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

標籤:switch

Switch / Steam Deck / Mobile 使用體驗大比拼 (二)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3-12-12

上期,筆者為大家簡介機身重量對於遊戲機身便攜性的影響,今期,繼續從續航性方面去討論對於便攜性的影響。 依然是王者 - Mobile - Smart Phone 就如同重量一樣,續航性的理論值,依然是Mobile最優勝。單看電池容量,其實無能說手機最優,就算現在的iphone15,電池容量其實也比Switch, Steam Deck要低。能比得上的,可能只有iphone 15 Pro。但若果連同充電的方便性,Mobile是最易邊玩邊充的。一般來講,如果不以全效能去運行遊戲,Mobile是的電量是相當安心的。 但也如同重量一樣,續航性理論值,是Mobile最好,但不是安心長期遊玩的媒介。 一來,Mobile,一般都是用作社交通訊用,它的電量是分享給一整天使用的。一不小心遊戲時間長了,那天晚上可能就沒有電話用。除非大家想隨身攜帶奶媽(充電寶),但這是用重量來換取遊戲時間。所以筆者不會把它當作首選。 巨無霸 - Steam Deck 空有其名的巨無霸。在電池容量上,它是三者中最大的一款,但因為它對照的遊戲效能,是PS4/5、XBox One/X/S、PC等的大作上面。那些主機大作,對電量是極其大需求的,單憑散熱風篇的聲音,你就知道不秒。一般遊戲的預設畫面品質,就只夠1-2小時的遊戲。實在想延長,就必需要下調Frame Rate或是畫面品質。 玩消耗戰必選的設備 - Switch Switch預設電量不多,但因為畫面其實也不能要求太多,所以它的續航性不低。相比Mobile,Switch就是完完全全的純遊玩設備,也不需要筆者去刻意規劃電量。沒電?關機就好。待機也是單純的待機,不需要什麼定期連上Wifi、GPS,藍牙亦單純地為耳機及手柄使用。想更省電,就待機前就全數關掉就好。 綜合體驗 老實說,看完重量及續航性之後,Steam Deck主打市場明顯不是遊戲掌機,而是一台可以搬走的PC。你可以方便地整台電腦帶走,從自己家到公司,從公司去親友家。它的體型,比主機和Notebook要細,它的售價,也比一台Notebook要便宜。但想拿著玩?可能不會特別開心。 Mobile在重量及續航性綜合考量,其實很有競爭力。不過考量用途問題,否則你也很難安心用Mobile來玩遊戲。 老任的Switch,重量及續航性在初推出市場之際,筆者都不看好。但實用和對比之後,畫面效能和續航性控制得還不錯。

Switch / Steam Deck / Mobile 使用體驗大比拼 (一)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3-11-21

