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城生活

焦點文章

陽光.海風.老街.咖啡香:今夏澳門最有feel新玩法

生活在我城
Lifemagfoodie・2025-07-24

今個夏天,澳門咖啡迷注意!兩大新登場嘅咖啡熱點,從老街漫步到海邊打卡,chill住過盛夏。CyberCTM帶你尋味咖啡世界,感受咖啡香,享受陽光、微風同文創碰撞嘅暑假! 第二屆路環咖啡節暨小日子文創市集 —文青綠洲,尋味夜涼慢活 如果你鍾意探索隱秘嘅咖啡味道,仲想睇啲靚文創,一定唔可以錯過路環嚟緊呢個盛事。由7月25日至27日,路環馬忌士前地會變身成咖啡控嘅秘密基地,來自澳門、香港同內地嘅精品手沖咖啡攤位齊齊出動,杯杯香濃勁正。 現場除咗咖啡,仲有「小日子文創市集」,充滿好玩設計同手作好物,不同攤位帶來創意文具、飾品到藝術品,適合慢慢行,慢慢品味。路環寧靜氛圍同咖啡香,伴隨浪漫又舒服嘅夏夜,朋友拍拖家庭遊都啱晒。吹住微風、飲住手沖,感受慢活藝術嘅生活態度,人生就係咁簡單又幸福。 時間:7月25日至27日 每日下午3點至晚上10點 地點:路環馬忌士前地 啡嘗澳門.咖啡節 — 海風吹送嘅咖啡黃昏派對 25間本地人氣咖啡館齊集澳門科學館心形樹廣場,從手沖體驗、親子手作盆栽,到日落瑜伽,仲有爵士樂live演出,完全係都市裡嘅咖啡天堂。 手捧一杯冰涼咖啡、吹住清爽海風、眼前係緩緩落下嘅夕陽,想像就已經令人心曠神怡,成個人即刻放鬆晒!現場仲有各種創意工作坊,好似人氣爆燈嘅「coffee rave白天派對」同手繪「人生四格」工坊,等你動手玩創意。唔止有咖啡,更係一場融合文化體驗同社交享樂嘅夏日大派對,啱曬想chill住過日子嘅大家! 時間:8月2日至27日 下午4點至晚上9點 地點:澳門科學館心形樹廣場 兩個活動都咁吸引,無論你係走入路環老街尋找文創靈感定係海邊陽光下嘆住咖啡chill,都一樣咁正!最正嘅係,全場免費入場,約埋你啲friend,一齊嚟場充滿咖啡香嘅澳門夏日旅程,感受咖啡文化同生活態度嘅完美融合啦!

最新文章

Baby Blue-願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專題報導
澳門舟周刊MACAU・2016-09-11

當你離開童年,慢慢開始肩負他人的童年,爲了守護內心的那一片柔軟,必須以更強大的方式去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回到家裡,卸下堅硬的盔甲,還是希望能被柔軟的氣氛包圍,大到臥室,小到一片紙巾,你都可以找到溫柔對待自己的方式。 長大後慢慢發現,除非獨居,不然想要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洗手間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般都會和家人或愛人share一個洗手間。 理想的洗手間應該是乾爽潔淨的,香氛方面視乎個人需要,還有就是要有優質柔軟的卷紙。 最近發現一款日本的卷紙Nepia,它的使用感覺像其Baby blue兔子包裝一樣柔軟又體貼。 Nepia的便攜手帕紙人稱“鼻子貴族”,含有精華成份,不含螢光劑。 是目前澳門能買到的最適合感冒和鼻敏感時使用的紙巾,之前用過再柔軟的紙巾都會讓鼻子紅紅痛痛的。 之前可以在新八佰伴超市買到一系列的Nepia卷紙、盒裝抽紙和手帕紙,但這幾個月沒貨了。 要去氹仔馬場附近的Grand Mart才能買到,總是麻煩好心的朋友山長水遠買紙巾也是蠻不好意思的。 在百佳超市和來來超市尋尋覓覓也找不到替代品,直到發現一個Baby blue可愛小狗包裝的皇冠Baby Soft卷紙。 它採用100%進口原木漿,不含螢光劑,含有棉花萃取成份和採用微型充氣軟枕技術,還有baby爽身粉的味道。 皇冠Baby Soft卷紙雖然沒有Nepia那樣柔軟,但是比Tempo等一般的卷紙要柔軟一些。 而且它的味道也蠻自然的,洗手間瀰漫著baby剛洗完澡的味道。 有趣的是,八卦雜誌拍到郭晶晶和霍啟剛夫婦去超市採購的照片,他們買的也是皇冠牌紙巾,這對夫婦也是以勤儉和親民受到好評。 如果喜歡baby爽身粉和奶香的味道,可以去新八佰伴香水部試試Bvlgari Baby香氛系列。 混合baby的柔軟和母愛的溫馨,是專門為兒童、媽咪和喜歡清香味道人士設計的淡香水。 Baby blue剛好是全球色彩權威機構Pantone定調的2016年流行色,但這個顏色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每年夏天baby blue的衣服和裙子都會卷土重來,帶來一片冰藍的涼意。 Baby blue也是永遠溫柔包圍著金沙城中心Zara Home的兒童部,再堅硬的心來到這裡也會被融化,這也是澳門唯一一個主題傢俱店。 Zara Home分為成人部和兒童部,雖然很小,但也可以買到一些傢具裝飾、床上用品、成人和BB的睡衣、香氛和居家護理用品。 本期文章從廁紙開始切入也是醉醉的,分享台灣知名創意總監許舜英關於衛生紙的一句話。 “我覺得這些生活的細節才是進化的一部份,如果連使用衛生紙的方式都不進步,我覺得是沒有資格拿LV包包的”。 她的書《I’m not a catalog我不是一本型錄》對生活方式有更深入的探討。 扫描二維碼,關注舟周刊 本期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為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本週刊 歡迎讀者轉發和點讚!

