情緒有關抑鬱貧血。 我的個性脾氣很大,愛生氣,但總是偽裝的很好除了家裡人其他人都不知道,陌生人都以為我是一個性格溫順不愛講話的孩子,同學們都無法想像我在家脾氣很壞傲慢有時冷漠無情。我恐懼人群,心裡有潔癖,和他人接觸過多就覺得染上了社會的髒很嫌棄。多愁善感,家裡情況也很不好,欠債,父母很辛苦,父親與我性格從小就不合,父親脾氣不好愛打擊我。 學習一般3本,英語專業,畢業後做空姐培訓考試沒有合格,因為焦慮症沒法學習。現在沒有工作,不想生活在小城市裡又沒有錢走不出去,一輩子被困,幹什麼都不行,可是很不甘心,也沒有辦法,性格也不適應社會不會和人友好相處。常常因為一句話就痛苦的想死,非常痛苦,總是帶著怨恨怨氣想自我了結。 想做的事情永遠做不到沒有長性不能堅持,27歲了開始想做模特實在是太。。。。我總是今天想做這明天想做那,不過我真的愛藝術的,希望大師給我指條路, 還有我會不會結婚,我總是覺得我可能結不了婚也沒有小孩因為養不起就不要來受罪了,希望大師給看看謝謝大師 熊神進老師回答: 人生的路並不是只有二條, 不生就死, 山不轉, 路轉, 路不轉, 人轉。人是群體動物, 在人群中才能體驗助人及被助的團體價值, 而人亦受情緒影響, 例如喜怒哀樂愛惡慾, 沒有一人可以逃避, 因為我們是六道的人, 明白沒有? 我很細心閱讀妳的來信, 妳把自己說是憂鬱病患者, 而妳相信這些都是自卑感做成, 當然還有很多隱私妳是沒有寫給我, 需要我起盤占卜, 妳花了我11小時, 我過濾很多影響妳的星宿才找到一個原因, 這原國難以啟齒, 因為是妳隱私。 妳的眼神很憂鬱, 一點都沒有少女的幸福感, 我不能如此說妳, 因為妳的骨子裡就是苦, 要把這些苦排出體外, 妳不可以靠我, 也不可以靠父母, 更不可以靠男人, 而是靠妳自己! 妳說妳生活拮据, 對, 這是真的, 但在我占卜期間, 我並沒有發現妳的財星是弱, 2010年是星矅很旺日子, 2018年也是, 小妹, 人知道自己不足, 就要改變, 今天我們不是自我訂白日子, 而是努力向前的沖刺, 要是天天說自己弱點而不努力改進, 這個就是癌腫, 一生都是遺憾。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也許是目前最常見的方法, 在我過去的成功輔導個案中, 單靠心理學家是不足夠, 我們還要多管齊下, 搭配運動休閒、找樂趣、交朋友, 外加玄學諮詢, 是可以脫離憂鬱陰影。 模特這行業, 十年前就要起步, 你需要一些職業培訓, 同時, 也需要某些潛規則, 目前妳可以考慮的, 就是去一塊幸運地生活, 按妳的八字要求, 妳可以先申請去香港做外勞, 在香港, 工餘時間妳去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主力學好英語, 把個人目標定位, 2025年後往國外工作, 在外國, 妳一定遇上真心愛妳的人, 如果妳不願意走出第一步, 妳會很憂鬱過日子, 負能量就把妳吞食了。 老師知道你的煩惱, 煩惱累積下來就會痛苦, 熊神進跟你一起面對人生, 請有空到 http://masterxiong.joinbbs.net 註冊成為會員, 我們都是信佛, 大家一起聊聊。我們在等你, 惜緣。 命運是掌握在強者手上,並不是決定在玄學家口中,熊老師只是善心提點有緣人,ta應該積極面對人生,而不是消極逃避問題。熊老師已為有緣人關上命盤,並祝福她。

【韓國。首爾】※景點※ 南怡島 ~ 秋天被楓葉包圍的小島,《冬季戀歌》拍攝場地 (含交通教學ITX青春列車)