還記得很早開Blog之初,筆者一直都集中於主機遊戲評論。筆者不想放棄主機的主要原因是移動端難有一個款可以提供高品質的遊戲,不論PVE類型機還是PVP類型。 但逐漸地,各種遊玩動機,例如個人作息、方便性、遊戲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經過漫長的時間,筆者最後亦都完全放棄主機,進入Portable Gaming時代。 筆者第一台便攜型機,就是PSV,不過因為已經停產,聊太多也沒有重要意義。但重提它的原因,主要一些操作體驗需要拿來做對比。那時的PSV,左右肩健各有一個,也就就沒有所謂的L2, R2 (ZL, ZR),左右有類比搖桿L3, R3,所以當時完全是一個比PSP的進階替代品。筆者也對PSV有很高評價,因為它的重量、續航性、軟件穩定性,都對得起筆者的期待。亦因此,筆者對於第一期的Switch,都認真失望。不過Switch最後卻成為筆者現今最支持的平台,這亦主要是因為它的重量、續航性、軟硬件穩定性。 今期算是第一期,筆者就先從Switch、Steam Deck、Mobile的重量、型狀,來影響它們的便攜性。也因為一些外置設備影響,重量、續航性、軟硬件穩定性自己都會互相影響。 最輕的一定別無他選 - Mobile 各大手機,在成型設計上,沒有預設手抦,所以一定是最輕的。但前題是你的遊戲對捽MON(搓玻璃)有做優化。現在很多競技手遊,已經發展出一套相對可以接受的捽MON設計,一些跨平台移植的PVE遊戲,亦都盡最大努力地加入附助機制援解捽MON下的不便。 但但但但,如果你需要真的最佳化操作體驗,Mobile配手柄的話,就不一定是最輕的選擇。在最入門的情況下,買一個很經濟的手柄,配上支架,你就可以把手柄、手機一起拿著玩。但問題是這會直接影響重量。最入門的選擇,手柄的重量通常都不輕。如果你配上一體式支架,手柄托著手機,就完完全全可以重過一台Swtich。有一些極致的手柄,可以很輕,合來會比Switch還輕。但這種很柄依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天敵,就是不能與手機套共存。每次使用手柄,都要拆一次手機套。而手機套的設計,通常都是易裝難拆(這樣才能保證不便隨便跌出來),所以那怕你的手柄多輕,但每次你都要東攪西攪,便㩦性大打折扣。 結論是,若果你需要輕,而且即開即玩,你就要接受捽MON的選擇。你需要精準操作,就不能要求即開即玩。 巨無霸 - Steam Deck 如果大家有一直接關於外文媒體,有時候你會看到它們評價Steam Deck的重量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 That is fake!!!!!!! 老實說「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只能在你沒有比較對像時才能說得出口。在配上外設手柄的手機情況下,我已經覺得重,怎麼可能這台Steam Deck不重?抱著這台Steam Deck到處走,真的不容易。你想通勤期間想拿出來玩玩而整天背著他,不能說是很化算。你連續拿著玩個三十分鐘,也不是很好受。 不過筆者依然會覺得它有存在價值,主要是它可以帶著PS4以上的品質遊戲到處走,那些重量,是可以接受的。魂系遊戲、Capcom動作遊戲,也只有Steam Deck才能提供。想到處可以刷一場爽快的動作遊戲,有60fps,聲畫特效都打開,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因為快餐打個兩、三場,也不過十五分鐘,電量不是筆者最大的問題。它預設的手柄按鍵也夠用。所以筆都會把它排在手機更高的評價。(據說其他Windows掌機,更重、更耗電,很難想像它們還是走便攜路線) 結論:重,但可以滿足你的聲畫需求。 中規中矩 - Switch Swich在預設配件的性況下,不重,除非你拿著玩超過一小時。Switch平常最多人投訴的是Joy-Con手感問題。筆者覺得這是官方的一個合理選擇,對比PSV,什至更舊的設備,Joy-Con不算手感差。最影響體驗的,其實是它易壞的問題。大家聽得最多的,是它搖桿的漂移問題。但其實還不止,手柄充電、接觸配對,都是可能出現問題。但老實講,手柄屬於消耗品,再加上Jon-Coy的內部的設計比同等體量的手柄要複雜,如果兩年換一套Joy-Con,不能說是不合理的。 扣除Joy-Con的成本差異性後,基本上它的重量很適合隨身攜帶,而且手感可以接受,它也有齊各個功能健、陀螺儀,在極致的體形下做出全功能的手柄,玩動作遊戲也是可以接受的。加下可拆性,就算壞了手柄,不用整台送修也是一個優點,找第三方手柄也是一個選擇。 結論,在於通勤的情況下,在原裝的情況下,就極快地從待機到進入遊戲,那是極重要的一件事。而且重量不重,每次帶著四圍走都不是問題,這也是它的面對碎片化時間之下,還能有高開機率的原因。 (最後筆者選了一套重量、價錢都合理的第三方手柄,它主要是不能當成無線手柄使用。但價錢便宜,而且手感更好,而且重量不會暴升。) 重量的綜合體驗 由可接受的重量範圍,Switch的便攜性最高,其次就是mobile,但在衡量重和按鍵的操作性,Steam deck 比mobile讓筆者更有遊玩的意欲。 下期,筆者會再從續航性方面去討論對於便攜性的影響。