專注社會公益——澳門美高梅用心做好慈善

專題報導
鳳凰天空・2016-08-26

Text: Vicki Lu Photo: 鄧峰 美高梅中國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構建更美好澳門」的理念,不遺餘力推動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舉辦及積極投入各類社會服務及慈善活動。2007年美高梅澳門在開始營業後就成立了義工隊,著手開展回饋澳門社會的活動,例如:清潔長者屋,長者健康日等等;除此之外,美高梅每年會與各個機構合作,接納一些傷健人士,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為了更好的瞭解美高梅義工隊以及各類活動,我們此次專訪了美高梅人力資源部總監余婉瑩女士,由她向我們娓娓道來各項社區關愛活動的發展。 成立美高梅義工隊 回饋澳門社會 初見余婉瑩,一身黑色利落的西裝,笑容可親,讓人心生親切,提及美高梅義工隊,她侃侃而談:“澳門美高梅在2007年年尾開業,人事穩定後,2010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成立義工隊。余婉瑩介紹當時決定成立義工隊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美高梅在澳門設立,很多員工生活工作在澳門,回饋澳門社會一直被美高梅視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第二,美高梅一直堅信大家共同生活在澳門這個大社區裡面,帶領員工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和人事也是美高梅樂於承擔的責任;第三,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員工們能充分的意識到身處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逐漸體會到家人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這會令員工們更加認真的投入到工作中,更關心自己的家人。從那麽多年的活動經驗來看,我們也發現公司的同事越來越團結,有很正面積極的想法,不同崗位的同事們有很強的合作精神,了解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幫助別人的同時,員工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也獲得了提升。 一開始義工隊成立的時候,有300多位美高梅員工參與其中,後來越擴越大,現在義工隊已經有450人。“美高梅義工隊服務是無償的”,余婉瑩女士微笑著解釋,“因為我們不希望同事們為了利益去參加義工隊的工作,義工隊提倡的是奉獻精神”。每次有活動,人力資源部就會通知義工隊的同事,有空餘時間的同事就會自發的來幫忙,美高梅也會儘量配合社會服務機構的時間。在訪問中余婉瑩向我們展示一些活動照片,我發現這其中總有一位高高的外籍人士,余婉瑩笑道,這位高高瘦瘦的外國人是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簡博賢先生,他十分投入參與到各種義工活動中,每一次為長者清掃家居時都不遺餘力,盡心盡力,甚至連最臟最累的清洗抽油煙機的工作,他亦搶著來做。這為帶動整個義工隊的氣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安老懷少扶長協幼 義工隊籌辦的活動多種多樣,有些因為獲得很好的反饋,而連續舉辦很多年,有些是採納的新建議,加入的新活動,從而服務到各種不同的機構。比如2015年中秋佳節前夕,美高梅舉辦過第六屆「長者健康日」,活動邀請逾200位來自四間澳門明愛轄下慈善機構的長者參與,機構包括滙暉長者中心、黑沙環天主教牧民中心耆康樂園、青洲老人中心以及崗頂明愛老人中心。活動當天,23位來自澳門中醫藥學會的專業中醫師,在60位美高梅義工隊成員的齊心協助下,現場逐一為長者們把脈問診,提供專業的健康諮詢服務。中醫師並會因應長者的體質及需要派發不同的養生保健湯料,包括補氣健脾胃寧神湯、補肺滋潤化痰湯及行氣舒筋活絡補腎湯。其後,中醫師帶領一眾長者進行保健操及穴位按摩,傳授簡單便捷的穴位保健方法,美高梅亦準備了穴位按摩器送贈每位長者,讓他們於日常生活中亦可強身健體。 再如,2015年7月16日舉辦的「獅展愛心大行動」-「天幕下的戀人-感動篇」活動,余婉瑩介紹到:“為了延續去年的浪漫,美高梅為十對年長夫婦拍攝婚照,更特別安排外景錄像攝影,讓他們的「動」人時刻更具「動」感,永誌難忘。十對來自匯暉長者中心、平均年齡逾65歲且結婚超過50年的年長夫婦穿起婚紗禮服,由25位義工隊員替他們悉心打扮,在華麗的美高梅天幕廣場下拍攝婚紗照片及錄像,慶祝走過超越半世紀的婚姻。為此我們更特別安排了雙層觀光巴士,在西灣大橋及科學館的心形樹前進行外景航拍,為他們的動人回憶添上一份動感。” 除了一系列針對長者的項目,美高梅也十分關注年輕人的發展。每年美高梅都會向員工家屬提供一日工作體驗,讓一批年齡介乎八至十三歲的小朋友在美高梅里工作一天,體驗平時他們父母的工作,從而讓孩子們體會到父母平日工作辛勞。又例如美高梅全資贊助的夏令營,每次都吸引到80到90名年輕人會參與其中,到香港做外展,離開家人的懷抱,嘗試獨自去和其他年輕人相處和生活,雖然會跋山涉水,但辛苦過後亦覺得十分充實。 在談及舉辦活動時遇到的困難時,余婉瑩又笑著補充了一句“困難難以避免,但是我們收穫的遠遠比我們付出的要多”。例如義工隊服務的一些獨居老人、自閉症或者過度活躍症的孩子。又或者在協同聾啞盲人學校,面對這些弱勢群體,溝通和互動的方法非常重要,活動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往往難以預測。美高梅的部分同事為了更好的服務,上過相關課程,所以他們已經知道有時候服務各種弱勢群體的時候,萬一出現什麽情緒的波動,或者無法開啟各種話題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狀況。一些資深義工會有自己的小組,他們會自己帶著一些新人去一些園舍探訪。另外像義剪隊這樣的團體,其中有34個同事,上了3個月的剪髪班,是我們請當地的理發師來教學,學完還會考試來確定他們能夠參與義剪活動。最後余婉瑩想了想補充道“但這些突發情況並不一定都是困難。比如有時義工隊去清潔長者屋,但是最後他們會拉著義工隊員工的手要聊天,聊一下他們的家人聊以前的生活,一聊就是快20分鐘,似乎有很多話要傾訴”。 解衣推食春風送暖 除了義工隊,余婉瑩還特別向我們介紹了美高梅的一些“特殊的”工作人員:美高梅酒店每年會與中葡職業學校、勞工局、聾人協會及協同學校這些社會機構合作,接納一些傷健人士。“酒店有一些不需要太多接觸客人的崗位,我們通常給予這些傷健人士一些機會來參與其中實現自我價值。通過我們合理安排,傷健人士到適合的崗位工作後,很大部分人工作表現都十分好,像房務部、花藝部等,或者一些通過機械配合人手的崗位。而且因為同事們已經有這類的經驗,所以都與他們相處得都十分好,部門主管們也都會盡量照顧他們”。 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美高梅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培養員工的責任感和培訓他們的辦事能力,例如同事參加清潔長者屋的視頻,還有同事參加活動後的感想和反饋的視頻。通過這些視頻和同事們日常之間的交流,新員工可以了解到其中過程。並且美高梅還會參與一些外面的機構的培訓活動,像YMCA的義工培訓班。通過這些系統的培訓,讓義工團隊更加專業。 在過去2015年裡,美高梅義工隊已發展到470多位成員,總共舉辦了41項不同類型的社區活動,為社區優化服務超過5800小時。通過這些活動,員工們可以更加了解公司到底在做什麽,可以了解美高梅和很多其他公司不同的地方,了解到美高梅是真正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參與義工活動,而不是單單以捐贈物資的形式。