走遍世界
80後愛旅行✈️・2018-10-12

南怡島位於京畿道與江原道交界處, 是在1944年興建清平水庫時被北漢江淹沒而形成的內陸島。 △ 島內禁止車輛出入 △ ★ 最佳參觀季節為5月、7~8月、10月 ★ 交 通 方法一: 坐地鐵到1號線清涼里(청량리) → 轉ITX 청춘青春列車去加平 (가평) (Gapyeong) 方法二: 坐地鐵到1號線上鳳站(상봉역) → 轉地鐵京春線至加平 (가평) (Gapyeong) 我們使用的是方法一, 我們由明洞坐地鐵到清涼里(청량리) 站 ★ ITX青春列車並不適用T-money交通卡, 去程的票我們是先在網上預訂 http://www.letskorail.com/ebizbf/EbizbfForeign_pr16100.do?gubun=1 $ 清涼里站 - 加平站: 成人4,300韓元、兒童2,100韓元 來到地鐵清涼里(청량리), 會有指示到ITX青春列車換乘點 跟著指示走會到ITX青春列車的方向, 途中會見到這種機器 (圖片轉自韓國觀光公社) 把T-money在機器"綠"色邊刷一下, 表示在清涼里(청량리)這個站已經下車 ★ ITX青春列車並不適用T-money交通卡 (圖片轉自韓國觀光公社) ★ 值得一提的是網上預約後的取票處 ★ 由於當時我們找了後久都沒找到, 加上時間緊迫我就沒有拍照 但這資訊很重要!! 當我們跟著示指一直走, 會直接到達ITX的候車月台, 但我們還沒取票怎麼辦?! 其實當你到達月台後, 會發現旁邊還有一個手扶梯往上 上去後直接出閘會發現是一個很大的售票廳, 在這邊找到櫃台出示預約單和護照就可以取票了~! (當時我找到快到點才找到的!!!) 幾經辛苦終於把票拿到手了!!! 然後沿著剛才的路回去月台候車就好了 候車月台上有一間便利店, 可以在這裡買點小吃上車 車到了, 按著票上的位置和車卡找座位 由清涼里(청량리)到加平(가평), 車程約30分鐘 車上很舒適, 可以享受一下這半小時的車程 還沒下車已經看到外面的風光 到達加平 (가평) 在加平(가평)車站外面有的士站, 就在那裡坐的士到碼頭, 再坐船到南怡島。 到達碼頭後有兩種方法進入南怡島 方法一是坐船, 是最多人選擇的方法。 約十分鐘~半小時有一班船, 票價一人是10,000 ₩ , 擁有外國人護照是8,000 ₩ 方法二是高空滑索 費用 : 38,000 ₩ 開放時間 : 4~10月 09:00~19:00 / 11~3月 09:00~18:00 ※ 視天候狀況(雨、雪、強風等)決定是否營業 我們是選擇方法一坐船到南怡島 秋季是個欣賞楓葉的好季節, 因此有很多人選擇進入南怡島 買完船票後已經很到長長的人龍要坐船到南怡島 約十分鐘~半小時有一班船, 票價一人是10,000 ₩ , 擁有外國人護照是8,000 ₩ 上船了 船上人真的很多, 船上也擠 這個就是高空滑索入島的鋼索 出甲板上看看風景, 船程幾分鐘就到 快到岸的時候看到海中有一個雕塑 下船了~ 人真的不是一般的多!!! 嚇死寶寶了 要"入國"了 南怡島真的到處都是楓葉, 是秋季賞楓的好地方! 雖然我們都還沒吃午餐, 但是一直走都忍不住要拍照了! 紅葉真的好美 原來小島上還有小火車呢~ 走進這個「百楓密園」 金色和紅色的楓葉交錯著, 互相輝影... 走到種植楓葉的小山坡上, 這裡風景猶如楓葉隧道一樣 就算是不假日, 來賞楓的人流一點也沒減少 看完滿滿的紅色, 繼續前進還有綠油油的樹木和荷葉 「叢林蓮池」 還有一個仿新加坡的魚尾獅呢 一個親親大自然的地方, 看到有隻大松鼠 來到中段終於見到有餐廳!! 還記得我們還沒吃午餐的嗎???!!!=.=" 這裡有幾間餐廳都在附近的 我們去了一間叫「南門」的餐廳, 是吃傳統韓餐的。 餐牌: https://namisum.com/zh-hans/dish/restaurant/menu-nammun/ 吃過午餐後, 繼續去拍照囉~ Unicef Hall 「將軍址」 色彩繽紛的手信店 「銀杏路」 秋天這裡滿滿的銀杏葉, 變成一片黃色的海洋。 這是冬季戀歌的拍攝地 這是一個浪漫的地方, 連地上的落葉都被掃成心型呢♡ 在南怡島上逗留了一個下午的時間, 其實還有些地方是沒有逛到 而島上亦有酒店的 希望下次能在冬季再來一次, 感受下遍地雪花的南怡島。 回程時就到下船的地方排隊, 我們大概有排了差不多一小時才到我們呢 人真的很多很多!! 回到加平碼頭後再按著原來的路線在碼頭坐車回加平站 如果沒預先訂購回程車票的話, 到達火車站後可以用自助售票機買票 (圖片轉自韓國觀光公社) 1. 買票時點選英文 2. 選擇時間、目的地、購買張數 3. 選擇列車出發時間 (★ 旺季時可能無法買到即班車票) 4. 選擇現金(현금)或信用卡(신용카드)支付, 付款完成後即可取得車票 南怡島 南怡島: 강원도 춘천시 남산면 남이섬길 1 / 江原道春川市南山面南怡島街1 https://namisum.com/zh-hans/ ITX訂票: http://www.letskorail.com/ebizbf/EbizbfForeign_pr16100.do?gubun=1 方法一: 坐地鐵到1號線清涼里(청량리) → ITX 청춘青春列車去加平 (가평) (Gapyeong) 方法二: 坐地鐵到1號線上鳳站( 상봉역 ) → 轉地鐵京春線至加平 (가평) (Gapyeong) 檢視較大的地圖

