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路徑設置讓盲人更便捷地到達目的地

路徑設置讓盲人更便捷地到達目的地

系統亦會記錄使用者日常習慣從而建議使用者作出最好選擇

系統亦會記錄使用者日常習慣從而建議使用者作出最好選擇

透過鏡頭除了知道路人的名字外,亦能透過臉部肌肉分析出其情緒

透過鏡頭除了知道路人的名字外,亦能透過臉部肌肉分析出其情緒

自動導航亦會告知使用者路徑上的障礙物,如門、樓梯等

自動導航亦會告知使用者路徑上的障礙物,如門、樓梯等

透過鏡頭分析出物件同時告知使用者

透過鏡頭分析出物件同時告知使用者

Ms.Chieko Asakawa 以自身經歷說明盲人的世界

Ms.Chieko Asakawa 以自身經歷說明盲人的世界



自古以來,美麗總為人所吸引,缺陷總為人所遺忘,在繁忙的街道上,我們可曾發現盲人遺下的影子?事實上,盲人所作出之貢獻超乎想像,甚至加快了人類對於電子科技領域的渴求及步伐,片中講者Ms. Chieko Asakawa就以自身經歷告訴人們在他們的世界裡,世界是怎樣一回事,吃驚的是他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脆弱,看似力不從心其實游刃有餘,運動如游水、滑雪或攀石亦不成問題,然而,他們卻很依賴他人的幫助。

 

試想像,盲人失去了依靠,環境周遭都可能是致命的,為此,講者就盲人自主性問題,開發了一手機應用程式,只要透過手機或鏡頭裝置,從而識別人或物,甚至引領盲人到達特定地點,然而,相關技術非常依賴網絡及其穩定性,再者,資料庫必須要有龐大的數據支持,往後的日子裡,盲人只需透過鏡頭即可知道周遭的一切,例如會自動感應就近的人,甚至是他們臉部肌肉的細節,從而分析出他們的情緒如喜怒哀樂等,又或是自行到超商選購物品,透過鏡頭即可告知盲人具體資料如衛生紙、零食等,當然亦會自動探測障礙物,好讓盲人探索世界。

 

總結而言,科技除了讓人進步外,亦讓盲人走進我們的世界,在網路上,我們都能看、能聽、能說,其實早在1980年,就已經出現類似的互動式裝置,讓盲人探索世界,如盲人字典、盲人網絡圖書館及盲人鍵盤等,就連電話的發展是基於聽力障礙人士所開發,這些種種事實證明,明無障礙設施是促進科技進步的元素之一,往後,請讓我們相信,只要彼此合作,用心傾聽對方的意見,我們的城市及至國家,都將會發展出一套套更人性化、更大眾化、更國際化及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科技﹗

 

來源:TED

【編輯聲明】

本篇文章或視頻版權屬作者所有,經由版權持有人授權CyberCTM.com發表

    一位初出茅廬嘅社會新鮮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嘅澳門人,會有種莫名嘅歸屬感,喺外地讀完大學後,重歸舊地卻已人事已非,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經已失去左當初對社會嘅期許,究竟係社會嘅錯,抑或是不思進取?家人話,既然改變不了現實就同現實埋堆,此一說我認為可圈可點,難道廚師不可一手拿刀,一手執筆乎?

    作為標準90後,由踏出社會一刻就經已被貼上密密麻麻的標籤,廢青、樓奴、車奴、不思進取、擾亂秩序、冇恆心,真係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再做幾年工,經已遍體鱗傷,連呼吸都感無力,又何惧?

    小城大事,每天發生,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報導,一篇篇社會真實案件的文章,向我們訴說着社會的不公,我既無力挽救,只得咬文嚼字,細閱每篇文章,每每扣人心弦,閒時講吓時事,聊聊民生,講盡一切澳城澳事﹗