MHR 單機遊玩心得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2-06-17

在付費DLC出來之前,終於趕得上打通了1.0, 2.0, 3.0的內容,總計遊玩時間約142小時。 筆者沒什麼太多遊戲系列基礎,之前只有打過MHW世界的下位。亦因為之前筆者查攻略查了很多都有看沒有懂,很多遊戲系統都都攪不清楚,所以斗膽以新手的角度來寫個心得文,整理一下那些曾經讓我看不懂的事 先講大概現況,筆者剛打通1.0, 2.0, 3.0的內容,總計遊玩時間約142小時。但筆者對於遊戲配裝了解還是不足,各位如果發現問題還望糾正。 1.0 心得 1.0部分為村任務和集會所(下位、上位)任務。 村任務 村任務的怪物Combo相對少,新朋友記得把防具和武器都升一升,基本就可以打通結局。 另外對一些系統了解的必要進程 防具可以選擇用初期防具直接強化到最大,或者生產一套看起來防禦力數字不錯套裝來開發和強化,武器也是。 弄懂道具合成。了解回復藥-大、地洞、麻痺陷阱和捕獲用麻痺球的合成素材, 弄懂捕獲技巧,最簡單就是帶貓出戰,它會提示你什麼時候可以捕獲。然後放陷阱,在怪中陷阱後,投兩個捕獲用麻痺球,就可以結速戰鬥。 弄懂武器的蟲技怎用。 集會所下位 下位的怪物攻擊力比村強一些,有需要就要換防具和武器,小心一點就能過關。筆者造了一套火龍裝(都強化完),用著怨虎龍武器,成功過了下位。 另外對一些系統了解的必要進程 打自由支線任務,取神火點數和鎧玉。鎧玉是強化防具很重要的東西,跟錢一樣重要。 了解自己武器的迴避或防禦手段。以筆者當初誤選充能斧的情況來講,打下位時只會以"B鍵"及蟲技"反擊全填充"來做迴避、防禦,其實很虧。但畢竟學習動作遊戲,都要長時間的領悟,所以不強求。但如果可以,大家盡量看看自己的武器怎樣才有大位移。這是我打完2.0才比較有領悟的事。 集會所上位 上位怪物開始Combo,做好連續防禦或躲招的準備,也要開始配裝。裝備無腦一點可以堆防禦和攻擊力,小弟先做防禦力高的防具再加攻擊珠。基本上RARE 5的裝備,小心一點也可打完1.0的內容。不用特別做所謂的畢業裝。 另外對一些系統了解的必要進程 招募不同的貓和狗,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差異。(1.0-3.0我用的狗狗都用吸仇恨的,1.0-2.0貓貓都用回復系,但3.0之後因為要刷素材,所以貓改成有搶奪技能) 合成鬼人藥、硬化藥,之後都大派用場 弄懂武器的蟲技的冷卻時間 2.0 心得 打完1.0主線後,開放HR之後,開始籌備畢業裝。基本上2.0也可以靠1.0的防具來過,使用蟲技來來增加出手機會是重點。2.0的怪物主要有爆鱗龍、霞龍、鋼龍、炎王龍,能刷滿一套鋼龍裝備,之後3.0主線就會很穩。 另外對一些系統了解的必要進程 配裝技能對輸出很重要,著手準備畢業裝 因為換了不同RARE的裝備,防禦力可能就沒有之前高了,所以用蟲技作為立回的手段是必要的事 在刷怪的同時,鍊金刷護石。了解護石的等級以及出現機率。護石在打完1.0全部內容以後,應該就會全部開放,多弄幾個RARE 7護石對配裝很有幫助,但沒有的話也不用強求。 3.0 心得 風雷神又再出來亂,對付它,不外乎弄懂出招模式,或像小弟一樣,用鋼龍裝+防禦硬撐過去。3.0還有一隻新怪天慧龍和其他首領怪。就天慧龍比較新鮮,比較有意思挑戰,其他首領怪就是惡意的難度升級。 對系統的必要理解 打肉質重要,還不如打頭重要。連續打到怪物的頭是最終課題。 不論你的裝備數值有多高,其實都會封頂。面對後期的怪,不打頭的話,它還是亂跑。亂龍車,亂咆