【港珠澳大橋】◆交通◆ 港珠澳大橋初體驗 ~ 詳細時間記錄, 到底要不要坐車?!

生活在我城
80後愛旅行✈️・2018-10-29

港珠澳大橋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是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 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 2018年5月23日完工,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通車 現為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 剛好我在10月27日(星期六)的時候要去香港辦點事, 我是坐船去上環的 因為最後會在東涌出發回澳門, 所以就決定試試這條港珠澳大橋... 東涌是位於香港大嶼山, 也就是離港珠澳大橋香港人工島口岸很近的地方, 我在東涌巴士總站坐巴士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巴士總站就在東涌地鐵站上蓋, 非常方便~ 香港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巴士 (澳門交通事務局資料) 在東涌巴士站有不少巴士都會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基本上是到機場的巴士都會到... 我坐的是B6號巴士, $HKD 7.00 上B6巴士時間: 10月27日(星期六) 19:38 我上車後發現有一個「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站」和一個「大橋香港口岸站」, 不知道是哪一個站下車才對 但到「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站後發現差不多全部人都下車了, 所以我也下車啦~ ★大家如果坐巴士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話, 記得是在「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站」下車! 上車後其實只需要坐一個站就到, 大概是10分鐘 B6巴士到達香港口岸時間: 10月27日(星期六) 19:50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計很美, 有點像香港機場的風格... 上層是離境大堂, 下層是入境大堂。 巴士就直接在門口下車, 不怕走錯路~ 進門就到離境大堂 旁邊有一部香港居民登記自助過關的機器 離境大堂都很簡潔, 很容易就能找到要去的地方。 ★過關後才是買票的地方, 所以先過海關吧! 有自助過關, 也有傳統櫃台 目標是15分鐘內處理98%的香港居民過關手續; 30分鐘內處理95%的訪客過關手續 檢查完證件後就直直走 港珠澳大橋的交通分2種: ① 跨境巴士 (Cross-boundary Coach) : 就是在香港口岸上車, 然後直接到澳門或珠海市內的指定地方。 ✓ 方便旅客可以直達指定的地方, 不用再自己轉車。 x 雖說是跨境巴士, 但在口岸還是要上車下車的自己去過海關, 比較麻煩。 x 車資較貴 ② 穿梭巴士 (Shuttle Bus) : 只是口岸到口岸部份的交通, 只走港珠澳大橋的部份, 不進市區。 ✓ 車資便宜 x 旅客到口岸後還需要自己轉乘該城市的市內交通工具。 我是坐便宜的穿梭巴士, 因為在澳門口岸就在巴士到我家附近了, 非常方便。 人工售票處 自助售票機 以下是自助售票機接受的電子支付方式 (拍糊了, 我再打出來給大家看) ✓ 八達通 ✓ 支付寶 (香港) ✓ 支付寶 (內地) ✓ 微信支付 (香港帳號、香港錢包) ✓ 微信支付 (內地帳號) x 微信支付 (香港帳號、內地錢包) 1. 選擇購票 還是 取票 2. 選擇「香港→珠海」還是「香港→澳門」 3. 選擇票數 4. 選擇付款方式, 我用的是八達通, 直接拍卡就可以。 5. 票就會自己印出來 $HKD 65.00, 這個比坐船好的是由06:00-23:59的車都是算日間票的價錢。 