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

從今年開始我們就同呢隻COVID19共存左四個月。這四個月裡我們不停的接收到很多信息,這個大學說這個那個。這個大是大非的時候學術界其實都在競爭,而科技發達確實令我們比過去更快了解到更多。我們對COVID19嘅了解主要係用其他冠狀病毒來對比參考。

冠狀病毒佔了所有傷風感冒大概20-30%左右,在沙士之前大家都無點放時間去注意。大部份研究都係關於其他動物嘅疫苗開發(因為有經濟價值)大概1999年左右,有幾個小組發現冠狀病毒的S蛋白嘅變化同距嘅毒力有關,最大的挑戰係了解距變惡嘅原理。現時有好多好多類似的研究,但談得上真係比較有水份的其實只有一個研究,而且唔算有咩大結論。

後來大家就把焦點放係S蛋白嘅結構。特別係S蛋白呢條鑰匙係點樣進化到可以開到我地度門。病毒點樣進化令到自己可以進入到宿主係開發藥物其中最重要嘅關鍵。沙士之後有大量資金投入,發現可能係經我地細胞上一個叫ACE2 嘅門入來,但現時我地就停留左係呢個位。到現在為止我地都唔知做一隻藥防止距利用ACE2入來究竟有無效。至於冠狀病毒從進入我地身體到複製感染我地一刻,內裡好多細節我地知得仲少,我地都係靠距同類型嘅病毒來參考。知道左個框框,但實際裡面細節我地都係唔知。

從沙士開始,中東沙士,到現在嘅新冠我地已經睇到冠狀病毒係全球有一定嘅分佈同規律。我地現在知道他們源自於蝙蝠,中間去過駱駝(有些證據還顯示是山羊)這些證據都顯示病毒是起源於農業為主的場景,往往這些都是一些落後的地方。由於資源不足,我們對這些場景嘅了解亦非常少。

現時好多疫情發展嘅研究都係基於一些比較細嘅項目,例如集中在一小群人。因為沙士嘅數據存在很多爭議(2003嘅世界在采集數據等都跟現時差很遠)現時比較大嘅研究可供參考嘅係用中東沙士來作參考,所以其實可參考嘅案例係唔多。但因為科技進步左,我地係其他嘅疫情中發現除了所謂的第二第三波,微感染群反而是令到疫情繼續發展下去的因素。小孩及老人的免疫系統不能徹底把病毒清走,往往這兩群人是經常聚集的群體,殘留下來的病毒在適當的條件下便會爆發,我們已經在伊波拉疫情透過新的技術發現這個現象。

至於疫苗,疫苗的研發往往慢長。第一步往往是很快,但係常常過唔到動物測試,就係把動物重新感染疫苗保護到隻動物(再加一隻無打疫苗做對比)17年來都係原地踏步,繼香港嘅科學家聲稱produced到之後,中美兩國都有臨床測試,結論都只能說安全使用,產生到抗體,但暫時無人被重新感染證明到疫苗有效。

所以大家在閱讀新聞時,都要三分醒唔好比邊度邊度研究結果誤導。網絡世界信息自由,同時我們都很選擇性咁收聽自已想聽到嘅野,這比疫情更可怕。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Like 和分享我的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virologyknowledge

很高興CTM邀請我在這個空間和大家見面,當初在facebook建病毒知識網是為了和一班朋友統一發放相關資訊。想不到大家的反應那麼好,真的很感動。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我的培訓背景是傳染病系,一直在做疫苗的研究。其實我第一個研究項目是雞的冠狀病毒,所以冠狀病毒其實對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後來我第一份工作是進行腫瘤研究,現時我主要在國內負責國內機構的對外事務,很多時候合作都會和一些國際組織相關,很多這些事務都是和傳染病相關。雖然我不能說我什麼都知道,但希望把我所認識的,在這個困難的時期和大家分享。

熱門推介




80後愛旅行✈️ ✈ 80後澳門女子,喜歡到處遊歷,體驗人生。 <BR>✈ 畢生積蓄用於旅遊 <BR>✈ 夢想是以後去旅行時全世界都認識Macau, 不再是Next to Hong Kong。
青BB 紀錄日本海歸青BB的生活、旅遊及覓食好玩趣事......
熊神進 熊神進師傅,生於澳門,南洋長大,是澳門第一位擁有心理學碩士 及 行政管理學士的最年輕政府註册風水學家
PP爸爸的日常
Cheers! 積極搜羅最新吃喝玩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