Monster Hunter Rise 力求革新的一作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21-12-29

Monster Hunter Rise 在本年(2021)年初就發售,但發售之後,風評都不算太好。網路上有讚美,也有很多負評的聲音。而且負評的基本都是老玩家,一致的認為MHR不再有原本的味道。很多不應該改的地方都改了,例如:改得簡單了;改得變成快餐了;為了加入新元素,硬把原有功能削弱。 筆者不算是舊系列的玩家,只有在MHW上小有遊玩,也只有三個月前,才正正式式體驗MHR。三個月來,大概遊戲60小時。有些體驗,其實筆者很想分享,因為這遊戲沒有老玩家講的這麼糟。 主機遊戲的發展與Capcom這些年來的政策 首先要先講講一些時代背景,好像太家知道為什麼MHR要設計成這樣。 在手機遊戲搶佔市場之前,主機單機遊戲對比起電腦MMORPG,都算是有利可圖的一個領域。但在手遊出現後,輕便性、隨手刷一刷的享受,變得更為吃香。在主機系列中,便攜幾乎不太可能做到,Switch看似可以有這個優勢,但因為重量和手柄手感問題,其實都不宜帶出門。它的主要優勢,只能說是家庭樂。在原本創新性越來越少的主機遊戲中,也要慢慢想辦法吸引新血來維持IP的魅力。 由PS4年代起,Capcom的好幾個老IP,都有類似改動:降低操作下限,增加操作上限。 街霸五,就正是這樣,最初發售時,很多老手都有一個問題,怎麼Combo和Hit confirm變得人人都做得到?整體難度都一起變低了?街霸五變成了純綷的猜謎博奕? 的確,街霸五在發售之初,夾雜一些技術問題,入門難度低了。但隨著技術的修正,入門門檻雖低,但其實上限無變,天花版依然是只有經過苦練的電競選手才有機會碰到,而且更講求策略性。真的越玩越有不同體驗 面對 Cammy 真的不要亂發波|屢敗屢戰Ryu Devil May Cry 5也是一樣,某些Combo變易,更重要的是角色性能變強了,在低難度下,可以讓新手採取更穩健的,直接用資源換輸出,讓新手不用苦於完美捕足按鍵時機。但一如以往,高難度下,都是難得嚇人。遊戲提供了更多選擇,但也必需要求玩家都熟習後,同時操作才能成功過關,天花板再一次被拉高。能感受到這些細微差異的朋友,只有在重複遊玩時才會發現。 [MO][廣東話] DMC5 M20 DMD 難度 S Rank 無傷 比較不一樣的是,只有MHW是沒有把下限大改的一款Capcom遊戲。MHW成功只用畫面的提升、無縫地圖、操作便利,就吸引了一大波新血進入。 但一定要提的一個是,在商業角度來說,MHW很成功。但以遊玩的角度來說,MHW是筆者遊玩最少的一款Capcom遊戲。一個字來形容:「難」,難到讓筆者連主線結局都過不了。 跟著一群朋友組隊,雖然可以享受被carry好處,但自己並不知道這遊戲該怎麼玩,更沒有心情去刷任務,也不知道網絡上各位大神都底講的配裝是配什麼? 