樂也“陶陶”:海鮮火鍋酒家陶陶居

專題報導
鳳凰天空・2016-06-17

Text:布布 Editor:Joanna Lee Photo:鄧鋒 在福隆新街的爐石塘巷,近新馬路,有一間擁有60多年歷史的餐廳,在澳門有相當知名度,這次就來感受一下百年歷史沉澱的陶陶居海鮮火鍋酒家。 陶陶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陶陶居酒家曾以其深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和優質的菜點傾倒無數文人墨客。而澳門這家陶陶居,也有幾十年的歷史。 吃下去的不只是金錢蟹盒,更是老澳門情懷 鮮蝦金錢蟹盒是一道老澳門名菜,食材選自上等鮮肉、鮮蝦,香炸皮脆,外脆內嫩。作法繁瑣,但傳承了古老的技藝,用蟹肉、豬肉、冬菇、蝦肉等切成小塊,再用砂糖和酒醃過的肥板肉,包以蛋白調成的炸漿炸成。當你夾起一片時,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爽滑的口感,更是把你帶回幾十年前的歷史感。 蜜汁金錢雞是一道很老的廣東菜,歷史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之所以取名“金錢雞”,是因為它樣子像古時候的錢幣。醃製的時候會褪掉雞的肥肉,所以吃下去的是很爽口,不會肥膩。金錢雞裡頭有好幾層的東西,比方牛肉、雞肉、豬肉、雞肝等等。 蝦仔燒泰國柚皮,顧名思義,就是精選泰國柚子皮,先油炸,接下來是煲、燜,不僅是軟化了柚子皮,同樣也將原有的澀澀的味道去掉了。別出心裁的是上面撒了蝦子粉,作為提鮮的用處。最後用鮑魚汁作為澆頭淋在上面,這樣一來,柚子皮把鮑魚汁的味道完全吸入,入口滿是柚子的清香和鮑魚的濃郁。 古法雞煲翅,取用二十幾吋長的魚翅,湯頭有金華火腿,選用老雞熬製而出,湯汁濃稠,一切都恰到好處。 西杏炸鮮奶,與別家餐廳不同,陶陶居的做法更精緻,不僅椰奶味濃郁,還帶點杏香,吃起來不會過甜,再加上搭配的新鮮的杏仁片,作為飯後小食,實在是一大甜品享受。 提到這些地道的粵菜,擁有三十年做廣東菜經驗的梁師傅、也是陶陶居的主廚,對我們說: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幾乎很少有酒樓會花時間做這些菜餚,因為需要大量的人手,做菜的工序也繁瑣,所以澳門很多餐廳都放棄了這些。而陶陶居一直秉持著對餐飲的專注、投入和熱愛,對出品、環境、服務獨到的要求,所以都會呈現出一道道在街市上很難看到的傳統正宗的粵菜。 來陶陶居,享受正宗的粵菜飲食文化,一杯茶,一盤菜,人生一大樂事,陶陶然,足矣。