留意上面的提示: 到珠海和到澳門的候車區不同的 拿到票的時間: 10月27日 (星期六) 20:01 跟著指示走就行 往回看這個「出境大堂」 出來後也是直直的走 到澳門的候車區是D、E 人工檢票閘口, 有點弱弱的...-.-" 排隊上車時間: 10月27日 (星期六) 20:05 以星期六晚來說, 人流不算多 (但我看到28號星期日的新聞說週日整個迫爆, 要等1小時才上到車, 那我這個星期六晚是不是很幸運) 下圖的行李規定是還沒更新的, 因為在10月27日(就是我坐的當天)有新規定。 2018-10-27 新規定: 行李尺寸不大於28吋行李箱, 不重於20公斤 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 俗稱金巴。車頭清晰寫著目的地... 上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時間: 10月27日 (星期六) 20:14 就是等了大概10分鐘就能上車 金巴的行李架是在車尾的地方, 但是金巴只有一對前門, 沒有後門。 就是說所有要放行李的人都要先走到車尾, 再往前走回座位, 這個設計真的....絕對會塞人!!!!! 金巴有單層巴士和雙層巴士, 隨機發車。我坐到的是雙層巴士 聽說白天的話坐上層看到的風景更好~ 每個座位都配有安全帶, 但全程沒有廣播說要配戴, 也根本就沒人戴上。 每排座位都配置了兩個USB充電口 途徑香港國際機場 因為是晚上坐車的關係, 基本上看不到外面的風景。就單純的當作是一個交通工具吧 ★想看風景的, 要白天去坐啊! 港珠澳大橋收費站 到澳門前會先經過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其實感覺就在澳門口岸的旁邊。 澳門人工島東停車場, 是在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東側。 主要服務對象為訪澳旅客 到達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 下車時間: 10月27日 (星期六) 20:55 20:15香港口岸上車, 到澳門口岸為20:55, 車程共40分鐘 巴士停泊區 遠處看到的是跨境巴士的過境位置 這是跟我坐同一輛金巴的乘客, 他們的行李箱大小都能上車的! 進入澳門口岸邊檢大樓 和其他口岸一樣, 有自助過關 和 人工櫃台 過完海關後也是順著指示走就行 離開邊檢大樓, 回到澳門! 雖然指示比較臨時, 但也尚算清晰... 我要去坐巴士回家, 要去巴士總站。 由澳門市區到港珠澳澳門口岸一共有2條巴士線, 101X 和 102X 其中101X 是通宵營運 我要坐的是102X線, 尾班車是23:00 因為剛剛走了一部巴士, 等了差不多20分鐘也有下一部開出 Zzz... $MOP 6.00, 澳門通MOP 4.00 (因為是快線) 上102X巴士時間為: 10月27日 (星期六) 21:25 駛離港珠澳大橋澳門人工島 果然不出所有澳門人所料, 來到東方明珠迴旋處必塞!!!!!!!!! 現在已經是晚上快22:00, 根本就不是繁忙時間了, 但是東方明珠迴旋處還是一樣塞! 在這個時間點這個位置塞了差不多15分鐘。每次的紅綠燈只過到4-5架車左右!!!!!! 幾經辛苦終於過了這盞紅綠燈!!! 之後路況一直順暢... 下巴士(102X)時間: 10月27日(星期六) 21:55 總 結 因為我是從東涌出發, 如果坐船回家的話, 要先從東涌坐地鐵到上環, 全程約40分鐘。 然後坐船回澳門要1小時, 從澳門碼頭到家要10分鐘左右。加起來一共約1小時50分鐘。 使用港珠澳大橋坐車回家, 一共用了約2小時20分鐘 (當然當中包括了不少拍照用上的時間), 坐車時間比較長, 但穿梭巴士比噴射飛航船票便宜 (本人不坐金光飛航的, 太搖) 所以要選哪一種交通工具就要看看你時間是否充裕, 還是想盡快到達.... 另外, 還有一個重重重點是, 上述計算均是由東涌 (大嶼山) 出發, 如果是在港島的話, 還是去坐船吧! 港珠澳大橋 https://www.dsat.gov.mo/hzmb/index.aspx https://www.hzmb.gov.hk/tc/ (Wikipedia 圖片)

