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澳聖母村

Tag: 九澳聖母村

海涯上的七苦聖母小堂 隱藏一個世紀的秘密

Travel
行走世界記錄 ・2018-11-08

昔日的澳門是一個繁榮的漁港商埠, 捕魚業及造船業隨時代的變遷, 換成現在的博彩龍頭產業, 大興土木後使自然海岸與山涯亦漸漸消失於眼前。 路環九澳 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是澳門的三個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普日的小漁港變成繁華的小都市,路環九澳東邊的一片靜土可算得上是繁華都市的後花園。 這個依舊保存的山崖海岸就靠近機場的跑道,可以在這裡觀看飛機起飛與降落,偶然也有船隻在旁邊的航道通過,截然不同感覺的彼岸互相輝映,十分有趣。 山崖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落,小村落曾經住著小小的一群人,村落裡有一座小小的教堂,它的名字叫 "七苦聖母小堂"。 七苦聖母小堂 七苦聖母小堂位於幽靜的九澳聖母村,小教堂興建於1934年,外形小巧且呈三角形帳蓬式的,在澳門眾多的教堂之中顯得非常獨特不凡。 聖母的七項苦難 1966年重建的七苦聖母小堂,獨特的三角造型乃出自旅澳的著名意大利設計師夏剛志 (Oseo Acconci)之手,小教堂內外有多個細少的聖母像,小小的身軀卻擁有巨大的力量。七苦的意思就是聖母曾經歷七件痛苦的事 --- 預言之苦、利劍錐心、舉家逃亡、幼子失散、耶穌受難、懷抱耶穌、埋葬耶穌。 簡樸的小教堂雖算不上宏偉,卻有一股強大的慈愛力量。教堂東側有一座鐘塔,正面上方有意大利雕塑家設計的十字架耶穌像,下方有一個大圓彩繪窗,光線透過窗戶灑進教堂,照耀教堂內的每一角落。 以蠔殼圍攏的路德聖母岩,守護九澳村民近一個世紀,同時洗滌患病者的心靈。 沿小教堂向前直走,會看到五間修復中的葡式小屋,有一刻的感覺仿似走進世外桃源。 聖母村的葡式五小屋 小堂後方有五間葡式小屋,經過維修及粉飾後煥然一新,背山面海的清幽環境,人稱九澳聖母村。 一個世紀的秘密 在小堂與五小屋之間遺留有一間荒廢的活動中心,看上去是被掉棄了一段長時間,外牆被樹根纏繞成樹屋,這裡曾經居住著一群居民,他們究竟往哪呢?為甚麼丟下小屋不理後又把它番新呢? 原來在美麗名字包裝下的九澳聖母村,曾經有著一個聞者生畏的名字 - 九澳麻瘋村。由於醫療不發達以及未有藥物治療,麻瘋病在上個世紀曾經是世界三大傳染病之一,加上人們害怕受到傳染,當時對患病進行隔離措施,即被流放到偏遠地方,從此與世隔絕。 聖母村便是當時給麻瘋病人居住療養的,由於地處偏遠,居民亦不願進入此村,令村子與外界隔絕,患病者便一生待在幽靜隱密山丘中的小屋。 麻瘋病現在已改稱為漢生病,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們認識到此病其實傳染性低,對於這個病症由害怕變為淡忘,這個病症跟村子與病患者漸漸跟隨年月被人們遺忘,往後的日子已沒有人再提起過。 相片來源: 澳門街道網 上個世紀,由於恐懼與誤解,各國對病患者進行強制隔離的措施,使患者的權利被奪走,受到社會的遺棄與歧視,令其身與心受到不能言喻創傷。這些小屋一方面顯現出社會對患者的包容與照顧,另一方面卻顯現出社會對患者的隔絕與歧視。 胡子義神父 聖母村顯仁愛 1963年的某一天,胡子義神父隻身來到小村子,與患者居住在一起,為這裡的居民主持彌撒,並且提出修建聖母小堂。他為村子正名為聖母村,而病者康復後亦可以離開並開展新生活。胡神父的仁愛灑遍整個村子。 修復古村 打造藝術培訓基地 隱世接近一世紀的九澳聖母村,終於能夠以亮麗的形象重現世人眼前。由於村子的歷史意義,澳門政府決定把它修復並打造成青少年的藝術教育培訓基地。 經過一世紀的時間,寧靜的小村子仍舊寧靜,卻洗去過往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搖身一變成為生機勃勃的培訓基地,為培訓人才作出貢獻,並且顯出村子的歷史與存在價值。 九澳聖母村 到達方式:乘坐21A巴士到九澳油庫,下車後步行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