難,是MH系列的傳統沒錯,而且這不是遊戲設計問題,只是筆者個人能力問題。遊戲依然老手向,老手們在經歷系列各代的磨練,魔物習慣、到底怎樣走位、團資源,都很有心得。 但筆者很肯定的講一句,如果以同樣難度,再出一款續作,應該就不會像之前的商業成功了。老手會買,但新手可能並不會。 MHR也嘗試從降低入門門檻發展 MHW入過坑,但它的魅力程度未吸引到可以讓我突破它的關卡難度。我想官方在設計MHR時,也在思考怎麼降低入門門檻這件事。 它取消了冷熱飲,刪去了一個純Debuff的功能,讓大家可以集中地準備有必要意義的行裝。 它刪除了找盲目找怪的前置要素,讓新朋友知道自己要去哪裏。 它加入了蟲絲技,越級地提高了玩家的性能,但對等地提高了原本的一些技能的要求,例如充能斧的GP時間點變得更短,硬要讓各位玩家初期放棄GP而嘗試蟲技。 它加入了操龍,讓爬龍更易,觸發條件更加直觀。以前是要待魔物氣弱時,才有條件爬龍,現在只要引兩隻魔物打架,基本就可以爬龍。 在很多老手眼中,細節被改了,傾向快速刷刷刷。但在新人眼中,還是那麼的一頭冒水。因為遊戲可以深究的硬核設定很多,需要大家長時間摸索才能發現。 新人只要有條件慢慢體驗,老手只要跳過前期的任務,後期的關卡,應該不會讓大家失望。 [MO] 混剪獵人|新米上位集會所|MHR MHR的平均型難度提升 筆者覺得調整後的難度,更加有長期遊玩的吸引力。首先,遊戲的村任務,可以很好的讓新人遊玩、感受遊戲,配裝並不需要太多考慮,參考防禦值和屬性已經很夠。再者,集會所下位難度,讓新人有另一份認知,開始知道要刷素材,知道有配裝的選裝的必要。上位難度中,怪物不是單純的能力值上升,而是模式的改變。這更要玩家重新熟習自己的武器,到底位置要怎樣走、蟲技要怎樣配,武器怎麼用才能獲得更佳/更安全的輸出。再上一級,就是挑戰任務,在沒有隨從的幫忙下,如何立回/走位,令玩家真正的熟悉戰鬥的精粹。但有一點必需改善的,其實是挑戰任務的數量,因為實在太少,而且被指定武器所限制,有點美中不足。 但以商業角度來說,遊戲有一個做得最壞的地方,就是以超慢步伐更新最有強度的DLC。很多老玩家,一下就肝完沒東西好玩。如果當初,就準備了一堆硬核活動任務,應該就不會一堆人馬上轉賣二手。可能官方覺得慢慢更新,可以更有條件延長壽命,其實明智的消費者,都會買一手放二手,再等DLC出齊以後再回購二手。 Hardcore挑戰任務,這個後期DLC更新才出來的挑戰任務妃蜘蛛 Newbie Time Attack|新米 挑戰任務05 妃蜘蛛 5’13”63|MHR Challenge Quest 05 Rakna-Kadaki 總結 總括來講,它值得一玩,如果你是老手,現在遊戲更新到3.7,有足夠難的任務讓你挑戰,雖然整體格調不一樣了,但它的改進也是值得一試的。如果你是新手,請一定要先練成線下單刷,因為線上抱大腿只會讓你更不了解遊戲機制,你會越玩越迷失,線上也會因為被拖後腿的情況而越來越少人玩(整團被貓三次就會任務失敗)。