測試驅動開發 | 系統邊界Mock

科技新知
MacauYeah・2024-04-23

好一段日子之前,筆者就介紹了一些寫Test Case的大方向 。對於大部份情況來說,有分隔的開發環境,有整個配套,測試起來是順暢的,想做單元測試可以,做整合測試也可以。但如果沒有,我們其實也要想辦法寫Mock。 Mock這個概念,對於寫前端程式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因為前端開發者總不能等後端準備好之後,才開始慢慢設計。前端很早期就要模擬一些情況,做介面設計,做各種思考。而且這個Mock不是指在運行單元測試時,才使用的臨時修改隨機數據。而是針對開發時,自行模擬的後端或外部環境。不過因為前端介面涉及很多主觀設計,很多元素冇辦法做固定的自動測試,所以前端的測試通常要人幫測試。 而後端開發,邊界Mock這一概念也很有用。在外部環境不足的情況下,為自己系統的邊界部份自建一個Stub / Dummy 等的模疑數據,是很有幫助的。不論我們對外部環境的掌控度有多少,我們走測試驅動開發(Test Driven Development),好好地定義這個外部環境的期待行為是很重要的。 例如,你有個功能,需要存入數據,但資料庫未準備好,也沒有所謂的In Memory資料庫可以用。這時,自己架空寫一個什麼都不做或回傳固定結果的函數作為中轉接口,然後在你的Test Case可以規劃你的想要結果。 也許你會說,這個函數就是存下資料,我不會需要它的回傳結果,但我們其實還是可以在Test case 中定義一些錯誤檢測,確保這個函數沒有Throw Exception 。再進一步想,我們主程式是否真的不負任何儲存失敗的責任?要定義其他回傳變數,方便寫Log讓追蹤?或者我們至少要知道成功後的Primary Key ?若然業務上真的不在乎儲存結果的有效性,我們不存入數據也是可以的? 所以歸根究底,我們還是在乎儲存的成功與否。還是有必要去驗證驗寫入是否成功。 上述例子,因為資料庫不存在,開發途中可能Test Case 有好長一段時間也通過不了,但至少當資料庫完備後,可以直接驗證,不用人手手工測試。 舉另外一個例子,我們要從某個地方,例如API或資料庫,讀取數據。我們也可以先寫中轉接口,並為它寫Test Case定義應有的行為。雖然明明就只是讀取,我們沒法控制太多。但在接口做好異常狀態處理,是很重要的。例如Handle exception、檢查某些重要業務值會不會是空、確保後續部份可以正常使用,這是因為我們不能被外部系統的失誤而導致自身系統癱瘓。 其實測試驅動,本質上就是強逼大家想多一點,好好定義預期的行為,不論內部條件怎樣變化,都有一自動的檢收標準。