那些年的懷舊遊戲機

專題報導
LifeMag Editor・2016-06-15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男人打機!打機從來都是男人的浪漫,由小時候的插帶式遊戲機,到現在的Online Game,雖然載體已改變,但那顆對遊戲機的熱情,是從未變過!今次跟大家細數陪伴我們成長的經典懷舊遊戲機。 任天堂紅白機 超經典,相信大家都有玩過吧!因為有著紅色和白色機身,所以一直被稱為紅白機,是任天堂於1983年推出的第三代家用遊戲機。當時的遊戲帶都是插卡式設計,將卡帶插在凹槽便可以玩,最經典的遊戲一定要數孖寶兄弟! 紅白機現時已經停產,但仍然有很多粉絲在尋找收藏,令紅白機和卡帶升價數十倍,真是回憶無價。 Game Boy 經典手提遊戲機的代表,相信非Game Boy莫屬了!由任天堂在1989年發行,大小跟現在的手機差不多,雖然當時螢幕只有黑白顏色,但一拿出來已經威震四方了!雖然其後Game Boy亦推出過多代彩色機身和遊戲,不過終於還是初代最深入民心。 Game Boy出過的遊戲多不勝數,最經典的就是俄羅斯方塊,永遠都打唔爆機,亦是Game Boy一直以來最暢銷的遊戲,總共售出3500萬。 世嘉Mega Drive 與任天堂同期的電視遊戲機還有世嘉五代Sega Mega Drive,同樣是插帶的設計。雖然風頭不及任天堂,但由於世嘉同時亦生產街機,所以有不少街機遊戲都移植到Mega Drive,在家亦可以玩到多款街機遊戲!世嘉最出名的遊戲是超音鼠,曾推出很多代,其後更推出動畫,可謂世嘉遊戲代表作。 「他媽哥池」 誰說女生不打機?曾經紅極一時的電子寵物「他媽哥池」,俗稱電子雞,讓不少女生沉迷過,可以說是80後最早接觸的養成遊戲。細細隻蛋形的電子寵物,其實不一定是雞,貓貓狗狗也有。由於它比起遊戲機更方便帶出街,當年不少同學冒著被沒收危險帶返學校!皆因主人要不時餵飼、遊玩、打掃,悉心照顧才能把寵物養得肥肥白白。 街機遊戲 澳門的機舖買少見少,街機漸變成了集體回憶。當年未必個個家裡都有遊戲機,去街舖打機是不少男生的選擇,幾蚊一舖,在機舖打總比在家打更過癮,可以盡情Chok招。學校不準入遊戲機中心,越禁越想去探個究竟,國華、天福、亞州、天龍……哪個是您當年蒲點? 街頭霸王:超經典格斗遊戲,Ryo, Ken, 春麗……你愛用哪個? 泡泡龍:經典動作冒險遊戲,來用泡泡消滅敵人吧! 食鬼:這不用介紹了吧...應該沒有人未玩過吧!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兒時文具逐件睇

專題報導
合資格90後・2016-06-07

今集嘅懷舊專題帶大家返到學生哥/妹年代,正所謂初戀無限touch(唔好諗咗...),作為一個標準90後,文具簡直就陪伴咗我渡過一個個痛苦嘅測驗、考試,多功能仲識變形嘅變形金鋼筆盒、擦爛紙嘅砂擦、香味筆、閃粉筆,每一樣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是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 變型金鋼筆盒 :話說小編當年都大量採購,更正 : 係向同學採購,因為余家貧 耕植不足以自給(歸去來辭並序 陶渊明)。 #多功能 #複式 #超酷 #暗格 #戇居家必備 #防狼神武 #拋吓書包先 七彩色筆:話說當年小編買咗返嚟,唔可以用嚟做功課,測驗、考試又唔用得,發現原來一無是處。 #女神如何練成的 #一無是處的筆 #買一排顏色一樣嘅 #少女的青澀 迷宮間尺:呢個天才設計,當年令唔少老師頭痛,而作為一位優秀嘅學生,當然會隨身配備一把間尺,以便訓練頭腦,呢家野,老師識條鐵咩… #天才設計 #屋企幾廿把 #真‧間尺 #學校違禁品 #挑戰學校底線 香味筆:呢支當年盛傳用新鮮水果造嘅筆,不論男女老幼,都梗會有支喺就近,更有傳聞筆嘅墨汁係果汁,話時話,有冇人試過? #果味濃郁清香 #香精嚟架87 #沖水變果汁 #女神必備 #課室有雜果味 彩筆盒:當年攞得出呢set野,實係小康之家,功能之強大實在不容置疑,一支筆買起人心,搞小圈子,不二之選 ! #每個人都有畫家夢 #每次打開總會唔見左支 #小圈子神器首選 #有冇人用得哂全部色 針筒筆:呢支筆曾令小編認為可以做醫生,每次UN一UN支筆芯,會有種莫名嘅優越感,只不過用落,又真係難用過普通筆,又難寫,都唔知買嚟做乜。 #醫生夢諗下就算 #好難揸得穩囉 #玩醫生遊戲插落同學隻手 #點解啲水一定係紅色 彩虹筆:色彩繽紛,隨時更換就係佢嘅特點,即使跌左一截都冇有怕,無聊時手執一支,邊到都係你嘅藝術空閒 ! #仲可以砌架 #買左7支換成同一色 #每截分拆做小買賣 #商人如何練成的 砂擦:話說當年用原子筆做作業,好唔慣,有人介紹用砂擦,結果用左一次就丟,原因只得一個,我只係想擦左一個字,唔係想擦爛本簿啊!!!!!!!!!!!!!! #用一次果斷放棄 #邊個用完成舊 #係咪用砂做的 #點解叫砂擦 #其實係咪堅work 舊式塗改液:相信呢兩支野對九十後而言,都可能會有點陌生,話說當年小編都只係有幸見過人用,佢原理就係先將天拿水倒入另一支野到,撈埋即可飲用,其實就同塗改液一樣,只係多左一個步驟。 #呢支咩嚟架 #能吃的嗎 #一支睇穿你幾歲 #如果你自覺自己就係錯誤請塗在身上 中華牌鉛筆:佢簡直可以稱得上係經典文具之王,小編由細用到大,總之有咩測驗、考試,點都會派上用場,而且價錢仲非常公道。 #由細用到大 #剩返個頭都會繼續用 #上面舊擦膠冇咩用 筆刨:有鉛筆,又點可以缺少佢嘅好巴打筆刨呢?當年筆刨款式五花八門,不過小編都係鍾愛簡約風格,所謂低調奢華上檔次就是這個意思吧。 #刨完成地都係碎 #其實只係屋企貧 #刨的不是筆是心酸 #酸過硫酸

