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宇搜奇
幸村 - 失落的一課
天有不測風雲,地鐵出閘突然大暴雨,無奈困於淺草駅內,地鐵站內人來人往,百無聊賴,難得有機會觀察起途人來。
相傳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面型基本上和中國人差不多,但係日本街頭細心一睇,雖然兩者的面型相近,但都可以明顯分辦對方係唔係日本人。
香港澳門女仔人口混合度比較高,面型輪廓有更高的多樣性,一般都係面尖尖,面型較長。但日本女仔的通常面型圓碌碌,明顯既雙眼皮,面珠墎都比較豐滿。
除了面相,更大的分別是兩地的化妝方式。
比起港澳女仔,日本女仔一般傾向行可愛風,化妝用大量腮紅,見到皮膚白雪雪,但面頰紅卜卜的女仔,十居其九都是日本人。
又睇下男仔,唔知點解,日本應該是亞洲唯一一個國家,喜歡戴帽子而又戴得好看的民族,男生短䄂衫配件背心,加頂帽子渾然天成,一點加不覺得突兀。
即使香港、韓國,上海等城市也不行,男仔女仔亦然,戴帽出街只會讓人覺得無洗頭,萬試萬靈。
在穿衣的品味上,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已種下了追求美學的種子。
維新三大宗旨「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殖產行先,揾到錢後第二個目標就是「文明開化」,向英國學君主立憲,向法國學藝術修養。品味遠比富國強兵重要。
早係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遊日本,覺得日本人氣質似意大利人,但更精緻,體面(Decent),民風賞心悅目(Altogether very appealing) 。
中國古代也不是沒有美學的啟蒙,睇番明朝早有衣著配搭指南《悅容編》:「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艷。見客宜莊服,遠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對雪宜麗服。」
每個情景都有指引,可惜美學只留在豪門大戶,卻沒有雨露均霑到下層社會,成為了失落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