【日本東京奧運】燃燒打機魂吧!3款超好玩奧運遊戲介紹

潮流特區
Cheers! ・2021-08-02

「日本東京奧運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各位宅在家的觀眾亦可以奧運競技相關的遊戲參與奧運!日本遊戲公司已推出官方授權的奧運遊戲,不但刺激好玩,而且畫面逼真,恍如置身東京現場比賽的感覺。各位打機迷想知更多就繼續閱讀下去喇! 3款「2020東京奧運」官方授權遊戲如下(點擊遊戲名稱可直接跳至該段落): 2020東京奧運 The Official Video Game(PS4 及任天堂 Switch 版) 瑪利歐&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任天堂 Switch 版) 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手機版) 2020東京奧運 The Official Video Game 由SEGA銷售的「2020東京奧運 The Official Video Game」是一款「虛擬人物版」的奧運遊戲,並且會在 PS4 和任天堂 Switch平台上發布。雖然遊玩人數只有一至兩個人,不過線上遊玩人數卻可以最多有8人。 多達18款體育項目遊戲 這款遊戲一共有18款體育遊戲讓玩家盡情暢玩,其中包括有游泳、跨欄、跳遠、沙灘排球等等,而今年東京奧運新增的比賽項目「運動攀登」玩家都可以在這款遊戲中暢玩。 ▲操作簡單的「網球 單打/雙打」可根據打擊位置的高度與回擊時間,自動切換球種為截擊、平擊、扣球等。 ▲玩家在「110公尺跨欄」比賽中不但要連續按鍵加速,還要抓住跳躍時機,接近終點時可使出「挺胸」動作來爭取更好的成績。 豐富的虛擬人物編輯項目 遊戲內提供豐富的虛擬人物設計選項,玩家可以自由選擇虛擬人物的體格、臉部、能力類型、聲音、服裝等等,從而設計出玩家專屬的虛擬人物去進行比賽。儲存虛擬人物資訊的「更衣室」可以收藏最多100位虛擬人物。 高度還原部分東京奧運會競技場地 遊戲設計師把部分用來進行比賽的場地,譬如舉行開幕式與田徑競技的「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以及游泳競技的「東京水上運動中心」等,以最逼真及最完整的姿態呈獻出來,讓玩家在比賽過程中感受猶如置身現場比賽的感覺。 ▲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 ▲游泳競技的「東京水上運動中心」 三款比賽模式令對戰更火熱 這款遊戲有三款遊玩模式讓玩家選擇:以爭奪奧運金牌為目標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以提高階級為目標的「階級賽」及以精進技術為目標的「訓練」。每款模式都有其獨特之處,適合不同類型的玩家。 瑪利歐&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 喜歡動漫角色的打機迷,不妨留意這款已經在任天堂 Switch上架的遊戲「瑪利歐&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玩家可以操作瑪利歐和索尼克等經典動漫人物角色,在各式各樣的體育競技中爭取勝利。遊玩人數可以有一至四人,最多可八人進行線上遊戲,鄰近主機通訊時為二至四人。 各有所長的20位動漫人物角色 瑪利歐和索尼克等一共20位選手有不同的遊玩風格,適合在不同類別的體育運動中比賽,例如「瑪利歐」在空手道中會有出色的表現,所以玩家需要選擇適合的角色來進行比賽。 ▲20位經典遊戲角色擁有不同遊玩風格。 ▲玩家可以從12位客串角色中選擇一位來進行操作。 ▲更多系列角色快將登場。 收錄21種競技項目,有2020年高像素版及1964年的點陣圖版本 玩家除了可以在這款遊戲中感受今年東京奧運新增的滑板、空手道、運動攀登和衝浪之外,還有短跑、擲鐵餅、羽毛球等一共21種競技項目。比賽選擇款式多,而且每種比賽都有獨特玩法,重玩性十分高。 ▲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的「滑板」。 ▲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的「空手道」。 ▲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的「運動攀登」。 ▲東京奧運新增項目之一的「衝浪」。 ▲還有1964年版的東京奧運競技項目。馬拉松、排球、跳馬等項目都可以在這個版本中遊玩。經典角色以點陣圖重現,實在令人懷念。 超Hyper的三款原創夢幻競技項目 除了上述的體育競技項目之外,這款遊戲亦有以下三款原創競技項目讓玩家暢玩。比賽時把計量表累積至MAX的時候,就可以發動人物專屬的華麗技能,離勝利又近一步。有些項目的玩法也相當新穎,譬如「夢幻空手道」就結合了格鬥和棋盤的特色。 ▲原創競技項目之一的「夢幻射擊」。關卡內有好多神祕機關,玩家可以「個人戰」或雙人組隊的「團隊戰」進行四人對戰,連續擊中標靶獲得 COMBO 獎勵以取得最高分數。 ▲也是原創競技項目之一的「夢幻競速」。玩家要在 Metropolis 環境下比賽,靠著浮在空中的滑版,做出特技動作來加速並會在計量表累積點數。當累積至 MAX,就可以發動每個角色特有的「特殊特技」。 ▲「夢幻空手道」也是原創競技項目之一。它是一款格鬥型遊戲,可以有四名玩家同時對戰。玩家要一邊保護自己的陣地,一邊進行「個人戰」或和朋友組隊進行「團隊戰」。利用攻擊或使用道具來擊飛對手,就能把地板變為自己的地盤。 令人玩上癮的小遊戲 在「遊樂場」內有多達十款百玩不厭的小遊戲,讓玩家體驗其他類型遊戲。除了有橄欖球玩法的「東京都廳擒抱&射門」之外,還有經典、以點陣圖形式的「高速公路追逐」等多款有趣小遊戲。 ▲以東京都廳為舞台的「東京都廳擒抱&射門」是一款橄欖球賽小遊戲。玩家要奪走蛋頭兵的煙火球,進入廣場中央的踢球區域,使用特殊射門打倒金屬索尼克就可以過關。 ▲「高速公路追逐」可算是現代奔跑型手機遊戲的始祖。玩家需要控制索尼克阻止計程車前進之餘,還要躲避蛋頭博士的攻擊及閃避障礙物。 四款遊戲模式為玩家帶來不同感受 除了有常見的「單人遊戲」和「多人遊戲」進行的單項比賽之外,玩家亦可以透過與鄰近主機通訊進行競技,以及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排名賽、階級競賽或自由競賽。喜歡冒險故事的玩家不妨參加「故事模式」,與瑪利歐、索尼克、奇諾比奧一齊攜手阻止庫巴與蛋頭博士的詭計。 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 如果玩家沒有任天堂 Switch 或 PS4 的話,不妨考慮到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下載 iOS 或 Android 版的手機遊戲「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東京奧運所帶來的熾熱氣氛。雖然玩法簡單,不過要成功挑戰所有競技項目也需要時間練習,才能獲得勝利。 故事簡介 這款手機遊戲是以故事形式進行,索尼克要在奧運競技項目中贏過蛋頭博士,把東京逐步奪回手中。 多位索尼克角色正等待玩家解鎖 玩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會不斷解鎖「索尼克」系列的角色。除了起手角色「索尼克」之外,還有「塔爾斯」、「納克」、「艾咪」等不同角色。 多達15款一般競技項目,以稱霸所有項目為目標 玩家主要在一般競技項目中不斷練習及取得勝利。除了有不定向飛靶射擊,還有跨欄、短跑、射箭、空手道、鏈球等一共15款競技項目,以稱霸所有項目為目標吧! ▲一般競技項目「不定向飛靶射擊」不但需要玩家眼界夠準,而且反應要夠快。 ▲玩法有點像經典格鬥遊戲「街頭霸王」的「空手道」。 ▲力量型競技項目「鏈球」也很考驗玩家擲出鏈球時的角度和時機。 添加特別規則的EX競技項目,令比賽變得更有挑戰性 如果想向更高難度挑戰,不妨嘗試這些加入了特別規則的「EX」競技項目,就算失敗了也不要輕易放棄啊! ▲別以為跳一下就完結!在「跳遠EX」比賽中,角色要在半空中「踩空氣」並避開障礙物,才可以成功到達沙地上。 ▲EX版的「BMX競速」除了要拿到光圈,同時也要閃避蛋頭們,特別考驗玩家的判斷力和反應力。 ▲原來跳水還有這種玩法?!「3公尺彈板跳水EX」可以讓玩家踩踏彈跳物,從而做出二連跳的動作。 新奇有趣的小遊戲讓玩家樂而忘返 除了一般和EX競技比賽之外,這款手機遊戲內的「小遊戲」也十分有趣和特別,例如在「東京晴空塔跳躍」中,玩家可以一邊欣賞晴空塔,一邊踩踏雲朵向上跳躍,還有夾公仔高手必試的「夾娃娃機」,以及好有玩音樂節奏遊戲感覺的「蛋頭兵連戰」。 ▲小遊戲「東京晴空塔跳躍」實現玩家想爬東京晴空塔的願望。 ▲小遊戲「夾娃娃機」讓玩家過足夾公仔癮。 ▲小遊戲「蛋頭兵連戰」的玩法和音樂節奏遊戲的玩法很相似。 7位頭目級敵人和玩家比賽 歷代索尼克的敵人頭目角色也會在競技項目中登場,和玩家的角色一決高下,千萬別以為能夠輕易取得勝利。 ▲頭目「艾斯皮歐」會向玩家挑戰花劍,很考慮玩家的集中力和耐力。 ▲頭目「蛋頭博士NEGA」會向玩家挑戰羽毛球,不但需要力量,還需要高反應力和擊球角度,千萬別大意! 3款遊玩模式更添趣味性 除了能夠和世界各地好手比賽、爭取高排名之外,也可以向其他好手「下戰書」挑戰某個項目。最特別就是可以進行「國家、地區別對抗賽」,把所有關卡都插上自己國家的旗幟吧! 以上所有圖片來源:olympicvideogames.com/ct/ (以上圖片均為網上轉載並列名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在家睇「東京奧運」兼做健身!6款簡單健身運動介紹 作者:IronMan