童年卡通大檢閱!25部那些年一起追的動畫

專題報導
LifeMag Editor・2016-05-27

80、90後的我們無疑是看卡通片成長的一群,記得以前細個讀書時,補習風氣不盛行,一放學就係返屋企開電視睇卡通片!甚麼閃電傳真機、放學ICU,其實我只係想睇佢前中後播的卡通片!以下小編嚴選20部伴著我們成長的卡通片,齊齊倒數回到童年時! 百變小櫻Magic 咭(2000 TVB播放) 「百變小櫻魔法神奇誰可阻擋~」小櫻、基路仔齊齊冒險尋找「古羅咭」,都曾掀起過一片熱潮。不過小編到現在都唔明,點解小櫻會揀小狼而唔揀雪兔架? 反斗小王子(1999 TVB播放) 「身為貴族,要悠悠閒,使乜咁緊張?」邪留丸雖然只係個五歲細路,但呢句口頭禪認真夠睿智,果然古代人係唔同啲? 寵物小精靈(1998~ TVB播放) 由電玩到卡通都大受歡迎的「十萬伏特發電廠」比卡超,可愛非常,更曾令我哋都想好似小智咁成為小精靈訓練員。但今年正式統一中文名叫《精靈寶可夢》,引發不少民眾不滿,咁又的確係好難接受嘅。 新世紀福音戰士(1998亞視播放) 已經摺咗嘅亞視,當年揀卡通片都幾有眼光。《新世紀福音戰士》被喻為動畫史上破格經典,當中的極具深層次意義,當時你我又點睇得明?大過咗睇返又有別一番領會。 櫻桃小丸子(1997~ TVB播放) Bilibara Bilibara…… 既可愛又搞笑的小丸子討得不少人歡心,小丸子、爺爺、花倫同學等角色引發傻頭傻腦嘅爆笑事件深入民心,絕對是經典之作。 四驅兄弟(1997 TVB播放) 阿烈同豪仔兩兄弟嘅迷你四驅車故事,當年風靡一時,更掀起了一片四驅車熱潮,唔少人都去買返幾盒四驅車模型嚟玩,只可惜澳門當年冇乜四驅車賽道呢。 咕嚕咕嚕魔法陣(1996 TVB播放) 雖然播出時間唔長,卻是不少人至愛。雖然講述勇者仁傑同魔女歌莉嘅搞笑冒險故事,但最紅的人物竟然係滿腳腳毛跳早裙舞嘅吉他他老伯,仲出埋外傳漫畫添。 男兒當入樽(1995亞視播放) 亞視永恆經典,亦是日本動漫的經典,當年破格在黃金時段播動畫。湘北高校的熱血籃球夢令掀起一股籃球熱,櫻木花道、流川楓、三井壽等人物各有性格,型到讓女觀眾尖叫! 蠟筆小新(1995亞視播放) 何B仔變大笨象,當年電視尺度冇咁保守,童真得嚟又低俗的小新,少少鹹、多多趣,深得唔少觀眾歡心。 飛天少女豬士丁(1995 TVB播放) 「愛心豬嘜,變身!」變身救世人的公式經常在卡通片出現,但變成一隻豬又真係幾破格,飛天少女寶妮由變身到招數名都超爆笑呢。 忍者亂太郎(1994~ TVB播放) 由94年開播至今,不時都會在電視上見到,要說亂太郎、小丸、新丁這三個忍者學生陪伴著我們成長絕不為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係新丁長長的鼻涕? 美少女戰士(1994~ TVB播放) 《美少女戰士》當年風靡一眾少女,小編當時都好希望好似月野兔咁可以出夜街去「替月行道」,遇到自己的禮服朦面俠。最恐佈的是,它影響力延續至今,化妝品、首飾等周邊商品越出越多,令到不少中女們荷包大出血。 亂馬1/2(1993亞視播放) 變男又得,變女又得,得咗!遇冷水變女、遇熱水變男的亂馬,這個設定現在睇落仍非常破格!而且多濕身露肉鏡頭,當年都被列為「PG家長指引」。 機動戰士(1992~ TVB播放) GUNDAM,男人的浪漫。機動戰士出過好多輯,當中阿寶對白「人類總要犯同樣的錯」成為常用金句。除了是一代經典外,亦讓廣大男士沉迷於層出不窮的高達模型,由玩具出到電玩,男士們甘於掏腰包,至今熱潮不減。 聖闘士星矢(1990 TVB播放) 當年安排在深夜播出,又係另一掀起熱潮的熱血卡通,星矢、流星拳、黃金聖衣都係令人懷念的詞組,同樣出唔少玩具周邊商品。 魔神英雄傳(1990~ TVB播放) 在不同年代出了好幾輯,細個果時覺得可以好似飛雲咁駕住「龍王號」去冒險又真係幾型,仲要提示埋「機會嚟喇,飛雲!」現實又點會咁易知道機會幾時嚟吖。 龍珠(1988~ TVB播放) 「好強嘅氣呀!」卡通經典點少得龍珠,由七龍珠、到龍珠二世、龍珠GT,由地球打到外星再返回人間,斷斷續續做咗十幾年,龜波氣功是人所皆知,元氣蛋更儲足十幾集都未用得,諗落都幾拖戲。 足球小將(1985 TVB播放) 運動卡通的代表之一,角色罕有地用中文名,戴志偉、小志強、林源三等成為唔少足球員的夢想,而必殺技「衝力射球」依然不時被人用足球場上,不過又係射一次波射足幾集咁囉。 叮噹(1982~ TVB播放) 雖然已經改名做《多啦A夢》,但我們還是習慣叫它做《叮噹》。打破時代隔膜,由1982年一直播到今時今日,算是個永恆經典。 IQ博士(1982 TVB播放) 睇到呢度仍然有共鳴嘅朋友睇怕都有返咁上下年紀。「小雲同小吉好重要~」經典卡通又點少得呢套,即使已經唔記得內容講乜,都係依然識得唱梅姐主唱嘅主題曲。 幪面超人Black 及 幪面超人Black RX(1990/1991 亞視播放) 呢套當時食飯時間播,我們其中一位小編當時係日日準時電視撈飯架!我相信70及80後的男士們應該好有回憶,因為當時90年化的亞視,係同TVB平分秋色的年代,除左卡通片,當時仲有再見艷陽天、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尋找他鄉的故事呢D為人熟識的近代作品。 幪面超人的首播日期為1990年7月2日至10月,當時的節目名稱為《幪面超人1990》,播放時間最初是於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八時,約半小時,及後改為不固定。及後亞視在1991年7月1日至8月1日首播《假面騎士BLACK RX》並緊接在1991年8月2日至9月6日重播《假面騎士BLACK》,為首次及唯一一次重播,亞視當時將兩劇合稱《幪面超人1991》 麵包超人(1991 亞視播放) 呢套當時也是亞視的出名外購動畫之一,適合小朋友睇的,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大朋友小朋友Fans架! 魔劍美神(1996~1998 亞視播放) 又一套經典動漫,同樣都係於亞視播放,90後可能都冇乜印象,呢套都係D攪笑動漫黎架! 恐龍戰隊(1994 TVB播放) 男仔至愛既四大卡通片之一,除非高達、龍珠、超人,就應該係呢度五隻色既戰隊,完場前仲一定會出現合體大機械人添!論卡通片佢一定係贏在乜都有D,集幪面超人、咸蛋超人、變型金剛於一身既元素,都有一大班棒場客架! 三眼小子(1990~1991 TVB播放) 呢套三眼小子都算係經典架,應該好多80'後都睇過,但可能都冇太大印象,因為這部動畫只有48集,絕沒有像火影、海賊王咁樣咁多。港版主題曲仲要係李克勤唱架!係咪好想回味一下呢?? 懷舊卡通又點止咁少,唔知您心目中又有邊部呢?歡迎大家一齊分享回味。

