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妮:創新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
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愛國愛澳”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傳承,持之以恆創新國情教育實踐,不斷增強市民國家觀念、憲法觀念,國家認同在澳門擁有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教育創新能力提到關係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大力提高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能力。這是全面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必然選擇,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 一、 教師要具備創新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每個教育者都應該清醒地懂得:學生是有血有肉,充滿智慧和活力,富於想像和情感,是集生活、學習、審美等為一體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是學校教育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每個教育者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情感和優良的品格。所謂創造型教師,就是能吸收由教育科學所提供的新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加以應用,並且發現新的切實可行的方法的人。 二、 創新教育應把學生看作具有發展潛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這是從我國教育現狀和改革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迫切要求。 三、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學生嘗試 法國生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貝爾納曾經說過:“創造力是沒法教的,所謂的創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有被鼓勵展開併發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發展他們富於創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的營造創新氛圍,在時間上保證學生有思考餘地,給他們更多的獨立與自由的機會,讓他們馳騁想像,開啟心靈。鼓勵學生要敢於標新立異,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敢於嘗試的過程中,敢想、善思、有識,敢於“標新立異”。創新教育要求教師要將自己的創造個性滲透於研討教材過程中,湧動於課堂教學過程之中。 澳門的老師和學生們及澳門市民在過去三年通過「澳門斷舍離群組」平臺線上線下連結社區,在每週三晚由澳門老師團隊帶領學生進入澳門社區服務把斷舍離物品分享給市民。每個義工都有多種技能,例如設計宣傳單張、唱歌夾Band、整理二手物品衣服、關懷澳門市民傾下計等等。澳門的老師是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帶學生融入澳門社區做義工,關懷自己人。這也從側面體現出澳門種子老師的教育創新精神。 最後,我堅信美好的未來一定屬於中國的教育事業。我深信:澳門師生和市民每週三晚上7-8透過平臺共聚一小時會對大家有不同的感觸。每人會有不一樣的遇見,正如澳門老師,開始成為澳門不一樣的種子老師,帶學生感受澳門社區、澳門人的真善美。強盛的明天一定會屬於華夏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同創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