[閒聊] 即使少眾比賽也會努力長大

潮流特區
MacauYeah ・2019-02-21

早一代的港澳機迷,因為選擇少,通常都會有玩格鬥遊戲,而且集中在街霸、拳王。新一代的機迷,主要因為上手成本高,團戰元素少,所以都好少有接觸街霸、拳王這類格鬥遊戲。 筆者早期其實亦無玩開格鬥遊戲,也是近一兩年才加入街霸行列,所以超高的入門門檻,從連技、到攻防對策、施壓,都令筆者感受很深。 但,早期流傳的平面格鬥,就有一類型是例外的,那就是大亂鬥系列。任天堂有推出,Sony也有推出過。主要特點是連招容易,新手入場都可以簡單使出華麗連招,所以適合新手、老手多人(通常可以4人)群P。 主要玩法為把對手擊飛,讓他回不來主舞台就嬴 看歷代評價的話,任天堂大亂鬥會相對好評,從聲畫、趣味性都一流。亦經常有些地方比賽會視該遊戲為格鬥項目,但一直都是非官方舉辦。(wiki 大亂鬥電子競技) 直到上年年尾,任天堂推出明星大亂鬥特別版之後,任天堂終於正正式式自家舉辦官方比賽啦。(但暫時只有北美官方比賽 https://www.nintendo.com/switch/events/ ) 看到這個消息以後,筆者是相當雀躍的。相對於現今流行的競技遊戲(例如LOL, PUBG, Hearthstone),大亂鬥會更加親民。低進行成本,較快的比賽節奏,可以更易聚眾。如果一定要講不足,就是其始終也是主機遊戲,沒有手機來得方便。(筆者之前有寫過一下各主機的比較,詳見這裏)。 再加上這是官方舉辦,有後援支持,若發現有重大平衡問題,會持續改善。所以作為一個新選擇,大家都可以隨意入坑玩。 筆者未來亦會打算長期更新大亂鬥相關的資訊,有興趣想組團的朋友不防在本台的YouTube / Twitch /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