獨家專訪:IKEA全新澳門提貨中心隆重開幕 宜家家居帶來更優質購物體驗

專題報導
Benjamin・2016-05-04

IKEA 宜家家居宣布為顧客帶來更便捷無憂的購物體驗,全新逾3,000平方尺之澳門提貨中心於5月3日已經正式開幕,特意選址澳門旅遊塔,標誌著品牌於澳門發展邁入嶄新里程碑,為更多澳門人締造美好的家居生活。 為何由工廈搬至旅遊塔?新的提貨中心與舊的工廈提貨中心有什麼分別? 全新宜家家居提貨中心位於澳門旅遊塔,佔地超過3,000尺的寬敞空間。此提貨中心帶來快捷貼心的服務,包括充滿北歐布置靈感的舒適等候空間、充足的服務櫃檯以方便顧客諮詢,並將於稍後時間引入產品資訊瀏覽設施,提供網購支援服務以減少輪候時間。而且交通便捷,人們認知的地標,不像工廈沒車位、難尋找得到。旅遊塔有大量車位設施方便提貨,讓顧客更便捷地提取於香港分店或網上訂購的心水產品,滿載而歸。 對澳門顧客,宜家家居有什麼新的服務及體驗呢? 宜家家居於2006年初次踏足澳門市場,在短短十年間業務迅速擴展。由最初澳門顧客需親臨香港分店選購或郵購送運,到2010年開展網上購物平台,及後又於2012年設立首個提貨中心,讓顧客方便快捷提取訂購產品。從今日起,宜家家居更進一步完善服務,於澳門核心位置及著名地標開設全新的寬敞提貨中心。無論你到香港門市選購傢具或於網上訂購,均可於此提貨中心自行取貨,費用全免,締造更暢快無憂的顧客購物體驗。 香港宜家家居總經理Patrik Lindvall (凌柏華)表示︰「我們非常重視顧客的意見,因此於澳門旅遊塔開設全新提貨中心,提供更快捷、更簡易的服務。我們希望顧客可輕輕鬆鬆將宜家家居產品帶回家中,而更便捷無憂的提貨服務正正是至關重要。」 有否計劃於澳門推出像香港門市的室內設計諮詢服務? 的的確確有考慮過此項服務,有見澳門人越來越重視家居的設計及舒適度,現在又要在家先量尺,再到香港門市諮詢,再選購合適的產品訂購,往往是比較麻煩,而且如果量尺不准會帶來不便,可能要到香港諮詢兩三次才能決定,所以很多澳門人都寧願找室內設計或師傅製作來得簡單,但價格高昂也是事實。 香港宜家家居總經理Patrik Lindvall (凌柏華)表示︰「暫時未有時間表,但會積極考慮於末來日子,將這服務加入至提貨中心,現階段先鞏固好新提貨中心的運作及客戶體驗。」 未來有否計劃於澳門開設旗艦店及門市呢? 先做好提貨中心的服務,細心聆聽顧客的需求及提供優質的服務,然後再慢慢一步步擴大服務。的確是有考慮開設,但現階段未有開設時間表,可見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於澳門出現第一間門市,一切均取決於澳門市場變化、客戶的需求,不能一步到位。 澳門顧客與香港顧客,在購買的產品或要求的服務有否不同? 大致上都基本相同,同樣對廚房、煮食廚具、衣櫃等有一樣的需求,可能華人也喜歡宴請朋友回來聚餐。但澳門人可能住屋單位呎數較大,所以會花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因此對於家居產品需求更大,尤其是睡房的佈局及各式睡房產品,以至起居室及浴室。還有,有趣的是澳門人比較喜歡自行組裝DIY,香港的就比較傾向上門安裝。 那於香港門市經常大排長龍的小食閣,以及瑞典食品雜貨又會否考慮引入澳門呢? 暫時未有計劃,但這是一個好好的意見,可能於不久的將來能提供這些產品給澳門居民直接購買或取貨。 有什麼推廣計劃及活動,是專為澳門客戶而設呢? 為慶祝新址開幕,由即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澳門顧客凡於網上或門市購物滿HK$4,000或以上,更可獲HK$600宜家家居禮券! 詳情請參閱網頁: http://www.ikea.com.hk/macauonline 總結:為更多人締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宜家家居的願景,因此宜家家居在設計產品時以「大眾化設計」為基礎,讓每件產品都集功能、品質、設計與低價於一身,並恪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實踐理念。除不同類型的家具及家飾產品外,更特別針對細小空間帶來多元化的家居解決方案,以及創意布置靈感,領導家居布置潮流,助澳門顧客打造引以自豪的寫意生活空間。 LifeMag 編輯部文:Benjamin|攝:Ping|資料提供:IKEA