Git Worktree

科技新知
MacauYeah・2024-04-09

看了Git 大神的影片 part two,才知道原來切換git分支還是有不同的做法。傳統中,我們使用git checkout BRANCH_NAME_1 來切換到我們想要的分支。通常這樣做,代表我們放棄原來的工作環境,換到另一個工作環境中。 這樣做很好,對不對? 是的。但有些時候,我們只是被逼離開原本的工作環境,跳到一個過去的分支/節點去查一些東西,或者修正一些東西。更什的是我們原本的工作環境都還是混亂狀態下,我們不想做commit(提交),我們只好用git stash,暫時將工作環境存起,然後再git checkout BRANCH_NAME_1。在你想做的事做完後,再git checkout OLD_BRANCH。 看起來其實也沒有很麻煩,是不是? 但其實當你的專案有一定大小,你在不同版本跳來跳去,你的IDE就會不斷地重新編譯。更不幸的是,當你的不同版本中有模組數量的差異,弱一點的IDE,什至會攪死它的cache,之後就會發生鬼打牆。為解決IDE引發的問題,筆者有時會直接cp -r YOUR_PROJECT TEMP_PROJECT,在一個新資料夾下另起爐灶。那就是有兩個不同的資料夾裝載著你的專案。 這樣應該沒有問題了吧,是不是?這次是真的可以了,扣除了筆者個人健忘的問題,就沒什麼問題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經驗,連續commit了幾次,但最後一次commit卻忘了push(與伺服器同步),然後就跳到其他地方繼續工作。如果我們在同一個git repository下,我們commit了但忘了push,即使我們git checkout去了其他分支,用git GUI畫出commit graph時,也至少可以提醒筆者有一個未與伺服器同步的分支。但如果當初我們用的是cp,那就沒戲唱了,什至乎當初複制了去哪裏都忘了。(當你老闆同時要你跟多個專案,健忘真的很容易發生。) 這問題有解嗎?有的,git在2.5版本以後,就提供了一個git worktree的指令。它有點像cp 指令,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兩個資料夾下的隱藏資料庫.git,當大家在那兩個資料夾底下,都可以看到另一方的存在。大家可以用git branch -a或git log --oneline --graph來看看。 詳細的指令介紹:git worktree git 大神的影片 Part 2

自己架設Docker的共享儲存空間

科技新知
MacauYeah・2023-07-21

Docker很好用,在單機環境下真的很好用。Docker原本的設計,是為了快速迭代而設計成Image的。在一般設定下,每次新建或重建container,都會根據Image重設一下各方面的環境,包括儲存空間。重設CPU,Memory,大家都很易理解,但重設儲存空間,真的不是每一個使用情況都可以這樣。 又或者說,未必所有使用情況都會有一個第三方的儲存空間可以用。所以良心的Docker在單機環境下也有提供bind mount或是docker named volume,作為可以長期保存,不受container生死的影響,以達到長期存在Data的存在。 單機-儲存空間 單機情況下很簡單,就用一個docker compose做例子 其中html就是一個bind mount,而nginxlogs就是一個docker named volume,兩者都可以長期保存data,除非各位自己手動刪除,否則不會因為container的興亡而不見了。 但有兩個很重要的分別 bind mount,直接跟host os連接,實際上是每次folder有更新,docker都要同步host和container之間的資料。 bind mount在linux下很暢順,因為大部份docker image/container原本就是linux engine,所以folder mount真的可以互通。 bind mount在windows / mac下,就會不斷抄資料。面對大量檔案,例如node_module,就會有速度上的問題 docker named volume,就是docker 分離一些獨立空間,然後再綁到container上 相對bind mount,即使在windows / mac下,都沒有那個速度上的問題。筆者猜測,即使是獨立空間,其實本身都已經限定在linux enginx下,所以沒有需要抄資料。 但在windows / mac下,因應docker 底層建立Linux VM的技術不同,你可能沒法在windows / mac預設環境下直接讀取docker named volume。 若要讀取docker named volume,最好的做法,還是連上docker container,然後用docker cp 來抄回資料。一但抄資料,其實都會有速度上問題,不過docker cp是手動決定何時做的,不做docker cp,其實container也是可以用。 Cluster-儲存空間 雖然良心的bind mount和named volume解決了單機上的儲存問題,但到了cluster環境,就沒有可以跨機同步儲存空間的做法,要做就自己建立。 筆者也稍為研究了一下同步的問題,不過對技術真的很有要求。所以退而求其次,筆者還是選擇簡單的第三方儲存空間。就是做一個可以分享存取的NAS。 建立nfs linux下要安裝nfs其實很簡單,不過要注意資料夾和防火牆權限,以下安裝教學以ubunut 22.04為例,記得把下面的YOUR_DOCKER_NODE_ADDRESS_RANGE轉為你的真實IP段落 修改docker compose 最後,你在原來的docker-compose的docker volume上加driver_opts就大功告成。 記得把下面的YOUR_NFS_IP轉為你的真實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