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澳門近兩年飛窗事故超150宗,“高空飛物”頻頻發生,再不行動就來不及了!
在澳門
我們經常性地可以看到
天上有點東西在飄飄的
啊,不是...
是窗戶、石屎、雜物...
這些令人堪憂的東西
時不時的會出現在各處
運氣不好的市民就中獎了
近年來
氹仔部分屋苑經常出現高空墜窗
外牆跌磚、石屎跌落等事故
被砸傷的路人痛苦又無辜
只好在“中彩”市民都很幸運
人身安全並無大礙
看看近兩年來澳門“飛窗”數據
據濠景花園大廈管理處不完全統計
濠景花園在近兩年間飛窗事故超過150宗
平均每月一到兩宗
兩年期間一直無人問津
事件過後一推再推
硬是要出現了血的教訓
才想著該怎麼去解決
業主須每隔5年保養和維修樓宇,但屬於非強制性執行,也沒有意識到窗飛落街;
若傷及途人,隨時觸犯《刑法典》“過失傷人”或“過失殺人”罪。
更有部分業主誤認為,房屋已經出租,責任在租客。
有委員建議:針對某些大廈經常出現飛窗而危及途人的問題,政府要「特事特辦」,儘快推出針對性的便民驗窗修窗支援計畫,強制驗窗。
長遠點來說,政府要加大樓宇保養的宣傳力度,使業主和租客明確相關責任,提高驗樓驗窗意識;
建議有關當局參考香港強制性驗窗的成功經驗,制定澳門長遠的強制驗窗計畫,將市民的安全放在首位。
【舊樓宇岌岌可危】
在澳門,除了飛窗、飛石屎之外,一說起舊樓宇的問題,相信居民都知道,很多舊城區都藏有安全的隱患,牆縫爆裂、鋼筋外露、門窗鬆動、外牆剝落、滲水、石屎墮落等等問題。
據統計,澳門存在30年或30年以上的樓宇超過4600幢,它們分別遍佈在澳門半島中、南區和北區等地方。
這些樓宇大多數早在上世紀紀80、90年代建設的,想一想,那麼久的房子怎能不出現問題,建材都發生質變了,給居民帶來了很多環境隱患,譬如衛生、途人人身安全和治安問題。
看完這個視頻
莫名奇妙的心酸了起來
如果在颱風天和暴雨天
哪還住得了人
【政府推樓宇維修基金難解源頭】
2017年的時候,政府就設立“樓宇維修基金”,推出了涵蓋協助成立業主會、維修大廈公共部分設施、拆除僭建物等6項財政支持計畫。
1-3季樓宇維修基金共批出各項資助243宗,共2,014萬澳門元。
另外,資助大廈共同部分保養或維修,最高資助工程總額3成或每個單位平均不超過5,000元的樓宇維修資助計畫,2017年1-3季共批出35宗,共745萬澳門元。
然而,這些數字從根本上解決不了澳門樓宇的問題,政府未曾掌握社會上對樓宇維修的需求究竟有多大,就推出了一系列的資助政策。
錢雖是萬能的
但解決不了源頭的問題
那等於功虧一簣
有意見分析指:由於很多業主怕維修要出錢,集體隱瞞樓宇需要維修的事實,就算部份唐樓急需維修,寧願視而不見,就是不想墊用自已的銀包。
這些超齡樓宇都是常住的居民,長期下來,就降低了主動維修樓宇的意願。
對於這些建築已久的樓宇,已經步入了尾聲,日益老化,危機處處,不僅對常住的居民不安全,對於途人更是危在旦夕,畢竟,石屎脫落的情況也時不時發生。
以上,都是政府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對於基金不熱衷的現實,政府就應軟硬兼施;
軟的是:加大資助額的吸引力,至於加幾多,起碼要超過市場估價;
硬的是:修法強制驗樓,附加違者要承受經濟和法律制裁。
軟硬兩者相結合,相信可以得出一個完美的方案,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靠政府付諸行動,以便水到渠成。
2012年的善豐花園事件就是擺在眼前的事例。
也許,政府需多聽民意,民意的聲音總比資助靠譜,再好的政策,也是只聞雷聲大不見雨點來,導致事情一步地再蔓延。
總而言之,在鼓勵市民維修樓宇,共同打造安全居住環境的問題上,改變居民的觀念是首要的。
澳門一座聞名的旅遊城市,很多內地市民都想著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城市,但在另一面,卻慢慢隨著時間退化,涉及安危的問題太多了,政府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打造一個全面化的宜居城市
這才是澳門應該做的不是嗎?
素材來源:澳門力報、搜狗
圖片來源:日報、力報、搜狗、百度表情包
版權屬於原作者
編輯撰寫:小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