拉圖爾-馬爾蒂亞克酒莊

專題報導
鳳凰天空・2016-04-06

家族歷史 Kressmann 家族的成功要歸功於一位來自法國波爾 多的紳士——愛德華,一位波爾多葡萄酒愛好者的精彩歷史。 1837 年 12 月 16 日,愛德華·威廉·斐迪南·科瑞絲曼出生於普魯士波美拉尼亞首都什切青。 於 1856 年,他在什切青開始了他的咖啡職業生涯時便立即顯示出了他在品酒方面的天賦。 1858 年 11 月,在他年僅 21 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因健康原因將他送去法國波爾多。 年輕的愛德華在葡萄酒方面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並很快參與了 Quay Bacalan 時代著名 的葡萄酒業務。他熟練地將他的品酒技巧運用其中並迅速成為葡萄酒釀造與銷售方面 的專家。他對於波爾多的天氣、蟲害、葡萄酒的釀造以及混釀頗有興趣。愛德華嫻熟 的品酒技巧和他超人的記憶力也令他的眾多朋友艷羨。 在從事葡萄酒貿易的短短十年間,愛德華開始單飛,在 Vauban 大道上建立了自己的葡萄酒貿易公司—— Edouard Kressmann & Co. 坐落於馬爾蒂亞克地區的拉圖爾酒莊很快引起了他的興趣。 愛德華建議當時的酒莊莊主種植一些白葡萄品種。一塊名為 Grattecap 的很重要的葡萄田,自 1884 年至今一直作為酒 莊的一部分種植優質的葡萄。該莊園為 Edouard Kressmann 提供了不少好處:優質的紅、白葡萄以及具有優質土壤的非凡風土。 愛德華的大兒子阿爾弗雷德於 1930 收購了該酒莊並將其改名為拉圖爾 - 馬爾蒂亞 克”。 阿爾弗雷德的二兒子於 1940 年替代他父親成為酒莊經理,並於 1955 年繼承了該酒 莊。但在這一時期,葡萄種植是艱苦的工作生活以及微薄經濟利益的代名詞。 1979 年,在技術總監 Loïc 和銷售運營總監 Tristan 的輔佐下,Kressmann 家族 的第四代開始涉足酒莊的運營。 時至今日,Tristan、Loïc 在充滿活力的團隊以及最好的葡萄酒顧問的幫助下依然 遵循著 Kressmann 家族追求最優品質珍釀的傳統。 特色酒標 這個既復古又現代的酒標設計與 1934 年。 Jean,這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作家、設計 師、音樂家)與阿爾弗雷德共同設計的“浪 淘沙條紋”。 該設計的靈感來自於建築業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達到頂峰的裝飾藝術運動。它關注與 回歸古典的藝術標準。裝飾藝術可以被濃縮概括成三個詞:秩序、色彩與圖形。 裝飾藝術風格是遍佈全球藝術風格之一,起源於法國,後遍及比利時、葡萄牙、西班 牙、北非以及盎格魯 - 撒克遜國家。 新酒標在 1929 年產的珍釀酒樽上第一次被使用,以展示該酒莊是其波爾多同行中唯一 一個參加倫敦葡萄酒與烈酒慈善協會加冕晚宴的成員。這場匯聚 700 多名貴賓的晚宴, 也是 1937 年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加冕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酒莊簡介 拉圖爾- 馬爾蒂亞克酒莊以由著名哲學家及釀酒師孟 德斯鳩的祖先建於 12 世紀的高塔主庭院而得名。它 是由《法的精神》作者大肆鼓吹的年份之一期間建 成的最後一棟殘餘建築。 阿基坦的埃莉諾女公爵先與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婚 姻被宣判無效後與當時未來的英格蘭金雀花王朝國 王亨利二世結婚。塔身是堡壘的一部分,用於監控 去往圖盧茲的路線以及加侖河沿岸。 該酒莊的葡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上半葉。1847 年以及 1860 年的圖例證實, 葡萄種植已經成為該時期該酒莊的主要活動。 十九世紀末對於格拉夫地區以及該酒莊來講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釀酒葡萄飽受粉 孢菌、白粉病、葡萄根瘤蚜的困擾,並於主要出口國產生國際衝突。格拉夫地區葡萄 酒的復興開始於二十世紀初的美好年代(Belle Epoque)。 拉圖爾 - 馬爾蒂亞克酒莊在過去幾十年內建立期了良好聲譽,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格 列夫地區代表酒款之一。 1953 年,格拉夫葡萄酒商會請求國家 AOC 管理機構——法 定產區管理局(INAO)對產區酒莊進行評級,因為該地區 的葡萄酒一直被人所忽略。經過六年的漫長歷程,格拉夫 產區的分級制度才得到確立。侯伯王酒莊的分級是一個例 外,該酒莊於 1855 年被評為列級莊。 該分級制度於 1953 年 8 月被農業部長批准並於 1959 年在 不改變主體的前提下修訂。十六個莊園的紅、白葡萄酒被 選入這一級別。而拉圖爾- 馬爾蒂亞克酒莊是紅、白葡萄酒全被列入該分級的僅有的六 個莊園之一。 歷史上最近一個關鍵日期要數 1987 年了。就是在這一年,佩薩克-雷奧良產區分級制 度得到創立,用來保護土地以應對波爾多南部不斷深入的城市化發展。 他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波爾多格拉夫葡萄酒商會”(1904 年創立),該公會 明確了葡萄園的歷史邊界劃分;另外,該分級制度以“波爾多上格拉夫葡萄酒商會” (1964 年創立)為基礎,該商會旨在波爾多格拉夫地區創立一個社區性的法定產區名 稱。 現如今佩薩克- 雷奧良產區將 10 個鄉鎮的 74 個酒莊聯合起來,74 個酒莊全部位於格 拉夫產區北部。 此產區囊括了格拉夫地區近三分之一的葡萄酒總產量。其產量明顯超過了其他社區性 的法定產區,如:瑪歌產區和波依雅克產區。佩薩克- 雷奧良產區年產 75000 公升葡萄 酒(其中 80%紅葡萄酒,20%白葡萄酒),相當於年產近一千萬支酒。 葡萄園與葡萄酒 拉圖爾- 馬爾蒂亞克酒莊的葡萄園地理位置優越,坐落於兩個名副其實的“溫度調控器” 之間。