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生活
於《浪潮洶湧》時,挽國家於既淹
全球變暖,飽受洪災以及海平面上升所苦的地區日益增加,氣候變遷,澳門也難以置身事外。夏天轟然到來,熱帶氣旋徘徊洋面,颱風天鴿的餘悸猶在,淹水仍然是澳門人最怕的其中一件事。與澳門面對相同問題的地區不在少數,台灣、新加坡、日本、瑞士......其中荷蘭的經驗特別值得一提。
荷蘭,新近正名為尼德蘭(Netherlands),意為低地,它的低是比較出來的,參照物是海平面——荷蘭濱海,受自然災害與人為的影響,長年飽受海水倒灌之苦,反而久病成醫:全世界最長的移動式防洪大壩、漂浮建築、還地於河......成為治水工程名師的荷蘭,在世界範圍內赫赫有名。
這次我們玩的桌遊是名作「瘟疫危機」系列的《浪潮洶湧》,搶險地點正在荷蘭,肆虐的病毒轉為洪水,依舊岌岌可危——遊戲過程即是模擬荷蘭填海造陸的歷史過程中,玩家所扮演的專業人士,在發展經濟、人口擴張同時,興建四項現代水利設施,以保衛國土免於水患的蹂躪。在第一次進行遊戲時,甚至發生了佈置好遊戲後,尚有玩家未做任何行動,我們的荷蘭已經淪為阿特蘭提斯(Atlantis)的糗事——那參與到遊戲的玩家,對它又有甚麼看法呢?
在遊戲裡擔當「主管」一角的阿全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大量討論的合作性遊戲。包含的道具較多,玩法較為複雜。遊玩過程中除了要思考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外,亦要考慮其他玩家的資源,然後透過觀察、討論、共識到分工,共同達成遊戲目標,是一個比較適合中學或以上的人遊玩的桌遊。我覺得優點是當所有玩家都有興趣,並投入遊玩的話,會有很高質素的討論,但如果有玩家的興趣較低或少參與討論,這遊戲將會變得冗長和沉悶,畢竟這遊戲需要花較長時間遊玩。」
找到了額外共鳴點的Corydoras 指出:「遊戲盒蓋美術很棒,我從未見過任何桌遊藝術風格有corydoras。他們總共畫了4條鼠魚/鯰魚(全身),8年前我自己選的英文名字剛好是Corydoras。遊戲不是關於魚的。我頗喜歡這個很少見的遊戲主題,抽走水,建水壩,建立防洪設施,利用我們自己角色的能力更有效地做行動。這次抽卡時共有5次洪水(風暴) ,我們在採取行動之前,會謹慎討論和通知玩家們計劃做什麼。我本人覺得有時候我們沒有太多選擇,但我們必須做團隊告訴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作為一個團隊遊戲,這種方式似乎比弄亂拯救荷蘭計劃好。我會假設有玩家可能會覺得這樣減少了點樂趣。我確實很期待還有另一個機會再次能夠玩更高的難度模式(勝利條件裡加入人口目標)。」
參與了三回拯救行動的雷小姐說:「昨天是第二次玩《浪潮洶湧》,這是一個合作性的遊戲。記得我們第一次玩這個遊戲的時候都輸慘了,玩了兩次都全軍覆沒,這一次情況明顯比上一次好太多了,剛開始玩淹水的地方不多,大家在自己的回合都盡力的去排水建大壩和修建了幾個自動排水器,而且大家也開始熟悉遊戲的規則。知道洪水會頻繁出現在幾個熟悉的、出現過的地方,所以大家根據自己人物的特長去做出合理的行動。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四個不同顏色標識的建築物,勝了一回。這是一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個遊戲。玩了三次,我覺得這個遊戲比較費時間,而且在遊戲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討論如何去做每一步會更好,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對這種合作性的遊戲不太感冒......」
合作遊戲的一點好處是玩家可以決定自己的涉入程度,儘管只提供一點點助力,也可能成就一趟偉大的旅程,它更好地模擬了我們在社會上的狀態:資源不對等,關注差異,目標迥異......儘管現實中的人際連結宛如Wi-Fi 般摸不著,但有限的遊戲圖版提醒了我們的確置身同一世界、是生活在同一片行政區域的近鄰,彼此福禍唇齒相依。
《浪潮洶湧》桌遊在「瘟疫危機」系列中瑕不掩瑜,雖有美中不足之處在「鮮明」的地區特徵——我們不熟荷蘭的地理,以致儘管奔走全國,卻常常為陌生的地名感到費勁與疏離——然而,為國家排水解厄,依舊讓玩家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