西部的森林能夠抵禦強風以及來自於 40 公里以外的大西洋的水分侵襲。東部的 加隆河是法國五大河流之一,大大降低了霜凍帶來的風險。 總面積: 50 公頃 (紅葡萄品種:40 公頃/ 白葡萄品種:10 公頃) 土壤種類: 比利牛斯山脈碎石 葡萄種類: 紅葡萄品種:60%赤霞珠、35%梅洛、5%小維度 白葡萄品種:60%長相思、40%賽美蓉 葡萄樹平均樹齡: 紅葡萄樹:25 年 白葡萄樹:35 年 葡萄樹種植密度: 7200 – 8000 棵/公頃 葡萄熟管理系統: 雙居由式 (Double Guyot) 採摘方式: 人工採摘 陳年時間: 紅葡萄酒:14-18 個月 白葡萄酒:15 個月酒泥陳釀 木桶 30%-40%新橡木桶/年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被列為佩薩克- 雷奧良法定產區格拉夫列級名酒。最優質酒 款產自於該酒莊內樹齡最高的葡萄樹。 Lagrave-Martillac被評為格拉夫一級酒,屬佩薩克- 雷奧良法定產區。拉圖爾- 馬爾蒂 亞克酒莊排名第二的酒款。拉格夫馬蒂(Lagrave-Martillac) 是由莊園內較年輕葡萄樹所 產葡萄釀造。使用的釀造方法與拉圖爾- 馬爾蒂亞克(Château LaTour-Martillac)相同。 Pessac-Léognan by LaTour-Martillac,被評為格拉夫一級酒,屬佩薩克-雷奧良法定產 區。 這一酒款所用葡萄是由年輕葡萄樹中精選的葡萄田所得,專供出口市場。 平均年產量 紅 白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 150 000 支 36 000 支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 60 000 支 24 000 支 Pessac-Léognan by LaTour-Martillac 30 000 支 - 總產量 240 000 支 60 000 支 我們的團隊 TRISTAN KRESSMANN Tristan 在波爾多高等商業學校學成之後來到經濟科學大學加盟酒商業務管理 CVBG。最 初他在 IT 部門工作,後轉到營銷部門。 1986 年 9 月,他的父親 Jean Kressmann 要求他來到酒莊與他哥哥 Loïc 一起更好地管理 酒莊事務。自那以後,他不停地保持並改善酒莊在世界各地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Tristan 作為格拉夫列級酒釀酒協會 (Crus Classés de Graves) 會長、格拉夫葡 萄酒委員會 (Council of Vins de Graves) 會長、波爾多特級葡萄酒聯合會格拉夫於蘇岱產 區(Unio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 en Charge de la Région Graves et Sauternes) 副會長、 佩薩克-雷奧良產區葡萄酒商會副(Syndicat Viticole de Pessac-Léognan)會長、波爾多葡萄 酒學院 (Académie des Vins de Bordeaux) 會員以及波爾多左岸騎士會(Commanderie du Bontemps)會員也投入了大量時間。 LOÏC KRESSMANN Loïc 自童年起就熱愛大自然。在波爾多大學釀酒系課程結束之後,他在拉圖爾- 馬爾蒂 亞克酒莊完成了自己的實習。自 1980 年起,Loïc 成為了該莊園經理,之後成為技術總 監。 現在他依然對葡萄藤以及釀酒工作充滿激情。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生產有特色的葡萄酒。 他對葡萄園、酒窖同樣實施高標準要求,期待在保護環境的同事種出最優質的葡萄。 與他的哥哥 Tristan 一樣,Loïc 同樣參加了很多不同的官方機構:格拉夫列級酒釀酒協 會(Crus classés de Graves), 波爾多特級葡萄酒聯合會(Unio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波爾多白葡萄酒協會(The Association des Cépages de Blancs du bordelais)以及 佩薩克-雷奧良產區葡萄酒商會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ssion of the Syndicat viticolede Pessac-Léognan)。 VALÉRIE VIALARD Valérie 來自法國雷奧良,她於 1989 年獲得波爾多大 學國家文憑。 在一家合作一年之後,Valérie 與 1990 年加入了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 團隊。她也是佩薩克-雷奧 良法定產區第一位女性釀酒師。 DENIS WENDLING Denis 是土生土長的馬爾蒂亞克人,他與 1981 年加 入了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 團隊,那時他年僅 17 歲。 在葡萄園工作三年之後,他決定到波爾多大學深造。 學成之後他又回到 Château LaTour-Martillac 並成為 葡萄園經理。 33 年後的今天,Denis 將改善葡萄園的環境當做他 工作的重點之一,並依然保持著他對這片土地、這 片葡萄園以及這份工作的熱愛。 聯絡信息 SAS Vignobles Jean Kressmann 8 Chemin La Tour, 33650 Martillac, France www.latourmartillac.com 電話: +33 (0)5.57.97.71.11 / 傳真: +33 (0)5.57.97.71.17 Email : chateau@latourmartillac.com GPS: 44°42’36’’ N - 0°32’2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